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对俄外交,在“三没有”和“三不”之间“翻烙饼”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2023年3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在克里姆林宫接受俄国总统普京晚宴招待。 路透社资料图片

我们本专栏的上篇文章《习普联合声明有新意 对美西方敌意满满》中力图向读者和听众们澄清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所谓中俄“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的提法,并不是在如今这份最新版的习近平和普京“联合声明”中才“失踪”的。去年3月习近平专程飞赴莫斯科为深陷侵乌战争困境的普京壮胆打气时签订的那份“联合声明”中,“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的提法就已经被废弃使用了。

先从两年多前,即2022年2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与到访的普京共同签订的那份《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说起。其中一段的原文是:“……中俄新型国家间关系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关系模式。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加强战略协作不针对第三国,也不受第三国和国际形势变幻影响”。

该“声明”发表的当天,时任中共外交部(第一)副部长乐玉成“接受媒体采访,介绍会谈成果”时表示:“中俄关系这列快车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站,只有加油站。”

而次日的外交部网站报道乐副部长这份被采访内容的报道文章使用的标题是《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中俄关系上不封顶,不断攀登新高》。虽然这标题里的“上不封顶,不断攀登新高”两句并不是乐玉成这次被采访内容的原话,但“上不封顶”和乐玉成原话所说的“没有终点站”一样,都是形象表达、精准诠释了习近平和普京“联合声明”中的本意: “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

众所周知,当时的乐玉成是中共外交部唯一的一位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时任外交部长王毅当然是十九届中央委员,但当时的外交部党委书记齐玉却连个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足见当时的乐玉成毫无疑问是正在被培养和考验的外交部长接班人选。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就是赶在二十大筹备的重要关头,2022年5月下旬,未待中共正式对外公布,乐玉成被逐出外交部的消息即被香港媒体率先炒出。当时,包括笔者本人都认为他成了“习近平一系列外交挫败的第一只替罪羊”。

日后非常关注这则重要人事变动的外媒之一英国金融时报也曾引述“知情人士”的话说:乐玉成遭调职是因其被认为对北京未能准确获悉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情报负责。

那段时间里,炒作乐玉成“遭贬”事件的各类媒体们纷纷脑洞大开,帮着习近平,更是帮着时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把中共“无底线”亲俄政策在全世界被千夫所指的责任,全都归结到乐玉成头上。其中完全背离事实真相的指责内容,就是把所谓中俄关系“不封顶”,“无禁区”的发明人硬说成是乐玉成。岂不知当时的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才是所谓中俄关系“不封顶“、”无禁区”提法的创作者。“专利权”毫无疑问是属于王毅。

新华社2021年1月2日的一篇报道《王毅:中俄战略合作没有止境,没有禁区,没有上限》中说:近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接受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采访,谈及中俄关系。

报道中引述的王毅的原话是:“2021年对中俄关系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两国都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中俄战略合作没有止境,没有禁区,没有上限。”

一个月后, 又有墙内官网刊登《中俄战略协作没有禁区,没有上限!俄回应:永无止境,包罗万象》一文。文中介绍说:“2021年2月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按照约定,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进行了电话交流。此前对于中俄战略协作,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有个很是生动的比喻,叫做‘永无止境、包罗万象’……,就像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对此回应的那样,中俄战略协作是全方位、全天候的,没有禁区,没有上限。”

从那以后,就陆续见到墙内网贴里有人用“三没有”(也就是本文后面所说的“三无原则”)概括时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定义的中俄关系“没有止境,没有禁区,没有上限”。

而笔者查到的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乐玉成第一次复读“三没有”,比王毅“三没有”表述的首次出台,整整晚了11个月。

中共外交部网站2021年12月3日刊登的报道文章《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中俄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互信没有上限》中这样写道:“2021年12月2日,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同俄罗斯副外长莫尔古洛夫举行视频磋商时表示,……坚决抵制外部势力干涉两国内政和在两国之间‘打楔子’,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内涵进一步丰富。乐玉成指出,中俄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互信没有上限。”

