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重柔者吉

清静无为的政治思想原则在汉初典籍中有集中的体现。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可以看到所谓“至正者静,至静者圣”,“善为国者,太上无刑”,“重柔者吉,重刚者灭”,都反映了这样的政治思想。

黄老之学历来以淡漠消极著称,但是,我们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中反映黄老政治思想的内容中,仍然能够看到主张积极进取的观点。例如,《十六经·顺道》提出“卑约生柔”的原则,《称》也说“柔节先定,善予不争”,但是这里所说的“柔”,并不是绝对的保守,绝对的消极,而是所谓“以刚为柔者栝(活)”中说到的“以刚为柔”。这里所说的“不争”,也不是绝对的被动,绝对的无为,而是《十六经·顺道》所谓“常后而不失体”。先争者固然凶,但是正如《十六经·姓爭》所说,“不争亦毋(无)以成功”。因而,所谓“柔”,所谓“不争”,其实只是作为一种基本的策略而被利用,这就是所谓“柔身以寺(待)者时”,只要条件成熟,时机适合,就必须“争”,《十六经·观》的说法是明确的:“当天时,与之皆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在这样的政治理论中,也有明确强调“变”与“化”的积极意义,即主张变革的内容。

例如《经法·论》中说道:“不应动静之化,则事窘于内而举窘于外。”“应动静之化,则事得于内而得举得于外。”以为“人主”的思想言行必须“应动静之化”,才有可能内事顺利,外举成功。帝王管理天下,应当认识到,“四时有度,动静有立(位),而外内有处。”内政与外事的处理,必须合于“四时”“动静”诸种条件的变化。在这篇文字中,还说到帝王应当掌握的“六枋(柄)”:

六枋(柄):一曰“观”,二曰“论”,三曰“僮(动)”,四曰“转”,五曰“变”,六曰“化”。

“观”,则知死生之国;

“论”,则知存亡兴坏之所在;

“动”,则能破强兴弱;

“抟(转)”,则不失讳(韪)非之;

“变”,则伐死养生;

“化”,则能明德徐(除)害。

六枋(柄)备,则王矣。

“人主”如果掌握了“六枋(柄)”即从事政治管理的6项基本原则,则可以成功地治理天下。在所谓“六枋(柄)”之中,后4项,即“动”、“转”、“变”、“化”,显然都与调整和变革政治方式有关。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