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宝鼎山

  宝鼎山,又名宝顶山、鸣凤山、踔崖山,位于县境东部高安镇与沙河乡之间,是精华山主峰,海拔1063米。鸣凤山乃因其峰高顶尖似凤凰引颈鸣叫而得名。民国二十五年,因清朝遗老、沙河乡殷姓举人送“宝鼎”二字书法作品一幅,刻立在寺庙正面香台下的石坎上,从此名曰宝鼎山。

  宝鼎山是重庆“市级森林公园”,自然景观非常优美。自唐朝便有道士在此修建道观——清风观,清朝时期改为佛教庙宇——光相寺,“道”、“佛”均视其为理想的修身养性之地,有近1400年的宗教历史。

  宝鼎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有奇松、云海、雾景、日出、千年杜鹃树王等;人文景观有历史悠久的道、佛文化及古迹。古人刘及向有吟宝鼎诗曰:

  “背据绝岩千仞峻,面临回野万家攒。翻身直欲骑鹤猴,放眼频教落孟冠。”宝鼎山之著名,就在其“灵”“险”“秀”“奇”如人间“仙境”,是名副其实的渝东名山。宝鼎卧佛从跳石方向远看宝鼎山,如一卧佛。头、眉骨、鼻梁、下颌、胸脯、腹部轮廓分明,栩栩如生。从跳石的三道拐到跳石水库的路段上,都可观看“卧佛”全景。

  光相寺1400年的宗教历史积淀,奠定了宝鼎山上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光相寺的人文景观有庙宇建筑、泥塑神像、石柱、古石梯、碑文等。

  八角亭在宝鼎之巅。东侧是一刀切似的悬崖,人称“舍身岩”。在最高峰的平台上,修建有八角亭。南边的石梯旁有两棵粗壮的松树。从八角亭举目远眺,忠县、丰都、涪陵等邻县尽入眼帘。下览群山,江河如带,道路似网,炊烟缭绕,江山如画。往北看是鳞次栉比的蜿蜒山峰,往南看是呈梯次逐渐消失的山尾。每年的秋、冬、春三季,是赏宝鼎山雾景的时节。雾天的早晨,当山下还是浓雾迷茫时,山上已是风清气爽、艳阳高照。此时从山上看山下,千沟万壑间白雾缥缈,似海水动荡不安。一个个小山包像大海中的一座座小岛,在流动的白雾中时隐时现。

  浮雕石麒麟位于八角亭边的双面麒麟浮雕,1.5米见方,雕刻精美,栩栩如生。一面有鳞,为雄性。另一面无鳞,为雌性。它是垫江县一件珍贵的、不可多得的文物,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大智塔在光相寺侧。大智塔形似少林寺后山佛塔群的石墓,它是垫江县唯一的塔墓,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考古研究价值。大智塔高9米,下大上小顶尖,为八面体形状,基座的八个面上均有精致浮雕。中间有三层翘檐,塔身还有“遗履”“俨然”“师诞匍匐于康熙四十八年腊月望四”等字。塔后、左、右三方均有石护栏,后面还有碑文、墓联、浮雕等。塔下是一直径和高均为1米的墓室,有两扇石门关住墓室,门前还有两把石锁。石门的两边有浮雕石屏风、石柱、塔联等。塔前是石铺的一半圆形拜台。整个建筑十分精美,是珍贵的文物,距今已有280年历史。

  奇松“八仙图”从防火道开始向右,到沙河的半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奇松岩的山梁。梁上有八棵形态各异、魅力超凡的迎客松,似一幅生动的“八仙图”。其中一棵迎客松因虫害死亡,但仍屹立不倒。这里不但松树美,石头也美!奇松岩地势极为险要,路宽仅3米左右,两边是百丈垂直的绝壁,形如高耸的城墙。石缝中还有一簇簇紫杜鹃,八棵迎客松就长在这些石缝中。这里既是游客赏松、休憩、拍照的好地方;又是观赏宝鼎主峰雄姿的最佳地点。从这里看宝鼎山主峰,会发现宝鼎山是如此之陡峭、险要、雄伟和挺拔!

  三百梯位于宝鼎主峰附近,有286步石梯。秋、冬、春三季,在山上云雾缭绕的时候,看不见梯的尽头。此时登三百梯就进入了云雾间,犹如登上天庭,有羽化而登仙之感。

  龙头石姊妹松在宝鼎山门上,有一副对联:右为“入东山绿荫涤心顿觉精神振奋”,左为“进宝鼎清风拂面感悟造化凝人”,横批是“道智无圻”。走进山门,就来到宝鼎主峰南边垭口处,这里就是龙头石和姊妹松景点,从这里可看到宝鼎庙宇的侧影。龙头石是垭口另一边的小山峰上一形似龙头的巨石。“龙头”上,几棵松树顽强生长,已经成材。垭口处还有两棵高大、漂亮的奇松,它们大小、个头、枝杈都基本一样,形如两姊妹,共同傲立在山口。垭口处的岩洞下,还有几尊神像和济公菩萨塑像。

