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汪景祺与朱曙荪谈论榆林“风卷沙土与城平”及军事、民情

清雍正二年(1724)三月十六日,汪景祺随年羹尧西征驻西安开元寺,与榆林参议朱曙荪谈论榆林兵备情况后,汪景祺在其《读书堂西征随笔》中记朱曙荪所谈榆林兵备状况:“今承平日久,诸事废弛,风卷沙土与城平,人往往骑马自沙土上入城,城门成无用之物。某莅任后,即会同总兵官捐资募民去沙。今虽雉堞俨然,然沙离城仅三丈许,无论一年之后,风卷沙聚,其与城平如故,即使沙不至城垣,而三丈之外,沙有高于城者,据沙埠以巨炮击城,城不能守,此一患也。当时有城河故道,河流甚迅,沙可随之而去。今河道久烟氵睿之,非五六万金不可,无帑可功,无俸可捐,此二患也。榆林向有重兵,且戍卒更番防守。今止榆林镇标三千,而实则二千余人,此三患也。连年旱馑不入正供,且有借仓谷者,其填沟壑者十之二三,流亡者十之五六。去年稍得雨雪,颇有还乡耕种者,本年之催科,百姓已不乐受,而又加之以带征,而又加之以还仓谷,谷每斗四钱五钱不等。榆林沙碛之地,下种一斗所收不过三斗,终岁勤劳不足供一家之食。急公固是难事,沟壑者、流亡者,死者不能再生,散者不能即聚,有司计无所出,则取死者、散者之亲族而桁扬桎梏之,孑遗之民皆以不死不散为恨。借仓谷时,大率十家连保,一家不还九家代偿,尚是情理有。今十家中有死者、有散者,所存止一二家,而责偿八九家之仓谷,还故土者受非常之苦;散于四方者闻之尚肯安居乐业乎?此四患也。榆林道标旧役兵三百,今已奉裁,所存吏胥数人,愚马矣不晓事,且手不能缚一鸡,何以弹压,此五患也。榆林仰食于绥德、米脂诸州县,每晨有以米麦贸易者不过驴子数十驮而已,一日不来通城,其人皆枵腹矣。当年世将饶于财家,有盖藏,有事即广籴瞻民以为持久之策。今城外堡寨十室九空,城内求温饱之家而不多得,此六患也。万一有意外之变,不必贼骑如林也,一夫奋臂而呼,其城立碎,全陕皆震矣。庄凉监司蒋泂以私财募乡勇二千人,精兵甲于两陕。某,书生,遭际圣明,畀以重任,家无儋石之蓄,言如鸿毛之轻,欲去不能,欲留不可,惟有捶胸叹息而已,惘然者久之。余曰:历观古来秦地之乱不在民变而在兵哗,既曰民矣,无甲胄足以自卫,无弓刀足以伤人,无军法则其心不齐,无部伍则其队必乱,而且有父母妻子之足恋,有田园庐舍之可安。兵则不然,闯、献诸贼皆起于裁兵,其明验也。计惟正告总戎严扣尅、禁虚粮、选伎勇、习骑射,胜兵三千,不但可以捍御一城,且可以援剿四境矣。朱曰:见兵皆老弱不堪,遽易之反生不测,此亦非旦夕事也。”

(摘自《榆林市志》附录)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