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七章 云南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线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徐康明

云南省位于东亚大陆与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结合部,对内北通巴蜀,东连黔桂,对外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交界,与泰国、印度的距离仅二三百公里。云南虽沿边而不临海,离海洋却不远,既可通过越南进入太平洋,又可通过缅甸和印度进入印度洋。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在地缘战略上处于陆权与海权交接之处,既是拱卫中国大陆的盾,又是指向中南半岛的矛。二战期间国内国际战局的变化,将云南推到“以一隅而荷全国之重任”的位置上,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线(亚洲太平洋战线)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

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的重要战略后方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初,妄图在短期内征服中国,以中国为兵站基地,北上进攻苏联远东地区,南下与英美争夺南洋地区,建立亚洲太平洋区域的霸权。然而日本侵略者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过低估计了中国人民的力量。

中国人民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主战场。日军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国土,却无法征服中国的亿万军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依托西南、西北大后方继续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对敌占区形成分割包围之势。日军在中国战场上进退维谷,既不敢悍然北进侵犯苏联,也不能贸然南进与英美开战。

云南成为以陪都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大后方最重要的战略基地之一。全省各族人民反帝爱国的光荣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前方将士英勇杀敌,后方民众踊跃支前,涌现出了一大批抗日民族英雄:指挥八路军和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的彝族名将罗炳辉将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转战白山黑水的白族名将周保中将军;“碧血千载染中条”,“双忠大节壮中原”1942年6月16日,第一战区在陕西汉中城固县为唐淮源、寸性奇两将军举行追悼会。于右任先生撰写的挽联为:“国土未复失壮士,碧血千载染中条。”蒋介石送的挽联是:“百战功勋着河上,双忠大节壮中原。”的唐淮源、寸性奇将军;老而弥坚,奔走呼号,唤起滇西民众抗敌的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书写讨日檄文,义正辞严怒斥日军暴行的腾冲抗日县长张问德先生;捐巨资支援云南抗战,被誉为“国家义士,民族孝子”的保山籍缅甸华侨梁金山先生,就都是抗战时期云南各族人民的杰出代表。

抗战伊始,地处边陲、经济落后、人口不到2000万的云南,即自筹装备和给养,组建第60军、第58军、第3军和新编第3军共27万大军奔赴抗前线。云南省政府用地方外汇2800万港币,从法国进口装备40个步兵团的武器,使出征滇军成为全国装备比较精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部队。60军血战台儿庄,重创日军精锐,力撑徐州危局;第3军坚守中条山;58军和新3军在鄂、湘、赣、浙等省坚持战斗长达7年,在第二次长沙会战、反攻南昌、常德会战中屡建战功。三迤健儿转战华东、华中和华北战场,战绩卓着,蜚声全国。

抗战初期,内地军政机关、厂矿企业和学校络绎不绝地迁往云南,大批难民涌入,外来人口不到一年增加了30~40万。中央军第1、5、9、11、20集团军相继进驻云南,加上指挥、训练和后勤等部门,驻滇军队达60~70万人。美国陆、空军的军事和技术人员2万余人。战时入滇的外来人口总数超过100万人。战前云南粮食不能自给,要从缅、越、泰进口大米。战时剧增上百万人口,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被日军封锁,无法从邻国进口,保证军民吃饭成为一大难题。

龙云主持滇政后,从1933年开始在全省实施的积谷备荒制度,对弥补战时粮食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1933年到1937年,全省储备积谷286万余石,合2145万多公斤。这批积谷在1944年以前消耗殆尽。1944年为支援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反攻,又动用积谷220万石,合1650万公斤,大部分由滇西各县自筹,保山一县提供了80%以上。龙云后来回忆说,抗战期间在滇军民增加百余万人,“滇省粮食能供应不缺,积谷实在起了不小的作用”。

