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一个城市也像人一样是有特点的。文县的地域特色是:高山、风车、白龙江。文县县城像个睡熟的婴儿一样,躺在两座高山的中间,在日夜不停的、不知疲倦的白龙江江面上颠簸起伏。风车装饰在县城的每一个电线杆子上,风起时,嘟噜噜的转,远远望去,像一条彩色的河流……这一切,给这座古老的小县城带来了生机。

  地震之后的5月23日,文县交警大队接到了110指挥中心的信息。有人报案,在白水江大桥桥北通往白水江宾馆的便道转弯处,有一辆小轿车掉在了河里。死了多少人,情况不明,车从那里来,也是未知数。陈立辉教导员接到报警后,马上带领干警关伟、季德红赶往事故现场。

  在事发现场,已经挤满了观望的人。他们看到,在拐弯处,除了一道深深的刹车的痕迹之外,再就是撞坏的白龙江岸边的两个栏杆的豁口。除此之外,任何蛛丝马迹都没有。江水还和往日一样不停地流淌着,而小车早已被江水淹没,不见了踪影。

  陈立辉他们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小车是从白水江南岸过桥到北岸左手的白水江宾馆方向去的。可是,由于车速过快,当司机发现前方是山岩时,猛的一个左转弯,车子转了半个圆,没有撞到山岩上,却撞断了白水江防护栏杠,一头栽进了江中。可见,当时这辆小车的车速是非常高的。

  陈立辉和关伟、季德红3个,先是沿岸找了一边,没有任何发现。接下来他们商量,先得找个长竹杆试探试探,看能不能有所发现。可是,这里哪有什么长竹杆啊!没关系,我去找一根来!关伟不知道从那里找来了一根竹竿,这令陈立辉很是高兴。他把一根绳子的一头栓在自己腰里,然后把另一头交到大家手里。大家说,这样很危险。他说,没关系,如果危险,你们拉我出来就行了。大家慢慢的把他放进了江岸与江水的中间,在车辆灯光的照耀下,他把竹竿伸进了江水。天啊,这江水平时看着不怎么样深,可是,现在的感觉它是太深了。是啊,能不深吗?一辆汽车进去都不见了踪影,你一根小小的竹竿,能起什么作用呢?

  陈立辉觉得事态严重,因为死亡3个人以上就属于特大事故,上上下下是要受到严厉追究的。他马上打电话把这件事汇报给了大队长张智国。这时候,已经是凌晨1点钟了。合衣睡下的张大队长,也感到这是一件天大的事,翻起身来就跑到了事发现场。出来的时候,张智国还找来了两支长把手电筒。

  他们拿着手电,沿着白龙江一直往下游找,看有没有什么痕迹,但找了几个来回还是没有找到任何线索。时间在一分一秒的不断流失,可是,掉进江里的小车仍然是一点线索也没有。此时的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但是,一个通宵的寻找没有任何进展。

  大队长和教导员越来越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一点睡意也没有。这时候,陆续的有群众来了,他们七嘴八舌的谈论着,有的人说车里面坐着5个人,有的人说车里边是两个人。至于这些人的来历,他们中有人说车上坐的是市上下来抗震救灾的干部。也有人说,是几个醉汉,酒喝醉了回宾馆,才出了事。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张智国大队长立即把这件事向县委政法委领导做了汇报,县政法委刘书记做了重要指示:一定要查清弄清楚车的来历,一定要尽可能的找人、救人,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紧接着,县委领导的电话也打来了:“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县上的指示下达了,口劲一致了,有力就往一处使了。大队长和教导员把所有的干警兵分两路,开始摸底排查。一路有副大队长刘晓原负责,继续沿河的下游去搜寻,看有没有痕迹。另一路由陈立辉教导员负责,挨家逐户的进行失踪人员的摸底登记调查。第三路张智国大队长负责,到文县的宾馆饭店、娱乐场所调查外来人口到文县的情况。

  由于地震之后群众都住在临时帐篷里,他们的工作无法做到细致入微。单位也是一样,原来的地址也变了,多数在临时帐篷办公室办公,这无疑给调查增加了新的难度。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经过一天的排查摸底,最后终于确定了车的来源。但是,车主还没有查清楚。

