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十九章 摊上事儿了

唐宋梳洗、收拾妥当来到了客厅。



王德顺在客厅来回转悠,一边转悠一边还嘀咕,“怎么这么半天还不出来?陛下这正着急呢!”



武国公在一旁安慰到,“王公公稍待,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一看唐宋出来,王德顺顿时眉开眼笑,拉住唐宋就向门外走去,“我的唐公子,可让奴婢好等啊!快走!”



唐宋本来还想客套几句久等什么的,现在一看,得,免了吧!



出了府,上了马车,王德顺吩咐赶车的侍卫道,“冲,一刻不停的冲!”



虽然京城地面平整,但马车行进太快,唐宋感觉整个人都颠在空中,漂浮不定,差点没有散架了……



为了分散一下这种散架感,唐宋问王公公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王公公尖着嗓子说,“出大事了!春试啊有人作弊!!”



“春试作弊??”唐宋起初吓了一跳,但随后就摇头,“不可能!我检查的夹带,绝对不可能出现遗漏!”



王公公说,“奴婢是相信你的,但问题就是,真的有人作弊!吏部尚书亲自差出来的!”



唐宋还想问问更多的情况,可是王德顺只顾催促着赶路,说的情况也是模糊不清。



靠在来回摇晃的车厢里,唐宋开始思索起来。



春试那天的检查绝对没有问题,孙知礼等人还被重点“关照”了,要想作弊定然是不可能,那是什么人怎么作弊的呢?



撇开作弊的手法,单说这作弊事件爆发的后果,这次事情爆发之后,学子三年内不得参加科举已经是铁定的事实,跟着倒霉的还有一个人:唐宋!



作为外帘官,唐宋检查不力、监督不力,才致作弊事件发生,试问唐宋如何能推脱责任?



皇帝生气了,是因为什么生气?是作弊者还是唐宋?



唐宋有理由相信皇帝生气主要还是因为作弊者,否则来宣自己的就不会是王德顺,而是持刀带枪的禁卫军了!



罢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到了庭上再说,唐宋闭上眼睛靠在车厢不说话了。



来到朱雀大街,唐宋随着王德顺进了宫。



一路的庄严和华丽自不必说,一切跟唐宋在电视上看过的一样,不过唐宋已经没有心情欣赏了。



来到殿外,正碰到里面一个公公急匆匆的出来,看见唐宋二人,公公算是松了一口气,“赶紧的吧,陛下这都问了四回了!”



王德顺连忙带着唐宋上了殿。



大殿两旁,文武百官都垂手面北分列而立,整整齐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点嘈杂之感。



里面很多人唐宋都很面熟,比如六部尚书等人,大多都是前些日子上武国公府赴宴的人,也有之前就认识的,比如楚三海。



不过此刻大殿上下一片寂静,唐宋的到来只让百官轻轻的瞄了一眼,接着又是低头垂手,就是楚三海也只是冲唐宋点点头就算打过招呼了!



大殿正北,牌匾下,一张宽大的雕龙龙椅正当中摆放,皇帝阴沉着脸坐在上面,一言不发……



很显然,能让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低头垂手的正是皇帝那张脸。



“陛下,唐大人来了!”王德顺恭敬的禀报完就打算让唐宋下跪行礼。



没等唐宋有动作,皇帝已经摆手,“免了免了!”



皇帝让唐宋一边站着,这才道,“唐宋,今天本是殿试之日,但吏部尚书冯大人说前三甲之人有人作弊,而且证据确凿,所以朕宣你进宫听听此事。”



“是!”唐宋答应了一声,然后开始打量起周围的情形。



两列文武百官身前的地方单独立着一个约莫四十岁年纪的官员,天庭饱满,额阔眼正,倒是一派正气的模样,唐宋明白此人定是吏部尚书冯绍卿了!



“冯爱卿,人已经到齐了,你可以说了!”皇帝缓和一下脸色道。



冯绍卿恭敬回到,“是,陛下!”



“陛下,此次春试取三甲之人,李白、杜少白、王庭坚,答题规范、言之有物,诗赋意境悠远、词句得当,倒也是有几分才华!”冯绍卿说。



“噢?那冯爱卿的意思是说,此三人之中有人作弊?”皇帝问道。



“正是!”冯绍卿应道。



此次三甲之人唐宋也认识两个,李白、杜少白,而且还帮助过李白,唯有这个王庭坚是李白不知道的,莫非把他给遗漏了?



“何人?”皇帝问。



“陛下,此人就是春试甲等第一名,李白!”冯绍卿掷地有声。



“噢??”



“什么!第一名?”



“怎么可能?第一名是作弊得来的?”



“嗯,也未必不可能,如此灵活变通的题目还能得第一,值得深究!”



冯绍卿的话引得众官员议论纷纷,话里话外都充满了怀疑和质疑,好像李白的第一名真的是这么来的似的。



唐宋在一旁听得,差点要一脚飞踹那个胡说八道的官员了,考试考试总得有一个第一名一个最后一名吧?谁要是考个第一名就是作弊得来的,以后谁还敢得第一名?



对于李白的嫌疑,唐宋毫不犹豫就摇头否定了,如果冯绍卿说作弊者是那个王庭坚,唐宋可能还没什么理由辩驳,李白嘛?不可能!



