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良渚琮王

  玉琮,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带有神秘色彩的礼器。它的性质和作用一直是人们长期讨论、悬而未决的问题,随着地下考古发掘的不断发现,讨论也将不断深入。1986年盛夏,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杭县反山良渚文化墓地第12号古墓中发现的一件器形硕大,纹饰复杂,制作精美的玉琮,是全面认识玉琮的绝好例证。

  玉琮由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的软玉制成,呈黄白色带紫红瑕斑。形为矮方柱体,高8.8厘米,射经达17.6厘米,重6500克。其器型的宽阔,为现有玉琮之首,甚称“琮王”。琮体内圆外方以象征天方地圆,上下对穿一直经仅4.9厘米的圆孔,从两头俯视近似玉壁形状,琮体外表四面平整,每面以4.2厘米宽的槽一分为二,又以仅0.1厘米宽的三条横槽分为四节。全器制作规整,打磨精致。琮最早在《周礼》上被记载,但具体形状长期不明,直至清末才有人作推测性描述。

  这件“琮王”琢刻有精巧独特、典雅细致的纹饰,由竖槽内八组神人兽面图像和八组以转角为中轴线、四角上下并列的简化人、兽、鸟组合纹饰构成,对称工整,匠心独具。

  四面竖槽内上下布列神人兽面图象,尚属首次发现。整组纹饰高约3厘米,宽约4厘米。上部神人的脸面作倒梯形,重圈纹眼睛两侧有短线表示眼角,嘴鼻宽阔,以弧线勾划鼻翼。口内以一条横长线、七条竖短线勾出上下两排十六枚牙齿。头戴冠帽,内层为帽,外套羽冠。脸面和冠帽均是微凸的浅浮雕。下部为肢体,耸肩、平臂、弯肘、五指平张叉向腰部,下肢蹲屈,三爪形鸟足,四肢均是阴线刻划,肢体上密布卷云纹、横竖短直线和弧线,关节部位均有小尖角外伸。在神人的胸腹部以浅浮雕凸出威严的兽面纹。重圈形眼睛外圈为蛋形,表示眼眶和眼睑,满饰卷云纹和长短弧线,眼眶间有短线相连。口中獠牙四枚,里侧者向上,外侧者朝下。这一图案的线条细如毫发,肉眼极难辨认,堪称精细的微雕艺术。这一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的发现,使我们认识到,这是良渚人崇拜的“神徽”,从而对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纹饰得到确切的认识。

  以转角为中轴线,四角相同,左右对称的垂直凸面,被三条横槽分为相等的四节。第一节和第三节的上端各有两组细弦纹,弦纹间雕刻纤细的连续卷云纹,这应是神人所戴冠帽的变体,所以四节实为上下相同的两组。与正面竖槽上的图像相对应一致。同“神徽”图像比较,基本布局一致,唯省略了神人的四肢,冠帽作了变形,脸面加以简化,增加了一对鸟纹。这一简化了的神人、兽面、鸟纹的组合纹样,也见于良渚文化其他玉琮上。长期以来,玉琮上以圆圈和扁长方形凸棱为特征的纹饰一直难以索解,反山玉琮上的具体神人兽面的发现,使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关于琮的时代,过去都笼统地称之为夏商周三代之器。而这件“琮王”的共存器物却明确地告诉我们,它们的时代为距今五千年的良渚文化中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