云南各族人民踊跃响应抗敌后援会的号召捐款购买飞机抗日,1941年“捐献出飞机30架,名列全国第一”。同年10月,冯玉祥将军在重庆举行献机典礼上说:“这次献机是全国人民抗日爱国热忱的具体表现……云南虽是边疆多民族省份,抗日爱国热忱不后于各省市,应受表扬。”1941年7月初,云南募鞋劳军委员会成立。龙云要求:“不能让三迤健儿冻着脚冲锋杀敌,一定要在半年内完成百万双布鞋劳军的任务。”各族各界妇女纷纷做鞋劳军,当年秋末即募集到30多万双布鞋,到年底超额完成募集百万双布鞋的任务。抗敌后援会从1938年10月发起征募棉衣。据估计,抗战八年间,“滇人献出寒衣总数,最少也在200万件以上”。

云南人民还向驻滇美军提供了大量的肉、禽、蛋、菜等食品。从1941年12月到1945年8月,每天供应美军肉牛40头、生猪60头、鸡1000只、鸡蛋60000个、面粉150袋、蔬菜6000公斤。4年总计供应美军牛约58400头、生猪约87600头、鸡约146万多只、鸡蛋约8760万个、面粉约219000袋、蔬菜约876万公斤。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于1938年8月致信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赞扬云南对全国抗战的贡献并寄以厚望:“抗战军兴,滇省输送二十万军队于前线,输助物资,贡献于国家民族者尤多。敌寇猖獗,半壁河山尽受蹂躏,今后复兴民族之大业,有赖于动员西南、西北诸省之人力物力,继续奋斗。吾人以无比之代价,换取了宝贵之经验,以求得军事政治民运方面不断之进步,始能保证最后胜利之取得。在将来抗战中,在争取最后胜利的搏斗中,云南将负更大责任,成为抗战的一个重要根据地。”

二、中国与盟国联系的主要国际通道

抗战初期,中国主要通过东南沿海口岸从欧美进口战略物资。日军封锁中国海岸,阻止战略物资进入中国。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后,东部和中部的主要城市、港口、铁路大都沦入敌手。英国屈服于日本压力,在香港实行禁运。1939年11月日军切断桂越公路。从西北到苏联的路途长,运量小。云南成为中国与反法西斯盟国联系的主要门户。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空线和中印公路分别是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中国获得外援和开展外贸的主要国际通道。昆明是四条国际通道的枢纽。

1.滇越铁路

滇越铁路从云南昆明通往越南海防。由于线路标准低,使用时间长,通行能力有限,抗战前夕月运量仅3000吨左右。中国与法方交涉增加车辆,1938年月运量达到9000吨,年运量由1937年的33000多吨上升到1938年的51000多吨。

法国殖民当局在日本的压力下,对中国经滇越铁路运输军火物资施加限制。1938年1月1日,装运苏联援华军火的两艘货轮到海防港卸货时被日本间谍发现。法方屈从日本,禁止这批军火运往中国。中国政府反复交涉,法方到月底才同意暗中放行。中方冒着被日舰拦击的危险,用小船将军火运到中越边境的芒街,再沿海岸驶往广西东兴登陆,历尽周折将这批军火运回国内。此后中国输入的军火再也不能假道越南。

广州失陷后,从香港经广州内运的物资涌到海防港,滇越铁路运输更加繁忙。法国当局多方留难,积压的物资达10万吨以上。1939年11月,法方禁止卡车和救护车过境。经交涉后放行救护车。又经当地绅商疏通,法方同意每月在夜间零星放行100辆卡车。此后又禁止军用发动机和军械制造机器过境。1939年欧战爆发后,法方没收了中国堆放在海防的德产机器。中方再三交涉,法方仍于1940年2月以借用为名扣留部分机器。1940年6月法国败降德国,日本乘机施压,切断了中越铁路运输线。中国存放在海防的8万吨物资除抢运回国一部分,通过美国公司转运仰光一部分,仍有一部分被日军虏获。

1937年9月~1940年6月,从越南海防港经滇、桂两省的铁路、公路输入国内的各种物资总计约40万吨。滇越铁路是主要运输线。这批物资中除苏联援华军火外,主要是汽油、机器、车辆等战略物资,也有少量生活资料。

