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五、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改造

1.知识经济的物质基础是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方面要求发展新兴高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则是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改造,后者对现阶段的中国更为艰巨。

2.注重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我国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方向:一是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的技术创新,因为只有产品升级换代,才能形成创新的需求,使传统产业部门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二是促进产品深加工的技术创新,因为只有产品深加工,才能拉长传统产业链,有利于在更大程度上推动传统产业的有效需求。

3.改造传统产业的目的是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新经济增长理论并没有否定比较优势理论,因此,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循环,乃是问题的关键。

4.信息技术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技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化趋势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生活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基础的共性技术。

5.利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企业,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6.改造传统产业,并不能够仅仅停留在生产力——技术的层次,按照系统结构和功能对应的原则,必须深入到生产关系——组织的层次进行改造。

7.传统产业的改造是相当复杂的,制约因素很多,现实情况决定了目前只能采取一种渐进的发展战略,以时间换空间的战术可能是最佳选择。

总之,知识经济对社会的影响现在还是初露端倪,但其深度、广度和强度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未来变革的震撼。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我们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新的机遇,进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迎接新的挑战。

(4)红色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发展系统研究(提纲)

郑永强

1.导论

1.1概述

1.2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1.2.1研究的背景

1.2.2学位论文调研

1.2.3选题意义及目的

1.3国内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及特点

1.3.1国内理论前沿

1.3.2特点

1.4红色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的界定

1.4.1红色资源的界定

(1)红色资源地区的划分标准

(2)红色资源地区的界定

1.4.2红色资源地区的现状及分类

(1)现状及分布情况。

(2)分类已进入小康地区基本解决了温饱正向小康迈进地区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

1.4.3红色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的界定

(1)欠发达地区的概念

(2)红色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的界定

2.红色资源富集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

2.1欠发达地区红色资源成因分析

2.1.1自然环境

2.1.2人文环境

2.1.3国情因素

2.2红色欠发达地区的历史贡献

2.2.1革命贡献

2.2.2生态资源贡献

2.2.3人力资源贡献

2.3新时期红色富集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2.3.1地位分析(政治影响、全面发展中的地位)

2.3.2作用分析(教育贡献、生态恢复等贡献)

2.4红色富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困境分析

2.4.1贫困问题突出

2.4.1.1生态贫困

(1)地质地貌复杂,气候干旱多灾

(2)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承载能力脆弱

(3)生存环境恶劣,需搬迁移民人口众多

2.4.1.2制度贫困

(1)上层建筑规模偏大

(2)管理方式落后,运行效率低下

(3)政府外部驱动效应不足(缩小地区间差距、政府投资、转移支付等)

2.4.1.3人才贫困

(1)成因

(2)现状

2.4.2经济发展滞后

2.4.2.1生产条件差,农民收入低

2.4.2.2综合经济实力弱,地方财政困难

2.4.2.3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发展环境差

2.4.2.4产业结构不合理

2.4.2.5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发育程度低

2.4.3社会进步缓慢

2.4.3.1思想观念落后

2.4.3.2教育科技落后

2.4.3.3文化卫生事业落后

3.红色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的支持评价研究

3.1国家支持历史回顾

3.1.1扶贫政策支持

3.1.2资金项目支持

3.1.3提供发展援助

3.1.4协调区际关系支持

3.2支持现状评价

3.2.1支持成效(肯定成绩)

3.2.2现状评析(区际间不平衡,仍然欠发达)

3.2.3激活目标

3.3发展滞后风险性因素预测

3.3.1政治安全(社会稳定)

3.3.2经济安全(建设小康社会)

3.3.3生态安全(生态环境)

4.红色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国家战略研究

4.1实施国家战略的意义

4.1.1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4.1.2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

4.1.3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历史需要

4.2国家战略的政策构成

4.2.1扶贫开发

4.2.2生态建设

4.2.3基础设施建设

4.2.4财税优惠政策支持

4.2.5社会事业建设

5.红色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地方战略研究

5.1红色品牌系统研究

5.1.1红色品牌包装

5.1.1.1品牌的内涵和作用

5.1.1.2包装的涵义

5.1.1.3包装的目标体系

5.1.2红色产业开发

5.1.2.1红色文化产业

(1)红色文化内涵(定义、特征)

