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四、在林彪事件中

  1.林彪仓惶出逃,周恩来紧急部署对策

  1971年9月13日下午,外交部办公大楼里,人们进进出出,一如往常的工作,没有任何异常的现象,但外交部党的核心小组已知道林彪和叶群等人乘一架三叉戟飞机于零点32分由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朝西北方向逃跑,目标很可能是某个国家。周恩来总理迅速指示外交部,要密切注意外电报道,并研究和提出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的交涉或应对方案。

  13日上午又获悉,当日凌晨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以东300公里的温都尔汗地区有爆炸声,随之火光冲天。

  14日上午,外交部党组在会议室开会,由当时的党组组长、代理部长姬鹏飞同志主持。会议内容是进一步落实周总理昨天的指示。会场的气氛不像以前那样活跃而又有点幽默,而给人一种严峻感觉。但与会者都很镇定,会开得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对林彪出逃做了四种估计:

  一、由林彪出面公开发表叛国声明;

  二、由林彪或其他人通过外国广播或报纸发表谈话;

  三、林彪及其追随者暂不露面,也不直接发表谈话,由外国通讯社客观报道林彪等已到达某国某地;

  四、暂不发表消息,以观国内动静。

  会议还详细讨论了在各种情况下对外交涉以及如何表态的问题。

  2.“机毁人亡,绝妙的下场”

  外交部的会议一直开到中午12点多,还没有散的意思。这时,紧闭的房门被突然推开,值班秘书忘了平时的礼节,快步径直奔向姬鹏飞同志。在座的各位都注视着姬鹏飞,急于想知道这份极不寻常的“特急件”的内容。随着他目光离开文件,姬鹏飞脸上绽出了笑容,他用一种异常的语调向大家说道:“机毁人亡,绝妙的下场。”

  接着,姬鹏飞把报告读了一遍。大致内容是:今日上午8时半,蒙古副外长额尔登约见许文益大使,通知有一架中国喷气式军用飞机于凌晨2时30分左右坠毁在蒙古肯特省贝尔赫县境内,机上八男一女,九人全部死亡,蒙方就此向我提出抗议。顷刻间,会议的气氛活跃了许多。

  会议当然不能结束,当务之急是要把这份报告迅速送给毛主席和周总理看。姬鹏飞同志立即要王海容同志打电话到主席和总理办公室,但得到的答复是,主席和总理自前天夜里起,一直没有合过眼,刚刚服过安眠药入睡。在这种情况下,外交部党组决定,要立即派人把报告送给主席和总理看,否则就是失职。

  3.完成总理交办的事

  下午两点,符浩刚回到办公室,找了包苏打饼干权作午餐,还没吃两口,就被姬鹏飞请到了他的办公室。姬鹏飞告诉符浩,总理刚刚来电话,对报告及时送到表示满意,同时总理交办几件事,姬鹏飞要符浩立即去办:

  一、将今天收到的我驻蒙古大使馆的报告打印18份,下午6时由符浩亲自送到人民大会堂北门内,交中办王良恩副主任;

  二、从现在起,指定专人译办我驻蒙使馆来的电报,由符浩亲自密封后送总理亲启;

  三、今天的报告,凡经办和知道的人都要打招呼,要绝对保密。

  符浩立即着手去落实总理的指示。他与办公厅副主任兼机要局长张占武商量后,指定了机要员王某专门译办来往电报,并要该同志立即搬到离他办公室较近的房间工作。

  下午5点58分,符浩提前两分钟按指定人口处走进人民大会堂北门,早就等在那里的王良恩副主任迎上来说:“你来得很准时,参加政治局会议的人已到齐,董老也来了,就等你送的文件了。”董老当时年事已高,一般不出席会议,可见这次会议的重要。

  符浩回家吃过晚饭后,因昨夜几乎没有睡觉,便想利用这个时间小憩一会儿,但实在太兴奋了,怎么可能睡得着?他便信步来到同院乔冠华同志家里。

  乔冠华一见到他就哈哈大笑:“说曹操,曹操到,我正要打电话请你来呢。”

  符浩也笑着问道:“今晚有什么好节目?”