为阻止侵越日军北犯,滇南驻军炸毁了河口铁路桥,拆除河口至碧色寨路轨。龙云请求将滇军第60军调回云南,加强滇南防线。1940年年底,军事委员会以第60军和在滇新编的几个旅组成以卢汉为总司令的第1集团军,部署在滇越铁路以西的河口至蒙自一线。增调关麟征所部中央军第9集团军到滇南,部署在滇越铁路以东的文山、西畴、马关等地。任命卢汉为滇南防区总司令,统一指挥驻防滇越边境的中央军和滇军。云南既是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的战略后方,又是与侵越日军直接对峙的前沿阵地。

2.滇缅公路

滇越铁路被切断后,滇缅公路成为西南大后方唯一的国际交通大动脉。

1937年8月,龙云赴南京出席最高国防会议,向蒋介石建议立即着手修筑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开辟通往缅甸的陆上国际通道,打开通向印度洋的出路。蒋介石同意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建议,指示铁道部和交通部与云南省协同办理。

滇缅公路内连贵昆公路,外接缅甸铁路。东段昆明至下关只须改造已有的土路。新建下关至畹町的西段,要翻越云岭、怒山、高黎贡山,跨过漾濞江、澜沧江、怒江,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工程量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滇西各族人民踊跃参加修筑滇缅公路,每天出工多达20万人。各族民工在没有报酬、餐风宿露、生活艰苦、工具简陋的恶劣条件下,以高昂的爱国热情,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主要靠手挖肩挑,9个月就初步建成通车,创造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筑路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死亡约3000人,每建成1公里有3人以上牺牲,伤残者达10000多人。人们称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抗战生命线。

滇缅公路既是一条军事运输线,又是一条商贸通道。中国将军火、汽油、汽车、机械和医疗用品等战略物资运回国内,将西南各地出产的锡、钨砂、桐油、猪鬃、茶叶等农矿产品运到仰光出口,对打破日本的封锁,获得外援,开展外贸,增强抗战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1939年初到1941年底,每天行驶在滇缅公路上的车辆由300辆增加到800辆,月运量从最初的2500吨上升到10000吨以上,共运进各种物资221567吨。1939年运进27980吨,1940年为61394吨,1941年为132193吨。运进物资以油类数量最大。从1938年8月通车到1942年5月,共运进汽油20余万吨。

日本为了切断滇缅公路,一面出动飞机轰炸,一面压英国实行封锁。英国屈服于日本的压力,宣布从1940年7月18日起封锁滇缅公路3个月。丘吉尔强辩说:“英国在欧洲正从事一个生死存亡的战事,不能再在他处树立新的敌人;滇缅路从7月至10月份的3个月中间,几乎不能行驶,在此期间内,封锁了对中国无大损失。”由于中国的严正抗议,美国也施加影响,英联邦各自治领都主张对日本采取坚定态度,英国只得在封锁期满后重新开放滇缅公路。

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总统宣布美国《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其中包括帮助中国改善滇缅公路的路况和增加运力,使滇缅公路月运量从年初的4000吨提高到11月以后的15000吨。

进攻缅甸,切断滇缅公路是日本南进的战略目标之一。日本大本营认为:“缅甸作为南方重要地区的北翼据点,不仅具有必须确保的战略地位,而且还具有对中国来说切断援蒋公路,对印度方面来说促使其脱离英国的重大政略意义。”1942年初,日军入侵缅甸。英缅殖民军接连败退,要求中国军队入缅增援。集结在云南的第5军、第6军、第66军三个军组成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开赴缅甸。英缅殖民军畏敌如虎,以邻为壑,决意放弃缅甸,退保印度,导致中英联军在缅甸防御战中失利。1942年5月初,缅甸全境沦陷。日军沿滇缅公路北上,进犯滇西,前锋直抵怒江西岸。滇缅公路被切断,如同砰然一声关闭了“亚洲通向中国的后门”。

