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鹤游坪

  鹤游坪名称的来历,历史悠久,蕴涵着美好的寓意与动人的故事。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大体上经历了黑石坪、徐坪、鹤游坪三个阶段。《四川省垫江县地名录》记载:

  “鹤游原名黑石坪”。民间传说,以前坪上没有石头。当时鲁班大师有个徒弟叫赵巧儿,他为了替朋友岷江孽龙报仇,偷了师父的“赶山鞭”,把峨嵋山的许多大石头赶向巫山,想把夔门堵断。鲁班发觉后,即刻驾上土遁追赶。在重庆以东的一个高台地上,鲁班追上赵巧儿,并收回了“赶山鞭”,挽救了四川人民的一场灭顶之灾。天长日久,赵巧儿赶到这里的石头由白色变成了黑色。当地人以石头命名,称坪为“黑石坪”。直到现在,鹤游坪上到处都有许多黑色的大石板。

  在古老的鹤游坪上,后来形成了一个徐氏望族,于是,以氏族命名地名,黑石坪就逐步更名成为徐坪。这个时间,大约在元代以前。

  中国氏族文化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喜欢用姓氏对地方进行命名,以显示这个氏(宗)族势力的强大。1983年版《四川省垫江县地名录》显示,垫江县以姓氏命名的公社(乡、镇)有7个,场有8个,大队(村)有6个,居民点、院落、山川、河流和人工建筑有868个。可见中国姓氏文化影响之深远。

  据史料记载,“鹤游坪”得名的时间,约在15世纪中期。《涪州志》记载:(公元1643年)遵天“崇祯十六年夏五月,江北摇黄十三家贼,王,韬,必反王刘维明等攻击鹤游坪。”说明在明末时期,鹤游坪的名字,已传遍全国了。至今已有550多年历史。

  鹤游坪的得名,在民间有好几种传说:

  其一,《涪州志》引《锦里新编》:“涪州张修圃兄言:伊始祖某,本湖广麻城人。明洪武初任涪州牧,卒于官。贫不能归。其子谋葬地未得。一日,至州境之黑石里徐坪。见两老人对弈,一老人旁观,貌甚古,须发皓然。某亦坐其旁假憩,欲观胜负。两老凝眸注视,久之,竟不下子。旁老人以手指盘中曰:‘我将此紧要处,点与尔罢。’某方详观,三老人忽化为大鹤,飞翔而去。某曰:此必吉穴也,遂葬其地。从此科甲连绵,簪缨不绝,至今为涪之望族。”从此,鹤游坪这个地名就传开了。

  其二,《垫江县志》传说,欲选一美好地方修载:从前有个皇帝,建皇城,便将朝廷的一对金白鹤放到各地去挑选。白鹤能通人语,能识好坏,不是美好的地方它决不去,如发现美好之地,就会游玩不返。一天上午,白鹤来到今鹤游坪的上空,飞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然后在中午时分,降落在这块土地上,再也不飞了,人们便称此地为‘鹤游坪’。朝廷收到白鹤不走的呈报,即派大臣前来察看。大臣到来时,在幺店子碰上一位老妇在煮饭,便问道:老妇‘这里建皇城立不立得?’未听清,误认为是问煮饭的米沥不沥得,连忙回答:

  ‘沥不得!沥不得!’皇上得知老妇说了‘立不得’的话,认为不吉利,就不在这里修建皇城了。这个故事,在涪陵、长寿、丰都、垫江、重庆等地,流传较广。

  其三,鹤游坪老人们的传说。古时候,有两位仙人在坪上一块大石头上下棋,下了几世不分胜负,引起观棋之人失声叫好、夸赞,当即惊动了两位下棋老人,他俩也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笑声之后,两位老人化成了一对白鹤,飞上天空,绕坪飞了三周,直冲云霄而去。鹤游坪因此而得名。老人下棋的大石,名为“棋盘石”,至今仍在白家乡静风村。

