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93青年看社会

  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同北京、上海、广州、山东、辽宁、连云港等省市青少年研究所、广西团校、四川前锋无线电厂团委联合进行了当前青年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分析。

  调查的对象,是18~35岁年龄段的学生、科技人员、教师、共青团团干部及其他职业的青年,侧重于高文化层次的青年。

  现将调查中展示的问题分析如下:

  1.政治态度趋于稳定

  问卷中,回答对党的十四大“关心”和“非常关心”的分别占42.6%和46.5%,总计达89.1%;表示“不关心”的,仅占1.4%。对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各项决议,“拥护”和“完全拥护”的分别占37.9%和37.4%,“服从党的决定”的占17.9%,总计作出正面积极反应的占93.2%,但也有6.8%的人表示“还要思考”。

  对大学生的另一份问卷调查表明:

  当问卷扩大到青年范围时,对中国当前政局的看法,您倾向哪一种?结果表明:

  认为政治局势稳定和比较稳定的占88.7%,认为不够稳定和不稳定的仅占9.5%,不关心政治局势的仅占1.8%。在职业分析栏中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集中判断为稳定和比较稳定的占突出地位,分别为90.3%和89.6%;相对来说,科技人员稍低,为76.7%;认为局势不够稳定的,以研究生学历的青年为突出,占18.5%。

  1.992年春节前后,全国流行“红太阳热”。青年几项选择答案是:(1)对革命领袖的崇敬(23.1%),(2)新的偶像崇拜(7.9%),(3)赶时髦(21.2%),(4)怀旧恋旧心态(18.7%),(5)对现实不满(15.4%),(6)说不清(13.7%)。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地位应是怎样的?青年人回答为“必须坚持”的占80.5%;认为“有些方面需要坚持”的,占14%;2.1%的人认为“不必坚持”。这与1988年10月的调查作比较,那时问卷中有“您认为改革是否有必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题,回答“很有必要”的,仅占28.27%,大多数人选择了“有必要,但不能僵化”(53.56%);认为“没有必要”和“无所谓”的占7.61%。

  2.对经济改革态度乐观

  在回答我国经济改革的出路的问题时,问卷调查表明,主张强化市场经济的占42.5%,主张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占36.4%。这两项取积极态度的人共占78.9%,而主张强调计划经济的人占21.3%。

  新闻媒介对于改革大潮的宣传鼓动,大多数青年认为有利于解放思想(占42.1%),有利于吸引外资(占29%)的,总计占71.1%。

  对于市场经济机制本身,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关于新出台的几项改革措施的征答结果,却出人意料地表明,青年人大多数对此持乐观的态度。

  关于调整和提高物价问题。在1988年的全国青年思想状况问卷调查中,92.75%的人认为当年的抢购风是物价改革失控和人们不适应物价放开造成的;65.71%的青年人认为物价放开必须以相应提高工资为条件;在“最感烦恼的十个问题”中,青年人把“乱涨价”摆在首位,占63.79%。但是,这种情况在这次调查中改变了。问卷中针对不久前国家对交通、燃料价格的上调,群众持平静态度一事,寻其原因,结果答案是:“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一项占43.6%,“对价格调整的承受能力强了”一项占31.1%;选择消极性答案的,认为“不满意也没有办法”的占21.2%,认为“孕育着不满情绪”的仅占4.1%。

  关于大学生不包分配的问题。这是1988年以来曾经出现并引起争议的一种主张。过去,大学生中相当多的人曾反对实行这种政策,认为这会导致走后门之类的歪风。但是在这次调査中出现了变化。在“您怎样评价国家对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的政策”调查问题中,回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占37.4%;认为“会助长走后门的歪风”的占26.2%;认为“现在不具备实行这一政策的条件”的占26%;回答为“说不清”的占10.5%。可见青年对这项改革支持态度的比率比较高,三种鼎立的意见中,乐观态度占了上风。

  3.痛恨腐败呼吁政改

  青年对社会问题的不满集中于党和政府人员中存在的腐败现象。这种状况,与1988年调查的结果基本相似。

  问卷题目:“您对目前出现的腐败现象的程度作何估计”。认为目前腐败现象很严重和比较严重的青年占89.3%,为绝大多数,相反,认为不严重的仅占2.9%,持无所谓不注目态度的仅占1.4%,说不清的占6.4%,三项总和仅占10.7%。青年对五种社会丑恶现象的厌恶程度排序依次是: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其他。

