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中苏边界谈判及边界问题的基本解决

  中苏边界冲突后,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构成了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安全最直接的威胁。为了缓和“北极熊”的威胁,从1960年苏联挑起第一次边界事件之时起,中国就明确提出了和平谈判解决中苏边界问题的原则立场。为此两国围绕边界问题展开了多轮谈判。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中苏边界谈判才取得较大进展。

  一、中国关于边界问题的基本立场

  1962年新疆边民外逃事件后,在中国倡议下,1964年2月至8月,中苏双方在北京举行了首次边界谈判。在谈判中,中方提出了以下边界谈判原则:

  1.应该分清历史是非,肯定中国清政府和俄国沙皇政府所签订的有关两国边界的条约是不平等的。

  2.中方仍以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为重,愿意以那些条约为基础,全面解决中苏边界问题,不要求收回沙皇俄国通过那些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掠取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3.任何一方违反那些条约而侵占的另一方领土,原则上必须无条件归还对方,但双方可以根据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对边界上的这些地方作必要所调整。

  但是,苏方不承认那些条约的不平等性质,而且不同意以那些条约作为惟一基础来解决边界问题,要中国把沙俄时代和苏维埃时代超越那些不平等条约而侵占和企图侵占的中国领土,也划归苏联。谈判因而无果而终。在1969年3月的珍宝岛事件后,中国政府又就中苏界河争端发表声明:

  1.重申中国政府通过和平谈判全面解决中苏边界问题而反对诉诸武力的一贯主张。

  2.建议双方保证维持现状,不以任何方式将边界实际控制线向前推进。

  3.在以河流为界的地段双方边防人员,不越过主航道和主河道的中心线。

  4.在任何情况下,双方边防人员不向对方射击,双方边境居民按照惯例进行的正常生活不受到干扰。

  中苏第一次边界谈判于1964年2月至8月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认为旧中国与沙俄的不平等条约是沙俄在中俄两国人民都处于无权地位的情况下强迫中国签订的,苏联人民是没有责任的,同时考虑到苏联广大劳动人民在这些土地上长期居住的情况,从维护中苏两国人民友谊的愿望出发,中国政府表示仍然准备以那些不平等条约为基础,确定两国边界的全部走向。沙俄和苏联还在现今仍然接壤的中苏边界东段和西段超越那些条约的规定,占去和在地图上划去中国领土3万多平方公里。苏方居然要求中方承认这种侵占也是合法的。由于苏方坚持这种立场,它在1964年向中方提交的地图上所画的边界线在许多地段都违反了条约的规定而标在中国领土纵深上,从而在中苏边界东西两段造成了许多争议地区。由于双方立场的尖锐对立,首轮谈判毫无结果。

  1969年3月的珍宝岛事件后,中国领导人深感苏联威胁的加剧。为了争取缓和中苏间军事对抗的紧张关系,1969年9月11日,周恩来在北京机场会见了前往河内参加胡志明葬礼而路过北京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讨论了两国关系的紧迫问题,特别是边界问题。周恩来说:“约五年前,毛泽东同志对你说过,理论和原则问题的争论可以吵一万年。但这是理论的争论,对于这些争论,你们可以有你们的见解,我们可以有我们的见解。这些争论不应该影响我们两国的国家关系。因为不同意见的争论,不要说现在,就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一万年以后,也会有矛盾,有斗争。中苏两国的问題,只要我们能心平气和地来处理,总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

  在中苏政府首脑北京机场会见中,周恩来再次明确指出:争议地区就是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中双方交换的地图上边界线画法不一致的地区。柯西金主席接受这个概念时也说:“争议地区就是你们说是你们的,我们说是我们的那些地区。”周还向柯西金表示:在边界冲突问题上,中国是被动的。打开地图就会知道,今年发生冲突的地方都是争议地区。你们说我们要打仗,我们现在自己国内的事还搞不过来,为什么要打仗呢?我国领土广大,足够我们去开发,我们没有任何军队驻在国外,我们也不会侵略别人,可是,你们调了很多兵力到远东。你们说我们想打核大战,我们的核武器达到了什么水平,你们是清楚的。周还强调“吵架也是文吵,动口不动手”;“你们说,你们要用先发制人的手段来摧毁我们的核基地,如果你们这样做,我们就宣布,这是战争,这是侵略,我们就要坚决抵抗,抵抗到底”。周还表示:中苏之间的原则争论不应该妨碍两国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中苏两国不应该为边界问题而打仗,中苏边界谈判应该在不受任何威胁的情况下举行。对此柯西金主席表示同意。根据中国方面的提议,双方达成谅解:

