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夹缝中成长的巨人

  在任何一个企业看来,生存往往是创业者在创业初期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的时候正好是创业者所置身的环境。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来说,要么就是发展过快而破败,要么就是在逆境中一小步一小步地发展。如果一个企业能够顺利且迅速发展的话,那么它所面临的就不仅仅只是生存的问题,同时,它还要面临来自社会方面的压力。因此,国内的很多经济学者把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夹缝中生存与发展的现象,概述为“劣根性”,而把发展过快的企业以“暴力发展”来诠释。

  很多企业都会因为企业的发展顺利而快速扩大发展,这样的发展很容易让企业吃不消,从而产生生死存亡的困难。史玉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他刚刚创立巨人时,因为前景太好,使得史玉柱不顾一切地扩大发展,这样有意识的“大跃进”,让巨人大厦一再加高,才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巨人公司在转眼间失去了生存能力,使得巨人公司负债累累。对于大多数企业刚开始运行在顺境中的创业者来说,他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那就是放松对生存环境的警惕。而史玉柱在失败之前就是因为让巨人集团的所有人都享受在极度的自信中,自以为是认为事业可以一直一帆风顺下去,他们认为灾难是与自己非常遥远的,没有什么是自己不敢做的事情,致使内心的自信感膨胀到无人劝服的极点。这样的结果就是,在顺境中出现危机的时候,身处顺境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危机。所以,任何一个企业家都不能因为企业的一时顺境而沾沾自喜,要知道,顺境中往往也是伴随着危机的。

  也正是这样的危机,使得史玉柱在当时黯然消失,没有一个人能够找到他,甚至有人认为,他已经不堪重负自杀了。然而,史玉柱只是在忍气吞声,他并不是要这样“默默无闻”下去,而是要再一次爆发。

  也正是这次巨人的失败,才使得史玉柱开始仔细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

  在召开公司会议,他面对众多公司员工的批评,也非常伤心,他也无法原谅自己。因为在失败之前巨人的确存在着很多致命的问题。又因为巨人在巨人大厦战略上的“大跃进”,使得他让巨人这个刚刚建立没多久的公司迅速走上了资本多元化的道路,而一路下来,他的保健品和计算机产品的销路也不太理想,产品大多是以亏损收场的。而那一次“大跃进”式的迅速扩张,又使得公司在资金和管理方面都严重滞后。这样才导致了基层的盲目,同时人才的不足也致使公司内部充斥很多浑水摸鱼的人,而这些无疑是直接导致公司管理混乱的原因。

  也正是这场别具一格的批斗会,使得巨人原来的员工在瞬间将巨人失败的怨气化解掉了,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末路英雄的悲情色彩。因为自己破天荒地主动找员工批斗自己,因为自己面壁时一言不发、茶饭不思,这个时候,反而是史玉柱人格魅力最耀眼的时刻。所以,批斗会之后,团队并没有解散,团队的骨干们也都坚信,现在这个状态的史玉柱,绝对还能站得起来。

  史玉柱重新振作,他开始了巨人的又一次创业。面对众多企业的排挤和打击,巨人在夹缝中仍然绽放光彩。从开始的研制,到随后的成功,然后到脑白金的出世,最后到脑白金的家喻户晓,巨人在史玉柱的带领下,成功重生。

  也正是巨人的首次失败,使得史玉柱开始仔细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在这个时期,史玉柱和他的企业,仅凭那么一点点的智慧和勇敢,无法面对整个商场的各种冷暖,这使得他们体会到了中国市场经济环境的恶劣和艰辛。

  很多人都很好奇巨人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在夹缝中成长的。史玉柱认为,无论在任何的环境中,活着,生存下去比什么都强。

  他在众多的企业中了解到,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完整的纪律和秩序是不能真正强大起来的。所以他再次成立巨人的最大问题就是秩序。要知道,很多企业都有各自的纪律的,没有纪律就好比一个部队没有战斗力一样。因此,企业的人情化管理往往是一个企业失败的原因之一。明确严谨的公司纪律可以让员工懂得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做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因此,在史玉柱仔细分析了当年失败的原因之后,他在公司建立之初,就非常注意企业的秩序,为公司制定了标准的管理系统。同时史玉柱也不再像从前那样锋芒毕露,相反,他变得很低调,很务实。正是因为身背2.5亿元债的史玉柱知道自己不能就此算了,才使得他重新振作,建立巨人,在人人排挤的夹缝中获得再一次的重生。

  或许没有人知道史玉柱这几年是如何走下来的,或许没有人感受过史玉柱在负债2.5 亿元,并背负着无数骂名,然后再站出来还钱给大家的滋味。

  或许没有人了解到史玉柱在再次成立巨人时各方面带给他的压力。然而,复出之后的史玉柱,总是会刻意地与媒体保持距离。如今的史玉柱会在公开场合说自己胆子小,这也就表示史玉柱已经开始刻意保持着一种平凡的低调。

  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他,如今已经放手管理,甚至几乎看不到他在媒体的镁光灯下谈笑风生。现在的他对于之前的那段辛酸经历已经决定将其保留在心里。

  要不是因为还钱风波,或许大多数的人都不会相信,史玉柱还能够再次站起来。然而,就在史玉柱还钱计划准备开始的时候,他参加了一个节目,而节目中的主持人却说起了史玉柱的失败,而这无疑给了在场的观众一个直言不讳的机会,在场观众都开始对史玉柱进行人身攻击。观众的这一反应无疑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无论是媒体还是大众,谁都不会相信史玉柱能够在短时间内站起来。

  所以,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他们总是不能够轻易地原谅一个人的失败。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怎么去注解,史玉柱的成败永远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事。所以,坚强面对失败之后又成功复出的史玉柱,才会不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开始低调。要知道,在史玉柱这个以往是个独裁者的男人的内心,总会有着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委屈和失望。从中,他也深刻意识到,一个企业在中国这种环境中,只有平静地发展才能够永久地生存下去。或许这也正是史玉柱想要的。

  回过头想起来,巨人的失败在媒体的无形快刀下,顷刻间失去了还击的能力,如此的庞然大物居然能够在小小的媒体推波助澜中倒下,这让众人汗颜。所以,人不能锋芒太露,毕竟这个社会上的竞争是极其残酷的,更何况很多人的利益心态比较失衡,嫉妒心理普遍比较强。而且,在中国人的意识根基里,你的富有往往意味着你剥削得非常厉害;如果在剥削上做不了文章的话,就说你欺骗消费者等等。总之你有钱就是有错,特别是还有那么多钱,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敢想的,甚至做几百年的事情都赚不到的钱,被你那么轻松地一下子就赚到了,这样的“资本家”是必须被打倒的。

  初建的公司,应该尽量避免被媒体关注。很多创业者在成功创立公司后,就会乐此不疲地参加一些节目或者活动,虽然这样的活动或者节目能够从侧面来营销自己的产品,扩大自己和自己企业的知名度。但是,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有个度的,要知道,商业作秀只是企业领导人的阶段性任务,若想长期依靠媒体来壮大企业,那么只会让媒体推至风口浪尖上。所以,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张弛有度。过度的曝光只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在适当被媒体关注之后,应该选择低调,这样能让企业在以后的道路上不被媒体所操控,这同时也考验了创业者的智慧。

  俞敏洪曾说过:“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里,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所以说,人不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有自己的高度。只有这样才不会颓废,即使生活在夹缝中像草一样卑微,还是如树一样伟大,都要活着。活着才能够让自己站在人生最高处。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