  “当然有”,乔冠华略有些狡黠地眨了下眼,说道:“我前几天从箱子里翻出一副章太炎写的对联,刚刚挂上,特请你来一赏。”二人赏玩了一会儿,目光不期而遇,乔冠华悠悠地说道:“该言归正传了。”二人不由得放怀大笑起来。

  两天来,既紧张又特别兴奋,都急欲畅谈一番,但当时林彪叛逃之事还不能和家人、朋友谈,只能在“知情者”间谈。

  乔冠华拿出一瓶未启封的茅台,二人边谈边饮,兴致达到了高潮。符浩抬头望着刚才那副对联,突然想起了另一位唐人的诗句,不禁脱口涌出: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乔公听后,沉思片刻,突然将杯中茅台酒一饮而尽,对符浩说:“贾宝玉不是说述旧不如编新吗?我把这首诗略加改动,你看新意如何?”他又斟满一杯,端在手中,站起来,用他那苏北口音吟了起来,吟毕又一饮而尽,真是豪兴冲天。后来郭沫若同志看到了乔冠华这首新的“塞下曲”后,曾挥毫将此诗书成条幅并加赞语赠给他:

  月黑雁飞高,

  林彪夜遁逃。

  无需轻騎逐,

  大火自焚烧。

  巧合无间,妙不可言。嘱题小幅一轴,欣然命笔,以示奇文共欣赏,好事相与祝也。冠华同志座右,望常拍案惊奇。

  4.周恩来以军令警告

  9月19日晚,我驻蒙古大使馆报告,决定派孙一先二等秘书等20日乘4次列车返京送现场照片、目测示意图和有关材料,并当面汇报。

  9月21日下午3时30分,从乌兰巴托开来的国际列车准时到达北京站。符浩和秘书王万慧早已在车站等候。孙一先和中建公司的贺喜同志同车到达,一下车,符、王二人就迎上去。孙、贺二人同他们打招呼后,就东张西望。显然,他俩不知道符浩是专程来接他们的,正在找来接站的人。王万慧同志把孙一先拉到一旁,符浩低声对他说:“我就是来接你的,已安排好你暂住招待所。”随后又告诉贺喜同志,他可以回家住,关于我国一架飞机坠毁的事,没有公开之前要保密,不能外泄。

  晚上11时许,符浩和姬鹏飞、韩念龙等同志来到大会堂福建厅,总理早已到了,正伏案批阅文件。大约半个小时后,孙一先同志被领了进来。总理和他握手后,突然回过头来问符浩和孙一先同时回来的还有谁。还没等符浩讲完有关贺喜同志的情况,周总理一听说贺已回家,便面色一沉,厉声打断符浩的话:“你驾过兵吗?”霎时间,符浩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即回答说:“我马上把贺喜找回来。”

  约一个半小时后,贺喜被妥善地安顿好之后,符浩才有如释重负之感。

  许多年后,符浩谈起当时的情景,还异常动容:“总理对外交部许多干部的经历是十分了解的,他当然知道我曾在部队里工作过。此时此刻,问我这个问题,分明是批评我的警惕性跑到哪里去了。”他严肃地审视着我,好像真的等我回答是否当过兵。

  每当我回忆起敬爱的周总理,回忆起他的音容笑貌,回忆起他对我在工作中的教诲和批评时,这件事的印象总是那么深刻,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就好像发生在昨天。说来也奇怪,在我遇到困难时,在感到犹豫不决时,耳边总是想起总理这句语调十分严厉的问话:“你当过兵吗?”

  当晚,符浩又与其他有关同志对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直到4点多,会议才结束。当符浩走出大会堂北门时,天色微明,回头望去,福建厅的灯光从窗纱中透出,总理仍在工作。

  5.在巴黎庆祝林彪暴亡

  9月26日晚,人民大会堂西大厅里,仍按原计划出访法国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全体成员向总理汇报情况并听取指示。符浩离得总理很近,灯光下,他发现总理半个月来明显地消瘦了,但清癯的面孔上却有一种喜悦和轻松的表情。代表团告别总理快要走出北门时,一位服务员从后面赶上来对符浩说:“符浩同志,总理请你去西大厅。”符浩一怔之后,顾不得多想便疾步返回。

  大厅里只有总理一人,看到符浩站在那里等他的指示,总理便摆手示意符浩坐下,他好像在思考什么。总理终于开口了:“你明天一早就要动身去巴黎,有关林彪叛逃的事,见到黄镇同志时,把情况告诉他。”他顿了一下,语气更加郑重地讲到:“中央已决定逮捕黄、吴、李、邱等人。这些也告诉他。”并叮嘱说,只告诉他一人。

  9月29日,代表团辗转抵达巴黎。在大使馆,当符浩把这个消息带给黄镇大使时,黄镇兴奋异常,两人长时间沉浸在喜悦之中。不知不觉他们已经在花园的草坪上漫步交谈到深夜,黄镇突然拍着符浩的肩膀,提高声音说:“走,老符,让我们喝一杯,庆祝一下!”

  回到房间里,黄镇打开所有的灯,拿出一瓶茅台,斟满两个精致的刻花高脚杯,一股清芳的香气迅速在整个屋子里扩散。符浩发现,这酒已变成淡淡的琥珀色。

  “那是我平生所喝过的最美的酒”符浩后来回忆说。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