李白是什么人?在另一个空间可是鼎鼎大名的诗仙,做这种幼稚的考题,作一首咏物诗对于他来说就跟吃饭一样随便,还用得着作弊??



不过,空穴来风,冯绍卿既然这么言之凿凿的拿到大殿来说,肯定不会是说着玩的,所以唐宋决定听完之后才说话。



“冯爱卿,甲等第一名的试卷我看过,倒是文采斐然,尤其是诗赋篇,那首《咏庐山》意境开阔、想象丰富,给人以雄奇壮丽的美感。”



“陛下!作弊的正是这首诗赋!”冯绍卿用血淋淋的话语打断了皇帝的回味。



“诗赋?作弊?”皇帝哑然。



“正是,这首诗赋是抄袭!”



“噢??”皇帝沉吟片刻,抬头望向了唐宋,“你怎么看?”



唐宋很好奇皇帝说的那首《咏庐山》到底是什么诗赋,很显然,绝对不是那首《庐山瀑布》,因为不符合字数要求。



“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

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

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

迥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

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

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

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

愿接卢敖游太清。 ”

皇帝凭着过人的记忆,居然开始背诵起来。



唐宋一边听一边佩服皇帝的记忆力一边还骂起了冯绍卿,“奶奶的,这不就是那首有名的《庐山遥寄卢侍卿虚舟》吗?怎么可能是抄袭的呢?胡说八道狗屁不通!”



唐宋没有直接跳脚,因为这个空间不是原来的空间了,万一真的出了差错,搞不好要死很多人的,所以唐宋抬手问道,“敢问冯大人,大人说李白此诗是抄袭,那是抄袭何人的?”



“抄袭的是永和三十三年春试学子张士贤的诗赋,一字一句不差!”冯绍卿说。



“永和三十三年的诗赋??”唐宋倒是吃了一惊,好家伙,抄袭都抄到三年前去了?



“噢?还有此事?”皇帝话里含着遗憾和愤怒,既遗憾此等上佳诗赋,更愤怒李白的行为。



“正是,陛下!臣已经把三年前的试题从吏部存档处取了出来,请陛下过目!”说话间,冯绍卿自手里取出一份有些发黄的纸卷交给了一旁的王德顺。



王德顺不敢怠慢,连忙取来呈给了皇帝。



皇帝结过试卷看了起来,越看脸色越差,看到最后,气愤的皇帝直接把考卷摔在了大殿之上!



“哗啦!”



清脆的纸张声音像重锤一般敲在了所有人心上,让人窒息……



可以预见,这个叫李白的学子下场会很凄惨!百官心头都这么想。



“陛下,臣请下旨严惩李白以示惩戒,以及惩治外帘官唐宋办事不力之罪!”冯绍卿朗声道。



“恩?”



“呦?”



“啊?”



文武百官顿时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冯绍卿你这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陛下对唐宋的器重你从武国公府宴请一事你看不出来吗?你请旨惩治李白这没人能说什么,你还想惩治唐宋,没搞错吧?



思量间,百官们把目光投向了皇帝。



皇帝目光炯炯的望着唐宋问道,“冯大人的话你也听到了,唐宋你可知罪?”



皇帝的话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唐宋,你办事不力还有什么话说?直接认罪吧你!



皇帝的态度让百官不解,连让人辩解的机会都不给,怎么看也看不出来陛下对唐宋有多器重了,难道,那天的宴会是个梦吗?



更多的官员是感叹,感叹伴君如伴虎,谁都不知道陪伴者下一刻的命运是什么样的。



皇帝不说话,百官不说话,唐宋也不说话,只是迈开步子走到试卷前,伸手捡了起来。



冯绍卿果然没有说错,在有些发黄的纸张上赫然写着这首《咏庐山》,一字一句和皇帝念诵的不差一字!



妈的?难道空间真的偏差了?李白真的是抄袭?



沉默的唐宋脑海里再次浮现出了李白那张年轻、自信而又苍白的脸……



“陛下,李白抄袭一事……不属实!”唐宋抬头,掷地有声的给出了答复。
更多

编辑推荐

1烽火英雄
2南明风雨
3靖康志
4列强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楼
6重生之金三角风云
7兴明
8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9狗头军师
10赝品太监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民国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历史 【已完结】

    民国初年,兵祸不断,硝烟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将相的后裔纷纷脱颖而出,群雄逐鹿、揽辔中原、争霸民国,蒙尘的传奇慢慢揭开。一位没有被载入史书的风云人物;一段被民国政府刻意隐瞒的历史……遥想前朝岁...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鱼83  

    架空历史 【已完结】

    十载磨砺,剑锋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纵横捭阖,所向披靡。这是一个虚拟的时代空间,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乱世争霸的游戏,一个孤儿从一无所有开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的...

  • 愤怒的子弹

    作者:流浪的军刀  

    架空历史 【已完结】

    夕阳西下,一个秃头龅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着一碗被落日晒得温热的啤酒,就着几颗干瘪的花生滥饮。俗话说,酒壮怂人胆。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着酒意口沫四溅的吹开了牛皮。本书以一种另类的思维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将军

    作者:荒原独狼  

    架空历史 【已完结】

    他是镇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妇强取豪夺,名声糟透,却在婚礼当天被强拉去当壮丁,被迫成了一名军人,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征程。从地痞流氓到抗日将军,他步步蜕变,鬼子说他太阴险,国军说他太叛逆,百姓说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