  先说刘晓原他们那一路,他带着他手下的交警,冒着余震,顶着烈日,沿白龙江一直向下走,一走就是20多公里。他们平时工作时走路少,多数时间执勤时都开车。现在要步行,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他们来回在岸边找了3趟时,天已经黑了。他们吃了点方便面,喝了点矿泉水,就继续往回返。这一天下来,他们一无所获。

  再说陈立辉他们那一组,他们跑了半天也是没有任何线索,就和张智国他们汇合,对开门营业的所有饭店、宾馆、旅店、娱乐场所,一家一家地走访,一户一户地登记。最后终于在一家饭店确认了这两个人,其中一个的确如传说的那样,是陇南市某单位下来抗震救灾的干部,另一个则是文县某单位工作人员,是这位抗震救灾干部的同学。至于他们晚上11点多了去白水江宾馆方向干什么事,没有人知道,也无从知道,死者家属也是一样,也是没法说清楚。

  第二天之后,文县交警大队在排查任务完成的同时,又集中所有警力,抽调了骨干力量20多个人继续沿河去找。每天早上开始,他们坐上车寻找到几十公里之外的白水江下游佘口坝,然后沿着河岸步行往上走,认真的搜索、认真的寻找,1天过去了,2天过去了,3天过去了……干警们已经精疲力竭了,身心憔悴了……

  他们第一天从下往上走,第二天便从上往下走,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根长竹杆,凡遇到深水区或有漩涡的地方,他们不但要用竹杆戳试,还用绳网打捞,但还是没有结果。所以,县上有关领导下的死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根本就无法落实。

  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捞。

  上午,天气晴朗,余震还在继续,周围有好多围观的群众,但好奇的人们还是很想看一看那辆掉在水里的车的样子。所以,每天的打捞现场,都有不少群众围观。

  这里是水电站的进水口,湍急的江水在不断地冲刷着河的堤岸,大队长和教导员把两位搜救的交警送到了竹筏子上。为了安全,竹筏子的四面都用长绳子固定着。慢慢的,竹筏子被岸上的交警拉到了水流湍急的江面上。竹筏子在白水江上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像一个树叶子一样。搜援人员手里拿着长长的铁钩,上下左右,一下一下在江水里漫无目的的钩着。好像下面有什么东西,眼看着一次又一次挂上了。可是,竹筏子不稳定,又一次一次的滑掉了。眼看着又要钩上了,可手一紧、江水一荡又滑掉了。

  根据情况断定,江水下面可能是小汽车。这个消息让所有的人感到振奋,能找到汽车的下落,就意味着人也快找到了。水里的小汽车像一块巨大的磁铁,你能钩着它,但是,你就是拉不上来。张队长和陈教导指挥大家在烈日的曝晒下,一次又一次的打捞,但一次又一次都失败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很耐心地继续打捞。跟前面寻找线索一样,他们饿了吃口方便面,渴了喝口矿泉水……

  艰难的打捞,还在继续着……

  苦心人天不负,铁钩终于钩住了汽车。大家盼望已久的这一刻终于到来了,他们多么希望那两个失踪了的人就在里面啊!他们小心翼翼的吊起了小汽车,慢慢的,大家看到了小车的真面目。然而,张队长、陈教导以及其他交警们都傻眼了,车里面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车被大掉机吊上来了,失踪人员仍然下落不明。他们在何处,到底有几个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文县交警大队的决策者们……

  余震不断,山上的落石仍然不断。刘晓原副大队长仍然带着交警们,沿着江岸找寻尸体。陶小涛和另外几位交警,也还在几十公里外的白水江下游金口坝,用长竹竿在找、在打捞呢!

  5月29日下午,终于有了消息。在白水江下游的金口坝凡昌村,交警们找到了第一具尸体。快6点钟的时候,他们又找到了另一具死尸。两具死尸经初步断定均是男性,尸体已经被水冲刷的白胀白胀的,已经严重变形了。经过验尸论证,两具死尸与大队长、教导员他们排查摸底出的失踪者是相吻合的。

  文县的交警们,英雄的交警们,终于完成了地震之后,又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