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三章 皇帝有话说

(点击、鲜花、推荐、收藏,俺都要,多多益善。)



高崇文闻言不禁目瞪口呆,喃喃道:



“韦太尉竟然如此?”



似乎不敢置信。那幕僚言之凿凿地道:



“确实如此,而且不止如此。大帅想必清楚,韦太尉此举形同谋反,故而韦太尉害怕自己的所作所为被朝廷知道,凡是蜀地的官员任期满的,都辟为僚属,凡是自己征辟的才俊,都不放他们入朝,这样,韦太尉才能位兼将相,才能在西川二十年稳如泰山。大帅您想想,当您初到东川时,是不是想找一个熟悉西川情形的僚属都找不到?”



“那先生为何对西川情形如此了解?”



“属下兄长曾经在西川为官,一年前病故,属下曾入西川运兄长灵柩回故里,所以属下对西川情形略知一二。”



那幕僚顿了一顿,继续说道:



“大帅只是立下大功,代将士微求赏赐,有何不可呢?大帅若开不了口,可以不直接请求,只将大军停在梓州休整即可,吾料朝廷若真是信任大帅,封赏必然马上就到。”



“可是先帝是先帝,今上是今上。今上比先帝要有为许多,也不似先帝那么爱财吝啬。”



“大帅,您想一想,先帝初继位时是不是也如今上般励精图治?可后来如何?最难猜测帝王心,大帅要三思啊!”



高崇文却什么表示都没有,道:



“本帅心中自有分寸,你先下去吧!”



那幕僚本以为会得到高崇文赏识,心有不甘,却只得行个礼下去了。他倒不知道高崇文后来说:



“这些南蛮子,心思端的狡诈。”





本来应该当天发出的告捷文书一直等到第二天下午才从梓州发出,而此时,已经得到消息的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草拟的奏章早已上路了。





《春明外史》创刊的时候,李诵特地让李绛将编号靠前的几张要了过来,放在自己紫宸殿的御书房里,每天看看自我陶醉。顺便说一句,自从干掉了俱文珍杨志廉后,李诵就迁“回”了大明宫居住,御书房也设在了紫宸殿里。由于印刷困难(当然在当时人看来已经极其方便了),《春明外史》每半个月才能出一期,版面很少,上面的内容也大多简明扼要,售价也不便宜,但是由于王建的坚持,做工精美,而且在上面发文的无一不是名人,所以居然在长安的富贵圈里打开了市场,据说长安有的商人买了后把它裱起来放在客厅里,以为炫耀的资本。几名宰相一进御书房,就看到了李诵案上的报纸。但是李诵明显不是请他们来欣赏报纸的。待他们坐下,李诵从手边拿起了一份奏章。



“各位相公,你们看一看。”



李诵面有愠色地说道。看来皇上今天心里不高兴啊。



从李纯开始,杜黄裳,杜佑,陆贽,郑余庆四人依次传阅着一份奏章,这份奏章他们中已经有人看过,但是依然看的很仔细。待几人都看罢,陆贽道:



“陛下,这是高崇文在挟功求赏。”



高崇文是杜黄裳推荐的人,现在挟功求赏,皇帝是怎么想的?杜黄裳是不是也要受牵连?其他几人都看出来了,但是心里都在掂量该怎么说,只有陆贽,稍加考虑就说了出来。杜黄裳依然面色平静,默默不语。



有话不说不是陆贽的哲学,说实话,陆贽从来没有当面说过李诵怎么样,但是李诵却很害怕陆贽,李诵现在是体会到唐太宗见到魏征是什么感受了。既然有人说话,太子和其他几位相公,包括杜黄裳都点头赞同,李诵就接着问道:



“那陆相公以为该如何处置?”



