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02章 丧葬歌(1)

  丧葬歌

  一、起殃歌词

  天公地母,壬丙癸戊。阴阳相隔,冥路有期。洪荒九州,无处容身。后土载物,地窆能安。黄道吉日,正好迁徙。发送神灵,回归本源。入墓旅途,驾鹤神游,急急如律令。

  二、招魂歌词

  日日烧香礼神灵,三代父母早升天。又烧香来又上表,明灯引路过金桥。金桥过了七百里,西方路上好修行。成佛足登莲花台,得道为仙上天宫,千千诸仙神欢喜,万万菩萨受香烟。一无水,二无渴,奈河桥上顺利过,三修大路通天行,去时得现龙华会,龙华会上相逢遇,天上神仙人羡慕。

  三、安土

  安土是安葬以后对墓地土神的安抚。让土神照应死者。

  一不找天上神仙,二不找地下鬼神。亡灵入墓,土神安宅,吉利千年,照应万载。

  卸土(献土)

  卸土,也称“献土”,是陕北丧葬习俗。

  卸土是下葬以后的习俗,送葬者从坟地回到事主家后,大门外放有一盆凉水,水中还有一些米面,盆上放一把刀,刀刃向外。凡进大门者都要用手蘸水,翻动刀刃。翻刀时将刀翻去半周,然后再翻回来,刀刃仍然朝外横搁在盆上。

  此俗的用意是,从灵山回来的人身上必然要带一些灵地尘埃回来,这是不吉利的,在水盆蘸水是说将尘埃洗去,翻刀是说将鬼缘割断,是求吉之俗。

  谢分金口诀(谢土、完填)

  备好祭拜后土和仙命之物品。(果品、三牲、酒礼、发课、大金财宝)

  奇日用左手,偶日用右手,先钉者(后分之金)先拔之,后钉者(前分之金)后拔之,拔后用脚将洞踩平。

  口念:“天无忌,地无忌,阴阳无忌,百无禁忌,吾奉太上老君之命,急急如律令。”此语为“化分金”时念之。

  两分金杖抽起后,用二千寿金化之,掷于附近即可。

  完填宜备事项

  举行完填之仪时,应备三牲酒礼、饭茶十二碗、蛋、水果、红烛、寿金、福金、金银纸、古纸。

  呼龙应备钉、硬币。呼龙应简单。

  呼龙曰:龙眼开,龙眼开,拜请九天玄女神,五府投煞来。

  依撒土口诀念一遍,并绕墓一周,将财(硬币)分给主家乐人。

  举行守填之仪还要看山头神煞有无侵扰以及刑、冲之势,所以要选择吉日。扫墓则不忌山头之事宜。

  阴宅定分金,破土口诀

  伏羲皇天后土,五巍山家,土地龙神,口传心授,祖本先师,杨、曾、赖、廖公先师,后分金(李定度),先分金(张坚固),各请同到座位。

  主家×××住址:×××,为先×安葬破土定分金在:×××,坐×山×向兼用××分金×卦×爻度,择于公元××××年×月×日×时破土筑墓。信民谨备芸香,宝烛、大金财宝,果品酒礼奉拜,待完工之时再备大金,果品,酒礼答谢列位尊神。

  祭拜地基主(又称地灵公)须知

  一、备菜饭或酒礼、水果、邓金五支、银祇五支、更衣十元。

  二、过年、清明、端午节、中元、中秋节、冬至或入宅安神时祭拜之。

  三、由厨房内往屋前方祭拜,桌子不宜太高。

  四、口念祭文。

  本地:××县××乡××村,地基主:我事主:×××,今日因××节,在此诚心备以菜饭、酒礼、大金财宝来嘉拜于您,祈望您保佑吾全家在此好站好起,平安顺利,财与利旺,请您来用此便菜饭。

