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一羽

园艺 旅游 收藏 杂叙
个人资料
博文

扬州虽然在唐代负有盛名,但历经战乱、特别是经过清兵入关后的“扬州十日”屠城惨案,所存的清代以前的历史古迹建筑并不多见而且都零散得很。当地有句现在仍在使用的俚语“贾家马家的”,多用作人们间善意的调侃。据说,此俚语来自于“扬州十日”屠城后,人口锐减房屋尽毁城中一片荒芜,只能在城中一角再筑个小城,让居民集中居住,而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4-10 06:15:13)


已有四个多月不写博客了:心情不好,国内亲人病故和病重,虽回去多日、但终究难以尽责,这是身居海外的苦衷所在。
《文学城》是处精神家园,除了常来放松心情,也应写点小文,有些互动。在此,向网管报个到,我已猜到网管就是在我上一篇博文下留言的那一位,谢谢您的长期关心和友情!
此次回国和以往一样感慨多多;但一时还不能集中注意力写出来。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天是12月1日,过了这个月就是2019年。恭祝文学城网友新年愉快“年年有余”!在此,SHOW一件刚做的插花作品,借以表达迎接新年的心情。花材用的是价廉物美的康乃馨、蕨和满天星,器皿用的是一个中国大陆产的异型瓷筒瓶、好像仿的是竹节筒。这只异型瓷筒瓶没有正常的瓶口,却在两侧各开一个和两个洞,虽然有所创新、但是并不好操作,我觉得新意不够。因无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说的是张国焘先生。他曾是那个地球村短时间的风云人物,最后远渡重洋、终老于加拿大这个地球村。上個月,选了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我寻访了张国焘墓。 坐多倫多的地鐵二號線到WARDEN站,再轉17路公交,出站後僅過了三站路,在BirchmountRdandSt.clairAve那儿下,旁邊就是松山公墓(PINEHILLCEREMONY)的大門口。张国焘的墓就在这座面积达3000亩的墓園内。 不过,進了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或许只是值得关注一下的新闻而已。今年,我却从中得到一个新的人生体会,就是加拿大的诺奖得主斯特里克兰(DonnaStrickland)女士的一份平常心。 《加国无忧》上有篇署名为“吴薇”的文章,标题是:“开心做研究,懒得评职称:诺奖得主斯特里克兰”。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59岁的唐娜.斯特里克兰和另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婴儿脚趾”是多肉植物“五十铃玉”的雅号。这种植物奇怪的叶片就象小孩的脚趾头,趾甲就是头顶上的那扇“窗”。互动百科上的英文名是:Fenestrariaaurantiaca。 为啥喜欢“窗”?因为给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众多知识和信息搞得有些糊涂,缺少比较、缺少真实。总是感叹自已对世界的认知不甚清晰、总想不断学习新知识和了解新信息、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眼下到了看三文鱼洄游的时候。这鱼是海中少数几种洄游鱼类,到了秋季,她们要洄游到淡水中的出生地产卵。每年秋季,回到安大略湖中的鱼儿已膘肥体壮,在九月底十月初,只要某天一场秋雨过后,属丘陵地形的多伦多地区,雨水汇入河中,使得河床水量陡增、形成湍急的溪流。湖中的鱼儿,会不失时机地逆流而上,不断游向河的上游寻找产卵地,观看洄游就要把握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萨德伯里市又译成刹巴利市“Sudbury”,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东南部、休伦湖北侧,距多伦多以北约四、五百公里,这是座建于陨石坑中的城市,也是到亚加华峡谷看枫叶的必经之处。 去年这时,我乘旅游大巴到苏必利尔湖边的亚加华峡谷看枫叶,两次经过。去的时候,在此参观了“北安省科技馆”;返程时在此过了一夜。导游沈女士很有素养,向我们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多伦多家中养花,只能是花店中有什么品种,就跟着去选种点什么适当的品种。这样倒也省钱,不像国内花卉市场大而全,越买越多以致于失控。那时,我对中国兰花着了迷以后,不断地去购买国兰铭品,简直捂不住皮夹子。 我曾熟知兰花迷们的许多故事。例如,一位年长于我的兰花迷,到儿子家看望儿孙后再去兰圃。不料,看到了一盆心仪已久的品种,身上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前几天,女儿途经萨尼亚市(sarnia)办事,我们就跟着去住了一晚、游玩了一番。 这是一座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小城。在休伦(HURON)湖的最南端,与美国的休伦港(PORTHURON)隔河相望。圣克莱尔(ST.CLAIR)河的最北端在这儿流入休伦湖,加国与美国之间由圣克莱尔河上的一座雄伟的BLUEWATER大桥相连,萨尼亚市成了加国与美国之间的第三大口岸。 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