(2)红色文化意义

(3)红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

5.1.3红色旅游产业

5.1.3.1红色旅游现状分析

5.1.3.2红色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

5.1.3.3红色旅游业发展对策分析

5.1.3.4红色旅游产品开发

5.1.4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

(1)红色教育的定位

(2)红色教育的意义

(3)红色教育的系统设计

5.1.5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建设

(1)红色纪念地的保护和管理

(2)红色资源的搜集与整理

(3)红色景观建设

5.2区域优势资源与产业开发

5.2.1区域优势资源分析

(1)共性优势

(2)个性优势

5.2.2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原则

5.2.3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对策

5.3人力资源开发

5.3.1红色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5.3.2人力资源发展对策研究

(1)教育事业

(2)科技事业

(3)卫生事业

(4)人口与计划生育

5.3.3人才战略研究

(1)人才的开发

(2)人才的合理利用

5.4统筹资源、全面发展

5.4.1移民开发

5.4.2扶贫开发

5.4.3区域调整

5.5制度创新机制

5.5.1制度创新的途径

5.5.2教育与意识形态环境的变化是制度创新的重要条件

5.5.3地方政府与制度创新

(1)地方政府推动制度创新的优点

(2)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6.红色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精神动力研究

6.1精神动力内涵

6.2精神动力现实意义

6.3红色精神研究

6.3.1历史背景分析

6.3.2科学内涵

6.3.3历史作用

6.3.4发展历程

6.3.5现实意义

7.红色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途径

7.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7.2红色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7.2.1背景分析

(1)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明显

(2)综合国力明显提高

(3)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7.2.2机制的内涵和作用

7.2.3机制的内在关联性

7.2.4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机制

(1)政府管理机制

(2)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

(3)有保障的投入机制

(4)资源的科学配置机制

7.3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与途径研究

7.3.2红色富集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

7.3.2.1井冈山可持续发展模式

7.3.2.2瑞金可持续发展模式

7.3.2.3遵义可持续发展模式

7.3.2.4百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7.3.3红色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7.3.3.1制定特殊优惠扶持政策

7.3.3.2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7.3.3.3调整产业结构

7.3.3.4开发优势资源

7.3.3.5发展特色产业

7.3.3.6生态环境建设

8.红色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系统发展的实证研究

8.1概述

8.2延安红色旅游优势力及其战略制定的实证研究

8.2.1变量构造

8.2.2目前红色旅游优势力状况分析

8.2.3红色旅游战略状况研究

(1)目标设计

(2)量化分析

(3)结论

8.3特色产业开发实证研究

8.4延安生态建设模型的实证检验

8.4.1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经验获取

8.4.2生态恢复绩效评估

8.4.3结论

8.5延安红色教育基地实证分析

8.5.1基地定位

8.5.2红色教育类型分析

8.5.3开展红色教育状况

8.6本章小结

9.结论(注:未完成的博士论文)

对发展与代价的理性认识郑永强(西北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信息化工程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72)

摘要:发展并不总是意味着进步,其中蕴涵着牺牲、损失、放弃等负效应,也就是所谓的代价,社会发展就是通过付出代价并扬弃代价的方式实现的。代价是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是进步和代价的统一体。

关键词:发展进步代价一在通常意义上,代价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消耗的物质或精力”。与汉语中的“代价”相对应的英语词汇是cost。

《韦伯斯特大辞典》中cost的含义之一是“丢失、丧失或损害,它们或是作为获得某种东西的必要费用,或是作为一种行动的不可避免的结果或惩罚”。英语中的另一词汇price有时也译作“代价”。《韦伯斯特大辞典》中的price的含义之一是“得到或提供某物的代价”。“代价”一词在经济学中最早得到使用,在经济学中,代价和成本概念一致,即为了一定的产出而进行的投入或所消耗的成本,人们往往以此来衡量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效益的好坏。在社会学中,代价是一种理性的尺度,即人决定其社会生活中理性行为的个体性判断及选择标准。美国社会学家乔治·霍曼斯认为,经济理论建立在人们在经济交往中企图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这一假说的基础上;他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企图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所不同的是经济生活中的代价表现为金钱或物质等有形的东西,而社会生活中的代价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如友情、义务、声望、权威等无形的东西。据此,霍曼斯认为,代价是“为获得某种报偿而受到的惩罚或放弃掉的另一收益”。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论述21种人类文明时,讲述了多种代价:挑战过于严重的代价、环境过于舒适的代价、应战时用力过猛的代价和高度适应的代价等等。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代价作为一个价值性概念,是指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以实现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付出的牺牲、损失、放弃以及由此造成的与主体价值相背的负效应或消极后果。代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代价存在于价值目标的选择过程中。社会发展目标并非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多样性根源于人的需求的多样性。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多种需求不可能同时满足,社会发展的多重目标也不可能同时实现,这就要求人们对发展目标进行选择。在众多的价值目标中,由于选择了优先发展的主导价值目标,从而导致其他价值目标的抑制、损害乃至放弃,这些被抑制、损害或牺牲的价值就是为实现主导价值目标而付出的代价。借用经济学上的“机会成本”。

