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榆林籍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阎揆要(1904-1994) 佳县人。1924年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第三军骑兵团营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清涧起义。曾在杨虎城部任警卫团副团长、团长,八路军总司令部科长、参谋处处长、军政处处长,冀鲁豫军区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西北野战军参谋长,第一野战军参谋长,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秘书长、副院长、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贺大增(1906-1977) 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一团连政治指导员,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三团营政治教导员,第二三四团政治委员,八路军一一五师二四四旅六八九团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冀鲁豫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二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十旅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五师政治委员,第二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副政治委员,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黑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一文化学校政治委员,海军工程学院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崔田民(1912-1991) 绥德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保卫局局长、国民经济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政治委员,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六八九团政治委员,三四四旅政治部主任兼新编第二旅政治委员、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华北局党校第四部主任、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铁道兵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郝旺盛(1917-1998) 绥德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班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排长,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连政治指导员,八路军第五纵队一支队一团连长,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连长、副营长,第七旅特务营营长,新四军第三师七旅二〇团营长,第十九团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四十六团副团长,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四十七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代军长,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员,广东省军区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崔文斌(1917-2000) 绥德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大学特务团连副政治指导员兼教员,中共陇东特委正宁县工委主任,镇远中心县委组织部长,新四军第六支队营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师十六旅三十二团政治处副主任,江苏盱眙总队副政治委员,淮北军区第三军分区独立第一团政治委员,独立第四团政治委员,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四十七团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二十四军七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第七十一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中南军区空军预科室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政治委员,北京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崔军(1928— ) 绥德县人。中共党员,1937年至1946年,先后就读于延安保小、延安自然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1948年赴莫斯科动力学院水电工程专业学习。1954年毕业回国后历任电力工业部北京(水电)勘测设计院工程师,狮子滩水电工程局主任工程师、工区副主任,紫坪铺水电工程局总工程师,青铜峡水电工程局副总工程师,陕西省水电工程局副总工程师兼工程处处长,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六十一支队副支队长,水电指挥部副参谋长、参谋长,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副主任兼参谋长等职,高级工程师,少将军衔。1999年10月离休。

崔世芳(1930— ) 绥德县人。1943年在延安抗小上学,1945年随部队撤离延安前往晋冀鲁豫中央分局。1947年2月参军,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制图科绘图员、校对员。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司令部作训处制图科审校员。1949年在太原军管会工作,1950年任军委作战部测绘局参谋,1954年赴越南在中国军事顾问团参加抗法援越战争,回国后任总参谋部测绘局办公室参谋,1968年任总参测绘局大地航测制印处副处长,1976年任总参测绘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82年任总参测绘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全军地理学会理事长。1988年9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白文仲(1931— ) 绥德县人。1946年7月参加革命,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绥德军分区政治部宣传员,司令部收发员,野战医院文书,政治部民运科、联络科、保卫科干事。1947年参加过大石科遭遇战,第一、二次榆林战役中的神木、响水战斗,永坪阻击战,沙家店战役,太原战役。195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在东北四平志愿军坦克三师留守处工作。1954年先后任师政治部保卫科干事、副科长、科长。1965年9月任坦克第六团政治处主任,1970年2月任坦克独立一团政委,1978年10月任坦克四师副政委,1979年任政委,1983年4月任陆军第十六集团军政委,1987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2月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8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郑守增(1944— ) 米脂县人。1962年12月入党,1963年1月参军,先后任兰州军区某集团军班长、排长、连长、团副参谋长、团参谋长、团长、师长、集团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1999年4月任兰州军区参谋长,10月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90年6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00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从部队基层成长起来的军队高级指挥员,组织过师以上的实兵战役(战术)演习20多次,在军事理论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先后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

