s 阅读页

禹王宫

  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夏禹应当是最为后人称道的。他战天斗地、不屈不挠、公而忘私的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不朽的宝贵财富。这位治水英雄,被人们认为是可以呼风唤雨的天神,于是纷纷建庙将其供奉,这就是禹王宫。至清末时,垫江境内的禹王宫已遍及许多场镇。如今,垫江县城的禹王宫是唯一的“幸存者”。

  垫江禹王宫,位于三合水库一个风景秀丽的狭长半岛上,是一座拆迁复建的古典建筑。禹王宫占地2000平方米,坐南向北,其南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北面依次为悬岩、绿水、库坝、田园和层层叠叠的远山,东西两面皆为绿水环抱,其地理位置极好,堪称风水宝地。游人可从水库大坝处乘小舟,只几分钟便到禹王宫山门前,亦可沿湖边小径绕道而至。

  禹王宫山门是一座仿古建筑,高5米,宽3米,呈八字形仿斗拱结构,青瓦屋面。大门上方有一横匾,长1.3米,宽0.5米,上书“禹王宫”三字。山门两侧与暗红色的围墙相连,围墙高2.5米,长30米,转角后两端再与宫内的东西厢房相接,墙帽为青瓦盖顶,镂空雕砖压脊,墙上有垫江县政府立的“禹王宫”保护碑和禹王宫迁建竣工碑各一块。

  进山门,迎面有一石碑,上刻《禹王宫迁建记》。石碑后面是一个面积约为300平方米的小型广场,场内用青砖铺地,左右置花台6个。广场两侧为东西厢房,各为5间,皆为仿古建筑。

  两厢房东墙内壁上有一副残字对联,系按原禹王宫左墙上的文字复制,现有旧书“伐云萝之竹,在之刘大观”及一对联下联“得意唐诗晋帖间”等共79字。(上联为“放怀楚水吴山外”,系笔者查古诗所补。)在与此幅文字相对的西墙内壁上有赋一篇,名曰《抒禹王宫并三合园》。赋两侧亦有对联一副,文曰“三合春意来天下,一宫绿云染古今”。

  广场正面是禹王宫正殿。正殿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单檐硬山式,榫头结构,长5间(当心间、二次间、二厢间)。全殿由48根合抱古柏大柱支撑,柱径为0.4~0.7米,柱脚为六方或鼓状石雕石礅,上有浮刻珍禽异兽图案。正殿前方为一拱形门廊,廊穿梁上有圆柱形镂空无首云龙雕刻两件。当心间的廊上方有看方一块,浮刻有楼台、房舍及近百尊人物图像。正殿当心间和二次间为一整体大厅,厅内青石板铺地。正面墙上方有巨匾一块,上书“万世永赖”4字,为原禹王宫城门上之物。正梁上现有“皇清道光七年岁次丁亥四月二十八日前建,公元二〇〇三年六月八日重建”字样。正殿为青瓦屋面,镂空青砖屋脊,脊中央有高2.1米、宽1.5米彩绘云龙宝顶一座。正殿两侧当头各有风火墙一道,彩绘花砖墙帽,青瓦盖顶,花砖压脊。整个正殿和风火墙95%以上的材料(部件)均为原禹王宫拆迁而来,并各按原位复原,其建筑古色古香,堪称一绝。

  原垫江禹王宫,位于县城中心的东正街,坐南向北,占地1800平方米,为原籍湖广的垫江人集资修建,故又名湖广会馆。山门临街,为一花砖牌楼式建筑。牌楼为一字形,高9米,宽10米。楼下四面皆通,为游人、香客进庙通道,楼上为唱戏的戏台。

  牌楼以内,是一块400平方米用青石板铺成的方形地坝,这里既中和堂,中和堂是垫江中学的前身——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办的垫江县高等小学堂。

  是废科举办新学的产物,对垫江县的教育事业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中和堂是清道光年间垫江李三元武举,荣任山东东平卫黄河领运千总时所建。他一生三次大兴土木,创建三座封建园林庄园——敦厚堂、谦益堂、中和堂。中和堂是最后也是其修建得最宏大、最典雅、最完美的一座。

  中和堂分大中小朝门三重三进,36个走马转角廓,9个四水归池的复合式小四合院。

  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数修成108个屋脊;依八卦双爻排列建成128间房。堂内处处雕梁画栋、花窗绘壁,令人叹为观止。花园、花池内种有名贵的奇花异草,养有世上珍禽怪兽,花厅内置有历代名人书画,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人入堂,曲径通幽,景幻旋回,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据传说,即使贼盗窃入,亦休想得手逃出。

  渊程世明冤诏书阁,诏书阁,又名诰封阁、听涛楼或钟楼,是一座中式古典楼台建筑,飞檐翘角,粉壁红柱,木栏花窗,二楼一底,高14米,占地125平方米。是目前垫江县保存完好的清代亭阁,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诏书阁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是武举人、清朝廷四品漕官李三元收藏御赐诏书、诰封衣冠、文书及古玩珍宝之所,也是当年李家豪宅最神圣而华丽的建筑。

  由于诏书阁后依玉鼎山,前傍桂溪河,在夜阑人静时,站立阁楼上,便可清楚地听到桂溪哗哗的流水声和玉鼎山嚯嚯的林涛声。水声和涛声汇成美妙的交响乐,是那么和谐柔美,又是那么悦耳动人,故又名“听涛楼”。

  1906年,李三元的豪宅变成了学校,就是现在的垫江中学。昔日的垫江中学全是清代的建筑,多为木结构的平房,中心建筑——中和堂也不过一楼一底,唯有诏书阁二楼一底,高高地耸立在校园西南侧,学校就在楼上挂上吊钟,师生按铃声作息。日久天长,师生们便把它叫做“钟楼”。多少学子在这钟声里成长,一批又一批毕业生踏着这洪亮的钟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现在的垫江中学校园已是教学楼、宿舍楼、科教楼、实验楼拔地而起,但诏书阁依然挺立在校园里,在庞大的西式大楼群的映衬下,更显出它中式建筑的古朴典雅,成了垫江中学古老悠久的标志,也成了师生们心中永远的纪念。无论过去多少年,学子们回到母校,一定要去诏书阁看一看,去追寻美好的人生趣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像“诏书阁”这样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真是凤毛麟角。所以它既是珍贵的文物,又是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

  (谢开平)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