  杜鹃花宝鼎山的杜鹃有红杜鹃和紫杜鹃两种,其中有棵紫杜鹃树龄已达千年。宝鼎山红杜鹃有三大独特之处:一是高大、挺拔,株形特别美;二是颜色格外鲜艳,醒目且发亮;三是数量多。宝鼎山的杜鹃,或一枝独秀、或众星捧月,错落有致,分布极广。

  紫杜鹃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从三百梯到宝鼎主峰的路旁、后山的绝壁上均有分布。紫杜鹃比红杜鹃树干高大,一树树、一丛丛缀满紫色的花朵,非常美丽、壮观。每年谷雨前后,是观赏宝鼎山紫杜鹃的最佳时期。千年杜鹃树是宝鼎山的重要景观。它生长在宝鼎最高峰——八角亭的后崖石壁上,属紫杜鹃,枝繁叶茂,树干须两人才能合抱。在缺营养、缺水分的石壁上,一株小灌木能长成如此参天大树,真是一个奇迹。

  古道奇松从沙河王家厂煤矿至滥田口的半山腰上,有一条近2米宽的沧桑古石梯道。道旁的石壁上还刻着“大清同治五年改修此路”几个大字。据传以前此路是在光滑的石壁上凿出脚印,供来往的客商、上山的香客游人行走,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大清同治五年,附近几家富户倡议并带头捐资,开山取石,用条石在石壁上铺成了长300多米的石梯路。在路旁的石缝中,有两棵硕大的奇松,一高一矮傲然挺立路旁,交相辉映,对所有的行人迎来送往。

  宝鼎之谜宝鼎山不但风景秀丽,而且还有一些自然及历史之谜。其一:唐朝贞观年间在光相寺修成正果圆寂的第一任长老雷祖(即雷和尚),擅长堪舆,曾著有《垫梁长风水考》及《葬课》等关于地下风水的书。据说他亲自步行踏勘了邻近几个县的山山水水,对好的沙水龙穴都作了隐语点评,如“垇角山上一天子,峰顶山上一霸王”。又如“梁山长寿连西山,山头山尾出状元。有人识得妙中妙,雷马双峰隐玄关”。又如“宝顶峰顶东西山,无穷奥秘藏其间,踏破铁鞋觅福地,雷马相隔左右缘”。雷祖这些风水隐语,引起后人很多猜测。

  其二:东山宝顶光相寺,西山峰顶大通寺,均有史有碑记证明,两寺皆建于唐朝贞观三四年间,同时为胡敬德(即尉迟敬德)“奉敕建立”,说明当时胡敬德驻军川东。因为现存丰都鬼城鸣鹿山上还保存着当年胡敬德练武功的大石宝,他奉皇帝的命令建庙是有可能的,而且他部下的兵就是一批劳力。然而庙建成之后,雷祖与马祖是不是首届住持?如果不是,为什么史载均称二人为“祖”“祖”,在佛门中是不能乱称的,不然为什么会有“始祖”“、鼻祖”之分呢!并且胡敬德与雷祖、马祖有无关系呢?

  其三:宝鼎庙里有一口铸有“皇图永固”四字的巨钟,直径2米,高4米,重3.5吨,铸于清乾隆年间,为大家捐资所铸。古时候“钟有三铸”(三种方式铸钟),一是“官铸”,二是私铸,三是捐铸。一般“官铸”的钟,都要铭上“帝道遐昌”或“皇图永固”字样。况且庙宇造型必须像宫殿,因为要朝拜,所以庙宇造型是“廟”,意思是在广宇内朝拜。一般说来,古庙大钟,最重2.5吨,小至二三百公斤不等,这个“皇图永固”重3.5吨,又属民铸。试想,几百年前的铸工艺落后而又原始,像这样大的巨钟,是怎样制造的?当初是怎样搬运上山的?又是怎样悬挂上八角亭的?这些谜至今未得其解。

  跳石水库宝鼎山水源充沛,有清澈的溪流,有银练般的小瀑布。跳石水库如一面明镜镶嵌在山脚,湖水清澈,宝鼎山的倒影清晰可见。湖面波光粼粼,湖中野鸭戏水,湖边白鹭觅食。大坝护栏美观漂亮,坝旁还有一棵巨大的黄葛树,呈伞状,十分壮观。石砌大坝异常雄伟,大有“高峡平湖”英姿。

  瞎马寨宝鼎主峰以南,比宝鼎矮的山峰叫瞎马寨。现有古寨墙、寨门,寨内还有古屋遗址等。寨墙上曾有两门生铁铸成的土炮,解放后被人敲碎当废铁卖掉了。20世纪70年代初,就在瞎马寨附近一个叫店子垭口的地方,林场修建房屋挖土筑墙时,出土了商代新石器,还有当时十分贵重的饰物——玉石绿串珠,说明奴隶社会时瞎马寨就有人类居住和生活。

  (陈文权夏谔)

  桂溪废县——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