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匆匆结束两天在罗马的行程后,我们打车赶到位于罗马西北偏西方向60公里(37英里)的海港城市奇维塔韦基亚(Civitavecchia),登上盛世公主号(Majestic Princess)邮轮,开启了10天地中海之行。次日一早,便停靠了第一个港口那不勒斯(Naples)。
那不勒斯也是一座意大利名城,从港口赫然可见一座中世纪城堡新堡(Castle Nuovo)。这座城堡就位于邮轮码头正前方,是一处非常显眼的地标。
但此行我们要去更重要目的地,即庞贝古城(Pompeii),那里发掘出的两千年前的古城、广场、街道和房屋的遗址,保存完好的马赛克和壁画,呈现出当时古罗马人的日常生活样貌,使我们一窥这座古城令人震撼的历史秘密。
从邮轮码头坐巴士到那不勒斯火车站,再从那里坐火车前往庞贝(Pompei),我们要参观的庞贝古城就坐落在那里。此处两个词语“Pompei”和“Pompeii”,通常拼法略有不同,用以区分代表意大利现代城镇的“庞贝”与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建起而在公元79年被维苏威火山摧毁的“庞贝古城”。现代庞贝城以其位于庞贝古城遗址而闻名遐迩,令世界各地的访客趋之若鹜,纷至沓来。
一小时后,抵达庞贝车站。

放眼远望,但见一大片火山山脚下的平原,远处维苏威火山静静伫立。它是这片土地的象征,也是庞贝历史上曾经的主角。

步出站房不远,就到了古城遗址的入口。眼前的废墟大到令人惊叹瞠目,保存之完整,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庞贝城的滨海门和城墙(Marina Gate and Walls),是庞贝七座城门中最宏伟的一座,连接着城市和附近的港口。它有两个筒形拱顶门,一个供人通行,另一个供马匹和驮畜通行。


庞贝古城占地广阔,城内道路纵横交错,横平竖直,以规整的网格状分布,似一副摆放在大地上的棋盘;主干道石板宽大整齐,马车车辙留下清晰可见的凹槽;道路中间建有便于跨越街道的“石桥式斑马线”,下雨天不必担心湿了鞋子,两侧还设有人行步道。这种对车马交通与行人分流的设计,显然经过精心规划,体现很前卫科学的设计理念。沿街可见众多水槽和排水系统的遗迹,说明城市的基础设施已经非常成熟完备。
马车车辙留下清晰可见的凹槽。

“石桥式斑马线”,中间的垫脚石依道路的大小宽窄而数量不同,所以垫脚石的多寡也代表着街道等级的不同。
窄小的街巷只有一块。

宽一点的街道则有两块。

更宽的街道有三块垫脚石。

有的路面还在石板缝隙间嵌进可以反光的石块,这跟现代城市在道路两侧安装反光材料如出一辙吧?

阿邦丹扎大道(Via dell'Abbondanza),庞贝城的主要街道。


这个水槽是当时为居民所建的街头饮水装置。

路边有一个石墩,两千年前时不知道做什么用的,不过这会儿外孙女拿它当躺椅。

走入城市中心广场(Forum),可以真正感觉到这里曾经是一座“活过”的城市。广场四周是各种重要的行政、商业、司法、贸易和宗教建筑,包括议事厅、市场、祭祀用的神庙。




太阳神神庙,也被称为阿波罗圣殿(the Sanctuary of Apollo),是一座建于公元前 120 年的罗马神庙,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古罗马城镇庞贝,供奉希腊和罗马神阿波罗。该圣殿是一个受罗马殖民者影响的公共空间,致力于希腊罗马宗教和文化。


广场一角,残破但依然高耸的朱庇特神庙基座格外醒目。而背景里,就是维苏威火山沉默地伫立。它看上去是那么安静,却又仿佛时时提醒人们:两千年前的那场毁灭正是来自那里。

这座叫奥古斯都神庙(Temple of Genii Augusti),融合了多种建筑技术,其特色是一座装饰着复杂浮雕的祭坛。


位于中心广场西南角的大教堂(Basilica),建于公元前 120 年至公元前 78 年之间。尽管已是一片废墟,但从它残存的廊柱底座和断垣残壁,你依然可以想象出两千年前它巍峨高大的壮观景象。


