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上幼儿园综合征”怎么治——谈如何快乐入园

  兰兰已经3岁了,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爸爸妈妈决定送兰兰去幼儿园,可兰兰却怎么劝说也不肯去。入园那天,妈妈好不容易把兰兰哄骗到了幼儿园,妈妈的上班时间很紧,可兰兰却哭闹不止,说什么也不让妈妈离开半步,好不容易哄得不哭了,但只要妈妈稍一表现要离开的动向,兰兰又会哭闹不停,这让妈妈心痛难忍,却不知怎么好……

东东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不知什么原因,近几天突然不愿意上幼儿园了。早上起来妈妈说要送他去幼儿园,东东不是说肚子疼就是说头疼,死活不愿穿衣上幼儿园,问他为什么不想上幼儿园,东东也始终是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但就是不想上幼儿园,妈妈急坏了却不知怎么办才好。

谈到上幼儿园,每个孩子都余悸犹存,只因为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看不到亲人的地方。所以如何使孩子能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对父母而言是一道很重要而且必须要克服的难关,此时期的亲子教育对幼儿的心灵和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人生另一种转变与蜕变。但为什么宝宝常常不愿去幼儿园呢?如何让宝宝能快乐入园?

“上幼儿园综合征”的原因在哪里

初进幼儿园的恐惧

孩子在3岁送幼儿园之前,绝大多数时间是和父母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父母可控的半径活动,就会产生不安全感甚至恐惧感,因此这个年龄的孩子比较怕陌生人,怕在陌生的环境中见不到父母。对于初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不熟悉的环境,特别是所接触人的改变,会使孩子感到陌生、不习惯,他们不知道上厕所往哪里走,不知道肚子饿了怎么办,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呆在教室里不让到外面玩,不知道定下那么多规矩是为什么——这些无法解释的问题令孩子心里感到不安、担心、害怕和惊慌,甚至一些孩子则会出现极端的恐惧,会大哭大吵大闹地不肯去幼儿园。一些父母送孩子上幼儿园,因为孩子舍不得他走,但又要赶着上班,便采用偷偷离开幼儿园的办法脱身,殊不知这种做法只会造成孩子心理上更大的不安全感与深刻的恐惧体验。

与之类似的,在隔了一段时间没上幼儿园后,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加重了,而对幼儿园则产生了陌生感,这种情况让儿童不肯上幼儿园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幼儿园放完一个长假(少则三四天,多则一两个星期),或是遇到突发事件(如非典、手足口病等)停止儿童入园一段时间后,都会让儿童对幼儿园重新产生陌生感、恐惧感。

在幼儿园遭遇困难

有的宝宝因为学习速度慢或贪玩、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表现不好,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有的宝宝好胜心强,特别在意老师的赞扬,一旦老师批评或责备,他就会受到挫折而害怕上学;有的宝宝则是没有处理好与其他小朋友的友好关系,常常与小朋友吵架打闹,因而产生排斥幼儿园的心理;有的宝宝可能因为他在幼儿园做事遇到了困难被小朋友嘲笑或孤立,或是因为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总是抢不到想要的玩具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孩子产生挫败感,连带地对幼儿园生活产生恐惧、退缩、抗拒等情绪,但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有些又怕父母责怪,所以在上幼儿园时会以肚子疼头疼之类的借口拒绝上幼儿园。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事遇到了困难或受了批评,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找出做错事的原因,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承认并改正错误,做个坚强的孩子。

自理能力差难以受到约束

在入园之前,父母若过度放松对宝宝的培养和训练,没有养成正常作息习惯,甚至大小便不能自理,最终在团体生活中宝宝很容易受到挫折,降低其自尊心;同时这也增加了幼儿园老师的困扰,让宝宝容易遭到小朋友的讪笑,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失去自信心而退缩畏怯,不敢轻易尝试与冒险,缺乏进取的精神。

宝宝处于陌生环境中,如果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又必须遵守幼儿园整套严格的作息时间,而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服从老师,也不能独占玩具,睡觉、吃饭、排便等生活方式都变化了,这与在家和父母生活的随意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初入园的孩子有些困难,容易显得很无助,处于无助状态中的宝宝没有安全感,当然不愿意去幼儿园了。家长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变化,来开导、激发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能使其在心理上、行动上提高一步。相反,如果家长忽视这种变化,那么是在家里骄纵任性、依赖性强的孩子到幼儿园后会遇到许多困难。

快乐入园方法多多

非正式入园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在入园之前,父母总是把上幼儿园当做一个很大的课题反复强调,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这些过高的要求会使孩子对无法预知的未来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与其这样正儿八经制造心理障碍,不如采取更多缓和情绪、增加兴趣的做法。比如,完全不要和孩子提要将他送入幼儿园这件事,而暗中已经和园方有所沟通,这时就和孩子说带他到一个小朋友多的公园玩,到幼儿园后可以让孩子旁观其他小朋友做游戏,促发他想参与游戏的渴望,或者父母帮助孩子融入游戏;还可以假装与幼儿园老师是熟人或朋友,父母与老师的亲切交谈,会让孩子觉得老师是可靠的人,从而放松对陌生人的恐惧,就比较容易大方地和老师接近了。等孩子跃跃欲试地要参与游戏,或者对老师恋恋不舍时,一切就水到渠成了。最大程度增加孩子在陌生环境中的安全感和兴趣,就能最大程度减低孩子对入园的不安和抗拒。