的概念,此种意义上的代价就是社会为发展所支付的社会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上,既有生产成本又有机会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某种产品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机会成本是指这些产品被用于生产一种产品就不能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在社会发展中,我们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当我们要实现某种价值目标时不得不牺牲其他价值目标,这就是实现某种价值目标时必须付出的机会成本。

第二,代价存在于成本的实际投入中。这就是主体为了谋求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作的必要的投入或付出,也即成本。应该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都必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资源投入、资本投入、人力投入等等,这种投入是必需的,因为有支出才会有收益。当然,这里有一个投入合理与否的问题。合理的投入无疑对社会发展是有利的,而不合理的投入对社会发展是有害的。

第三,代价存在于主体的实践活动中。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价值世界的创造过程。然而,人的创价活动往往具有双重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正效应是人通过创价活动达到了一个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活动结果;负效应是指被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对象物,不但不是对创价活动主体的本质力量及其过程的积极肯定,而是反过来成了压抑、束缚和否定主体生存发展的异己力量,这种实践活动的负效应就是代价。近代以来,人的创价活动所带来的负效应是全方位的。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人的创价活动的负效应表现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土壤退化以及全球性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等;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看,表现为人创造出来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体制、组织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等;从人与自身的关系上看,人的创价活动所衍生出来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等,使人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尊严、权力、价值,使人变成非人化的物。从人类实践活动的总体情况来看,只存在代价大小的问题,而不存在有无的问题。

第四,代价存在于价值的转换过程中。在新旧价值的转换过程中,人们为了实现新的价值目标损害或牺牲一些已有的价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历史的任何进步都伴随着相对的退步。

诚如恩格斯所言:“数千年文明制度的建立,是以原始平等的丧失和纯朴道德的失落为代价的。”“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上,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性,有些新价值目标的创造和实现常常是以否定一些既有的旧价值为代价,这就是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损失性。

第五,代价存在于人的认识活动中。人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从事价值创造活动的,这就决定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其间难免发生失误。诚然,同动物的活动相比,人类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是有一定的预见能力的,但这种预见能力又是不充分的,因而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人们不可能“全息性”地对未来作出预测。正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在创价的活动中难免要为此付出代价。

二代价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人的实践活动由于受主客观诸多条件的限制而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就使得代价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人们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代价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代价的主体承担者的角度,把代价分为个人代价和集体代价。从人的实践活动所赖以进行的前提来看,代价可分为投入性代价(或消耗性代价)和选择性代价。从代价的损耗性质来看,代价可分为物质代价和精神代价。从代价发生作用的时效来看,代价可分为短期代价和长期代价。从代价的功能来看,代价可分为必要代价和非必要代价。如此等等。

代价作为与进步相对立的一种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客观存在。代价产生的原因在于:

首先,从实践方面来看。实践作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改造活动,必然要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并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来进行。但是,在现实的发展中,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很难统一起来。一方面,兼顾到了合目的性,却有违背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实践进程总是通过付出代价的方式来实现。因为客观世界“走自己的路”,它不只为主体发展而存在,当主体违背外部世界的规律而只按主观意志行事时,必然产生代价。另一方面,人又有自己的目的和意志,他不仅按照客观规律行事,还要按其目的行事,当实践的发展进程不符合人性的发展要求和人的目的要求时,就必然要付出代价。

