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从小培养帝王之学

  堤康次郎不仅建立了庞大的产业而且他风流成性,公开纳入门下的女人有3个,共生育了7名子女,对妾侍所生的儿子堤义明格外关爱。他要把自己创建的家业传承下去,惟一的办法就是尽早培养接班人,但培养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并不容易,堤康次郎选择了用“帝王之学”来培养接班人,首先他看到了自己的妾侍所生的儿子堤义明天资聪颖,是一个可造之才,于是他开始了大胆的培养。

  堤康次郎一直把堤义明带在身边,从还不到10岁便开始对堤义明进行了一系列近乎严酷但后来让堤义明获益匪浅的“帝王学”训练。

  每天早晨五点钟,当别人还在床上熟睡时,堤义明就会接到父亲从另一个房间里打来的电话,让他立即起床;同时向还睡得迷迷糊糊的堤义明发问,有时是问昨天读的书是什么内容,有何体会;有时则是问前几天交给堤义明办的一些诸如到某地送封信、到某地看看某新开的商场有些什么特点等杂事,如果堤义明稍有答不上来,就会挨一顿臭骂:“混蛋!”接着,不容堤义明再分辩,父亲已经挂上了电话。

  堤义明起床后,不管是外面在下雪还是在刮大风,都只能用冷水冲一个澡,因为堤康次郎认为堤义明身子骨太弱,而一个男子要千一番大事,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是不可能的;而且,他还认为,肉体的痛楚可以带来精神的高度集中。

  冲了冷水澡之后,堤义明得把一个大大的庭院和整个楼的楼道用心清扫一下,而这些本来都是佣人们每天的工作之一。

  但堤康次郎坚持要儿子去做。他的理由是一句中国的古代名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在做完这些杂活之后,堤义明就和父亲到公园里散步,学柔道,锻炼身体,并接受父亲思想上的调教。

  吃饭的时候,堤康次郎不喜欢有一点剩菜剩饭,一定要堤义明将饭菜吃光。因此,无论堤义明吃得有多饱,他都从来不会剩下一丁点。

  这时,父亲就会很快乐地称赞他:“吃得真多!这才像我的儿子!”

  据堤义明后来回忆虽然那时他只有10来岁,可父亲已经俨然把他当作了接班人来培养和要求。

  堤康次郎总是要求堤义明跟在左右,尽管商业上的事这孩子不可能太懂,但要的就是一个从小的耳濡目染。

  因此,堤义明除了上学外,每天得花好些时间去倾听父亲的经商心得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有时,当堤义明陪着父亲一起坐车去城里奔波时,父亲会突然问他:“义明,那幢大楼是哪一家公司开的?他们都经营些什么?”

  这些地方往往是上次从这儿经过时,父亲给堤义明讲过的。因此,如果堤义明能够准确地说出来,父亲就会高兴地拍拍他的头以示赞许。反之如果答不上来的话,父亲就会严肃地说:“怎么回事?你没放在心上吗?这样下去,你打算今后怎么办呢?”

  过了很久,当堤义明已经快要把那件事忘记了时,父亲很可能还会再一次问起,如果那时堤义明还是答不上来,堤康次郎就会狠狠地训斥他,那种可怕的样子就像是要把他从小车上推下去似的。

  因此,小堤义明不得不随时准备回答父亲可能的提问,每天都如临大敌,生活得很是紧张。几十年后,当堤义明回忆遥远的少年时代的生活时,曾深有感触地说:“在父亲身边生活10年,相当于在他人身边生活30年、40年!”

  对这种斯巴达式的顽固管教,一般的孩子肯定会感到难以接受,但堤义明却不仅不反感,反而把它看做一种享受。

  在父亲的带动下,堤义明很小就对体育非常有兴趣。他慢慢地学会并精通了柔道、滑雪、溜冰、高尔夫球、网球等运动。尤其是滑雪运动,他可以一口气从山上滑到山脚,技术与职业选手也差不了多少。因此,看起来瘦弱的堤义明事实上体质十分健壮。堤康次郎通过体育运动,教导堤义明如何成为一个有战斗力的男子汉。他认为人生原本就是一场战斗,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一定得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行。