3.“驼峰”航空线

滇缅公路被切断后,重新开辟通往中国的国际通道迫在眉睫。中、美、英三大盟国于1942年5月迅速开辟了从中国通往印度的“驼峰”航空线。

“驼峰”航空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的汀江等机场,东到中国云南的昆明等机场,航程1100多公里。途中要飞越被视为“空中禁区”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沿线蜿蜒起伏的群峰好似骆驼的峰背,“驼峰”航空线因此而得名。这条航线不但地形十分复杂,而且气候异常恶劣;地面的气象、导航等技术保障极度缺乏;日军战斗机不断袭击中、美运输机。这些自然和人为的因素,造成飞行事故频频发生。美、中飞行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完成了世界航空史上迄今持续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飞行难度最大的战略空运行动,以他们的勇敢和智慧飞越世界屋脊,突破了日军对中国的封锁,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驼峰”空运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军队和美国驻华空军提供了装备和补给,成为中国战场的“空中生命线”。其月运量在1943年12月突破10000吨。最高月运量在1945年7月达到了71042吨。1942年5月~1945年8月,中美运输机飞越“驼峰”8万多架次,将70万吨以上的物资从印度运到中国。还有1000多架战斗机经“驼峰”航线投入中国战场。中国航空公司运送到印度受训和补充中国驻印军的官兵有33400多人。“驼峰”空运为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反攻缅北、滇西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当侵华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湘黔桂战局危急之际,“驼峰”空运将中国驻印军新6军空运回国投入战斗,阻遏了日军的攻势。此后,新1军也经“驼峰”空运回国,投入中国战场的全面反攻。

4.中印公路

修筑中印公路是与开辟“驼峰”航空线同时采取的又一战略措施。该路以印度东北边境的雷多为起点,穿过缅北野人山区,进入滇西后与滇缅公路衔接。

中印公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激烈的争夺战中施工,筑路工程与反攻缅北战役同步展开,相辅相成:中国驻印军在前线攻击日军,掩护筑路;中、美工兵部队和印、缅、中民工在后面修通公路,支援作战部队前进。中印公路建成通车之日,就是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之时。

中印公路主线(南线)雷多到密支那路段,大部分是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和河谷地带。中、美工兵部队和中、缅、印的民工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全路工程量最大、任务最艰巨的部分。从密支那经八莫、南坎到畹町原有公路相通,施工难度和工作量不大。1945年1月19日,中国远征军收复畹町,中印公路和滇缅公路在此衔接,中印陆路交通线至此完全打通。中印公路北线由保山经腾冲出境,到密支那接雷多公路。1944年7月,保密公路工程处调集民工20000人,在美军工兵的支援下抢修保密公路。在中、美军民的共同努力下,于1945年1月19日修通单行道。

1945年1月28日,中印公路主线通车典礼在畹町隆重举行。中、美高级将领和部队参加通车典礼。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宋子文为通车典礼剪彩。蒋介石发表题为《中印公路开辟之意义》的广播演说,宣布:“我们打破了敌人对中国的包围。请允许我以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名字为这条公路命名,纪念他的杰出贡献,纪念他指挥下的盟军部队和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役中以及修筑公路的过程中作出的卓越贡献。”《大公报》发表文章指出,打通中印公路“是一个艰苦的不可想象的战斗场面,血汗加上无比的忍耐力创造出来的奇迹,中国的陆军、工兵与民工是打通中印公路的主要动力,美、英两盟邦亦给予我们甚大之协助。”

中印公路建成通车,粉碎了日本切断交通,断绝外援,困死中国的恶毒阴谋。1945年2月~8月,有368支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向中国运送了80000多吨物资和10000多辆汽车。

沿中印公路铺设的输油管于1945年6月投入使用。日均输油600吨,每月向中国输油18000吨。到1946年1月停止输油,7个月向中国输送汽油、柴油、润滑油共100000多吨。

三、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的战略结合部

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是对日作战的两大主战场。云南成为衔接两大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空线,既是中国通向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又是连接两大抗日主战场的纽带。中国的抗日持久战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在战略上支援了太平洋战场上的美英盟军;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则在战役上与盟军协同作战。

