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27章 书记有请(4)

听到马迁安兴奋的话语,伊万饱含深意的瞧了一眼马迁安,心中暗暗提防,这小子,事情还没成呢,就想往劳工里掺沙子,你们派人管理?管来管去不都成抗联了?但是如果没有可靠地华国同志在里面参与管理,也有不方便之处,怎么办呢?



“实话说了吧,你打算从这些劳工里拿走多少?”伊万认为已经识破了马迁安的诡计,得意的笑了。



马迁安一怔,猛的直起脖子叫道:“书记同志,您怎么?您怎么能这样想我?”见伊万不为所动,依然笑意盎然的脸孔,知道已然被老狐狸看破了倪端,也就放下了抵赖的神态,摸着后脑勺很不好意思的样子,“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我对您的智慧佩服的五体投地,我只要一成,如果您放我们过境,那这一成我们也可以不要,我们自己会去抢。”马迁安伸出一个指头在伊万眼前晃悠。



伊万轻轻摁下马迁安的手指头,不悦的回道,“马请不要再提过境的事情,我答应你,可以给你们一成的人员,但是要你们拿钱来赎,毕竟我们引进这些劳工也是花了钱的,你们不能白白拿走,我可以在计划里把要的人数增加一成,这件事可以操作,我会让劳工慢慢“消失”到你的抗联营地中去。”



钱?马迁安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肯定的点了点头,“没问题,只要你给人,钱不成问题。”



两人嘀嘀咕咕达成了“分赃”协议,忽然都愣住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同时升起在两人心头。



哦,天呀!说得这么热闹,劳工人哪?操作细则呢?高兴过头了吧?面面相觑的两人同时抬头大笑。



“马,你不是一个共产党员吗?怎么替老蒋考虑那么多?”伊万调笑马迁安。



“同时我也是一个ZG人!况且最终受益的不仅是老蒋啊?还有你,我的强有力的远东王!”马迁安大笑着遮掩过去。我考虑的是老蒋吗?伊万你光从表面是看不出来我的真实意图的,我考虑的怎么是他?他能耐大着呢,怎么会用我来考虑?



我怜惜的是无辜死掉的壮丁和灾民,我相中的是这一支随时都可以武装的青壮,不该老蒋的事。



马迁安的语言令伊万很受用,远东王?好词,好意境。



笑呵呵的伊万还是禁不住马迁安一浪接一浪的马屁,警觉性大大降低,“马,今天你必须要给我搞出来一个计划,有多详细要多详细,我来看看这到底能不能成。”



成,怎么不成?您老人家放宽心吧,我知道你们双方都要什么,哪有不成的道理?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如何说服两国的领导人,苏方担心的是几十万劳工会不会成为远东不安全的隐患?而老蒋担心的是几十万劳工到了红色帝国,会不会被赤 化?只有打消史大岭与老蒋的疑虑,这事十有**会成。



疑虑?疑虑?嗯,对史大岭可以这么说,30万劳工是来干活的,不是来捣乱的,没有武装又被看管甚严,分成十几处,而远东有上百万的军队,难道还怕手无寸铁的劳工吗?笑话。



老蒋那边也必须要给他吃定心丸,可以允许蒋政府派出管理劳工的管理者,参与管理,把苏方可能的宣传阻挡在外部。况且现在两国处于蜜月期,老蒋急于得到SL的再次强力支援,用点人力换武器应该不在意,大不了将这些人永久送给史大岭,那又算得了什么,反正老子有的是人,仅半壁江山就能随意凑出几千万的青壮,30万?九牛一毛。



还有,马迁安想到了一个关键点,这是一笔贩卖人口的大买卖,必须给游说老蒋的相关人等留出一大笔钱,还有,也应该给参与这件事的几个主要人物行个贿赂,利益均沾,笑脸相迎,到处放行,事成!



马迁安在心里默默计算30万劳工一年的工钱是多少,这个工钱要定的合理,既要比国内平均工资高,又要比SL的普通劳动力价格低许多,这才能达到双方满意。



这个问题倒是极容易解决,两国的工资水平差距巨大,中国工人平均一年也就120块大洋,合40美元,而俄国重体力工人的年平均工资高达5000卢布,折7500美元,刨除汇率不合理高估的地方,怎么的也有2000美元吧?这样如果苏方开出每个工人每年100美元的工钱,估计就差不多了,双方都会感觉到自己占了便宜。



老蒋一年就能收入3千万美元,要是合成银元,就是9千万,很大一笔数字,要知道此时老蒋一年的军费也只不过十几亿银元的样子,这些劳工一年就能给他带来9千万,省着点花足可以维持一支20万人的军队一年费用,这买卖有啥不可以做的?可以。



而这30万劳工在远东干一年活,不说这些人能创造出多少效益,就是在工资方面就可以给伊万省下14亿卢布的费用,这?不是发财了嘛!



马迁安给伊万这么一算账,伊万的蓝眼睛都快要笑没了,连连竖起拇指,毫不吝啬的给了马迁安一连串的“哈拉少”。



向史大岭的申请汇报材料在马迁安的数据支持下,由伊万的资深大秘科罗廖夫完成,花团锦簇官样文章,马屁拍的连马迁安这样的人都脸红。



“还有”马迁安凝神叮嘱伊万,“如果你们中央通过了这个申请,伊万书记,您务必要选派一个头脑灵活,可以施展特殊手段的人,你们要打通老蒋那方面参与这件事的相关人等,一定要留出一部分钱来公关,费用单列也可以从总工资里面扣除,回扣您懂吗?”



