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七桥荷韵

  新民镇七桥大坝十里平畴,阡陌纵横,田水如镜。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垫江有名的米粮仓。经产业结构调整,现在大坝上种植有33.3万平方米莲藕,发展起特色农业。

  七桥人把田坎加高加固蓄水;开挖出一条条笔直的水沟,沟上盖水泥板,沟底排水,沟上行人,便于施肥、管理、运输;还在田中掘凿出一个个10米左右直径,深1米多的圆形大鱼池。荷田里养鲫鱼,生长快,繁殖快,产量高,鱼肉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不仅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也为旅游事业展开了广阔前景。

  莲,又名荷,亦称芙蕖、芙蓉、菡萏,地下茎叫藕。自古以来,中国人没有不爱荷的,总是把荷誉做花之君子而膜拜。文人们不仅喜欢观赏,还爱辟池养荷陶情操,常以绘画、诗歌、散文赞美荷。近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用工笔手法,把月下的荷塘、荷叶、荷花(形、色、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描绘得淋漓尽致;水派作家孙犁的《荷花淀》,用拟人手法将荷叶、荷花箭描绘得那样生动、形象;古人李渔在其《芙蕖》一文中,竭力阐明荷的可人、可目、可鼻、可口、可用,荷浑身是宝,为人有用;宋代唯心主义哲学家周敦颐在其《爱莲说》中,以菊、牡丹为陪衬,将荷称为“花之君子者也”,赞美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品格;北大教授、副校长季羡林在其《清塘荷韵》中借荷抒情,道出人生哲理,歌颂天地万物求生存、谋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总之,在文人的笔下,荷的形象是那么优美,品质是那么高洁,表达了人们爱荷赏荷的情致。

  而今,七桥荷塘的美景,吸引游人纷至沓来。他们说:“七桥荷塘景色与众不同,太美了!”是的,七桥荷塘景色的确与众不同:一是面积大,站立荷塘举目四望,便是满目“荷深水风阔”、“接天莲叶无穷碧”之壮观;二是“白白芙蓉花,不与红者杂”,那洁白如玉的荷花高擎在绿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睥睨一切,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安之若素的品格何其高尚;三是那“香远益清”的冉冉荷香,初闻则浓,细闻则淡,大有“流香暗袭人”的幽雅。七桥荷塘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荷叶片片,密密层层,汇成绿色的海洋,无边无垠,浩浩荡荡;荷花千朵万朵,纵情怒放,轰轰烈烈,在碧空下,闪闪烁烁。那“叶之清香,花之异馥”,纷纷扰扰,将游人濡染得如痴如醉,竟忘了骄阳酷暑。要是雨后天晴的早晨去七桥荷塘,又别有一番风致,你会领略到“翻影初迎日”、“雨过清香发”“叶上初阳干宿露,水面清圆风荷举”的荷塘神韵;如果日暮黄昏去七桥荷塘,更有“荷香销晚夏”、“叶翻影动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的雅韵。

  来七桥观赏荷花农业,还可以在荷丛中垂钓,既尽荷兴,又尽渔兴。在荷塘周边的“农家乐”、“荷庄”、“藕店”、能吃到地道的“藕全席”、喝到、如“莲大餐”“荷花小吃”;“莲子汤”“荷叶露”“荷花茶”;果留宿,便能享受这无边的荷塘夜色,体味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谢开平)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