1941年12月22日~1942年1月14日,美、英首脑在华盛顿举行“阿卡迪亚”会议,决定设立盟国中国战区和美、英、荷、澳战区。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美国的史迪威中将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又兼任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云南同越南、缅甸相邻,与泰国、印度相近,无论在中国战区或中缅印战区中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美、英三国在缅北、滇西反攻战役开始前,协同进行了中国驻印军在印度的编练,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的整训,“驼峰”航空线的开辟,中印公路和中印油管的修建等规模巨大、组织复杂、任务艰巨的准备工作,为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工作均与云南密切相关。“驼峰”航空线、中印公路和中印油管都通过云南,昆明是这三条国际交通线东端的枢纽。云南在二战后期成为中国正面战场的总后勤基地,又是中国远征军整训和反攻的前进基地,同时还向印度运送了大量兵员补充中国驻印军。这些事实充分体现了云南既是大后方,又是最前线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1943年是二战战局发生决定性转折的一年,美、英、中、苏四大盟国领导人举行了一系列会晤,商谈战胜德、日、意法西斯的战略方针。中、美、英三国反复讨论了协同反攻缅甸的作战计划。三国出于不同的战略目的,对反攻缅甸存在一系列分歧,反攻计划屡经变更。但是以中国军队为主力,从印度东北部和滇西向缅北发起进攻,打通中印陆路交通线这一战略目标始终未变。

滇西是中国战区的最西翼,缅北是东南亚战区的主要作战地域。1942年初至1945年初,中国先后出动40万大军在滇缅战场上与美、英盟军协同作战。在缅北、滇西反攻战役中,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将士克服艰险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带来的重重困难,抗击了日本缅甸方面军的大半兵力,全歼其精锐第18师团和第56师团,重创第2师团和第33师团,消灭第49师团、第53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4旅团各一部,收复缅北大片地区和滇西全部失地,打通了中缅印之间的陆路通道,拉开了中国战场对日全面反攻的序幕,为收复缅甸全境作出了重要贡献,支援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和缅甸人民反抗日本占领军的斗争。

四、中国军队入越受降的前进基地

在中、美、苏、英四大盟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打击下,日本于1945年8月14日宣告投降。盟军统帅部于8月17日发布总命令第一号,规定“在中国境内(除满洲外)、台湾以及北纬16度线以北的法属印度支那境内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所有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蒋介石委员长投降”。以滇军为主力的中国陆军第一方面军奉命入越受降。蒋介石电令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以受降官名义,指挥所属部队“负责接收越南北纬16度以北地区。该区敌军为第38军”。

9月1日,侵越日军第38军司令官土桥勇逸的代表前往云南开远中国陆军第一方面军司令部洽降。9月3日,卢汉命令副参谋长尹继勋为特派驻河内指挥所主任,总部参谋谢崇琦为先遣参谋组组长,与日军洽降代表一同飞赴河内,将第一方面军司令部设在原法国殖民总督府。第一方面军所属各部20万官兵,于9月1日以后陆续开进到越南境内布防。9月14日,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和参谋长马瑛飞抵河内。国民政府各部代表组成的顾问团于9月19日赴河内参加接收。

9月28日上午10时,受降仪式在第一方面军司令部礼堂举行。日军第38军司令官土桥勇逸、第21师团长三国直福、独立第34旅团长服部尚志等人代表侵越日军投降。受降官卢汉宣读《中国战区中国陆军第一方面军司令部第一号训令》,命令越南北纬16度线以北地区的日军自即日起“完全受本司令官节制指挥”,“办理日军投降”事宜。土桥勇逸在“受领证”上签字,表示“遵照执行”。

受降仪式结束后,卢汉发布《中国战区中国陆军第一方面军司令部布告》,宣布:“中国军队来至越南,接受日本侵略军之投降,解除其武装并遣散之。中国军队非为越南之征服者或压迫者,而为越南人民之友人及解放者。”“越南原有之各级行政机构一仍旧惯。”“凡从事正当职业,虔诚信奉宗教,及寻求合法权益之善良人民,不论任何国籍,本司令官一律予以爱护,全体人民应服从本司令官所颁布之规章命令,遵守现行法律,并与中国军队切实合作。”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历次民族解放战争中取得完全胜利的第一次。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两大主力之一,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四大盟国之一。中国在亚洲大陆上抗击日本陆军主力,同时派大军远征缅印,取得赫赫战果;作为战胜国入越受降,再次为国增光。这两次跨国军事行动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是我国历史上相当光荣的一页”。云南是实施两次跨国军事行动的主要基地,云南军民是这两次重大行动的亲身参与者和积极支持者。这是云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五、战时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文教中心