  其四,坪上广为流传的故事。古时有个皇帝,派人广选天下风水宝地建皇城,选中了今鹤游坪。按照礼仪,要举行祭天大典,向上天玉皇大帝报告,请求恩准。玉帝接到报告,指派南极仙翁到人间征求民意。南极仙翁的坐骑,是一只白色仙鹤。他奉旨乘鹤下界,绕鹤游坪飞了三周,便落在保和寨刘老太太门前。当时,刘老太正在煮饭,米刚入锅。南极仙翁久坐天庭,不精通川东一带的民间语法,也没带翻译向导同行。南极仙翁没头没脑地问刘老太:“立不立得?”他的本意是询问这里建立皇城你认为立不立得?而刘老太误认为是在探问她饭锅里的大米沥不沥得,因大米刚下锅,尚未煮熟,就随即答道:“沥不得。”南极仙翁就把刘老太的只言片语,作为唯一依据,立马打道回府,回复玉帝“立不得”。玉帝对南极仙翁的报告,深信不疑,决定不准在这里建立皇城。消息传到人间,皇城虽然不建,但人们为了不忘南极仙翁下界考察的一片辛劳,原谅了他犯的官僚主义错误,就以他跨鹤周游的事迹,取名为“鹤游坪”,作永久性纪念。

  以上传说,旨趣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鹤游坪的得名与“鹤”或“鹤游”有关。鹤游之处,常是绿水青山,鱼鲜虾肥,林茂草丰,人多和善,体现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相处。以现代科学的眼光看,鹤游坪地处北纬30°附近,是黄泥场背斜、箐口背斜与高峰向斜、拔山寺向斜结合部,新华夏构造和南北构造两大地质板块的交会地,乃地气汇集地带,给这里的生物带来一定的“灵气”,自然是地灵人杰之风水宝地。

  (王周志)

  世界上最大的城堡鹤游坪历来是川东北的战略要地之一,分州城是鹤游坪的政治、军事中心,历代发生过不少政治军事事件。

  战乱的洗礼,使鹤游坪民众悟出了一个保卫家园的有力措施:修建城堡,防御战乱。经清廷批准,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在鹤游坪保和寨设涪州分州同署。首任州同殷辂到任后,组织力量,对鹤游坪的地形地貌进行勘察,组织动员领导全体鹤游坪的士绅和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鹤游坪的四周,建筑防御工事。经过几任州同带领民众数年努力,一条设有36个大卡(城门),72个小卡(门),高5~10米,宽3~4米,总长达105公里(有些地方是利用悬崖峭壁)的城墙应运而生。整个工程,按在民国年间见到的墙体计算,需石方约在15万立方米以上。现在能见到的部分墙体,其气势之雄伟,也是令人惊叹的。这道城墙在当时起到了防止战乱进入这一地区的作用。

  特别令人叫绝的,是在通往坪上的交通要道、重要隘口处的城墙所在地建有“卡子”(城门)。重要的地方叫“大卡”,为拱形石料建筑城门设施,一般的地方叫“小卡”,为平形石料建筑城门设施。还有少数特别重要的地方,同时在相隔不远处建有大卡和小卡。这样,鹤游坪共建有108个卡子(城门)。在卡子与卡子之间,用大型连二石垒成的石墙连接起来,构成有路必有卡,每卡必有坚固的石门封锁。大城固、小城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历经200多年的风雨侵蚀,城墙的一些地段,只存留着当年的部分实体,一些地段只有城墙的遗址,处处显示出岁月的沧桑,这一堪称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城堡墙,凝结着鹤游坪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述说着惊心动魄的故事。

  围绕鹤游坪古城堡发生的战事,主要有两次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一次是刘文澧起义。《垫江县志》载:“清咸丰七年(1857年)农历二月初八,鹤游坪白莲教支派灯花教首刘文澧率众造反,攻占保和寨,至十三日失败被杀。”

  刘文澧,鹤游坪马家塆(今包家乡三元村)人。本是个“有几百石租谷”的大地主,因不满清王朝的统治,而加入了白莲教的一个分支——灯花教,并任首领。

  川东白莲教起义,开始由刘义顺发动。刘义顺(1778-1868年),本名郭建文,湖南宝庆人。37岁时迁居四川宜宾,参加白莲教。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川东举事失败后,避居在涪州(今涪陵区),以开棉花行为掩护,继续反清活动。刘义顺经过长期努力,教徒遍布川、黔、秦、陇、两湖各地,准备在清咸丰七年(1857年)端午节,同时在湖北西部及四川石柱、长寿等地举行起义,他在涪州指挥。不料教徒王巴颈被捕,泄露了起义秘密,刘义顺被迫潜往贵州,并决定提前举义。

