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法理解析:南海诸岛自古为中国领土

  在南沙的国际争端中,其他各国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法理主张”。其中既有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提出的“邻近说”、“安全说”、“无主土地说”等理论依据,也有如越南精心炮制的一系列所谓“历史依据”。但只需细加推敲,便会发现这些主张在法理上根本站不住脚。菲、马、文等国以西沙部分岛屿与本国国土邻近,并对本国安全极为重要为由提出主权要求。菲律宾认为“卡拉延群岛”不属于南沙群岛,而是被菲律宾发现并占有的“无主土地”。而中越争端是南沙群岛中最复杂的。越南方面声称对南沙拥有主权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越南认为南沙群岛即为越史书上所载“长沙”或“大长沙”、“万里长沙”,认为至少从17世纪起,越南就一直对长沙行使着有效的占领,并拿出一张1882年版的标有“万里长沙”字样的《大南一统全图》,试图证明越南对南沙的主权;2.越南认为法国30年代对南沙的占领使独立的越南有权继承其主权;3.越南认为旧金山会议起草的《对日和约》中所规定的“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南威岛(即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意味应将南沙交还原主,而在日本占领之前南沙由法国占领,独立后的越南继承该项权利,获得南沙主权。因此,有必要对南沙诸岛的历史权利予以分析。

  一、中国对南沙群岛的历史主权

  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是有充分的历史与法理依据的。

  第一,大量中外史料证明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并命名了南沙群岛。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航海和生产实践中发现了南沙群岛。这在东汉杨孚《异物志》、三国时万震的《南国异物志》、东吴将领康泰的《扶南传》等书里均有记载。在我国元代史籍中关于南沙群岛的记载就更多了。《琼海方舆志》就将“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列入海南岛的管辖范围。明朝郑和下西洋,在《郑和航海图》中也绘有途经西沙与南沙的航海路线。在大最的清代官方地图中,例如1755年的《皇清各直省分图》、1810年的《大清天下一统地理全图》,也绘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这些记载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居住和生产经营的土地的认识,在国际法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资料表明,古代中国早已发现了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不是“无主地”。

  第二,中国人民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经营以及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的实际管辖,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中国人民在发现南沙群岛后,最迟自唐宋以来就一直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从事捕捞、种植等生产经营哮动。晋代的斐渊在《广州记》中对中国渔民在南海捕鱼和采珊瑚作了记录。明清以来,海南岛文昌、琼海的渔民经常南下至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捕捞水产。中国渔民在南沙群岛居住并从事捕捞、种植等生产活动,从自发到有组织,并得到中国政府的准许和支持。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民常年往来于海南岛、广东省与南沙群岛之间生产经营,并向中国政府缴税纳赋。

  第三,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权,还表现在一系列持续和有效的政府行为中。大量的中国官方文件、地方志和官方地图都记载了中国历代政府对南沙群岛的管辖。直至20世纪初,中国政府一直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对南沙群岛行使着和平管辖。此后,历届中国政府都持续不断地维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30年代,法国曾侵占南沙群岛的九个小岛,中国政府及时进行了外交交涉,中国渔民进行了有组织的抵抗。二战期间,日本侵占了中国的南沙群岛。中国为收复被日本占领的南沙群岛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43年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宣布,此次战争的宗旨之一是“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当时的南沙群岛被日本划归台湾管辖,《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过去在侵华战争中掠夺的中国领土。1945年《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立场。1945年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后,中国政府接收了东沙、两沙、中沙、南沙群岛。1946年派遣“永兴”、“太平”、“中兴”等舰分赴南沙各岛测绘地图,重新确定各岛、礁、沙、滩名称,1947年将南海诸岛划归广东省管辖。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系列的政府声明中重申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管辖。1951年8月15日,周恩来总理代表新中国政府向全世界严正声明:“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样,一向为中国领土。”1974年2月4日针对南越政权侵占南沙群岛部分岛屿的行径、1979年4月中越副外长谈判中、1980年1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表的《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无可争辩》一文中、1992年2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与毗连区法》中,我国政府一再重申南沙群岛为中国的领土。建国后,南沙群岛先后被划归广东省和海南省管辖。总之,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并采取实际行动积极维护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第四,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事实上,在一系列重要国际地理资料里,海外学术界也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1965年出版的法国《拉鲁斯国际地图》不但用法文拼音标明西沙、南沙和东沙群岛的中国名称,而且在各岛名称后注明属于中国。1961年美国出版的《哥伦比亚世界地名辞典》写道,“南沙群岛是南中国海的中国属地,广东省的一部分”。1963年美国出版的《威尔德麦克各国百科全书》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岛屿,还包括伸展到北纬4度的南中国海的岛屿和珊瑚礁。即使曾经侵略我国南海诸岛的日本方面,也有大量的资料表明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1966年日本出版的《新中国年鉴》说中国的沿海线,北从辽东半岛起到南沙群岛约一万一千公里,加上沿海岛屿的海岸线,达二万公里。”1972年日本出版的《世界年鉴》说:“中国……除大陆部分的领土外,有海南岛、台湾、澎湖列岛及中国南海上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各群岛等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都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日本1952年由外务大臣冈崎胜男亲笔推荐的《标准世界地图集》,以及1962年由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推荐出版的《世界新地图集》,1954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出版的《世界大地图集》,1956年英国出版的《企鹅世界地图集》,1956年法国出版的《拉鲁斯世界与政治经济地图集》等都明确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越南1960年、1972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及其1974年出版的教科书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二、南海相关国家也曾承认中国对南沙的主权

  20世纪70年代初因为南沙群岛海域发现了石油资源,南沙群岛的归属问题才突现出来。事实上,在此之前,南海相关国家也曾认可中国对南沙群岛的管辖。

  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1956年6月15日,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雍文谦会见我国驻越领事馆临时代办李志民时表示: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西沙、南沙群岛应当属于中国领土。在座的越外交部亚洲司代司长黎禄说:从历史上看,西、南沙群岛早在宋朝时就已属中国了。1958年9月4日,我国政府发表12海里领海声明,指出其适用于中国一切领土,包括南海诸岛。越南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报》于9月6日详细报道了这一声明。越南总理范文同于9月14日向周总理表示承认和赞同这一声明。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并未包括南沙群岛。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等也是如此。而马来西亚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

  70年代初,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发现石油后,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抢先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并提出主权要求。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