其次,从认识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把握需要一个过程,这是因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人的实践活动不可能使主体和客体达到完全的统一,这就使得实践的进程必然以付出代价的方式进行。同时,主体的认识和改造能力由于受着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人的认识这种相对性和历史局限性必然带来人们判断、选择和实践活动的历史局限性,进而必然会造成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某些不合理性,从而使人们的选择和实践付出一定的代价。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这就使得实践的始态和终态之间并不是等价的、对称的、可逆的,而是不等价、不对称、不可逆的。因为它们的关系不是那种由“潜在”到“显在”的预成性的,而是由“无”到“有”的生成性的。在这个意义上,实践的终态总是大于它的始态,终态总是包含着始态所不具有的新的规定。这正是实践活动所特有的创造性和探索性所在。它使实践在其“事先”与“事后”之间形成了一道“无知之幕”,并构成人们充分地预见未来所难以逾越的认识论屏障。正是由于人类实践后果及其潜在效应和延迟效应的不可充分预测性,使得社会发展往往会为此付出代价。

再其次,从主体方面来看。人是社会发展的实现者,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然而,人是有利益矛盾的主体;由于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因而人的需要和利益也就各不相同。尽管人类存在着共同利益,但共同利益的存在并没有消除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间的矛盾和冲突。其表现为:一是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矛盾,这种矛盾往往使社会发展以牺牲个人的、甚至是整个阶级的利益为代价为自己开辟道路。二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人类常常由于思想的狭隘和行为的短视而牺牲长远利益以满足眼前利益,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再次,从活动的手段来看。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属于人化产品,这些产品或成果本身也许是积极的、有益的,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获得产品或成果的手段却是不合理的、不正当的,这也会导致负面效应的产生。

最后,从社会变革方面来看。每一次大的社会变动,其深层的客观原因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其直接结果表现为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原先起支配作用的利益集团(或阶级)有可能在动荡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丧失其主导地位而被新崛起的利益集团取而代之。新的利益集团在追逐自己的利益时必然要否定、夺取其他集团的利益。这样,从社会整体利益实现的角度看,新利益主体的涌现和主体利益的实现必然要以牺牲其他主体的利益为代价。同时,在新的利益主体刚刚产生的时候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而暂时被旧的利益主体所压制或扼杀,这也是一种代价。

代价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探明代价的成因,其目的是要找到克服代价的方式和方法,使社会以最小的代价付出获得最大的发展。

三发展必须以付出代价的方式进行。代价孕育于发展过程中,并构成了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代价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发展表现出深刻的辩证本性。

(一)代价是发展的否定性环节代价意味着“失”,即价值的损耗或消失;因此,付出代价的过程就对已有社会进步成果的消耗和否定的过程。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代价意味着付出,也就是为谋求发展所消耗的成本。

但是,资源是有限的,成本投入的增大意味着总资源的减少;

如果资源的投入超出一定的限度,自然资源的投入会造成资源的再生性危机,那么这将妨碍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进一步的资源投入。

第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众多的发展目标中,选择某一些发展目标就要牺牲另一些发展目标,而有些被牺牲的发展目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种牺牲对社会发展而言就是一种损失。它或使社会发展速度放慢,或使社会发展畸形,如此等等。

第三,由于人的主观失误而造成的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嫁祸于别国的自私的发展行为,只图自己发展而限制甚至千方百计阻挠别国发展的行为,乌托邦式的各种大跃进和洋跃进,鼠目寸光的不为子孙后代考虑的短视行为,不顾全局只顾局部的行为,凡此种种,都使人类、国家、民族蒙受了巨大的灾难。

代价作为社会发展的否定性环节,影响和限制着社会的发展。而且,随着人的创价能力的提高,造成代价的能力也在提高,这无疑会使社会发展承受更大的灾难和痛苦。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所指出的:“每一发明、每一改革、在历史进程中发现的每一技术不仅有它积极的一面,而且有它消极的一面。代价总是要有人来承担的。我不知道在发明印刷术多久之后,批评的人才开始发现它有助于散布错误的意见。今天,对由于汽车的出现而带来的公路上的死亡感到哀悼,这是很寻常的事情;甚至有些科学家对自己发现了解放原子能的种种办法,感到遗憾,因为它可能而且已经作为造成巨大灾难的用途。”(二)代价是社会发展的肯定性环节代价又意味着“得”,有所“失”是为了有所“得”,社会就是通过付出代价并扬弃代价的方式而获得进步的。

