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冲浪:说酒(13)

来源: 龙剑 2021-11-29 15:55:1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173 bytes)

      作为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的《诗经》305篇中,就有三十篇,即占十分之一的篇章提到酒,“酒”字共出现了63次。《诗经》作者广泛,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那么饮酒者、写酒者也自然应该包括社会各个阶层人士。《诗经》中那麽多次提到酒,一方面说明,只有在农业生产相对发达、有更多剩余粮食的基础上,大量地酿酒、饮酒才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人们对酒的认识逐步加深时,酒才可能被大量写入诗歌作品中去。从《诗经》中关于酒的描写可以看出,酒从一开始就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以后也再没有分开,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诗歌从此就弥漫着酒的芬芳,这一弥漫就是两千五百多年。诗(当然包括诗人)酒相伴相随,诗酒相近相亲,也就此成为了中国文学最温馨、最令人流连、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之一。有道是,无酒即无诗,作诗必靠酒,酒会即诗会,酒席即诗席。一方面,诗人们借助酒精的亢奋作用来激发灵感,使自己迅速进入中国心灵与现实世界拉开距离的创作境界;另一方面,诗人们在许多作品里常常乐于写到酒,歌颂酒,把它当作诗歌的重要题材。就这样,中国诗与中国酒解下了绵绵无尽期的不解之缘.

        《颂》是宗庙祭祀诗,伴随着歌舞。此外,还有部分作品是在春季向神祈求丰年或秋收之后酬谢神的乐歌。如《周颂 丰年》唱道:“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丞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既已丰收,粮食堆满了粮仓,那就可以有更多的余粮酿酒,也可以更隆重地祭祀先祖了,希望先祖赐给他们更多的福分。《周颂 丝衣》则是一首祭神的诗:“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首二句说祭祀时的服饰;三、四句说祭祀场所和准备;五、六句说祭祀用的器具;最后三句言祭后宴饮,也就是“旅酬”。这里突出的是宴饮时的气氛,不吵不闹,合乎礼仪。这两首诗说明祭祀时必须有酒,所用的酒是味道柔和的美酒。

        《风》中共出现“酒”字7次,次数虽然不算多,但酒的表现形态却相当丰富。因为《风》大多是反映民间生活的诗篇,所以从这些有限的篇章中,可以看到酒在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里的作用。“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邶风 柏舟》)。一般认为,这首诗抒发的是一位女子自伤身世又苦于无处诉说的满腔的幽怨之情。她坦言:不是无酒可以消忧,也不是没有地方遨游。情到悲时,怨到深处,就是酒也不能消除,这大概是描写酒可以忘忧的最早诗歌。“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郑风 叔于田》),夸耀猎手叔于善于饮酒。叔于打猎去了,不是里巷中无人饮酒,而是没有人能和叔于相比,因为叔于的确杰出。“饮酒”在这里是衡量一个英雄的标志。“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郑风 女曰鸡鸣》)妻子说:“宿巢的鸟已经满天飞翔了,你该起来打猎去了。射下来野鸭子和大雁,正好为你做下酒菜。我可以陪你一块喝酒,和你白头偕老。弹琴鼓瑟,我们共享和谐美好。”“饮酒”在这里是幸福的标志,极富生活情趣。

 

        《雅》是士大夫中上层人士的诗,当时酒还是奢侈品,为平民所难得,自然不能形之于民间歌咏,所以《雅》中出现旧的诗篇比例最高。《雅》中“酒”字出现了50次,出现频率如此之高,说明酒已经广泛地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礼仪之中了:“君子有酒,旨且多”(《小雅 鱼丽》),“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小雅 鹿鸣》),后来“旨酒”就成了美酒的代称,在诗文中广泛出现。如《大雅 既醉》,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周王“祭毕而燕父兄耆老之诗”:“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父兄耆老说,周王既已请我享用美酒佳肴,又示德于我,那我就祈福周王,享寿万年,光明无限。《小雅•湛露》表现的是周王宴饮诸侯的情形,其第一章:“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写的是早晨露水浓重,太阳不出是不会晒干的;夜里宴饮如此安闲,不喝醉酒是不能回家的。

        《小雅 宾之初筵》最值得注意,因为这是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上关于饮酒及其场面纪录的最早、最完整的文献。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周王朝上层贵族饮酒、醉酒的完整场面。据说这首诗是担任周幽王卿士(首席行政官)的卫武公写的,全诗五章,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二章写合乎礼制的酒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肴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籥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白礼。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尔纯嘏,子孙其湛。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宾载手仇,室人入又。酌彼康爵,以奏尔时。”宾客入席,主客东西分坐,食器放置有序,鱼肉瓜果摆得整齐。好酒甘甜清醇,请来宾随意饮用。钟鼓奏出礼乐,相互举杯敬酒。张挂好大靶,整顿好弓箭,请射手们献出你们的妙技。多多地射中那靶心,让你饮罚酒我开心。用笙鼓奏出和谐声调,持籥欢舞,进献给祖宗,用周到礼节表达深厚情意。礼节隆重丰富,请神灵赐福,保佑子孙平安享乐。奏起欢快乐曲,请宾客相互较量,各显本领。主人又来斟酒,装满那空杯,献给中的射手。

       第三、四章写违背礼制的酒筵“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既醉止,威仪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其俄,屡舞傞傞。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饮酒孔嘉,维其令仪。”宴会初开,宾客态度温文尔雅、极其恭敬。还未喝醉的时候,宾客们的仪表庄重谨慎;喝醉的时候,就显出了本来的面目,庄重仪表全然不见,离开座位,摇晃乱舞。酒就是这样神奇,没有喝醉的时候,仪态严肃、道貌岸然;既已喝醉,言行轻薄而粗鄙。宾客醉满堂,吵吵嚷嚷地把食器全都弄乱,个个步伐踉跄。因为大醉丑态毕现,十分荒唐。皮帽歪戴在头顶,癫狂地手舞足蹈。如果醉了离席,主客托福无伤。如果醉了又不退出,留下败德的坏样子。喝酒原来是件快乐的好事,一定要保持仪态端庄。

       第五章是总结性的意见:“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无俾大怠。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俾出童羖。三爵不识,矧敢多又。” 所有这种喝酒人,有醉的也有未醉的,设置督察和戒警的酒监、酒史都没有负起职责。那些醉的虽不好,不醉也有愧在心。不要再跟着去劝酒,不要任性轻慢无礼了,那些胡言乱语的醉话不应该说了,听听这醉话:出去找没角的公羊。不懂饮礼的人要限饮三杯,不能劝他再满斟酒了。

       从这首诗可以看到,到了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的时候,周公颁布的戒酒令《酒诰》已经不起作用了,周王室也重蹈夏商的覆辙,走上酗酒的道路。姬和觉得愧对自己的先人康叔,辞去卿士职务,回到封地卫国了。继任的是郑国的诸侯,郑伯姬友。姬友比较年轻,威望不够,更管束不住周幽王。

所有跟帖: 

确实有历史渊源~~~ :)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9/2021 postreply 15:57:09

不知不觉,跟着龙剑兄十几集了,长见识了! -平等性- 给 平等性 发送悄悄话 平等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9/2021 postreply 17:03:5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