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三、司彘国与豕喙民

《山海经?海内经》讲到黄帝世系的一段话前有简明的地理介绍:“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这个位于大沙漠以东的“司彘之国”究竟是何种情景,因为记载的缺失今天已无法知晓了。从其命名上看,似乎同彘这种动物不无关系。既然叫做“国”,当然应指人的国家,这种和人与猪都有关联的“国”,不论是否纯然出于神话的幻想,在古代典籍中还是留下了点滴线索。汉代的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一书,便在《山海经》之后全面记述了“海外三十六国”的名称,只是将《山海经》中的称“国”改称“民”。这三十六国基本上与《山海经》中讲的相同,仅有一个是《山海经》所没有的,叫做“豕喙民”,与凿齿民、三头民等奇特国民并处在东南方。高诱注解说:“豕喙民,其喙如豕。凿齿民,吐一齿出口下,长三尺也。三头民,身有三头也。皆南方之国也。”用现代语汇来说,这里的豕喙民就是长着猪一样嘴巴的人种。前面探讨水神韩流的尊容时我们对此已不太陌生。熟悉《西游记》故事的人很容易从此种相貌特征联想到猪八戒的形象。

现实生活中确实也可看到嘴巴突出的人相,用猪嘴来作形容,也是古已有之的。如《国语》中就曾用“虎目而豕喙”来比喻人的相貌。注云:“豕喙长而锐。”可见这只是借用猪嘴来形容既长又尖的人嘴。但作为一种普遍遗传的特征,成为一国一地之民的共相,若非出于误解的话,至少也有神话想象的作用。对于豕喙民的所以然,神话思维通常的解释不外乎按照龙生龙凤生凤的逻辑,设想为人猪结合之后的变种。下面这则泰雅族神话便以悲剧的形式告诉人们这个道理:

从前有个男子,找不到女人愿作他的老婆,不得已与母猪一起。结果母猪怀孕,生下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完全是小猪,另一个虽有人的模样,但嘴巴却尖得像猪而且手脚和指头都很短,丑陋极了。社人们见了他总是捧腹大笑,问他是谁的孩子,可是他始终不敢回答。后来,这个人终于不堪社人们的侮辱,而杀了自己的孩子。

这种人猪结合的结果,不仅从旁说明了豕喙出现在人身上的原因,而且也为短手短足的特征找到了根源。类似韩流神的那种豕喙、豚止的奇特外观,也就不至于令人大惊小怪了。

古典神话与现存的民间神话之间的一个明显差异在于,无论是《山海经》中的人猪合体形象,还是《淮南子》说到的豕喙民,虽外形上与常人有异,却并不带有歧视和贬低的意味,仅有近乎中性的叙述之词,而无明确的价值判断和主观好恶情感色彩。而泰雅族神话则表现出对人猪私通的某种蔑视,对其结果――猪嘴形人的出现当然也要视为耻辱,以至于当事人无法忍受社人们的讥笑,被迫杀死自己那相貌怪异的儿子。造成这种古今差异的重要因素,显然是猪这种动物在人们观念中所占的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那种奉猪为神、视猪为美的原始宗教时代,人若能像猪的话,恐怕非但不是一种耻辱,反倒是一种荣幸。对于韩流、?韦氏之类的古神来说,岂会因为他们与猪有缘,就遭受歧视呢?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