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十四回 圣天子登位封功臣

却说薛魁用锤击开城门,那些守门兵丁说声:“不好了!打进城来了!

大家快走,性命要紧!”一哄而散。再言薛魁正往前进,灯下武三思来也。

薛魁迎上前来,亦不答话,举锤就打。且说薛魁部下人马,四散拢来,四鼓时候,也到东门,虽开着城,但不知主将何往,只得扎下营盘。不多一时,二队正先锋的人马也到了。薛勇部下人道:“你主将在那里?”众人禀道:“我主将因我们行迟,先奔前来,小人等到时,城门已开,想是先进城去了。”

薛勇大惊道:“今乃奉诏进京,不过诛奸戮佞,忠良之辈不可伤害。五弟素来有粗无细,那里还分青红皂白?禁城之中,倘惊圣驾,其罪不小。况武三思英名素著,吾弟一人,恐受其困。”连忙催动人马进城。及至进大街以上,只见薛魁提锤找人厮杀。薛勇连忙吆喝道:“禁城不可乱动!”薛魁见薛勇来至,亦勒马而待。薛勇问其所以,薛魁道:“武三思这老儿,已被兄弟一锤打死。”薛勇道:“武三思既除,不可妄杀一人,速速围住了奸贼府第,擒捉人口。”于是将王、栾、薛、武人口,尽皆拿下。京城不敢屯外镇之兵,恐惊圣驾,将众人家口俱押出城,扎下营盘,以待大兵。

天明时,大兵已到。满京臣僚俱知太子驾临,皆朝服出迎。庐陵王道:“孤今进城朝母,众卿在营等候,钦王狄仁杰、大元帅薛刚二卿随孤进朝。”

众人领旨。王乘龙辇行到午门,黄门启奏武后,武后诏见。王到金殿,山呼己毕,哭道:“儿臣久离膝下,朝思暮想,今日得见皇娘,真万幸也。”武后道:“向日儿幼,为娘代你理国。今已成立,我又年老,故诏皇儿回朝禅位。”庐陵王谢恩。武后又宣狄仁杰至殿。武后道:“迎王还国,皆卿之力也。命卿酌议禅位吉期。”狄公遵旨。是日乃九月二十八日,同太史议定十月初二日上吉。复奏武后,武后准奏十月初二日禅位,令翰林院编修召太子进宫宿歇,母子酌议朝事,诸卿退朝。及至十月初二日,合朝文武早朝伺候,王登大宝,众臣朝贺,山呼已毕,改元大唐神龙元年,为中宗皇帝,大赦天下。大无帅薛刚奏道:“张、栾、王、薛、武众家口押赴市曹,请旨发落。”

天子道:“尽皆斩首。”君臣正在议事,只见内宫一个太监,慌慌张张驾前奏道:“太后娘娘自缢驾崩!”大子大哭,京中群臣挂孝。次日先颁喜诏,后颁哀诏。太后丧事已毕,安乐宫摆宴,大宴群臣。天子因有太后之丧,不便赴宴,敕命梁公狄仁杰主席。众臣正饮之间,只见一个内官手捧皇诏前来,众人跪接。那内官居中站立,开读圣旨道:“旨下,跪听宣读。”旨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巨无君,如网无纲;君无臣,如体乏手。我大唐先皇帝驾崩,朕躬尚幼,先太后代执朝事,而我先太后幽闲贞静,里闻有余,外事岂所深知耶?意被奸佞蒙蔽,逐朕外镇,不容还朝,几乎有失先帝之业。今除奸戮佞,迎朕回朝,复得基业者,皆卿等之力也。不正典刑,无以警戒奸谗;不行赏封,何以鼓舞忠义。张天佐、王怀仁、王怀义先已被杀,家口正典,余党姑置不究。尔等诸臣论功封赏:狄仁杰,原封钦王,无以加封,恩袭公爵,加禄万钟。薛刚,进封平西王兼兵马大元帅。薛强,进封平国公兼兵马副元帅。薛勇,进封无量大将军兼正先锋。薛魁,进封无敌大将军兼副先锋。鲍福,封安国公。花尊,封定国公。胡琏、巴龙、巴虎、巴彪、巴豹、巴仁、巴义、巴礼、巴智、巴信、徐苓、骆宾候、濮万里,俱封总兵。濮行云,封总兵,有保迎朕大巨大功,加封卫武将军。余千,封总兵,有保迎朕大巨大功,加封卫武将军。