  帝王教育是多方面的。除了体质上的锻炼外,更重要的是品质和情操,使其具备强大的道德力量和高人一筹的处世作风。

  在父亲亲手指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堤义明从小就不爱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他在小学、中学读书期间从不亮出自己是议员和大企业家的儿子的身份。而堤康次郎虽给他以家庭的关怀和安全,但从不娇惯和溺爱,让他像一名小徒工一样接受着近乎严酷的训练。

  堤义明10多岁的时候,父亲要求他每到寒暑假时,都必须到西武下属的不同门类的工厂或是公司、商店里实习,尽可能多地了解和熟悉情况。

  因此,堤义明的身影经常晃动在工厂高大的厂房和公司整洁的写字楼之间。

  堤康次郎的主要目的是让堤义明去看看、听听,同时按该部门的要求做一些小事和杂事。那些不明真相的人都以为堤义明是公司里雇的一个干勤杂的童工;而知道了真相的,无不为堤康次郎的教子之术而深感钦佩,一个个竖起大拇指。

  堤义明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他少年时推销自行车的事。

  一年夏天,根据堤康次郎的安排,堤义明来到远在熊本县的一个小镇上的西武自行车商场体验生活。

  店里最重要的活自然就是推销自行车。可由于堤康次郎向经理打了招呼,店里便总不让他插手销售方面的事,每天给他安排的不外乎是些打扫卫生、跑跑腿之类的活计。

  这主要是堤康次郎认为,孩子目前最重要的事是养成爱劳动,能吃苦的精神,而不在于一下子就要学会什么商战秘诀。

  但是,堤义明对这种枯燥的生活感到十分不满,看着经理和两个店员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地向顾客们推销自行车,堤义明也想像他们那样独挡一面,做一个优秀的推销员,而不是一丁点儿刺激也没有的勤杂工。

  可是,这个愿望在当时却是难以实现的。除了堤义明的父亲向经理有言在外,更因为自行车在当时还是较高档的商品,理所当然,这样贵重的商品是不可能委派一个孩子去销售的。因此,每当堤义明向经理要求自己也去推销自行车时,经理总是微笑着说不着急,小伙子,今后会有机会的。可当堤义明认真地问经理到底什么时候有机会时,经理却又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但是,经理越不让堤义明插手,堤义明心里越是痒痒的像有许多爪子在一下一下地搔着他。他暗暗想:无论如何,也要在这个假期里做一回推销员——哪怕只销出去一辆也行。

  一天,经理有事出门了,堤义明终于有了机会。

  下午,一个顾客来到商店,要买一辆自行车。堤义明抢在其他两位店员之前迎住了那位顾客,将顾客引到商店一侧的自行车仓库里,满脸微笑着将他所知道的一点自行车方面的知识说给顾客听。

  那位顾客一边面带笑容地听着堤义明吃力的介绍,一边用手拍着堤义明的头:“真是个热心的孩子呀。好吧,我决定买你的自行车,不过,可得9折才行。”

  听了顾客的话,堤义明心中一阵狂喜:自己的首次推销便如此容易地成功了!

  堤义明远远地看见经理办完事从远处向商店走来,便迫不及待地向经理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声喊:“我推销成功了!成功了!”跑到经理面前,他得意地对经理说:“那位先生要买一辆自行车;他要求打9折。”

  堤义明一心以为自己会受到经理的表扬,可恰恰相反,他却看见经理面沉似铅,听到的是厉声责怪:

  “我不允许你一开始就9折出售自行车。你去告诉那位买车的先生,至多只能9.5折。”

  经理的责怪像一盆凉水劈头浇下,堤义明愣住了,首次推销成功的狂喜猛然间无影无踪,他一下子变得无精打采。

  以前店里曾不止一次两次地以9折的价钱出售过自行车,经理不是不知道堤义明晓得这个情况的。

  可现在自己首次推销成功,经理却只准自己降价5%,堤义明感到非常委屈。所以他没有听从经理的命令去告诉那位顾客只能9.5折成交,而是一个劲地向经理求情,能不能答应就是9折出售。

  说着说着,眼泪便涌出了堤义明的眼眶,难以形容的为难心情使堤义明抽抽咽咽地哭了起来。

  如此一来,经理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因为这孩子毕竟是自己老板的儿子,即便自己是为了他好,可他今后要是向他父亲胡乱奏一本,自己不是吃不了兜着走吗?这时,那位顾客大约在仓库旁等得不耐烦了,便叫那个和他一起来的仆人过来催。

  那个仆人对经理说:“因为是打9折,我们东家才决定买的。怎么?是不是不愿让价了?刚才这位小伙计不是答应了按9折出售吗?”