  创穴起土口诀

  天圆地方,律令九章,今吉日良时,破土大吉昌。

  金锄一举,瑞清山阂,鬼魅凶恶,远去他方;金锄再举,起坟安详,千秋万岁,富煌永昌。

  一创天门开阔(向西北,乾卦方)。

  二创地户紧闭(向东方,巽卦方)。

  三创鬼路塞严(向东北,艮卦方)。

  四创人道通利(向西南,坤卦方)。

  开棺口诀

  吉日良时天地开,开棺大吉大发财,天清地灵日月明,护佑子孙进财源。

  封棺(封钉)口诀

  手执金斧要对钉,东南西北四方明,朱雀玄武来共照,青龙白虎两边排,一钉添丁家进财,二钉福禄天降来,三钉三元及第早,四钉子孙满应阶,代代儿孙大发财。

  竖碑口诀

  竖起玉笏天门开,左龙右虎两边排,房房儿孙大富贵,科甲进登及第来。山山降下是真龙,乾坤正气此中旺,诗书传家长荣耀,科科竖起状元旗。

  赐杖口诀

  赐杖是祯祥,福禄寿双全,房房受富贵,代代添丁财。

  承服口诀

  家门千载盛,富贵万年兴,房房皆富贵,代代出贤人。

  点主口诀

  我今把笔对天庭,二十四山作圣灵。主上添来一点工,代代儿孙状元郎。

  开锣口诀

  手拿金锣打三声,道士作七升天祭,你父(母)今日丧事过,丧事过后万年富。锣声打来响咚咚,孝门人家大吉昌,佛祖面前祈功德,儿孙代代有贤人。

  驱龙口诀(凶葬用)

  手捧罗经八卦神,盘古初分天地人。九天玄女阴阳法,曾度凡间济救贫。南山石上凤凰飞,正是杨公安葬时。年通月利无禁忌,今日打通青龙口。轻轻引进大府君(女命仙称“太孺人”),前面有山山拱秀,背后有屏镇龙基。手捧罗经摇一摇,二十四山都来朝。手捧罗经照一照,二十四山都荣耀。前有朱雀人丁旺,后有玄武福寿长,左有青龙送财宝,右有白虎进田庄。禄到山前人富贵,马到山后旺儿孙,此是吾葬听吾断,一要人丁千万口,二要寿命好延长,三要代代儿孙发大财,四要代代儿孙多福禄,五要代代儿孙五代祖。

  驱虎口诀(吉葬用)

  吉日良时,进金大吉昌,游行好,儿孙代代中国老,进得完,儿孙代代中状元,荣华富贵,百子千孙。

  (口大而吟,进呼!再将金斗放穴中后用罗盘定坐好。)

  撒土口诀

  伏羲一把五谷撒出去(撒到墓外),千灾万厄尽清除,一撒天、天清,二撒地、地灵,三撒水、水朝堂,四撒人、人长生。

  一撒东方甲乙木,代代儿孙多福禄;二撒西方庚辛金,代代儿孙发万金;三撒南方丙丁火,代代儿孙满家贵;四撒北方壬癸水,代代儿孙切实美;五撒中央戊己土,代代儿孙寿元长过老彭祖。一把五谷撒入来,代代儿孙发大财,一把五谷撒后土,代代儿孙五代祖,一把五谷撒得完,代代儿孙中状元。大进大发,荣华富贵,百子千孙,进呼!

  除灵、做对年、做三年、并炉

  除灵是亡者未满周年的祭日,一般于百日后除之。除灵必须选择吉日,但不一定就依照死者逝世的全日(成服、除服日亦可用之)。除灵应当避开主事人的生辰日和冲、刑、杀、克之日。所择之日交给主事人,仪式由道士来写。

  做对年,即周年,家属要祭拜。对年也叫“小祥”,现在有将对年与并炉仪式同时举行的,但依照古礼风俗,并炉在三周年时举行。做对年要有出火日、安香日,且忌方位和主事人有冲、刑、杀、克。

  做三年,亦名三周年,古时称二周年为“大祥”,现在亦称三周年为“大祥”。一般从对年以后开始过三节,三节即端午节、中元节、冬至节。此三节过完后,方可以算做已满三年。不过此三节则不算。

  并炉,是将新炉并入旧炉之中。并炉是先在新炉中燃香,然后取三支香脚到旧炉之中,再并入到新炉之中,最后,从新炉中分十二次取出香灰少许并入旧炉之中。所谓新炉,即生人所用之炉,旧炉即亡人用过的炉。

