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学会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赏识孩子,激励孩子,认可孩子的交友,让孩子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和学习的进步。

我家孩子3岁了,但他待在家中,不肯和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我们也常带他出去,鼓励他和小朋友一块玩,可他和小朋友在一起时特别容易闹情绪,爱生气,什么都要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做,总是因为一点点的小事情和朋友闹翻,真不知该怎么办?

这是一位年轻妈妈的苦恼。不少妈妈有着相同的困惑。“我带儿子到公园和其他孩子玩,也常邀请同事的孩子到家里来,但孩子不肯别人碰他的玩具,一碰他就大哭大闹,甚至会出手打其他的孩子。”还有一位妈妈说,刚上幼儿园的女儿,整天以身体难受为借口,不愿意上幼儿园。经过一番细心询问,女儿委屈地说,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欢自己,不愿和她一起玩。幼儿园没意思。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和小伙伴们和谐相处、互相帮助。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会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偶尔不顾及别的小朋友的感受,普遍存在同伴交往缺失倾向。

十岁的皓然说,因为找不到可以一起玩耍的朋友,自己只有一个人玩,经常觉得很孤独、没意思。一个漂亮、惹人喜爱的女孩说:“我不喜欢放假,放假一点都不好玩!”平时和同学相处得倒是挺好。可一放长假,她就找不到玩伴了,只好自己在家里看电视、自说自话……

教育专家们认为,父母们常犯的一个共同错误是总认为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找到自己的朋友。心理学家托马斯?伯恩特指出:“一个孩子只有经常和朋友们在一起,才能增进友谊。因此,父母要为孩子交友牵线搭桥。”

那么,父母应如何做才能帮孩子交朋友呢?

对于刚开始接触其他人的孩子,难免会有些陌生。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与对方相处,于是他们常常会将自己平时的行为带进交友中去,而作为父母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学会合作。这种引导并不是指告诉孩子合作的重要性,交际并不是靠嘴说出来的。换而言之,孩子即便听懂了,但是却无法去实践。

孩子到了三四岁会变得非常积极地想寻求朋友。由于自我主张的相互碰撞,上一秒他们还在吵嘴、打架,下一秒又到一起玩耍,捣乱。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当孩子发生不愉快经历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问话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行为、别人的行为,反思产生不愉快的原因。或者是和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下探讨刚才曾经发生的不愉快经历的问题。

如“为什么你能够让小朋友们听你的话?”通过分析交际中出现的事件,逐步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有着与生俱来的交友天性的孩子,我们并不需要完全替代他们交友,我们能做的或者说需要做的只需给与孩子们正确的引导就够了。

可乐回到家和妈妈谈起自己刚认识的一个新朋友,正好爸爸回来听到了。爸爸问:“听说那个孩子是有名皮大王,四处捣乱。这样的朋友可交不得,以后……”爸爸的话还没说完,可乐生气的说:“不准说我朋友的坏话。”接着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爸爸和妈妈则面面相觑,不知道为什么可乐这样生气。

很多父母听说孩子交了朋友,首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他的学习好吗?是班干部吗?”……如果这位不是所谓的“好学生”、“乖孩子”,父母就认为这样的朋友只会带坏自己的孩子。

事实上,许多父母都陷入了一个认识误区,孩子交朋友的本意是能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就像大人们正常的交友一样也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多些乐趣,而不是找一个榜样。父母们刻意要求孩子只准交“比自己好的”朋友,无形中让孩子养成势利的眼光,使孩子体验不到交友本来的乐趣。可乐的新朋友虽然比较捣乱,但也说明了这个孩子聪明机智,有着号召力。也容易吸引其他的孩子和他交朋友。

没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坏,但是对于“好”的含义,很多父母却只是片面地认为学习好、有礼貌等。其实,“好”有很多方面,比如肯吃苦、乐于助人、口才好、想象力丰富等。父母应该积极地发现孩子与他朋友之间的差别,并指导孩子学习他朋友的优点。而不是直接干涉孩子的交友。

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发现黎黎不太高兴,于是问黎黎是不是遇上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没有什么。”黎黎回答妈妈。妈妈似乎看到黎黎想隐瞒什么,细心观察,发现黎黎袖子下面有一条伤痕。不禁吃了一惊,急忙抓住他的胳膊,追问起来。

黎黎一看瞒不过,就告诉了妈妈。班上有个同学特别霸道,经常欺负其他同学,前几天还动手打了黎黎。妈妈听到这非常认真地对黎黎说:“别人欺负你,你应该还手。”

黎黎爸爸则不同意:“还手干什么,教孩子打架?哪有你这样教育孩子的?打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

妈妈说:“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这么老让人欺负?”

爸爸说:“总之不能鼓励孩子动手打架,再说,要是孩子打不过别人,怎么办?”

在爸爸妈妈的争执声中,黎黎默默地回到了自己房间。

孩子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总会发生一些矛盾,甚至动手打架。这时候,父母应该怎样面对?是让孩子默默忍受,还是以牙还牙?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孩子之间有矛盾,应该鼓励孩子去和对方交朋友,对孩子说:“不要打架,你应该主动讲和,告诉对方,你想和他成为朋友!”

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及时地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解决各种矛盾,而不是一味地迁就或打骂。吵架了怎么办?被误会了怎么办?做了自己后悔的事情怎么办?这些都是孩子学习的绝好机会,家长应给予建议,但不能一手包办。鼓励孩子与对方交朋友,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事情的状况,而不是让孩子能忍则忍或者以牙还牙。

通过鼓励和信任孩子的交往能力来赏识孩子,能够激励孩子更加注意与小伙伴们的交往方式,促使孩子学会交流并快速融入到集体中去,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更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和学习的进步。

孩子常喝豆奶有弊端。

豆奶作为孩子喂养的最佳替代品,多年来一直无人质疑,但近年来陆续有研究报告指出孩子喝豆奶的弊端。首先是美国从事转基因农产品与人体健康研究的人士发现,吃豆奶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引发甲状腺和生殖系统疾病的风险系数增大,原因在于孩子对大豆中高含量植物雌激素的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孩子摄入体内的植物激素只有5%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余下的植物雌激素便在体内积聚,这样就可能为将来的性发育埋下隐患。

有资料显示,喝豆奶长大的孩子日后患乳腺癌的风险概率是常人的2-3倍。接着又有报告指出豆奶和大豆代乳品中的锰含量高于母乳50倍,而吸收过量的锰元素,将影响6个月以下孩子的脑发育,从而增加了以后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和青春期暴力冲动的可能性。

  
更多

编辑推荐

1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2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
3影响孩子一生的44个...
4影响孩子一生的58个...
5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
6影响孩子一生的42个...
7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儿子
9学前儿童游戏
10教子从此不累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不要让孩子输在心态上

    作者:龙柒编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本书为家庭教育类读物。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别从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独立自主、宽容、勇敢、知足、感恩等八大心态,详细、全面讲述了孩子的良好心态是如何被培养起来的。第九章“帮助...

  • 平凡的家庭 杰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编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教育孩子是件苦恼的事,许多中国家长为此费尽心力,本书结集古今中外各种名人的故事启发家长换种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 教子圣经

    作者:西西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从生活习惯、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乐天性,父母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本书分为“宝贝的生活习惯”、“宝贝的沟通能力”、“宝贝的学习能力”、“宝贝的协调能...

  • 原谅这世上没童话

    作者:安小漠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女孩在艰辛的家庭中独立自强的青春伤感小说。无法忍受赌徒父亲的欺侮,林向南逃离南方小镇,投靠多年前离家的母亲,并多了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景昔。因为景昔对林向南的关心和照顾引起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