  刘文澧在刘义顺起义之前,进行了许多准备:咸丰初年,他即以办团练为名,暗中打造兵器,组织几百教徒,加以训练。又把家中的金银财宝,除送一部分给教徒和当地贫苦百姓外,其余埋藏在院坝地仓之中。刘文澧还假托梨山老母给他托梦,说他家庭住地马家塆是“九龙口”,他本人有帝王之相,是“反清复明”登基后的新皇帝,以此来鼓动教徒为他登基当皇帝效力。

  清嘉庆七年农历二月初八(1857年3月3日)午夜,刘文澧率领三百多人,在家乡马家塆宣誓祭旗起义。义军头包青布,身穿青褂,手执黑旗,称为“青号军”,静悄悄向保和寨进发。州同的家丁刘七把州同昆秀杀死,打开分州城北门,接引刘文澧及义军进入分州城。同时,石柱等地的教徒亦纷纷响应,开往鹤游坪设大本营,以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

  刘文澧起义成功攻占分州城后,给清王朝的震动很大。当时在涪陵的重庆镇总兵皂升,立即命令涪州把总龙安邦传令罗家场汪绍洋、飞龙场赵御宣、白家场赵宗宣、珍溪镇施久膏、玛脑寨黎虎臣等,带领各地民团地主武装围攻会剿。令出5天后,各路民团把鹤游坪团团围困。3月14日,黎虎臣带领民团兵300多人,在白家场腰磨岭,与刘文澧部蒲、夏、马、岳四首领激战,蒲、夏战死,余部退回分州大本营。清军组织人马,数次攻打分州,均被击退。15日,清军民团团首汤大鹏率团丁向刘文澧假投降,刘文澧打开城门迎纳。汤大鹏带兵丁进分州城后,城外清兵发起进攻,汤大鹏即向刘文澧刀兵相向,城内顿时大乱。蜂拥而入的民团对义军乱砍乱杀,又放火烧了刘的大营,义军不敌,四散乱逃。刘文澧且战且退,在瓜坪卡被捕,起义失败。刘文澧和他的母亲、妻子、儿子、女儿等,被押送涪州城杀害。清政府先后残杀起义军教徒1000多人。

  另一次是周绍涌攻占鹤游坪。《垫江县志》载:刘文澧起义失败后4年,清咸丰十一年“云南义军周绍涌率(1861年)农历11月25日,部数万进据鹤游坪,次年8月撤离”。周绍涌(民间呼周子),是太平天国军所属的农民义军领袖之一。清咸丰九年(1859年)9月,与李永和、兰朝柱、兰朝鼎等,在云南昭通起义后,很快进入四川,兵分三路作战。东路数万农民义军顺天军,由周绍涌等指挥,于1861年冬月攻占鹤游坪,将元帅府设在分州“帅主”并发布顺天军讨清檄文——《为伐暴救民以彰天讨而快人心事》,开展“除暴安良,开仓济贫”活动。附近农民纷纷参加义军,势力越来越大。义军从白家场玛脑寨到沈家场古佛堂,连营20公里。不久,李永和与兰朝鼎又率领另一支义军3万多人,到鹤游坪与周绍涌会师,使川东一带的统治者非常害怕。后因坪上粮食不足,部分义军东走丰都、忠县,周绍涌继续在鹤游坪坚持斗争。清廷多次命令姚保铭等率领清军进行镇压。义军士气高昂,战斗力强,屡次打败了清军的袭击,使清军后来不敢与义军正面作战,只能对义军进行粮食封锁。周绍涌领导义军开展生产自救,坚持了8个月零23天。

  后来,骆秉章等集中兵力对付鹤游坪地区,周绍涌主动放弃鹤游坪率2万余人退入大竹。1862年10月29日,周绍涌在吉安场战败被俘,解押至成都遇害。

  周绍涌在鹤游坪将近一年,在保和寨留下了不少遗址。

  “元帅府”是原来的分州衙门,位于全城中心。“起义大本营”,现在是保和小学,大营有内外两个演兵场,是全城的战略要地,也是义军进行操练比武的地方。“周军圹”也很有名气,它在城南半边街,因是义军所建而得名,至今犹存。场的左侧有两株黄桷树,为义军所栽,现仍枝叶繁茂,苍劲挺拔。衙门,周绍涌称为,(王周志)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