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虎龙寨山脚下,有一眼山泉名曰“方泉”。黄帝一行人马在方泉旁停下来,因为虎部落的老少男女,已经沿山坡两旁夹道欢迎,迎到了方泉边。虎龙部落最年长的白须长老——已经八十有三,躬着硬朗的腰身,双手捧着一陶钵清冽冽的泉水,迎候在这里。看到盼望已久的黄帝终于来到,人群中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欢迎!欢迎!”“黄帝!黄帝!”黄帝和虎龙部落酋长斗苞先后从云车上下来。只见黄帝身着黄色丝帛的龙袍,头戴高峨的冠冕,十二个冕旒在阴凉下来的微风中叮叮当当地摆动着。黄帝身材魁梧,黑须飘然,目光明锐,红光满面,步履矫健,斗苞就显得老态龙钟一些,好像有一些虚胖,人看起来也笨拙一些。白须长老单腿下跪,双手捧着泉水敬献给黄帝。黄帝双手托着老人的双臂,先让老人站了起来,才双手接过泉水,仰头一饮而尽,清水顺着他的嘴角流下来,他顺手一抹,双手把陶钵还给老人。周围又是一片“黄帝!黄帝!”的欢呼声。应龙、仓颉等,也分别饮过了清甜的泉水。虎头斗苞一脸谦恭的微笑,微躬着腰,用右手让向坡道,黄帝前行,他陪同着。应龙、仓颉等随行,部落长老们,还有前面列队的老少男女,都尾随着拥向陡坡上的虎龙寨。虎龙部落酋长斗苞,早已经将本部落最大的居室(中心大屋)让出来让黄帝暂住。晚上,在中心大屋里,黄帝亲切会见了虎龙部落的各位长老、各个分支小部落的酋长。来自虎龙部落西南小河聚落的小酋长,献上一件堆塑着壁虎样龙形的绳纹红加砂陶盆,被黄帝封为小王,从此西南那条小河就更名为“王家河”了。晚上黄帝放置玉玺大印的地方,以后就被叫作“印台山”……第二天早上,黄帝站在虎龙寨上眺望着东面如同卧龙一样蜿蜒起伏的山塬,正托举起一轮火盆一样的朝阳,随口说:

  “青龙蜿蜒,彼青龙山也。白虎抬头,此虎头山也。”虎龙部落酋长斗苞一一记住。吃过早饭,黄帝一行人马,在虎龙部落的热烈欢送声中,又踏上了北行的路途。一行人马,还是逆漆水而行,一路向北,愈行,川道就愈窄,山色却变得苍翠起来——东西两面的山坡上,柏树郁郁葱葱,大有桥山近矣的亲切感!黄帝指着西面一个圆锥形的柏树山(漆水河也因为此山的突出,向东拐了个大弯)对仓颉说:“建中宫之前,桥山亦若此苍翠矣!”骑在白龙马上的黄帝(他将自己的云车送给了虎龙部落酋长斗苞),又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时光,想起了那时候苍翠的桥山,想起了那条盘绕着桥山的清冽冽的姬水,还有小时候戏水的伙伴们,还有自己的恩师——长脖子的项老先生,还有尊敬的父亲少典君、亲爱的母亲附宝……人到中年之后,不由得就会产生一种怀旧的感觉。童年的黄金时代,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回味不尽的美好记忆。虽然当你有意找回那种感觉的时候,找到的都是一些残片。但是,童年给人的美好印象,永远不会因为时光流逝而磨灭。仓颉深有同感,虽然他的童年并不是在桥山度过的,而是在桥山东南百里以外的白水。由于地缘相近,人的记忆也有相似之处:“童年之色,永远新鲜。记忆之天,那个蓝也!记忆之山,那个绿也!蓝者耀目,绿者逼眼……”黄帝又受到仓颉情绪的感染:“人皆老矣!若回童年,时光倒流,岂不美哉!”“阴阳转换,未尝不可!”随在黄帝身边、骑在滚雪龙上的应龙高声插话。说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虽说是黄帝、仓颉、应龙等一路交流着,但是老天爷依然如故地酷热,再加上走的是川道,虽然有近水之便,但是天气的闷热却难以解除。又要急于赶路,所以人人额头上都挂着晶莹的汗珠。大不了用手背或者衣襟一抹一擦,但是汗水还是不断线地向外涌流着,汗水中的盐分和酸性直蛰得人皮肤疼,蛰得人睁不开眼,手背上也出了汗,抹来抹去,加上尘土的吸附,就到处是一道道黑色的汗水印子,人的额头和脸瞬时变成了“五花脸”,呼吸中自然就能闻到人身上和马身上散发出的汗臭与汗酸味儿。