众女卿,各随夫品。鲍金花,有迎朕大功,照武状元之职,恩赐一品夫人。花碧莲,虽系副室,有迎朕大功,恩赐一品夫人。胡赛花,有迎朕大功,照武探花之职,恩赐一品夫人。

修氏素娘,宁死不失节烈,又有随迎朕大功,恩赐节义夫人。其子成立,另行封赏。胡理,只身夺关,以死报国,敕赐忠武侯,以礼殡葬。在京诸臣,各安原职;既封之后,各安本职。钦哉!谢恩。

宣读已毕,众人谢恩,宴罢各归寓所。

次日早朝,狄仁杰奏道:“五台山上肖安、肖计、肖月并徒黄胖四个和尚皆有忠义之心。潼关解臣之危,原许陛下回朝之后,奏明加封,陛下今登大宝,乞赐纣赏,以彰圣恩。”天子准奏,差官至五台山宣诏肖安等四众。

四众接旨谢恩毕,款待天使,少不得备斋留住一宵。次日天明,肖安四众随了天使,一同进京,非止一日。那日早到,差官来至午门缴旨。黄门官启奏皇上,传旨宣肖安等上殿。肖安听宣,师徒四众,来至金阶,山呼“万岁”

已毕。王开金口问道:“尔等师徒,素有禅规,更兼英勇。向日狄卿迎朕遇奸,若非圣僧解危,朕不知何日还朝。”肖安等奏道:“贫僧向日路遇狄千岁遇奸,托万岁洪福齐天,天意除奸,非僧人之能为也。今蒙圣恩过奖,实僧人之罪也。”皇上道:“尔等不必谦辞,听朕封来:肖安,封文英式勇护国大禅师,赐紫金盂,赐杖一、大红袈裟一。肖计,封神威义勇祐国副禅师,赐杖一、袈裟一。肖月,封兴佛静坛禅师,赐袈裟一、僧鞋袜一。黄胖,封半痴长老兼僧纲掌教之职。”

皇上封过四憎,四僧口称:“臣僧等谢恩,愿吾王万寿无疆!圣寿无疆!”

山呼已毕,皇上回宫,众臣朝散。再讲肖安等,狄千岁少不得款留王府用斋。

不日师徒人朝,谢恩辞驾回山,大子准奏。师徒又谢过狄千岁,狄千岁少不得有礼物相送,送至郊外而别。不讲肖安等回山。再言大唐君明臣良,纲纪复正。正是:

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中驾六龙。

且不讲大唐天子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再言骆宏勋荣任狼山总兵,差人到宁波府,将桂太太请来侍奉。家内有桂小姐、花姑娘朝欢暮乐。后来花、桂二位夫人皆生贵子:桂氏生二子,取名文龙、文虎;花氏所生三子,取名文凤、文鸾、文鳌。骆宏勋将文虎继与桂府为嗣,又将文鸾继与花氏为嗣,又将文鳌继与巴府为嗣,因向日误伤巴结之命,而三氏皆有后人;后来五子俱系皇家栋梁,至今昌盛。

再讲任正千久镇渲关,后来在任,娶妻方氏,所生一子一女,子名应龙,女唤素英,后与骆宏勋为媳、文龙为妻。至此骆、任世代相好,至今如始。

余千后来官到兵马大元帅,娶妻秦氏,系世袭国公秦氏爷之女,所生四子二女,长女嫁与骆宏勋次子文凤为妻,次女嫁与任公子之应龙为妻,四子长成,俱是文武,在朝伴君。后来之人看到了余千之事忠直,有诗为证。诗曰:自动心中直,平生胆气豪。

切齿恨王贺,救主不辞劳。

四杰成名重,义志贯九霄。

天祐忠义士,高官位列朝。

这几句诗单表余千忠义可嘉。再看花振芳夫妇,有骆宏勋长年侍奉,鲍自安有婿送终,寿至耄耋之外。后人看到鲍自安与花振芳之事,有诗为证。

诗曰:

根主江湖客,忠肝直胆心。

忘身惟救友,立志保圣门。

杀奸兼救难,除佞恤孤怜。

今朝留竹帛,千古显芳名。

后来花、鲍二老一笑而终。巴氏弟兄各各荣任总兵之职。那节妇修素娘之了长大成立,读书上进,圣恩御赐,荣显门庭,娶妻生子,孤传梅氏宗支:此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至此已完成《反唐后传》一本故事。诗曰:江湖有义终非盗,衣冠无良岂是人?

王贺奸淫终有根,佞贼擅权狂费心。

世赖栾贼今何在?梅滔奸险也丧身。

余千舍命存忠义,呈令千古美名存。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