继续前行,来到大剧场(Teatro Grande),这又是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所在。剧场布局完整,观众席呈半圆形向上伸展,是世界上至今保存完好的最早圆形剧场。试想一个温暖的黄昏,全城居民聚集于此,一边欣赏喜剧或史诗,一边在石阶上谈笑风生,该是一种怎样生动鲜活的画面?

除了这些昔日城市的公共设施之外,庞贝遗址中还有保存完好的宅邸、餐馆、浴室,还有写着菜单的墙面、涂鸦的标语,甚至能看出家庭成员的房间分配。细节极其丰富,让人惊诧于这是两千年前的世界。
历史学家研究出庞贝人有外出用餐的习惯,这从古城发掘出的餐馆或面包店遗址可以得到佐证。下图是一处很有规模的面包店遗址,左边是烤炉,右边是石磨。

看看这处面包房所使用的石磨,跟20世纪中期中国农村还在广泛使用的石磨差不多吧?

古城中每条街道的两旁,除了上面说到的公共设施之外,还建满了各种民宅。走近这条窄窄的小巷,感觉游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原来,前面就是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维提兄弟之家(House of the Vettii)豪宅的入口。维提兄弟是两位富有的商人,他们共同拥有的豪宅装饰极为华丽,壁画遍布各个房间,内容从神话故事到日常场景应有尽有,色彩和细节保存完好,令人惊叹。庭院中央设有喷泉与雕塑,充分展示出当时“新贵阶层”对生活品位的追求,也反映出庞贝城市文明的高层次审美。

维提之家拥有大量壁画,其中十二幅是描绘神话场景的壁画。


墙上留下大片凹痕的地方原来也是一幅壁画,因为那幅壁画已被移到了某个博物馆。

这幅壁画描绘了为纪念女神戴安娜而举行的祭祀场景,画中她正与一只鹿为伴。这幅壁画是在维提之家的三层卧房中被发现的。

维提之家是经过了二十年的修复,才于 2023 年 1 月重新向游客开放的。随着未来几年的考古发掘,新的秘密将逐渐被揭开,令人回味的庞贝古城将值得一游再游。


另一座较大的宅邸叫农牧神之家(Casa del Fauno)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萨姆尼特(Samnite)时期(公元前180年),是一座宏伟的希腊风格住宅,其周围环绕着柱廊。这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庄园,拥有众多珍贵的艺术品,它们幸运地在公元79年火山爆发的火山灰中保存下来。


巨大的庭院布局严整,设计精巧。



周围环绕着柱廊。



而另一座较小却同样精致的宅邸猎犬之家(House of the Tragic Poet),最吸引人的是门口地面的马赛克贴画:一只黑狗张牙舞爪,神情凶猛,像是提醒不速之客:家有恶犬,当心被咬!这是已知的历史上最早的“当心小狗”的标志,既生动形象,又极具幽默感。

庞贝古城毁于公元79年的维苏威火山喷发,被掩埋在4至6米(13至20英尺)厚的火山灰和浮石之下。古罗马人生活的完整样貌及其独特缩影,被定格于它被掩埋的那一刻,像被装进时间胶囊几乎与2000年前一模一样。1997年,庞贝古城因其“世界上唯一完整展现古罗马城市面貌的考古遗址”的地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它是意大利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约有250万游客到访。
庞贝不仅是一片废墟,它像一座活的博物馆,真实地呈现了一个曾经欣欣向荣的城市的全部 —— 公共空间,宗教建筑,文化场所,家庭生活,商业设施的方方面面,惊艳了生活在今天的现代人。它让我们不再用“古代等于落后”或“古代等于愚昧”的眼光看待过去,而是通过这些令人震撼的例证和清晰可见的细节,重新理解古代文明的高度发达和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谢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