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节 芝鹿纹银盘

  东西方沿着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结下了丰硕的物质文明之果。近来的考古发现越来越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结论。芝鹿纹银盘便是东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该银盘1984年出土于河北宽城县。盘径50厘米,高10厘米,中心錾一鹿纹,头顶芝角。盘下有三足,呈卷叶形,足高7.6厘米。盘缘及图案均加饰鎏金。

  初见此盘,的确令人诧异,因其所表现出的异国情调与中国传统的盘的形制是不相类的。中国古盘甚多,质地不一,用途也各有不同,其形制虽千姿百态,但有一点却几乎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即盘下附有圈足。可是,这芝鹿纹银盘却不同,盘下是三条腿的立足,且呈卷叶形。令人注意的是,与之同出的还有件银执壶,其同格也不类同中国传统壶形,明显地受到古代波斯文化的影响。

  类似银盘往昔也有出土,盘心纹饰或作源于印度神话的鱼身龙首的摩竭形,都明显地具有异国文化传统的格调。但是,这个银盘的中心纹饰却錾作一只梅花鹿,而头上又长出芝角。灵芝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可以起死回生的仙草,而鹿与禄,两音相谐,被视为吉祥之物。梅鹿衔芝,或鹿生芝角,都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图案,甚至视其为仙兽,为长生不老的象征。不难想象,这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银盘,不会是出自异国工匠之手,而是唐代中国工匠仿制异国银器时,留下了自己民族的文化风采。

  类似的鹿纹银盘,目前已知有三件。三者形制极为相似,所差甚微。主要是鹿的形态各不相同。一作屈肢安卧,一作昂首翘尾,一作回首瞻顾。

  卧鹿纹银盘,是1976年在内蒙古昭盟喀喇沁旗哈达沟门发现的。盘径46.6厘米。盘沿呈六瓣,整个盘面似一朵六瓣葵花。盘心錾出一静卧的小鹿,头生肉芝,肩生小翼,神态安详自若。从其纹饰繁缛,而制作精美的特点看,该盘乃是中唐遗物,为三盘中时代较晚者。

  昂首鹿纹银盘,即前述宽城出土者。盘心鹿纹呈立势,头昂起,似向前方张望。盘沿也有六瓣,每瓣居中处有菱角。整个盘面犹若一朵六片菱形花瓣组成的花朵。该盘纹饰较卧鹿纹银盘简洁,线条也较遒劲有力。从其制作风格看,具有盛唐金银器纹饰之特征,当为三盘中较早者。

  值得一提的是,回首鹿纹银盘从未遭遇上述两件银盘的厄运,它早在盛唐之时,即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象征,东渡扶桑,先是受到天皇的钟爱,后被宝藏于正仓院中,成为日本著名的传世国宝。它的盘沿与昂首鹿纹盘不同,而与卧鹿盘相似。整个盘面呈六瓣葵花形。其盘心的鹿纹与昂首鹿纹颇为相似,两头小鹿的神态造型,实在令人爱怜:一为瞻前,一为顾后,给人以彼此呼应之感。若将两盘放置一处,它们或有灵犀可通吧!千余年来,在日本倍受优礼的银盘小鹿,为何一直回首瞻望,似乎颇有眷恋之情?谁也没有想到,在隔海相望的中国大陆,却还有其一位孪生姐姐,虽历经沧桑,还始终翘首以待呢!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