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走在人生的边上》读书笔记之灵与肉

打印 (被阅读 次)

注:《走在人生的边上》是杨绛晚年对生命的探究,此读书笔记依照原文的标题写下自己的思索。

(一)灵与肉既有矛盾必有斗争

肉体应该是世上最繁复精妙的机器,每次说到这里都不由的要膜拜造物主。灵魂比肉体含蓄,也更高级,不像肉体那样有规律可循。

肉体只需常识就可以驾驭。灵魂,即便是自己的灵魂也难一眼看透。

一件极小的事,也许时隔多年才明白,当时何以如此,自己是怎么回事。

我们说的自知之明,说的是灵魂而不是肉体。

肉体不难了解,难的是控制,灵魂要时刻小心不要掉到肉体的陷阱里去。

事实上很多事也难分清灵魂和肉体的责任,有时候他们沆瀣一气彼此为放纵找借口。

西门庆不承认自己受欲望控制,只说是命里注定他该有的艳福和富贵,既是上天安排,他就理直气壮。

灵与肉斗争的前提条件是灵魂更强大些,否则没有斗争的可能,差不多的灵魂都会配合肉体。

辨别哪个是肉体的诉求,哪个是灵魂的渴望也不是简单的事,多数人把这两者合称为“我的需要”。

现代社会人有更强的自我意识,我的需要不容忽视。

需要的典型代表就是物质的满足,人们把物质的满足等同于精神的愉悦,贪又使得物质永远没有期待的那样丰富,灵魂一直停留在对物质饥渴这个层次,或许到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才真明白什么叫身外之物。

明白已经晚了,一生都过完了。

好笑的是如果让这个人起死回生,他未必不仍碌碌于物质积累。

(二) 灵与肉的统一

灵与肉有相同的目标,那就是生命的愉悦。

他们的斗争的目的也是要最大程度达到生命的愉悦。

灵魂说服了肉体的短视和怠惰,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自制力。

自制力带来的好处肉体和灵魂都享受得到。

比较难的是判断什么才是这个生命最高境界的愉悦。

那个劝晒太阳的乞丐做事的故事就很有深意:一个人劝晒太阳的乞丐去努力赚钱,说赚了钱可以衣食无忧,买个大房子,然后悠闲地坐在草坪上晒太阳,乞丐笑道“这正是我现在做的事啊!”

人生难免兜兜转,转到后来忘了初衷。

爱,最考验灵魂。

依着肉体占有抛弃随心所欲,有欲而无情。

灵魂能发乎情止乎礼,让爱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超越肉体的灵魂的交融可遇而不可求,却更长久。

圆满的爱情,是灵与肉同时得到满足,只是从科学数据分析,肉体的兴奋只能维持相当短的时间,而对灵魂的认知又非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世界才纷纷扰扰,有那么多的怨偶。

(三)灵与肉的斗争中谁做主

愚蒙未开时,几乎不存在灵与肉的斗争,一切都只凭肉体的需求。

有了相当的知识修养,灵与肉的斗争要看谁的力量强大。

肉体的力量大约人和人之间差距无多,灵魂的力量取决于学识、悟性、眼界胸怀种种因素,就像一朵花开需要阳光土壤灌溉,灵魂必须得经受磨砺汲取种种养分才能强大。

谁强大谁做主。

一窗青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hunfengfeng' 的评论 : 我们有好多继承来的好东西,有的不知道存在,有的不知怎么用,还有的拿来只用坏的地方。
chunfengfeng 发表评论于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古人对做人做事都说得太多,后人拾人牙慧,但是真正做得到的很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