  并炉要选择吉日,一般以周堂吉日图来选。

  并炉之仪时还要烧化灵厝,烧时要以大流年的大利之方为吉,放置在吉方焚化。

  进金注意事项

  进金时不能乱说话,尤其是不祥之话。

  坑内要烧寿金或天金热炕。

  进金归土后,金斗就不可乱动了。

  棺内之骸骨要坐字端正后才能行进金之仪。

  调整金斗方向时,要慢慢移动方能安之,不可操之过急。

  定分金须知

  定分金必须带白米一盘,为放罗盘之用。依古法,米上还要放小花红,以表示破除煞气,以纳吉利之谓。

  定分金以后要拜祭墓主,以清香三炷向山上拜,并化二千寿金(分金定后不可乱动)。

  定分金不用择日,但破土、动土要择日。

  分金可取两种,即内分金之做法,包括棺木、金斗和外分金之做法,如墓碑。头尾不可颠倒,分金柱要使用没有用过的才为吉庆,长度五尺半左右。

  拉线时,凶葬时,用白色线拉,吉葬时,用红色线拉。

  先钉后分金,再钉前分金。分金钉好后,再手执清香拜山神、土地、前后各插三炷香。再念:定分金,动、破土口诀:“伏羲皇天后土……”拜好后烧金谢之。

  拜山神、土地时念:“家人××今日来此借地安息,望土地公保佑平安顺利。”

  吉葬须知

  吉葬时,叫主家人手捧金斗跪拜,阴阳先生口念:“一拜天地日月星(向前方拜),二拜后土与神灵(拜后土神位),三拜家添子孙代代与(拜墓碑)。”

  接着完成进金仪式(其方式不详),仪式完成后,主家人行拜礼。

  干支之生、旺、墓、绝

  十干长生诀

  甲长生在亥,旺在卯,墓在未,绝在申。

  乙长生在午,旺在寅,墓在戌,绝在酉。

  丙长生在寅,旺在寅,墓在戌,绝在亥。

  丁长生在酉,旺在巳,墓在丑,绝在子。

  戊长生在寅,旺在午,墓在戌,绝在亥。

  己长生在酉,旺在巳,墓在丑,绝在子。

  庚长生在巳,旺在酉,墓在丑,绝在寅。

  辛长生在子,旺在申,墓在辰,绝在卯。

  壬长生在申,旺在子,墓在辰,绝在巳。

  癸长生在卯,旺在亥,墓在未,绝在午。

  三合长生诀

  甲子辰水局:长生在申、旺在子、墓在辰、绝在巳。

  寅午戌火局:长生在寅、旺在午、墓在戌、绝在亥。

  巳酉丑金局:长生在巳、旺在酉、墓在丑、绝在寅。

  亥卯未木局:长生在亥、旺在卯、墓在未、绝在申。

  例:寅午戌长生在寅,从寅起长生顺推十二宫,如寅长生在寅,沐浴在卯,冠带在辰,临官在巳,旁旺在午,衰在未,病在申、死在酉,墓在戌,绝在亥,胎在子,养在丑。

  干支之禄、马、贵

  禄元:甲禄在寅。乙禄在卯。丙禄在巳。丁禄在午。戊禄在巳,己禄在午。庚禄在申。辛禄在酉,壬禄在亥,癸禄在子。

  贵人:甲戊贵人在丑未。乙己贵人在子申。丙丁贵人在亥酉。壬癸贵人在卯巳。辛庚贵人寅午。

  马元:寅午戌马在申,申子辰马在寅。巳酉丑马在亥。亥卯未马在巳。

  《礼记》之丧服小记

  《礼记》中丧服小记云:“斩衰,括发以麻。为母,括发以麻,免而以布。齐衰,恶笄以终丧。男子冠而妇人笄,男子免而妇人髽,其义,为男子则免,为妇人则髽。”此意是为父服斩衰服,用麻布束发髽。母丧也用麻布束发髽,小殓后改著布□。服齐衰丧,女子用榛木为簪,一直到除丧服为止;男子戴丧冠而女子著丧簪。居丧之时,男子去冠而用□,女子去簪而束发髽。这是丧期之中男子与女子的区别。

  所用丧棒亦有一定区别,《小记》云:“苴杖、竹也、削杖、桐也。”在父亲的丧事中用苴杖,即苴竹做成的丧棒,在母亲的丧事中用削杖,即削桐木为杖。

  服孝的规制是:“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就是说,嫡孙承重。在祖父死去后,嫡孙们应当服丧三年。祖母如果在祖父死后才死去,也要服丧三年,如果先于祖父而死去,嫡孙们则服丧仅一年。

