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解放孩子孤僻的心灵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当儿童有了自己的真正的朋友,有了自己的交往圈子,孩子才会有对生活经历更丰富的体会,才会有交往的快乐,也才能有相对于成人的独立性。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但在孩子的一生当中,影响其成长的因素有很多。随着孩子的成长,不可避免的要与外界的接触,并且是受到更多的影响,有哲人说过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交际。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伴,他们觉得孤独吗?他们的朋友多不多?他们以什么样的标准交朋友?这可以说是很多家长心中的疑问。有人专门进行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在“你的好朋友数量上?”的问答中,受调查的孩子们的回答差别很大,最少的答案是7个,最多的接近100个。而且他们交朋友的途径也非常广:“我在学校田径队有好几个朋友”、“我有很多个朋友是在兴趣班认识的”、“他是我朋友的朋友,后来也变成我的朋友。”

为了区分孩子们是不是清楚“好朋友”的概念,问卷上还有一个问题:“你觉得怎么样才算得上是好朋友?”一个学生说自己有很多朋友,而且关系都很密切,他说:“我的好朋友都很诚实,都跟我有差不多的爱好,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但有些孩子的交友标准却有些“幼稚”,在“你交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一题中,“看得顺眼就行”、“跟我差不多高”之类的答案比比皆是,而这也是不少家长担心的。

针对家长们担心的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虽然72.6%的父母表示“希望孩子和他喜欢的人交朋友”,但事实上,大多数父母却对孩子选择朋友有着严格的要求,81.6%的父母要求孩子选择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45.3%的父母会“为了学习,要求孩子减少与朋友的交往”。

虽然家长对孩子的朋友有诸多要求,但孩子们却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很大的自主性,在“如果爸爸妈妈不喜欢你的朋友,你会怎么办?”一题中,90%以上的孩子表示“会和好朋友继续交往”,并且他们还做出进一步的回答“尽量说服爸爸妈妈”、“向爸爸妈妈介绍好朋友的优点”、“帮好朋友改掉坏毛病”等,都是他们为了好朋友继续交往的方法。

现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突出的表现的问题是缺乏兄弟姐妹的情感,专家认为,让孩子多交一个朋友,就等于帮助他们多开了一扇窗,使其视野开阔、心胸宽广。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根据研究也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当儿童长到一定年龄时,周围群体的力量会慢慢超过家庭的影响力,而占据主导地位。这个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当儿童有了自己的真正的朋友,有了自己的交往圈子,孩子才会有对生活经历更丰富的体会,才会有交往的快乐,也才能有相对于成人的独立性。

19世纪初,一批移民来到美国的夏威夷岛开荒。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有自己不同的母语。为了交流方便,他们创造了一种简单的“皮金”语,移民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大约100年后,移民的后代又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克列奥尔”话。这种语言与“皮金”语相比,要完善得多,用它能表达很复杂的思想。最初创造这种语言的年轻人回到家里仍然与自己的父母讲“皮金”语,只有出去与自己的伙伴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才使用新语言,所以他们的父母一直到死,也没有几个人能讲“克列奥尔”话。

这样的事情,在如今的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教育研究所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给孩子一些钱让他自己买衣服,并跟踪采访。在选择要买的衣服的样式上,如果父母和伙伴的意见产生分歧,大多数的孩子选择听从同伴的意见。

在“最好的朋友”调查中,有8个可供选择的备选答案:同班同学、同校同学、邻居伙伴、爸爸、妈妈、老师、其他成年人、远方笔友、以及没有最好的朋友。结果发现,独生子女选择的最好的朋友的百分比依次是:同班同学80.8%;妈妈47.9%;邻居伙伴43.1%;同校同学42.9%;父亲42.0%;老师24.2%;远方笔友14.7%;其他成年人12.4%;目前没有最好的朋友3.8%。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大学生,对北京13-15岁的青少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孩子们选择诉说心里话的首选对象是同性别的同龄伙伴。

浙江省家庭教育协会副会长朱棣云也认为,孩子要成长,孩子必须先学会交往。在交往中学习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才可能形成正确的交友观,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是很重要的一课,所以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去交朋友,而不是以自己的好恶来帮他们划定朋友圈。家长应该善于发现其他孩子身上的优点,尽可能地让孩子与个性不同的朋友交往,并鼓励他们互相学习。

但是,现在有一些孩子由于被爸爸妈妈保护太过严密,本身社会交往就非常少,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让他去结交一些同性的朋友,他仍旧会觉得很难适应。要是遇到孩子交朋友比较困难的情况,父母就要多鼓励、引导孩子说,“你看那孩子不错,很像你,你们之间一定很……”。有些时候,家长甚至要学会去帮助孩子,把他的同学邀请到家里来,或者支持孩子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到同学家串串门。中国不是很讲究家庭聚会,如果有机会可以课外交友,也可以开Party,组织家庭聚会。和一些不同性格的同龄人交往,会让孩子学到很多的东西,包括家庭无法给予他的东西。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引导也很重要。

总之,独生子女的朋友交往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父母鼓励孩子的自由交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对他们来说将是一生的帮助。

孩子头发稀少怎么办。

注意科学饮食,适当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豆类、蛋类、鱼虾类、动物肝、血、贝壳类等,便能有效促进头发的健康。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维生素、钙等药物。

可借助传统中医知识,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益气补血、补脾健胃食谱。

如:取芡实10克、薏仁10克、莲子肉10克、山楂肉6克、淮山药10克、粳米适量,作药膳食用。或取黑芝麻适量炒熟、研粉,与等量炒熟的面粉混合,用开水调成糊状,可加些红糖调味,每日吃一次。

在与孩子的肢体交流中,不妨注意每日用手指轻轻地按摩孩子头皮2-3次,每次5分钟,这样可以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增强营养供应,有利于孩子头发的生长发育。

  
更多

编辑推荐

1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2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
3影响孩子一生的44个...
4影响孩子一生的58个...
5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
6影响孩子一生的42个...
7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儿子
9学前儿童游戏
10教子从此不累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不要让孩子输在心态上

    作者:龙柒编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本书为家庭教育类读物。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别从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独立自主、宽容、勇敢、知足、感恩等八大心态,详细、全面讲述了孩子的良好心态是如何被培养起来的。第九章“帮助...

  • 平凡的家庭 杰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编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教育孩子是件苦恼的事,许多中国家长为此费尽心力,本书结集古今中外各种名人的故事启发家长换种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 教子圣经

    作者:西西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从生活习惯、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乐天性,父母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本书分为“宝贝的生活习惯”、“宝贝的沟通能力”、“宝贝的学习能力”、“宝贝的协调能...

  • 原谅这世上没童话

    作者:安小漠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女孩在艰辛的家庭中独立自强的青春伤感小说。无法忍受赌徒父亲的欺侮,林向南逃离南方小镇,投靠多年前离家的母亲,并多了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景昔。因为景昔对林向南的关心和照顾引起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