  经理说:“不是这样的。这孩子告诉我说是以9折成的交,我问是谁让他这么办的,他便哭了起来。”

  买主派来的仆人见状便过去告诉了买主。

  买主想也没想,立即走过来对经理说,即使只打9.5折也行。同时他又安慰堤义明说,只要他还在这儿卖自行车,他就只到这儿来买,并一再向经理称赞堤义明:“真是个热心的好孩子。”

  就这样,这位顾客不仅没因为没打9折而产生怨言,反而还同堤义明立下了今后继续合作的约定。可以说这是堤义明首次推销商品的一次了不起的成功。

  这种成功的取得,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向顾客推销过程中,堤义明的热心介绍和诚恳态度,使顾客受到了感动。在以后的经营中,堤义明常常回忆起自己少年时的这一桩往事。

  堤义明对他和父亲之间的感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自从懂事以来,我跟父亲之间的关系,就分成两大部分了,堤康次郎是我的父亲,他同时也是开导和管理我的恩师。到现在,我仍然感激他对我的教养,使我具备足够的信心和实力成为一个企业人。”

  给了堤义明巨大影响的还有一个人,这就是中国先贤、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子。

  荀子,名况,战国时赵国人,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思想家之一,著有《荀子》一书。

  在战国的烽烟中就着一炬豆火撰写下自己思想的荀子,肯定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时隔两千年后,他那些特立独行的哲学思想竟然会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找到知音。并造就一位空前的大富豪。

  对于荀子,堤义明说过:

  “我读过许多中国古代圣贤的著作,荀子的文章读得最多,从他的思想中,我得到自己的见解,那就是,人与人之间,你信任对方,就能得到对方的信任。这种信任就是善的说明。”

  在几十年的经营管理中,堤义明的举止行为和待人接物的确是凭一个“信”字赢得他人信赖的,研究者把它称为堤义明的“人心掌握术”。

  荀子是主张人性本恶的。

  在他的《性恶》中曾有过这样的论述:

  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善是后天人为的。现在的人的本性,生来有喜好私利的,顺着这种本性,于是人与人之间的争夺就发生了,谦让便消失了。

  人生来就有忌妒,顺着这本性,于是残害忠良的事就发生,忠诚信用便消失了,人生来就有耳目的欲求,喜好美育美色,顺着这种本性,于是淫乱的事就发生了,礼义和道德观念便消失了。既如此,放纵人的本性,顺着人的情欲,必然会发生争夺,出现违反名分,破坏社会利义秩序的事,从而导致暴乱发生。

  表面地看,荀子似乎把人视为不洁的动物,好像肯定说人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但是,究其本义,荀子并非真的如此认为,堤义明也从这些关于性恶说的表象下领悟到了更多更深的东西。

  堤义明认为,荀子的思想虽然主张性恶说,其实是在很积极地督促世人,要注重后天的自我修养,要以谨慎自律的态度,约束自己的一举一动,通过这些修养和实行这样的修养,才能摆脱人类恶的本性。

  多年以后,当堤义明回首一生往事时,在他的一份自传性质的文章中曾再次谈起他对荀子思想的理解,他说:“不彻底研究荀子的为人与思想,就会从字面上去误解荀子是个对人类持怀疑态度的人。但是,真正弄通了荀子思想的人,就会从性恶说的思想里,探索出荀子最终的目的,他最强调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的重要性。”

  如果说堤康次郎给了堤义明“企业帝王学”的最初教育和一个不薄的家底的话,那么荀子这位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老人则给了他一生中为人的信条和成功的奥秘。这二者的结合,便诞生了一位令万众仰慕的超级富豪。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