抗日战争给云南的对外开放带来了危难之中的机遇。战时中国的四条主要国际通道都集中在云南。20世纪初云南在对外开放的第一次浪潮中形成的以昆明为中心,以滇越铁路为国际通道,以越南海防为出海口,东下太平洋的早期对外开放格局,到抗战期间转变为以昆明为中心,以滇缅公路、“驼峰”航空线和中印公路为国际通道,以缅甸仰光和印度加尔各答为出海口,西下印度洋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云南在抗战期间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昆明不但保持全省对外开放中心的地位,而且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云南在抗战期间形成了对外开放的第二次浪潮。滇越铁路、滇缅公路与“驼峰”航空线分别成为抗日战争初期、中期和后期中国主要的外贸通道。西南大后方的各种出口物资绝大部分都经由这三条国际通道运销到美、英等国,换取外汇和偿还外债。

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通车各有两年多,从海防、仰光运回国内的军火、汽油、机械和医药等战略物资分别达30多万吨和20多万吨,还进口了数千辆汽车,并将西南各省出产的茶叶、桐油、猪鬃、羊毛、生丝、锡、钨、锑、汞等农矿产品运到海防、仰光出口。1937~1941年,全国出口茶叶1484504公担,桐油2502949公担,猪鬃173084公担,羊毛151991公担,生丝597923公担,锑42820公吨,钨40071公吨,锡49397公吨,汞265公吨。1937年7月~1938年10月,中国的进出口主要通过东南沿海港口。1938年10月~1940年6月,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同为主要的外贸通道。从1940年6月日本切断滇越运输线到1942年5月缅甸全境沦陷之前,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外贸通道。

日军切断滇缅公路,使中国的出口陡然下降。茶叶由1941年的91180公担下降为1942年的789公担,桐油由45968公担降为4069公担,猪鬃由27403公担降至636公担,生丝由49639公担降为2116公担,羊毛出口全部停止。

“驼峰”航线开辟后,中国利用从昆明返航的飞机将物资运到印度,通过加尔各答港出口到美、英。1942年4月11日,只有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运输出口物资。经中美协商,美军“驼峰”空运队从12月开始在昆明接运中国的矿产品出口美国。随着投入“驼峰”空运的飞机不断增加,中国的出口大幅度回升。1943~1945年,经“驼峰”空运出口盟国的军工生产急需的特种矿产品有:钨25085公吨,锡17170公吨,汞204公吨。1944~1945年空运出口的农产品有:茶叶7307公担,桐油2177公担,猪鬃25463公担,生丝1961公担。这些出口物资换取的外汇,不但用于偿还外债和支持西南大后方的战时经济,同时支援了盟国的军需民用。这是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之一。

以龙云为首的云南地方当局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与中央政府合作开发云南资源,欢迎外来的工商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滇重新创业,鼓励本省私人投资兴办工商企业,争取海外侨胞来云南投资,尽力安置从东南亚各国流落到云南的难侨。昆明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是盟国援华物资和中国出口物资的主要集散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这些因素使云南的经济社会环境比战前有较大改善,工农业生产走出了战前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抗战期间在云南建立的一批现代工业企业生产了我国第一炉电炉钢、第一部汽车发动机、第一根电线、第—架望远镜等新产品。

抗战期间云南的文教事业也获得长足发展。10多所大学在1938~1939年迁滇办学。昆明一时学者云集,名家荟萃,成为全国的教育文化中心之一。迁滇各大学以西南联合大学入滇时间最早,驻滇时间最长,办学实力最强,学科门类最全,办学规模最大,对云南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产生的影响最深远。

抗战期间云南大学在滇籍着名数学家和教育家熊庆来先生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从1937年只有78位教职员和302名学生的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大学,到1946年发展成为有教师237人,学生858人,设文法、理、工、医、农5个学院,18个系,3个专修科,3个研究室及一系列教学科研机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国立综合大学,不但在西南地区名列前茅,而且跻身于中国着名大学的行列。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最为波澜壮澜的篇章之一。云南各族人民浓墨重彩地书写了重要一页。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站在新世纪,放眼全世界,深化对云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独特战略地位和重要历史作用的认识,不仅有利于运用云南丰富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促进民族文化大省建设,而且有助于借鉴历史经验,促进思想解放,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为将云南建成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提供有益的启示。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