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多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分享他最喜欢的东西

  如今不少孩子容易因过多的宠爱而变得自私、狭隘,喜欢独吞独霸,不懂得与人分享。这对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是极为不利的。

古龙说:“快乐不是件奇怪的东西,绝不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减少。有时你分给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正是说明了分享的重要性,但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惟一对象,缺乏能与之分享物质和情感的兄弟姐妹。他们认为一切归自己享用,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这对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是极为不利的。

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的小朋友玩。有些孩子往往毫不客气地拆掉伙伴搭建的积木,按自己的意愿设想搭建,无视别人的存在、别人的劳动成果。生活中,许多孩子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些玩具都是我一个人的,不准你们碰。”“巧克力、牛肉干、薯片都是我爱吃的,你们谁都别吃……”

这些孩子都有都有很强的“占有欲”,他们不愿意与父母、小朋友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玩具。究其根源,这些现象主要是大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因为独生子女的关系,有些老人或家长太宠爱孩子了,总爱把最好吃的部分留给孩子,自已从来不舍得尝一口,哪怕孩子把好吃的东西送到大人嘴边时,大人还乐呵呵的说:妈妈不爱吃或者奶奶不爱吃,宝贝一个人吃吧。好东西是专门留给宝贝的等等,在这种成长环境中,孩子会被导向到自己是应该得到这一切的,这是天生的。导致孩子自私自利,独吞独霸的性格。

相对于中国孩子的成长,在国外有这样一个惯例。很少称赞孩子外貌,而是称赞孩子的能力。对此,一位家长这样解释,如果称赞孩子可爱,那么孩子会认为这是自己天生具备的,会导致孩子骄傲自大的心理,而这并不是他自己得到的。因此称赞孩子的能力,更能让孩子变得更积极向上。这种观点对于中国的传统观念来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这种观念导致孩子懂得去学习去获取,而不是像中国孩子一样等待给与,独占“天赐”的享受。

然而,因为溺爱,我们忽视了孩子心理的关注,所以我们当中有了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对于这些被惯坏的孩子,家长应及早采取措施,让他们懂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让他们懂得分享比自私更能得到快乐。

曹旭到睿睿家玩,睿睿拿出了他最喜欢的奥特曼,曹旭也带来了心爱的天线宝宝。两个人玩的不亦乐乎,可融洽的气氛持续了没多久,客厅里忽然传来了吵闹声,睿睿妈妈连忙跑了过去。原来曹旭想玩睿睿的奥特曼,睿睿不给,还非要曹旭把天线宝宝给他玩,两人谁也不让谁,争执就这样发生了。

睿睿妈妈想了想,没有指责孩子,而是问他们:“你们想不想和森林里的小白兔玩游戏呢?”孩子们的兴致马上被“游戏”两个字吸引住了,兴奋地说:“想!我们该怎么玩呢?”睿睿妈妈妈接着说:“小白兔来到了森林里,独自一人非常寂寞,想玩玩具了,可是哪里有玩具呢?”曹旭听了,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天线宝宝,说:“我有天线宝宝,让我和小白兔一起玩吧!”睿睿也迫不及待地说:“我有奥特曼,也让我陪小白兔玩吧!”两个孩子乐颠颠地拿出自己的玩具,忽然间明白了这才是最快乐的游戏方式,于是又开心地重新玩耍起来,刚才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显然,这是一位聪明的妈妈,她巧妙地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并让孩子从中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生活中,家长经常会遇到此类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要纵容孩子过度的独占心理,因为这小小的毛病,也许会为孩子日后的性格埋下自私的种子,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深刻指出:“一个独生子女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是不应该的。父母要是甘心这样做,就不可能使自己摆脱掉事事以孩子为中心而俯首屈从的有害倾向。”

相对于中国家长的溺爱孩子,把孩子当做家庭的中心的做法。外国家庭常常感觉到不可思议,对于他们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享受到的是同样的待遇。而孩子之间很少会出现自私的行为,对于他们来说分享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要教育好独生子女,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品行,父母就要从小注意让孩子习惯于与别人平等生活。例如,吃糖果或点心时,父母就要有意识地人人分到,不让孩子吃“独食”。因为如果让孩子经常吃“独食”,就在他的头脑中就形成这样一个观念:凡好吃的东西,或者大的多的,都是给他的。避免孩子产生独霸和事事占先的心理,培养孩子礼让和关心别人的习惯。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如果把每个人的内心都像一扇窗分成四块:第一块是自己看得到,别人也看的到的部分,第二块是自己看得到别人看不到的,第三块是别人看得到,自己却看不到,第四块是自己和别人都没有发现的。那么和人分享的时候,第二块和第三块会越来越小,第一块会越来越大,因为你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别人也会把他所看见的部分告诉你,这正是一种珍贵的获得。

让孩子学跳舞的适当年龄。

几岁开始让孩子学习舞蹈或其他的运动比较适宜?目前,运动医学界没有肯定的答案。因为孩子生长发育的个别差异很大,年龄的大小不足以作为判断的依据,更何况不同的生长环境、气候、营养、社会文化背景以及遗传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实际发有的情形。

因此,如果是以孩子的体型、心智及骨骼发育的年龄来判断,还比较正确可靠些。但这类专业判断并非一般人所能作到,因此最好请小儿科或骨科的专科医师帮孩子作定期的健康检查,才是最合适的。

外国的运动医学专家建议:规律性的运动训练,包括芭蕾舞、桌球、体操、游泳在内,最好是从8至如岁才开始,而某些较难的动作或使人体组织负荷较重的活动(例如;芭蕾舞的脚尖)。应等到11至13岁再尝试较为适当。

  
更多

编辑推荐

1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2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
3影响孩子一生的44个...
4影响孩子一生的58个...
5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
6影响孩子一生的42个...
7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儿子
9学前儿童游戏
10教子从此不累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不要让孩子输在心态上

    作者:龙柒编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本书为家庭教育类读物。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别从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独立自主、宽容、勇敢、知足、感恩等八大心态,详细、全面讲述了孩子的良好心态是如何被培养起来的。第九章“帮助...

  • 平凡的家庭 杰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编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教育孩子是件苦恼的事,许多中国家长为此费尽心力,本书结集古今中外各种名人的故事启发家长换种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 教子圣经

    作者:西西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从生活习惯、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乐天性,父母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本书分为“宝贝的生活习惯”、“宝贝的沟通能力”、“宝贝的学习能力”、“宝贝的协调能...

  • 原谅这世上没童话

    作者:安小漠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女孩在艰辛的家庭中独立自强的青春伤感小说。无法忍受赌徒父亲的欺侮,林向南逃离南方小镇,投靠多年前离家的母亲,并多了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景昔。因为景昔对林向南的关心和照顾引起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