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的狮门—— 摄于巴黎在《美国新闻与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的一篇介绍中,Rue de Rivoli 被称为“巴黎最值得漫步的购物街之一”。这条以拿破仑在里沃利战役中胜利而命名的街道,从巴士底广场延伸至协和广场,沿途汇聚了卢浮宫、杜乐丽花园和巴黎市政厅等地标,也藏着许多博物馆与百货商店。
巴黎有无数条让人迷失的街,而我最喜欢的那一条,是无意间遇见的——Rue de Rivoli。两年前我从拉丁区步行去维克多,雨果博物馆。穿过卢浮宫旁的小广场,往南走不远,一条笔直的街道延展开来——Rue de Rivoli。我也把它称作卢浮宫的后院。
这条街上穿过卢浮宫旁的小广场,往南走不远,一条笔直的街道延展开来——Rue de Rivoli。这条街上从熟悉的国际品牌到精致的法国小店,应有尽有。” 还有卖名牌的小百货商店。一家一家小品牌的时装店,意大利毛衣店,(他们的毛衣是按颜色分类的,由浅至深)皮包,皮鞋店,珠宝首饰店,礼品店。除此之外,里沃利路两边不断地闪现出一个个甜食点心店,奶酪店,巧克力店,面包烘培店,街边别有特色的小酒吧,小饭馆。价格都是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巴黎是世界时装之都,名牌店林立,令人目不暇接。我也曾在香榭丽舍大道的橱窗前驻足,看那些熟悉的名字在玻璃后闪烁——香奈儿、圣罗兰、迪奥、路易威登。它们象征着一种距离,一种光的高度。
可惜时间有限,囊中也羞涩。于是我告诉自己:能在里沃利路上走一走,看看那些精致的小店、皮包、首饰,感受巴黎的日常气息,也是一种优雅。毕竟,时尚从来不只是品牌,它也藏在街角的光影、橱窗里的手作,以及那些不经意的细节里。
其实我真正的目标是一家皮包店--——保罗·马里乌斯Paul Marius 皮包店。两年前我在那儿买过两个小手提包。一个是浅咖啡色的,一个是黑色与咖啡色交叉的颜色。设计简洁大气,小巧玲珑,古典感十足。我十分喜爱。圣诞节女儿从旧金山回家,我问她喜欢哪个,她选了黑色。
这次一进门便碰到一帮美国女人。她们年龄都在三四十岁上下,披肩发,穿月白色长风衣。聊天时说她们来自犹他州,此次来巴黎是“女孩的旅行”。她们对皮包店的式样,价格赞不绝口。每个人都挑选了几种不同样式,说圣诞节作为礼品再好不过了。她们叽叽喳喳,大声喧哗。皮包店的老板店员见到如此阔绰的买主简直乐疯了。
这时,一位法国女人推门而入。
她头戴黑帽,穿黑色风衣,黑裙,黑色高跟皮靴,戴深茶色,金边墨镜, 与一位着浅灰色大衣的男士同行。她没有挑选,只是无声地用目光把陈列的包微微地扫了一遍。
随后轻轻地推门而出。
这位法国女人即使逛街也像去巴黎歌剧院。
等所有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我也买了一个银色的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