第一,代价与社会发展具有直接同一性。一方面,社会发展过程直接就是代价付出的过程。社会要发展,就需要消耗已经积累起来的发展成果,消耗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另一方面,付出积极代价的过程直接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投入与产出是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的。人类付出积极的代价这一投入会直接转化为社会发展这一产出中的一部分,并凝结在社会发展的结果中。也就是说,代价的付出没有丢失,而是直接转移到社会发展中去了。

第二,发展通过付出代价并扬弃代价的方式为自己开辟道路。发展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它面临着种种矛盾和选择,它必然要通过付出代价的方式为自己开辟道路。这里只存在一个代价付出的大小和合理与否的问题,而不存在要不要付出代价的问题。然而,付出代价是为了换取进步。因此,在发展的关节点上,必须扬弃旧的代价,才能实现新的发展。否则,发展将停滞不前。

第三,代价的肯定价值指的是,代价作为社会发展序列的内在环节是对进步的否定,但这种否定又包含着肯定的因素,包含着进一步转化为进步的契机和潜力。从发展的静态结果来看,代价的肯定价值指的是代价作为后果不仅具有消极意义,还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人类妄自菲薄或近视短视行为作出警告、鞭策。二是以否定的形式修正和完善原有不合理的发展目标,以利于筹划和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代价的出现本身就表明了发展目标的制定尚有不合理之处,它还表明发展进程可能偏离了原先预定的发展目标,提醒人们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并制定新的发展目标。三是对新一轮的发展序列起启动、刺激的作用,代价是发展的逻辑起点。

总之,代价本身就是一个内蕴矛盾的辩证性范畴,是否定价值和肯定价值的对立统一。从直接的外在的形式上看,代价表现为否定;从间接的内在实质上看,代价表现为曲折的肯定。

代价以否定和肯定的辩证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四发展要付出代价,但代价的付出有一个大小与合理与否的问题。代价的大小是对代价的数量规定,代价的合理与否则是对代价的质的规定。代价是否要付出以及怎样付出,其主要依据在于代价的合理性及其标准。合理的代价再大也得付,不合理的代价再小也不能付。

代价的合理性是人们对代价付出、代价活动过程及代价结果的理性预测、评价、规范和合理实现,它从人的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角度审视、评价、规范人类的全部活动。代价合理性的本质在于体现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就是说,只有促进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代价才是合理的代价。代价的合理性体现了代价的必然性,合理的代价就是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那么,如何判定代价的合理性?也就是说,代价合理性的标准是什么?一般说来,代价合理性的标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代价的付出是否有必要。有必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合理的代价,无必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不合理的代价。代价的必要性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作出的必要的牺牲或放弃,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实践主体价值目标本身是否必要,二是代价作为一种成本付出是否必要。合理的价值付出是实现主体价值目标的必要条件。第二,代价操作的可行性。

代价的付出是为了达到创价的目标,因此,在付出代价时就必须考虑到代价的付出能否实现创价目标。第三,代价的补益性。

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以最小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也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创价。代价不仅具有价值损失性的一面,还有价值补益性的一面;合理的代价应该是得大于失,利大于弊,补益性大于损失性。第四,代价分配的公平性。合理的代价表现为代价的付出者和价值享有者的统一,如果创价主体只付出代价而不能享有创价的成果,那么,这种代价分配就是不公平的。代价的必要性、可行性、补益性和公平性是衡量代价合理性的标准。如果所付出的代价对创价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并且创价与代价相比得大于失,代价的分配也是相对公平的,那么这种代价就是合理的代价;反之,所付出的代价如果对创价并不必要或不可行,即有失无得或失大于得,或者代价分配具有不公正性,则这种代价就是不合理的代价。

代价的付出固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代价毕竟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把握代价付出的界限,把代价控制在度的范围内。要确定代价付出的度的界限,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社会和民众的承受能力。社会的承受能力主要由社会经济状况、各种社会体制状况、社会权力运作状况等决定的,其基本要求是发展速度与力度要与社会经济实力相适应。民众承受能力则主要是民众的经济收入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代价的付出必须控制在社会和民众的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否则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二是大多数人利益的维护。

付出代价必然意味着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但代价的付出应以不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三是社会的稳定与正常运行。在保证社会稳定与正常运行的限度内,一定的代价付出可以由社会消解、吸收;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社会将无能为力,这样就必然会引起冲突和动乱。四是代价的合理补偿。这里涉及到代价的付出会不会影响社会发展的持续性的问题。如果进一步的发展已对前期的代价做了充分的迅速的补偿,那么,在此限度内,社会发展将会顺利推进。