  大队人马走到一座迎面而立的绿色山峰跟前时,天已近中午,正是太阳当顶暴晒着发淫威的时候,人在地上的投影变正了,短短的。漆水被分为两股支流,一条自西边经山前而来,一条从北边经山的东侧向南流淌。按照常规,应该是向西而去,翻过两道山梁,就到了玉华川,再顺川东北行,就可以到桥山了。那边的道儿,黄帝小时候随项老先生前往姜氏城参加炎帝登基大典时曾经走过。因为要绕道,多走一些路,又要经过马龙部落,对人家多有叨扰,更主要是多半时间都将在川道行走,闷热难以解除,所以原地休息了一阵之后,黄帝决定还是走山东侧直通北方的小沟。听说从这里进去不久就可以上到山梁上行走,山上风大可解闷热,而且据说这里山高水高,到处都分布着泉水,也不会缺水。实践证明,黄帝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刚刚折过眼前这座好像是被哪一位巨灵神给搬得转了向——横过来的山头,暑热就像是让这座“搬转山”给隔在了山南似的,一阵清风,就顺着山梁的斜坡吹下来,人好像一下子就进入了另一个清凉世界——这种山风带着油松针叶的油香,带着青草的芳香,可以听到一突一突地奋飞的黄肚皮小鸟“吱吱”的叫声,可以看到野棉花开出的五个圆瓣的粉白兼粉紫的花朵。有兵士从路边拔起一枝马兰花,把两个叶片分开了,吸在嘴里“吱儿吱儿”地学着小鸡的叫声。山沟里藤蔓缠绕,荆棘丛生,野生的山核桃树,像撑起一把把巨大的绿伞,在山坡上鹤立鸡群似的显示着自己的高大与伟岸。道路是没有的,只有一条淌着黄泥水的小河在山石间奔涌着。人烟稀少的道儿,早被茂盛的荆棘、小乔木——橡树、山桃树、槭树及狼牙刺、酸石榴等所遮蔽,那就披荆斩棘,新开一条道儿,好在现在有了锋利的青铜器,但是进度还是很慢,仓颉只好弃了云车(被拆成几大件,由兵士们扛着),骑上一匹温驯的黑马。此马虽然牙口老了些,但是全身的毛色,依然油光闪亮,从它高扬的头和透着温驯目光的圆鼓鼓的大眼睛看,它依然是一匹健壮的好马,只是年纪大了些,经历的事多了,性格也变得温驯起来,不像那些年轻的儿马精力过剩,总是斜蹄顺绊的,要彰显彰显“个性”。黄帝的白龙马和应龙的滚雪龙,就完全是一副能踏过一切不平的雄心勃勃的样子了。一行人马披荆斩棘地行进,走到山根下,还要涉水而过,在大石头上跳来跳去的,好在山洪已经退去,现在只是它的尾声,水已经基本恢复到平时的流量,所不同的是,水还是夹带黄泥的那种光亮的土黄色。激溅的浪花和泡沫,也泛着黄光,有浓重的黄土的泥腥味飘来……走到水穷处,山梁就圆圆地鼓了起来。随着人们一步步地走上山梁,夏日午后的风就愈来愈劲。等人真正站上山梁的时候,所有的暑气都被空调一样凉爽的迎面山风给吹走了。这时候举目远望,一片山塬丘陵起伏的绿色海洋。天蓝得好像是用清水刚刚给洗过似的,靛蓝靛蓝的。那些白云骨朵,就像新收的棉花一样,一团团地在天空懒洋洋地缓慢飘移,又像放牧的羊群,只是不知道它们要远行到什么地方去!它们经过的时候,就在反射着阳光的绿色山峰间,投下浓重的暗绿色的阴影。呼吸着清爽的新鲜空气,黄帝的精神为之一振。

  §§第二十二章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