请几天假陪孩子熟悉幼儿园

虽然孩子初入园有半个月左右的情绪反复是正常的,家长们不必太担心,但为了能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何不做得更好呢?对于初上幼儿园或因为隔了一段时间没上幼儿园的情况,如果时间容许,家长不妨请几天假,和孩子一起融入幼儿园生活。这样就可以从容地帮助宝宝认识班上的小朋友,在家长的看护下,他会玩得很放开,一旦宝宝在幼儿园里有了好朋友,宝宝就会想着去和好朋友玩耍而去幼儿园了。

与幼儿园老师成为熟人和朋友

家园合作融洽是培养好宝宝的前提,你对老师热情和礼貌,和老师像朋友一样沟通,对孩子影响很大,这不但会令初入园的孩子更容易融入新的环境,而且在发现宝宝有什么问题或异常时,和园方老师沟通起来都比较方便。因为孩子大多具有性格的双重性,在园的表现可能与在家时有较大的差异,父母要多点和老师交流,并为老师提供一些有关宝宝的情况,利用多种机会和老师交流孩子在家和在园的情况,这样老师更能针对性地引导宝宝,家长老师共同分析孩子的心理,因势利导,共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才能让孩子健康活泼成长。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入幼儿园的年龄一般在3岁左右比较合适,因为这时孩子的基本生活可以自理了,也有了喜欢和小朋友玩耍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父母在孩子入园前已经培养了孩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养成正常作息和自觉大小便,以适应团体生活。方法是给孩子安排与幼儿园相应的作息时间,缩短家庭与幼儿园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距离,使孩子对幼儿园有一定间接经验。

经过一个假期,许多孩子都不愿意返园,这是因为家长在假期可能给孩子安排了许多活动,或带孩子去外地旅游,孩子玩到心都野了,自然不愿意上学,受规律生活的约束。或者假期容许孩子晚上迟睡,第二天早上自然不愿早起床,到假期结束后,要孩子一早起床去上学,当然会感到分外辛苦。因此,每次放长假时,家长都要注意,不要安排太密的活动,以免孩子玩得太疯。而在假期临结束前的一两日,最好不要出外游玩,尽量留在家中休息。同时,要孩子早点上床睡觉,使他恢复返园时的规律生活。这样,孩子在放完长假后,也不会抗拒返园了。

此外,对于家长而言接送孩子一定要准时,不要让孩子感觉别的小朋友都被他们的爸爸妈妈接走了,自己却没人管,孤独或被抛弃感容易引起不愿再上幼儿园的想法。

间歇送但要坚持送

如果孩子哭闹厉害,可以和老师商量只送半天或者中途休息半天。幼儿园完整作息时间对初入园的孩子有些困难,因此,孩子坚持五天下来非常疲惫,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孩子在星期三时在家休息半天到一天,给孩子补补觉,放松一下孩子的情绪,给孩子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因为孩子过于疲惫也容易生病。但一定要把上幼儿园培养成孩子的一个习惯,坚持,坚持,再坚持,但方法上要做到有技巧的坚持入园。

多正向鼓励

家长和孩子交流提到幼儿园时,要注意多做正面引导,多问问孩子幼儿园好的地方,而不要问他们在幼儿园有没有哭,这样反而形成一种反面的心理暗示。要对孩子多暗示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而不要用“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来吓唬他。这样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一个可怕的印象,觉得幼儿园是个非常可怕、不自由的地方,每当他要入幼儿园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

和孩子共享幼儿园的“小秘密”

每次孩子放学后,可以跟孩子在幼儿园走十分钟,讲讲他在幼儿的趣事,或是在幼儿园的某个角落发现一些好玩的东西(如小石头,观察蚂蚁洞或是动植物区域,当成你俩的秘密),让孩子和你一起熟习园内环境。而在每次送孩子上幼儿园前,妈妈可以用夸张的语言讲述表演幼儿园的一小段儿歌或是讲讲你们在幼儿园发现的秘密,延伸到其他有趣的话题故事,说“放学后等妈妈来一起再看看我们的‘秘密角落’”,既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又让孩子独自在幼儿园时有了妈妈的精神依托。

总之,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常常读懂宝宝的心,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干什么,才能真正对症下药。在给予宝宝充分的物质条件外,千万不能忽略宝宝的精神需要。多点和宝宝交流,掌握与宝宝交谈的艺术,不仅改善亲子关系,而且还会更好地促进宝宝的发展。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