  行吊礼时,“为父母、长子稽颡。大夫吊之,虽缌必稽颡。妇人为夫与长子稽颡,其余则否。”此意是说:为父母之丧,长子拜宾客时要先行稽颡之礼,叩头至地,然后行拜礼。有大夫前来凭吊,即使服缌麻之孝者,也要行稽颡之礼,而后再行拜礼。如果妇人为丈夫或长子服丧,对前来凭吊的宾客要先行稽颡之礼,而后再行拜礼,为其他人服丧则对宾客先行拜礼而后行稽颡礼。

  对于接待宾客的人“男主必使同姓,妇主必使异姓”。就是说,主持接待宾客的人,必须以子接待男宾,以女接待女宾。如果丧家没有子女,男主持人必须是丧家的同姓,女主持人必须是丧家异姓。

  “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这里所说“出母”是指犯了“七出”之条后被父亲休遣了的母亲,这种母亲在其死后,子女不为其服丧。

  “庶子不为长子斩,不继祖与祢故也”。就是说,如果父亲是庶子,他的嫡长子死了就不用为他服斩衰服三年,这是因为他不继承祖、父正体的缘故。因为,作为嫡长子的父亲,把祭祀宗庙的大权交给自己的嫡长子,以体现尊祖敬宗之义。由于不幸而嫡长子早逝,则父亲为之服斩衰丧三年。而本身作为庶子的父亲,他并不继承父祖正体,所以,自己的嫡长子早逝后就无须为之服斩衰三年。

  “从服者,所从亡则已。属从者,所以虽没也服。妾从女君而出,则不为女君之子服”。这是又一种服丧的礼制规定。所谓从服,是《礼记·大傅》中规定的六种服丧原则。其中云:“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名,四曰出入,五曰长幼,六曰从服。”而从服又有六大原则,在此处指的是其中的“徒从”,即本人与死者没有亲戚关系。不必服丧,但徒从于某人而服,所从之人死了以后,也就不必再服了。属从是服的六种原则之一。《礼记·大傅》中云:“从服有六,有属从,有徒从,有从有服而无服,有从无服而有服,有从重而轻,有从轻而重。”属从是指通过某人而与死者产生间接关系,虽然某人死了,但这种关系仍然存在,所以要为死者服丧。女君是指正妻,妾是随正妻嫁过来为妾的姪姊。如果正妻犯有七出之条,而被休弃,妾也应当随正妻同时被休掉。本来妾要为正妻的亡子服齐衰一年,但因被休弃后,正妻仍要为其子服丧,而妾则不必服了。

  “庶子不祭祢者,明其宗也”。就是说,庶子的父亲是嫡长子,死后可迁入祢庙,但庶子仍然没有祭祀的权利。

  “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亲亲,指的是父母;尊尊,指的是祖、曾祖和高祖;长长,指的是兄弟和旁亲;男女之有别指的是在为父母、祖、曾祖及高祖、兄弟及其他旁系服丧,对其中的男女之别都要体现出来,这是为人之道所要遵循的大原则。

  “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此意是说,由自己开始,上亲父、下亲子、又因父亲祖,因子亲孙,即从亲三辈而亲五辈。又因祖而亲曾祖而亲高祖,因孙而亲曾孙、玄孙,即由亲五辈而亲九辈。所谓“杀”,是指损弱的意思,谓血缘关系往上溯,往下溯,往旁溯,越远,亲情关系也就越减少了。亲情越疏远,丧服就越轻。上杀,如子为父服斩衰丧三年,为祖则服齐衰丧一年,为曾祖、高祖皆服齐衰三个月。下杀,如父为嫡长子服斩衰丧三年(其他庶子则服齐衰丧一年),为孙则服大功九个月,为曾孙则服小功五个月,为玄孙服缌麻三个月。旁杀:如为父之兄弟(伯父、叔父)服丧一年,为祖之兄弟(从祖)服小功五个月,为曾祖、高祖之兄弟则服缌麻三个月。又如,父为兄弟之子,视若己子服丧一年,为堂兄弟之子服小功五个月,为族兄弟之子服缌麻三个月。服至缌麻则亲情渐完。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