为了把代价控制在度的范围内,就必须对代价进行合理的调控。代价调控的首要前提是确立社会发展的代价意识,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发展必然会产生代价,只有以较小的代价付出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发展才能顺利推进。为此,在行动之前,必须对代价进行成本预测和效果预测;在实践过程中对代价进行及时的反馈,以便对发展目标、发展方式等进行必要的修正,使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和发展手段的选择更加科学化,从而对代价进行有效的抑制。通过对代价的合理转换和有效取舍,以付出代价最小的发展方式追求最大成效的发展。

浅析区域差异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郑永强(西北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信息化工程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72)

差异是用来对现象和事物进行比较,反映现象和事物在质和量方面的不同的概念,是一种客观判断。区域差异在区域分析时经常使用,表示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多方面差别,如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条件、经济总量和结构、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差别。区域差异具有普遍性和动态性。差异在各个国家之间、一个国家和各个地区之间广泛存在。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有程度上的不同,有的表现明显,有的表现不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一些差异会出现,另一些差异则会消失。

一、对区域差异的认识区域经济运行的目的是提高资源地域空间配置效率,增加区域福利。区域经济发展是实现这一目的主要途径。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观察,区域差异既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又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组合差异和效率差异。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区域自然差异区域自然差异包括区域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地理位置差异是指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地域空间关系。由于区域具有不可重叠的地址特征,每一区域必然处于不同的地域空间,区域的地理位置差异也就必然存在。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区域地理位置对区域的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

自然条件是区域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物质基础。区域自然条件差异是指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在依赖大自然方面存在的差异。它对各区域的自然资源种类及其发展变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长期的影响。如气候状况直接决定农、林、牧、渔业发展的比例、重点和生产效率;地形地貌、人口密度决定了交通运输业和城镇的布局;自然资源禀赋直接影响不同区域产业投资的重点和投资的分配比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是自然界中,基于当前生产力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特别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是大自然经历了温长的成矿周期形成的,一般开采消耗之后很难得到补充和更新。

自然资源最重要的特性在于它的有限性、区域性和整体性。

区域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构成了区域的自然差异。区域的自然差异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区域的自然和地理条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二是这种条件是自然形成的,可以保持不变或变化很缓慢,是一种静态的区域差异;三是这种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长期的、综合的影响。它将在长时期内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到区域的生产成本和投资能力,影响到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

2.区域制度差异经济学中的制度有其特定含义。一般地讲,制度主要指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组织以及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实行的一系列规则、手段和方法。经济制度则是指那种有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活动的决策及其实施的各种组织机构、规则、手段和方法。一切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制度性因素都可以包括在经济制度的范畴之中。

经济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决策机制、信息提供和协调机制、财产权、目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制度变迁的动力是降低交易费用和为经济主体提供更有力的激励。对一国范围内的不同区域而言,主要的经济制度是相同的,但由于各区域自然、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条件不同,在基本制度稳定的同时,各种具体制度在不同区域会呈现出某些差异,而这又会引起区际交易费用差异和对经济主体的激励差异,从而影响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福利增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利用有利的区位条件,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从而使东部地区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下降,民营经济比重上升并成为许多地区GDP的主要贡献者。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大,市场机制发育程度低,民营企业数量少、规范小,在所有制结构中,民营经济比重较小,这种所有制结构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东、西部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程度,使两个区域在交易费用和对经济主体激励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市场机制发展较为成熟,交易费用较低,经济主体所受到的激励也大于西部地区,结果是东部地区资源地域空间配置效率、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均高于西部地区。

3.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是指某一区域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其内容不仅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且包括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改进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综合的技术、经济、社会变革及演讲过程。不同区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通常我们又把这种不同的发展程度称作发展差距。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包括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虽然反映的是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差异,但其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量和结构差异可能缩小,也可能扩大。

区域经济发展总量差异表示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存量资产总量方面的差别。区域经济结构差异主要是指区域之间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程度的差异。由于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不同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特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各产业处于自己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总有一些产业比另一些产业发展更快。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不同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和质量也会不同。区域产业结构演讲就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高度化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在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中,那些代表经济、技术发展方向,能有效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产业部门,逐步起主导使用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与过程的总称。具体而言,包括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由农业向工业、由轻工业向重工业、由“一、二、三”次产业向“三、二、一”。

