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四章 初感奎基本

  壬午年三月,首次探望儿子到其居住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中心以北约二十多公里处的奎基本。起初几日,因儿子上班无暇带我与妻四处走走,又因语言障碍儿子一再叮嘱我们不要擅自走动(因我与妻第一日独自散步迷失方向,幸亏带着儿子的手机,儿子方开车将我们接回来),所以今天的生活就是昨日的复印,内容与速率周而复始,于是便像彩印版画,印刷一遍加深一层颜色,印象也随之丰富生动,但整幅画图的结构和基本线条却没有变化。所以,最初几天的感受如同一日。

  清晨

  奎基本夜晚的安静在我们离开北京前就听到过澳大利亚的女儿说过,但我们在奎基本儿子的住宅下榻后的第一夜的感受比女儿当初的形容还要静谧得多,除了从邻里传来几声狗吠,或偶尔驶过一辆轻微的汽车声,似乎整个世界都酣然入睡,这与在北京四环路旁的住宅那每到夜晚似过坦克样震耳的隆隆声形成巨大的反差,难怪我这个爱起夜的糖尿病患者一觉醒来居然破天荒地到了天亮。安静是催眠剂,也是长寿的秘方。

  天一亮,鸟儿便奏起了欢快的晨曲。其中有似操打击乐器的,有似操管弦乐器的,还有似操弹拨乐器的。较之国内体态要肥大得多的乌鸦,落在屋前马路旁的电线杆上叫起来像铜锣般嘹亮高亢;有一种比乌鸦个头还庞大的鸟,苍鹰似的,白嘴花翅,叫起来像萨克斯管荡气回肠;有一种如麻雀大小但又似绿鹦鹉的鸟,一边飞一边叫,声音酷似小号般昂扬激越;还有一种浑身灰白的鸟,体积不大,叫起来却像大提琴一样低沉浑厚;有一种似直升飞机样的忽闪着翅膀悬停在半空中的鸟,叫起来不啻于一个钢琴初习者揿动单音键,音阶由低到高,接着又由高到低,如泣如诉;加之麻雀的啁啾,酷似一个中西合璧的乐队,并且配合得浑然一体,诙谐跌宕,弹拨苍弯。这些鸟除了乌鸦外,大多都在每家庭院茂盛的柏树、桉树和叫不出名字来的树冠中集会。儿子告之,休看外面见不到多少鸟,但只要在草坪撒上一把米,立刻会落下很多来觅食。我将信将疑地如法炮制,果然不到几分钟,似天女散花,成百只鸟神兵天降般飞落而下,唧唧喳喳地争相啄食。这些鸟种类不一,色泽多样,在绿色草坪上如同铺了一块瑰丽的锦缎,构成一种诱人的景致。树和鸟是一对忠贞不渝的伴侣,又似相濡以沫的恋人。树如同男人宽阔温暖的怀抱,鸟儿则似忠贞不二的女人,只有被拥入树的怀抱才感到无比的安详与幸福。人们要想百鸟来仪和聆听美妙如歌的鸟鸣,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必须大量植树育林。没有树,鸟儿就会因丧偶和失恋般孤苦地远走他乡。这就是树对鸟的价值与意义。

  傍午

  昨天因下了场小雨,早晨又有些假阴天,所以走出屋外颇有些凉意。这里的住宅区家家房前屋后都是花园,并且每户人家都有汽车,少则一辆,多则三四台,还有不少人家拥有游艇。今天是公休日,早饭后不少人家驾车去几十公里外的海滨度假,或游泳,或冲浪,或在沙滩进行日光浴,我却与妻给儿子的门前花园挖坑栽树。当傍午时分,起风了。