  问卷调查中,有一题为“您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的四项选择中,最突出的选择是“铲除腐败,建立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占50.3%;主张“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屈居二位,占41.1%。同样这个问题,在1988年调查中居首位的选择是:“党政分开”(47.8%),第二位是“决策民主”(30.15%),而“剥夺特权”这种激进主张则占七项关键措施中的第五位。

  问卷题目:您认为危害社会主义国家安定局面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十种排序,依次是:(1)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2)法制不健全,社会秩序混乱;(3)社会治安状况不好;(4)惩治腐败不力;(5)物价上涨;

  (6)分配不公;(7)改革开放不大胆;(8)国外反动势力的煽动;(9)现代西方思潮的影响;(10)政策不稳定。

  在比较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时,青年人大多数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占57.7%),其他三种理解总和42.3%。

  4.青年思想理论上存在较多混乱

  在问卷调查中有“你身边多数青年的社会主义信仰状况”一题。调查表明:

  有坚定信仰的仅占7.7%,没有信仰的占14.2%,两头都是较小比率。而大多数青年则处于“有信仰,但也有困惑”的状态。

  从文化层次分析,自我评价“没有信仰”的研究生学历的最为突出,占同层次的27.3%,其他本科、大专层次占5.4%,中等文化层次占6.3%,比研究生层次比率低得多。从职业来看,科技人员部分“没有信仰”的最多占9.3%;其他,教师和学生均占6%,共青团干部中自认“没有信仰”的最少,仅占1.6%。

  在问卷调查中,有一题是“下列爱国主义的各种理解,您倾向哪一种?”结果是,认为“爱国必爱社会主义”的占37%,认为“爱国不必爱社会主义”的占38.2%,认为“爱国起码不反对社会主义”的占24.8%。较突出的是前两项选择。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访谈调查和同行讨论中,发现青年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中国特点的资本主义。

  这次问卷调査中,有一题为“您认为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其民主状况如何?”回答“中国的民主制度优越”的占28.3%,回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优越”的占7.8%,绝大部分人认为是“各有利弊”,占57.6%。

  在问卷中问及苏联及东欧剧变的实质时,有57.3%的人认为是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有21.4%的人认为是“各国自己选择的改革之路”,还有11.8%的人认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改革以来发生的几次学潮,您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回答如下:较集中的意见是认为“社会问题的激发”(占41.6%),还有15.9%的青年认为学潮是表达自己意见的一种方式,还有7.5%的青年认为学潮是爱国主义的表现。而认为学潮是受资产阶级自由化影响的占27.4%,认为青年学生不成熟、爱闹事的占7.7%。从文化层次分析,研究生层次突出以肯定的态度评价学潮(占94.8%),而大专和本科稍次(占65.9%)。从职业来分析,科技人员和教师对学潮持肯定态度的居多,分别占73.7%和69.3%;而学生则稍次,仅占62.9%。

  在评价过去的学潮方面,也有类似的倾向肯定的情况。问卷中问及1985年学潮的原因时,47.8%的人认为是“对当时的不正之风不满”,18.5%的人认为是“爱国,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22.6%的人认为是“受别有用心的人挑动”,11%的人认为“对改革开放和新环境不适应”。作出肯定评价的总计占66.3%,否定评价的占33.7%。

  在问及“您在生活中最大的苦恼是什么”的七项选择中,青年人排列在首位的是“经济收入太少”,其他依次是:没有住房,人际关系不好,学非所用,婚恋问题难,才能难以充分发挥,出国难。同样的问题,在1988年全国调查中,“收入少”这一苦恼是排在第5位,前四位依次为:乱涨价,领导待人不公正,工作岗位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缺乏良好的娱乐场所。

  在问卷调查中,“您认为赶超亚洲四小龙最难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一题,选择“教育发展水平”一项,占48.5%,其他,“经济发展水平”占26.2%,“社会道德水平”占15.4%,“科技水平”占9.9%。可见,青年人对教育的现状和前途很不乐观。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教育的状况在许多地方已不如解放初期的水平。农民子弟上大学的路越来越窄。大学教育面临着经费上难以维持的局面,使大学校长们无心抓教学,主要精力考虑创收。

  对于自费上大学或将来自费上大学,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及其家长表示不能承受。在“您对自费上大学的主张作何评价”一问中,43.9%的人表示“不能承受”,37.5%的人表示“能够承受”,18.6%的人表示“不关心”。

  (原作发表于1994年2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