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诸葛亮是否是一个全能的智者

  诸葛亮,是封建社会里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虽然不是罗贯中小说里的那种风唤雨、撒豆成兵”的超人,但他高超的人品、杰出的才能、光辉的业绩与献身的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近乎完美的形象。在民间传说里,他更是一个全能的智者,是的胜利和化身。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是一样。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葛亮执政时期的诸多失误,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诸葛亮的智者形象提出了严重战。

  一、短于奇谋,困守过时战略

  公元207年,刘备谦辞厚礼,三顾茅庐,敦请隐居隆中的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一鸣,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隆中对》历来被誉为千古奇策。短短300字,对政治、军事、内政、外交以及当时和发展远景,都做了透辟的分析,在群雄混战之中,提出了蜀汉开国与三国鼎立远战略。正是这一战略的前期方案的实施,刘备才得以顺利地摆脱困境,开创了江山。然而,这一战略的后期方案,即逐鹿中原的方案却是错误的。他说:“天下有变,命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由于这个分进合击的钳势颠倒了主力和偏师的辩证关系,结果棋差一着,前功尽弃。西蜀的三大灾难:关荆州、刘备败夷陵和马谡失街亭,一脉相承,都可以在对策的后一部分找到原因。这一轻重倒置的根本原因,又在于诸葛亮未能洞悉秦川、宛洛的形势和地位都已根本变化,走了刘邦当年“暗度陈仓”的老路。实际情况是:汉献帝东迁后,秦川已了号召全国的政治优势;而“丘墟遍野,十室九空”,凋敝的经济,又不足以支持刘鹿中原;何况,崇山峻岭,宜守难攻,兵轻则易被装取,兵重则劳而无功。刘备根据战略,带重兵在秦川一线,惨淡经营,虽然也取得了败斩夏侯渊、退曹操的赫赫战果,但仍是稽延时日,一筹莫展。

  相反的,荆州“沃野千里,士民殷富”,上逼宛洛,下控江吴。是一块兵家必争事要地,但由于腹地浅窄,两面受敌,后援难继,处境孤悬。进,则可震撼中原;退,陷入绝境。公元 219 年 7、8 月间,关羽在襄阳前线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威夏,曹操吓得准备“迁都以避其锋”,形势大好。但是,刘封、孟达近在上庸,未曾协张飞、赵云屯兵阆中、江州,未来增援;关羽倾巢北上,后路空虚,待吕蒙、陆逊“白江”,关羽就成了瓮中之鳖了。这一战略上的本末倒置,失去的不只是关羽和荆州去的是蜀汉政权唯一可以问鼎中原的战机。尔后的六出祁山,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应故事了。

  王夫之在评价《隆中对》时正确提出,“蜀汉之保有宗社数十年者在此,而卒与曹氏争中原者亦在此。”

  二、专断拒谏,缺乏民主作风

  诸葛亮曾教导部下“集众思,广忠益”,后来形成了,“集思广益”的成语。但他在重大战略问题上,往往是墨守成规,专断拒谏的。

  街亭之战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首出祁山之前,被刘备亲拔于行伍之中的魏延,曾提出过很好的建议,他说侯懋年少,怯而无谋,请让我带兵五千,从褒中出,沿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日,可达长安,夏侯懋闻说我军到,必会弃城而逃,当地军粮尚足,等他们再派兵来二十日,那时你带着大军,也可以由斜谷到达,一举而咸阳之西可定。”这一建议,情、路线、后勤乃至于战役演变都做了切合实际的分析,实属上策。可惜的是,诸以“轻躁冒进”为由,予以拒绝。自己却谨守着“安从坦道,万全无虞”的教条,自汉西,绕道平阳关、武都、天水,而出祁山,让十万大军在崇山峻岭中,笨重而迟缓地装大游行”。

  有选派将领问题。大家都推举魏延、吴壹等人担任先锋,诸葛亮再一次地违言,选派了马谡。而马谡,正是刘备临终之时反复叮咛“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又一次地违弃了忠言。

  专断拒谏,墨守成规,导致了街亭失守、一出祁山的失败。

  可惜的是,街亭之战失败后,诸葛亮只检讨了“用人不当”的错误,而未能检断拒谏乃至于战略战术上的错误,结果在二出祁山、三出祁山的时候,仍然是老一打阵地战,打攻坚战,屯兵于坚城之下,暴师于山野之中,慢性消耗,不战自败。

  所以,陈寿在奉命考定诸葛亮“故事”后评价说:“他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优于将略。”是很切中实情的。

  三、后继无人,用人拘泥偏颇

  诸葛亮和刘备都是英雄,但在使用人才上,刘备却远远高出诸葛亮。刘备在时,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赵云、马超为爪牙,许靖、糜简雍为宾友,其他李严、吴壹、魏延,人才辈出,大都可以独当一面,发挥自己的专而在诸葛亮时期,就众星寥落、孤月独明了。归结起来,大体有以下三个问题:(一)不善于选贤任能。偏爱谨小慎微之辈,而对确有特长的雄才隽士,往往求全,不能宽容。如李严,与诸葛亮同受刘备托孤,同为两大辅政大臣,才能与资历可葛亮相匹,相偶有过失,即贬为平民,流放终生;如廖光,自诩为诸葛亮第二,长沙,便置之“闲散”,最后放逐汶山;对刘封,说他“刚猛难制”,劝刘备借上庸之败而。事实上,这些人才,只要使用得当,都是可以建功于后世的。(二)用人不善于扬长避短,发挥部下特长。如马谡,曾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名策略,是一个谋略人才,不该用为战将;如魏延,为刘备亲拔,曾委以独当一面任,并屡建战功,而诸葛亮却常排斥于门墙之外。(三)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刘备在时,诸葛亮主要是坐阵成都。军法施废,整理戎正是他的特长,刘备死后,诸葛亮事必躬亲,出将入相,独力支撑,辛辛苦苦,压抑才的成长。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都是用他们的长处来补救自己的短处,亮有萧何、管仲治国之才,却没有萧何、管仲用人之智,终于劳碌奔波,未能成就。以至于他所培养的主要接班人,缺乏实际工作的全面培养和锻炼,所以他一旦西归,就后继无人,蜀汉就从此一蹶不振了。以上意见,只是就“神化”了的诸葛亮的智者形象提出一些看法,没有全面否定诸的意思。相反的,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干,光明磊落的政治品质,以及他“鞠躬尽死而后已”的尽职精神,永远值得人们钦佩和学习。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