伊万眨着眼睛,神情奇怪,“马,你是说贿赂?有作用吗?你懂得真多,简直是一个奸商。哈拉少!”



马迁安苦笑一下,心中暗暗恼恨老蒋的官僚,为了稳妥起见,他必须要教伊万“学坏”,他知道老蒋的“干才”都吃这一套。大大小小的官僚无不是为了这些才拼命钻营的,银弹即击即中,无一落空,他有这个信心。这些人敢为了100块就可以出卖祖宗,还有什么不敢卖的?



“如果真能成,这些劳工来了以后,在吃住条件上您可不要压榨他们,他们不是奴隶,是工人,您能做到吗?”



“看你说的,马,我老伊万不是刽子手,不仅如此,吃住之外,他们还是有点工钱的。”



嗯,这样就好。马迁安知道这些劳工的工资绝大部分都会被老蒋拿走,只能有一点点零花发到工人手中,这几乎已成定局,但总比将来饿死的好。



“如果谈成,我想请你派出相关人等,深入ZG劳工集结地并采取一切手段公布一则消息。”马迁安顿了一下,咬了一下嘴唇,半天没有出声。



伊万忍耐不住催促道:“马,你倒是说呀,什么消息?”



“为了保证劳工在送往集结地的路上不出意外,您还得出一笔小钱,你的消息上要表明,送来的劳工要健康,每一个健康的劳工您都将付两个银元的费用给押送人员。”



“为什么?”



为什么?就是为了这些劳工在路上不会被押解人员漠视而丧失生命。但这话却难于跟伊万解释,难道说,押送人员都毫无人性,300公里的路上就能使壮丁减员一半?这太骇人听闻了,马迁安为那些牲畜脸红,他不愿将这种残暴透漏给伊万。



“嗨,总之我比您了解我们国家的情况,您这样办会使整个事情异常的快,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我们的目的。”马迁安隐藏了事实真相,含混的说道。



伊万不再细问,到时候底下具体办事的人员会弄清楚真相的,为什么要付钱给押送人员,早一刻晚一刻知道,不是什么大事,准备出钱就行了。



事关重大,引进劳工的事情迫在眉睫,中苏两国都应该有这种意愿,只不过是没人想到具体操作罢了,伊万想做,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伊万与马迁安在办公室里整整呆了一天,两个人细细敲定了很多细节性的问题,包括以什么方式游说史大岭,中央同意后如何在招劳工的代表团里安排远东边疆区的人员,如何运输,毕竟几十万人大迁徙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幸亏SL定期有军车到达兰州运送军用物资,返程基本空车,这样可以借用这部分运输力量,每个月起码能运出3-4万人,到了远东大铁路上就好办多了,一列车挤挤可以装下2千人,一天一列就可以满足运送需要。



只有这些枝节末节的问题全部考虑好了,申请文件才像个文件,有了具体操作性,才有可能得到中央的批准。要是能拿到苏共中央的授权就更好了,远东区可以独立操作,事情就简洁许多,伊万在文件里不懈的努力着,以期使文件达到花团锦簇的摸样。



“您准备派谁去莫斯科?问问可以吧?”马迁安忙乎了一阵抬起头看伊万。



这么重大的一件事,事关伊万远东区今后几年的工作成绩和仕途,伊万也不敢怠慢。见马迁安相问,伊万慢悠悠的转了半天脑筋,想想派谁去都不放心,终于狠下一条心答道:“再过一些日子莫斯科有个全国经济会议,本来应该是副书记去的,现在看来只有我亲自去一趟了,我去求见一些朋友,再让他们给出出主意,帮我找负责的同志,最后再去找史大岭同志。”



如此甚好,最急迫的老伊万亲自去,事情的成功性就更大了一些。
更多

编辑推荐

1烽火英雄
2南明风雨
3靖康志
4列强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楼
6重生之金三角风云
7兴明
8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9狗头军师
10赝品太监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民国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历史 【已完结】

    民国初年,兵祸不断,硝烟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将相的后裔纷纷脱颖而出,群雄逐鹿、揽辔中原、争霸民国,蒙尘的传奇慢慢揭开。一位没有被载入史书的风云人物;一段被民国政府刻意隐瞒的历史……遥想前朝岁...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鱼83  

    架空历史 【已完结】

    十载磨砺,剑锋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纵横捭阖,所向披靡。这是一个虚拟的时代空间,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乱世争霸的游戏,一个孤儿从一无所有开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的...

  • 愤怒的子弹

    作者:流浪的军刀  

    架空历史 【已完结】

    夕阳西下,一个秃头龅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着一碗被落日晒得温热的啤酒,就着几颗干瘪的花生滥饮。俗话说,酒壮怂人胆。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着酒意口沫四溅的吹开了牛皮。本书以一种另类的思维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将军

    作者:荒原独狼  

    架空历史 【已完结】

    他是镇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妇强取豪夺,名声糟透,却在婚礼当天被强拉去当壮丁,被迫成了一名军人,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征程。从地痞流氓到抗日将军,他步步蜕变,鬼子说他太阴险,国军说他太叛逆,百姓说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