陆贽道:



“臣以为应当重赏。”



恩?没听错吧?坐在一边的李纯怀疑地摇了摇脑袋,在他看来,现在陆贽落井下石才正常。不过见大家都在听,赶紧收回心神。



陆贽接着说道:



“臣以为,高崇文十数日就能恢复东川全境,足见其人武勇,部下善战。陛下选用高崇文讨刘辟是对的。高崇文所部是客军,自长武至西川,其间道路何止千里,若是其他军队,将士锐气只怕早已消磨殆尽,高部客军远征,单凭忠义不足以鼓励三军,所以臣以为应当重赏高部。”



“行百里者半九十,高崇文初战告捷,正是应当鼓舞士气,一战而定西川之时,士气可鼓而不可泄,不然时日消磨,刘辟在西川站稳了脚跟,西川就不容易平定了。陛下现在赏赐高崇文,所费不过数十万钱,若此战拖延,耗费何止百万缗?臣望陛下不以小过而恶其人,及时赏赐,如此平复西川指日可待。”



杜佑睁开眼睛道:



“陆相公言之有理。”



杜黄裳郑余庆也表示赞同。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一直默默不言的李纯说道:



“若是高崇文恃宠而骄,得寸进尺,平复西川后效仿刘辟割地自据,到那时该当如何呢?”



陆贽道:



“臣观高崇文年已六十有一,慷慨质朴,厚重少文,不是心存不轨之人。顶多不知礼法纲纪,断不至于割地自据。”



李纯接着问道:



“不是不相信陆相公,俗语有云,知人知面不知心,王莽未篡汉时谁道他是奸臣呢?”



又转向李诵道:



“父皇,儿臣以为赏赐之外,当对高崇文有所鞭策警示。”



“陛下,武将恃功求赏,虽是恶习,却已成惯例。若陛下发动大军监视,不免令前方将士心寒。老臣以身家性命担保,高崇文绝无二心。”



杜黄裳离开座位跪下道。



陆贽道:



“陛下,杜相公言之有理,臣赞同。”



既然如此,李诵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当下命令翰林学士王涯草诏。



不过李诵却依然面有愠色,说道:



“刚刚打下了梓州,就按兵不动,想养贼自重,哼,到后来若是贼越养越大,我看他五千兵够不够朝里面塞的。”



“朕本以为高崇文爱惜士卒,如今看来却是浪得虚名。他一出征时朕就当着全军的面许诺,只要平叛成功,朕绝不吝啬奖赏,他倒好,仅仅收复了东川,就朝朝廷伸出了手,若是西川也打下来了,朕是不是要把刘辟得不到的给他呢?”



“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是军队却不思务本,自恃无力而骄。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出事。军队要改革!”
更多

编辑推荐

1烽火英雄
2南明风雨
3靖康志
4列强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楼
6重生之金三角风云
7兴明
8狗头军师
9赝品太监
10民国江山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鱼83  

    架空历史 【已完结】

    十载磨砺,剑锋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纵横捭阖,所向披靡。这是一个虚拟的时代空间,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乱世争霸的游戏,一个孤儿从一无所有开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的...

  • 愤怒的子弹

    作者:流浪的军刀  

    架空历史 【已完结】

    夕阳西下,一个秃头龅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着一碗被落日晒得温热的啤酒,就着几颗干瘪的花生滥饮。俗话说,酒壮怂人胆。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着酒意口沫四溅的吹开了牛皮。本书以一种另类的思维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将军

    作者:荒原独狼  

    架空历史 【已完结】

    他是镇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妇强取豪夺,名声糟透,却在婚礼当天被强拉去当壮丁,被迫成了一名军人,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征程。从地痞流氓到抗日将军,他步步蜕变,鬼子说他太阴险,国军说他太叛逆,百姓说这人挺...

  • 龙腾原始

    作者:华曦  

    架空历史 【已完结】

    穿越到石器时代,一把石斧,一根木棒,一个几十人的原始小部落。建堡垒、提人才、攀科技、修水利、垦农田、勘矿业、兴贸易、整装备、驯战马、震军威。轩辕黄帝,神农炎帝,兵主蚩尤。逐鹿天下,纵横捭阖,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