  风是骤然而至的。那强劲的风似油画家用饱蘸湛蓝色的彩笔,刷地一下子把天空中的阴云涂抹得无影无踪。无云的天空真蓝,大海似的,蓝得透明,蓝得晶莹,蓝得深邃,蓝得广阔。阳光便刹那间火辣辣地直射下来,照在脸上如火烤。我们离京赴澳之前,儿子打电话告诉我们务必带上墨镜,尽管这里已是深秋,但是阳光依然很毒。骤然而至的风看上去有五六级,呼呼带响,把门前花园里的柏树和柏油马路两旁的行道树刮得前拥后合。我突然下意识地脱口说了声:“哎,怎么这里的风没有颜色?”妻理解我意地一笑:“风本来就没有颜色,风要是有了颜色那就成了扬沙天气和沙尘暴了。”我听罢矫正自己语病地连声说对对对。这时,我想起儿子曾说过,他住的屋子几天不擦拭都没有灰尘。使我又想起从机场到儿子的住宅,沿途无论是山峦还是旷野,除了草原就是树林,一望无际的牧场上牛羊疏疏落落的,并且放牧区域用铁丝网分隔成放牧区和休牧区,看来绝对不会出现像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由于过度放牧被牛羊将草根啃光而致使草原严重沙化的现象。在公路两旁的堤坡上,即使生长着草和树木,但还是怕扬尘似的铺上一层厚厚的特地粉碎的木屑。在住宅区,家家房前屋后的花园里栽种着的花草和树木的根部也铺着特制的红色泥丸和木屑,地道的“黄土不露天”。所以,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并飘洒着淡淡的花草馥香。此刻,充满欲望的阳光与花草树木绣出的瑰丽大地忘情地亲吻,而清风便是他们孕育的爱情结晶。

  晚饭前后

  晚饭前,家家门前的花园和水泥混凝土人行横道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这里的学校放学早,下午大约三点钟孩子们便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各自的家。书包的样式为双肩背,看上去体积也不小,但里面的书本却不多,从学生们边走边喝的可口可乐瓶和酸奶瓶可以看出书包里装的多是课间的加餐和饮料,不像我国在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学生的书包里除了书本还是书本,不堪重负。这些孩子们回到家,放下书包便跑出来自由的戏耍,大多数是像自行车赛车运动员一样身穿鲜艳的紧身赛车服,戴着头盔,骑着微型赛车,在人行道上追逐。这里的柏油马路不宽,加上不少人家的汽车停放在门前的马路上,又由于人行道几乎无人行走,所以人行道便成了孩子们赛车的跑道。无论是在人行道上骑车的小学生还是在门前花园戏耍打闹的孩子,都没有大人看护,似乎家长对孩子从小就注重其独立性格和胆魄的养成。

  每到下午四五点钟,总能看到一辆冷藏车样画满儿童画图案的汽车播放着嘹亮的歌曲在家家门前柏油马路上驶过。有的人家的孩子一听到这特有的音乐,一边喊着“妈咪”,一边跑出来,冷藏车司机见状立刻停下来,并下车等候随后出现的孩子的父母,交谈几句,便打开后车门取出一盒或者一两个雪糕,接过钱,说声“拜拜”,开车又一路欢歌往前行驶。商业也有深刻而生动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服务业的存在方式。

  晚饭过后,整个住宅区便陷入一片宁静,马路上空无一人。自成院落又不擅走动的当地人情感很封闭,也很自我。儿子讲这里的“鬼佬儿”纯系“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人情像白开水,索然无味。

  天黑后,不久又明亮如炬。我惊奇地走出屋,不由暗自喊道:“澳洲的月亮真亮呀!”我这与其说是喊莫如说是感叹的情感,恍若隔世之音,又似追怀儿时的记忆。儿时的记忆似黄金,无比金贵,永远闪光。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童年的冀中平原一个名叫板桥村的夜空那圆圆的月亮也是这样明,这样亮,所以一次我的一个长辈在打麦场教我背诵李白的“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感到这位诗圣未必是故作高雅,因为我看到打麦场上的月亮比形容的“地上霜”还白还亮。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抑或是七十年代初到了北京以后,每到夜晚天空似患了黄疸病,浑浊浊的,再也看不到儿时家乡那样皎好的明月了。每当这时,心头便涌出一种伤怀的落寞。今日在异国他乡看到如此明亮的月亮,惊喜之情似乎源于许久的企盼。我心里不禁默默地祝福,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迅猛提升,人们在夜晚也会自豪地模仿古人模样教儿孙吟诵:“窗前明月光”。周身沐浴着浩洁的月光,如饮醇醪般沉醉,依稀化作一缕轻风,朝着深邃的苍穹飘然而升。

  2002.4.2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奎基本树堡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