次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在同一产业内部,由粗加工、浅加工向深加工转化,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化。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质内容和核心。它不仅指现有产业结构下各产业结构总量的扩张,也不仅是产业结构的协调程度提高,而是指产业结构发生结构性变化,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演进。

应当指出,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差异是相互影响变化着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总量和结构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逐渐减弱之势。在经济欠发达时期,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较好的区域,市场经济发展较快,通过区际贸易来弥补本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足的能力也较强。因此,越是发达的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弱,而资金投入、科学技术、人口素质、市场机制方面的影响力越强。此外,不同区域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也会因制度的差异而扩大或缩小。高效率的制度可以弥补区域在自然条件方面的不足,降低区域内部和区际之间的交易费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高度化,进而提高整个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总之,区域差异,既包含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又包含了这些条件的组合和利用效率,它们既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原因,其本身也反映了这种差异性。

二、区域差异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区域差异对区域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长期的影响,在不同条件下这种影响会表现出程度上的差别和某些变化。

1.影响区域经济活动成本和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对区域经济活动的成本和劳动生产率有重要影响。

首先,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活动成本和劳动生产率表现出直接的影响。马克思曾经说过:“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力是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劳动的不同的自然条件使同一劳动质量在不同的国家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量,因而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使得必要劳动时间各不相同”。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差异直接影响到区际经济活动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导致区际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和经济活动成本差异,使同一劳动可以获得不同的产出,或提供相同的产品和劳务需要不同的劳动。其次,区域制度安排差异会导致对不同区域经济主体激励和交易费用节约的差异,从而导致区际劳动生产差异,影响资源地域空间配置效率。

2.影响劳动地域分工水平区域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差异是生产的劳动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而区域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状况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社会经济基础。不同区域在自然方面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活动成本,从而形成不同种类的产品和劳务,从而导致生产的劳动地域分工。或者说,生产的劳动地域分工不过是对上述条件的适应性反映。马克思曾指出:

“不同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此,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自然差别,在公社互相接触时引起产品的相互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步变成商品。”劳动地域分工的基本特征是某一区域专门生产某种(类)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由于区域差异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在不同区域生产同一产品的投入产出效果差别很大,而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又不断创造出新的社会需求,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某一具体的经济活动会不断向最有利的地域空间集中,从而推动劳动地域分工的深化和发展。区域差异越明显,劳动地域分工水平越高。

3.影响区域生产力布局生产力布局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分布,二是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组合。二者相互区别、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个由点、线、面和网络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生产力布局作为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分布和组合,本身是由不同层次的因素组成的系统,是各具特色的生产力因素在特定的结构方式和数量配比下,在适当的时间和地域空间形成的能够创造特殊产品和劳务的有机总体。区域差异对区域生产力布局有着重要影响。区域生产力布局限性既是一个自然过程,又是一个社会过程。区域自然差异直接影响到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分布,而区域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差异,对区域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组合和效率又有关键影响。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决定着不同区域生产力的初始布局。

以上经济和制度差异首先影响生产力基本要素在特定地域空间的聚集效果;其次影响生产力布局赖以存在的社会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企业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再次影响生产力系统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最后影响到生产力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区域差异对区域生产力分局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又有间接的,它不仅影响到生产力布局的现状,更影响到生产力布局的发展趋势。

4.影响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产业结构是指按产业部门分类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结构的适当配置和有序演讲,使各产业部门之间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合理的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产业结构作为具有一定性质和组合形式的产业子系统的集合,其形成和发展内生于产业结构内部的矛盾运动,而产业结构的具体形式又受到各种外部条件如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区域产业结构是以区域差异的存在为前提、在发挥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区域自然差异对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结构形成有直接作用。如交通便利的区域容易发展起外向型经济,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具有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区域产业结构的具体形式同样受到各种外部条件如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演进的逻辑前提是一定的产权安排。特定的产权关系不仅制约着产业结构的演进路径,而且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发育。产权安排首先形成一定的利益格局,在此格局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产业结构都是以保证这种利益格局的实现为前提。社会各个利益主体的关系是相对固定的,居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产业结构演进中起主导作用,产业结构发育与演进主要是各产权主体寻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水平和速度是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条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区域具有不同的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因此,区域差异直接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优化演进。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