王再兴(1914-1965) 米脂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横山县委书记,陕北红军游击支队政治委员,红二十八军第一团政治委员,八路军一二〇师雁北支队营政治教导员、支队政治委员。绥德保安第四团政治委员,绥中地委书记兼绥蒙军区骑兵旅政治委员,北平军事调配处执行部驻集宁小组代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绥蒙骑兵旅政治委员,陇东军分区政治委员,甘肃军区政治部主任,甘肃军区副政治委员,解放军测绘学院政治委员,装甲兵工程学院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驾伍(1911-1963) 米脂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六支队政治委员,中共陕北省委军事部秘书,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营政治教导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指导员、第二分校大队总支书记、第二分校供给处政治委员,抗大总校政治干部科副科长、科长,组织科副科长,东北军政大学大队政治委员、西满分校政治委员,中南军政大学江西分校副政治委员,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兼总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国辅(1914-1981) 米脂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北红军游击队第二十三支队文书,红二十八军第二十八团团部统计员,八路军宋邓支队政治指导员,晋察冀军区平西第十二支队营副政治教导员、政治教导员,龙赤区队政治委员,北平军分区第十四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晋察军区第二纵队四旅十二团政治委员,第十九兵团补训师政治委员,解放军师副政治委员,第一战车编练基地政治委员,装甲兵学院干部部长,第一坦克学校副政治委员,第二坦克学校政治委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李彬(1915— ) 米脂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二团特派员,鲁西军区后勤部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第四团政治委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一旅二团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十六军四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川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二步兵学校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高本宗(1930— ) 米脂县人。1946年参加革命,曾先后在陕甘宁边区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绥德军分区特务营、一野第四军军部任干事、秘书等职。参加了解放榆林、沙家店、太原、兰州等战役。解放后在西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西北公安部队司令部、兰州军区司令部任秘书。1965年后任兰州军区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司令部党委委员。1983年9月任陕西省军区参谋长,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1年离休。

雷光银(1942— ) 米脂县人。1959年考入西安仪器专科学校,1961年8月响应祖国的号召,肄业入伍,1962年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4年入党。历任班长、排长、团侦察参谋、师侦察参谋、侦察科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新疆军区装备部部长、军区党委常委等职,199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0年12月退休。

姬亮洲(1946— ) 米脂县人。1964年12月入伍,1966年8月入党。历任宁夏军区运输队队长、司训队队长,宁夏军区机关助理员、副处长、处长,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兼党委书记,宁夏军区副司令员。2000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姬有明(1949— ) 米脂县人。中共党员。1966年7月参军,历任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空军第二飞行学院学员,空军某航空测量团飞行员、中队长、大队长、团长,空军第十六飞行学院参谋长、院长(正师职),空军第二飞行学院院长(副军职),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二等功1次,一等功1次,并被评为空军“十佳飞行员标兵”,1991年被授予空军首批“功勋飞行员”。2000年7月授予少将军衔。

慕生忠(1910-1994) 吴堡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北红军游击队第五支队政治委员,红五团政治委员,红二五纵队政治委员,陕北省委委员、白区工作部副部长,中共吴堡县委书记,陕北红军第二作战分区司令员,佳吴中心县委书记,延安东地区作战司令员,山陕特委军事部参谋长、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政治部主任,西北军区进藏部队政治委员,中共西藏工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西藏运输总队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冯维精(1919— ) 吴堡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军委二局译电员,八路军总部机要员,军委二局四科机要员,一科股长,一处一科副科长,四系副主任、四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七科科长,西北军区司令部三处处长,二局局长,军委技术部一局副局长、局长,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一局局长、十局局长,三部副部长、政治委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张绍增(1943— ) 吴堡县人。中共党员,1962年考入重庆第七军医大学,1968年后在兰州军区解放军第一、二十五、六、总医院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泌尿外科主任、专家组成员,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曾获军队及省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主编或参与主编专著11本,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被授予少将军衔(文职)。

王兆相(1909— ) 神木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二十六军特务队队长,神木县游击队队长,陕北红军独立第三团团长,神府独立师师长,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警备第六团团长,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十八师师长,辽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四十九军一六二师师长,湖南军区衡阳军分区司令员,解放军后勤学院后勤组织系副主任、主任,后勤学院高级班班主任,高级工程兵学校校长,工程兵学院副院长、院长,解放军工程兵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许培仁(1912— ) 神木县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神木县赤卫队大队长,红二十七军独立三团经理处处长,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十一支队政治委员,陕北独立师一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民运科科长、总务科科长,供给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后勤总兵站部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后勤部第二分部副政治委员,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南军区海军后勤部政治委员,海军南海舰队后勤部政治委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高文华(1945— ) 神木县人。中共党员,1960年8月参加工作,任神木县三堂公社通讯员,1964年参军,在陕西军区独立师历任排长、副连长、作训参谋、副营长、副团长。1983年后历任武警陕西总队副参谋长、副总队长,总队长、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兼武警总队队长、党委副书记。1996年3月后任武警陕西总队总队长(副军职),武警甘肃省总队总队长、党委副书记。1996年7月晋升为武警少将军衔。1998年1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共甘肃省第九、十届委员。