  1.双方同意,在边界问题解决前,严格维持边界现状。

  (1)以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中交换的地图为准,在双方边界线画法一致的地段,双方保证,严格遵守条约规定的边界线,互不越过;

  (2)在双方边界线画法不一致的地段,即对归属有争议的地区,双方保证,各自的居民原来在哪里居住、生产(包括陆地和岛上的耕种、修渠、放牧、割草、砍柴,江中的捕鱼等)和通行,仍然在哪里居住、生产和通行,互不推进,互不干涉;在双方原来无人居住、生产和通行的地方,双方均不进入。上述(1)(2)两类地区的范围,由双方有关边防机关协商确定一次达成协议,以后就无须每次通知;此项协议,直至边界问题解决前,一直有效。

  2.双方同意,避免武装冲突。

  (1)双方保证,各自的一切武装力量包括核武装力量不向对方进攻和射击;

  (2)双方保证,各自的飞机不侵犯对方的领空;

  (3)双方保证,各自的军用舰艇和其他船舶,在国境河流主航道航行时,严格遵守现行航规,不妨碍对方船舶的正常航行和危害对方船舶的安全。

  3.双方武装力量在中苏边界争议地区脱离接触。

  (1)双方一切武装力量从中苏边界一切争议地区撤出或不进入,脱离接触;

  (2)在双方武装力量脱离接触的地区,如原来有居民点,可保留必要的非武装的民政人员。

  4.双方同意,边界上发生争执,由双方有关边防机关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协商,求得合理解决;解决不了的,各自报告上级,通过外交途径协商解决。

  5.双方同意,上述关于维持边界现状、避免武装冲突的临时措施,不影响双方各自对边界问题的立场和争议地区的归属。

  以上各项临时措施,如能得到你来信确认,即作为中苏两国政府之间的协议,立即生效,并付诸实施。我相信,如果这个协议能够达成,将有助于两国边境局势的和缓和中苏边界谈判的举行。

  这样,1969年10月在北京开始了中苏边界谈判。但是,中苏边界谈判在六七十年代毫无没有进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在外交新思维的指导下,才承认“主航道中心线”等国际公认的划界原则,中苏边界谈判因此有了较大进展。90年代搞垮苏联的叶利钦时代,中俄边界谈判才取得根本性突破。

  二、中俄新关系的确立与边疆问题的基本解决

  1991年底,苏联解体,其中亚五国先后独立。中亚五国成为中国西部的重要邻邦。哈、吉、塔与中国有3200公里的边界。而且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存在复杂的民族宗教联系。如何传承古代的丝绸之路,拓展睦邻友好,中国领导人非常重视对中亚五国的外交工作。1992年初,中国很快承认了刚刚独立的中亚五国,并致力于睦邻关系。由于中亚五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独立后又加人了以俄罗斯为首的独联体,因此,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关系,事实上与俄罗斯紧密联系在一起。原来的长达7300公里的中苏边界分为中国与俄、哈、吉、塔四国的边界。中国与前苏联东段的边界全为已定界,长约4070公里。西段的未定界即帕米尔地区。中国与前苏联之间的边界问题是由于历史上沙俄扩展领土并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造成的,并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冲突不断。前苏联时期,中苏之间的边界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三点争议:1.在东段的已定界中,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靠近中国岸边原属中国管辖的200余个岛屿。2.东段已定边界中伯力附近的三角洲,俗称黑瞎子岛的归属问题。3.西段未定界的帕米尔地区。虽然从前中苏双方就边界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但效果甚微。

  中亚各国相继独立后,中苏边界争议转变为中国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个国家的边界问题。这种变化给解决中国边界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中国政府必须协调四个谈判对手的要求,统筹考虑。

  但同时也存在着有利的一些因素,那就是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没有历史包袱,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1992年9月,独联体中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国在明斯克达成协定,共同组成联合代表团与中国进行边界谈判。独联体四国代表团一致同意将前苏联和中国已达成的各项协议和协定作为今后同中国谈判的基础。中国政府对待边界问题的一贯立场是既要照顾到过去的历史背景,又要考虑已形成的现实情况,要本着睦邻友好的原则,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通过谈判解决与中亚国家的边界问题。根据这个方针,中国与独联体四国以国际法为谈判依据,顺利地解决了边界问题。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五国领导人在上海签署了关于加强边境地区军事信任措施的协定,由此形成了五国元首每年一次的定期会晤,在政治、安全、外交、经贸等各个领域开展全面互利合作,这就是所谓的“上海五国”合作机制之始。它对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中国已经与俄罗斯和中亚三国达成协议,基本解决了边界问题。

  中俄边界全长约4370公里,其中东段边界长约4320公里,西段长约34公里。两国间存在着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1986年7月,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发表讲话,表示苏方同意依照国际惯例,以目前有关中、苏边界条约为基础;按照通航河流以主航道中心线、非通航河道以河流中心线划界的原则,划定两国边界,使两国重开的边界谈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91年5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访问苏联期间,中苏两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国界东段协定》,确定了中、苏东段边界的明确走向,为合理解决历史遗留给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此后,两国外交部专家组开始进行磋商,为中、俄东段边界勘界立标。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决定继续中、苏间业已着手进行的边界问题。1992年12月,俄总统叶利钦访问中国,这是中俄两国间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它推动了双边关系在各个领域中的正常发展。其中,《中俄关于在边境地区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问题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巩固双方解决边界问题的已有成果提供了保障,明确了今后两国边境地区安全合作的方向,也消除了多年来两国在意识形态和军事战略中彼此互为潜在敌手的意识。1994年9月3日,在江泽民访问莫斯科时,双方又签署了《中俄国界西段协定》,划定了中、俄两国西段55公里共同边界的明确走向,这是双方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又一解决边境问题的重要文件,使两国在平等协商原则基础上,向彻底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又前进了一步。至此,中、俄两国绝大部分边界线的基本走向,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1996年4月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中,双方表示,严格遵守1991年5月16日签署的《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和1994年9月3日签署的《中俄国界西段协定》。双方同意继续谈判,以公正合理地解决尚未一致的边界遗留问题。双方决心尽快完成上述两协定规定的勘界立标工作,并平行地就在勘界后划归对方的个别边境地段进行共同经济利用的问题举行谈判。1999年12月9日,中俄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俄国界线东段的叙述议定书》和《关于中俄国界线西段的叙述议定书》,标志着中俄东西段边界的实际勘界工作顺利完成,并在两国关系史上首次在实地得到准确标示。目前,在两国长达100多公里的边界上,除尚未解决的乌苏里江中的黑瞎子岛和额尔古纳河的阿巴该图洲两个岛的归属问题外,已基本全部得到了解决。这样,在中俄关系300多年的历史上,两国第一次有了一条法律上明确划定的国边界。它对保证两国边界永远成为睦邻友好、和平安宁的边界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双方的努力下,经过多年谈判,目前已确定了约97%的边界线走向。上述文件的签署及勘界工作的圆满结束标志着中俄已协商一致地段的边界正式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中俄国界东段还剩下黑瞎子岛和阿巴该图洲渚两块地区的边界线走向尚未确定,双方正在继续谈判解决。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有着1700公里的共同边界。中国是最早承认哈萨克斯坦独立的国家之一。1994年4月,中哈双方签署了《中哈国界协定》;1997年9月签署了《中哈国界补充协定》,至1998年江泽民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双方签署了第二个《中哈国界补充协定》。以这三个法律文件为依据,中哈边界问题得到全面彻底地解决。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同边界长达近1100公里,并于1992年1月4日建立外交关系。1996年7月江泽民主席访问比什凯克时签署了《中吉国界协定》。1999年8月江泽民主席出席比什凯克第四次“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期间,两国签署了《中吉国界补充协定》,边界问题得到了解决。

  塔吉克斯坦和中国的共同边界长约500公里。1999年8月,中塔两国就协商一致的地段签署了《中塔国界协定》。两国之间尚有2.8公顷土地的归属问题没有解决。2000年7月,中、塔、吉三国在杜尚别第五次“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期间签署了《中、塔、吉关于三国国界交界点的协定》。2002年5月,中塔国界补充协定签订,中塔边界剩余问题全部解决。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