白寿康(1912— ) 清涧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二十八军军部参谋、第三团连长,中共延安县委军事部部长、独立营营长、独立团团长,三边军分区保安司令员,陇东军分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警备第四团副团长、团长,陕甘宁边区三边警备区参谋长,延属军分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四军十二师副师长,解放军公安部队师政治委员,高级公安学校政治委员,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政治委员,解放军第二炮兵后勤部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牛化东(1906-1995) 定边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被派到西北军从事兵运工作。在西北军任排长、连长,新编第十一旅参谋、军械官、副团长,1945年参与领导该旅在安边的起义,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十一旅副旅长,三边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新编十一旅副旅长,宁夏军区参谋长,银川军分区司令员,宁夏军区副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

汪洋(1920— ) 横山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九团副排长、宣传干事、副连长、旅作战参谋,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第一支队独立二团团长,第一支队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五师第十四团团长,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参谋长,东北军区警卫师师长,志愿军师长、军参谋长,解放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安鲛驹(1936— ) 子洲县人。1956年入党。1959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在公安部工作,历任办事员、科长。1983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后,历任武警部队司令部内卫处副处长、处长,副参谋长,武警部队副司令员。1993年被授予武警少将军衔。1996年4月退休。

徐作旭(1941— ) 子洲县人。中共党员。1959年1月参军,历任青海玉树骑兵一支队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玉树骑兵支队副政治指导员,兰州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监察科干事、副科长、科长,兰州军区纪委办公室正团职干事、副主任,兰州军区后勤部二十七分部政委、党委书记,青海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政委等职。1993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纪海亮(1946— ) 子洲县人。1963年入伍,1965年入党。历任兰州军区驻甘肃某炮兵部队战士、班长、排长、副指导员、团机关干事、政治处副主任,兰州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员、处长、副检察长,兰州军区老干部工作局局长、群众工作部部长,兰州军区驻河西走廊某师政委,宁夏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被授予少将军衔。

高耀山(1931— ) 靖边县人。1946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3月参军,194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甘宁边区蒙汉骑兵支队通信员、内蒙古军区伊克昭盟军分区政治部保卫干事、三支队连政治指导员,绥蒙军区后方总医院连政治指导员,兰州军区独立骑兵第二团连政治指导员、团司令部军务股长,青海省军区果洛骑兵支队副参谋长,兰州军区骑兵二师七团参谋长,甘肃省军区骑兵团团长、甘南军分区副参谋长、酒泉军分区副司令员兼边防团团长,酒泉军分区司令员、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省军区专职纪委书记等职。1988年8月授予少将军衔,1991年离休。

陈宝林(1946— ) 靖边县人。1965年参军,在西藏军区第五十二师一五七团服役。参加了中印边境乃堆山口守卫战,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1967年1月入党,任成都军区张国华司令员的保卫干事,第五十军侦察连副连长。1972年9月任第一四九师侦察参谋,1979年任第一四九师侦察科副科长,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三等功。1979年12月,任第一四九师四四七团副团长,1982年7月起,历任第一四九师副参谋长、四四五团团长,第一四九师副师长,参加了中印边境地区演习。1988年在国防大学深造。1989年7月任一四九师副师长。1990年10月任四川涪陵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93年2月,任四川黔江军分区司令员,被四川省委树为“人民公仆”。1997年7月任重庆警备区参谋长。2003年7月任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被授予少将军衔。

郝长熙(1932— ) 府谷县人。1948年4月入伍,同年入党。历任西北军区警二旅四团三营八连战士,东北军区坦克师摩托化步兵团二营四连排长、副连长,第十预备学校学员兼区队长,桂林步校学员兼区队长、战术教员助理员,校务管理科副科长,第四十三军后勤部运输处副处长、处长、政治处主任、军械处处长,第一二七师后勤部部长,武汉军区后勤部三十三分部副部长、武汉军区后勤部副参谋长,总后勤部基地指挥部参谋长等职。1988年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离休。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