乐玉成这次向普京的副外长重申王毅的“三没有”后整整两个月,习近平就和到访北京的普京于2022年2月4日签订了本文开头介绍的那份“(2022年)联合声明”,把王毅的“三没有”精简为“两没有”,即“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与此同时,也还在这“两没有”之后,加上了“一不”,即“不针对第三国”。

时光又过了一年,习近平去年3月在莫斯科和普京签订的“(2023)联合声明”中,又把中俄关系说成“不是类似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而是超越该种国家关系模式,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性质”。

总结一下就是把一年前即2022年的“一不”,扩增为2023年的“三不”。同时,“两无”之说再也不见。

而今年则是在重申去年的“三不“的同时,把“不针对第三国”改了一个字,表述为“不针对第三方”。以笔者之见,这一并未引起外界关注的小小改动,似在扩大“不针对”的外延,相对于“不针对第三国”,“不针对第三方”的措辞,既可以被解释为不针对美国、英国……等具体某个国家,也可以被理解为不针对某个“国际集团”,比如七国集团,再比如北约、欧盟……。

回顾和总结到此,读者和听众们是否应该对乐玉成说一句“真是错怪你,委屈你了”?

今年3月,笔者在本专栏曾发表《却原来秦刚和乐玉成犯的是同样性质的“错误”》,文中回顾了2022年中乐玉成被逐出中共外交部的时间,正值当时中共政权“二十届‘两委’人选考察过程的紧锣密鼓阶段。而笔者是在二十大召开之后,更准确地说是在秦刚已经“当选”为二十届中央委员,并在2022年底被宣布接替了王毅外交部长职务之后才得到的消息是:乐玉成事实上是在“二十届‘两委’人选考察过程”中,未能在 “中央和国家机关考察组”那里过关。是当时在全党范围内被一关又一关的考察过程筛选和甄别出局的总计20余人之一,具体原因就是在被“考察”的过程中被“谈话人”举报了“生活作风”问题。

当然,当时笔者在这篇文章里也只是引述了自称是“局内人”的报料,不能证伪也无从证实。不过本文中对王毅才是把(中俄关系)拔高到“三没有”境界的始作俑者的介绍,可全部都是据理、据实,完全是客观论证而不是抒发己见。

试想,就在乐玉成被逐出外交部并在他的新单位里被通知不被安排“当选”二十大代表之后,王毅却能在二十大上以69岁高龄再升一级,成功接班杨洁篪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央外办主任职务的事实,应该可以说明习近平对当初把中俄关系拔高到“三没有”境界并无怪罪,甚至不排除当初的王毅首次对外宣布的中俄关系“三没有”,原本就是对习近平指示的复读。

就和习近平与普京的“(2022)联合声明”中使用的“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的提法,是由时任外长王毅事先就以接受记者采访和与时任俄国外长通话的形式对外高调宣布过了的操作程序一样,去年普京和习近平在北京签订的“(2023)联合声明”中的所谓“三不”原则,也是在普京到访北京之前的2023年1月初,先由刚刚接任中共外长职务才几天时间的秦刚借俄国外长向他祝贺荣升之机表达出来的。

2023年1月9日的中共外交部网站刊登报道文章说:“外交部长秦刚应约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秦刚表示,……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我们愿同俄方携手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不断将中俄关系推向前进。”

中共外交部当天的这篇报道文章内容除了如上所引,其后还有两小段。但整个篇幅与该网站此前报道两国外长互动的文章长短相比较,只能用言简意赅形容。

当时的新华社、人民网等一级党媒报道这一事件的标题都是中规中矩,仅仅是以《秦刚与俄罗斯外长通电话》为标题。但墙内其他各类网站则在报道文章中发挥了一定程度的想象。比如《秦刚与拉夫罗夫通话,提出“三不”原则,意味深长 》的文章标题就较能吸引读者眼球。

最有看点的还是毛左大将张宏良当时的文章《如何看待秦刚的“三不原则”与王毅的“三无原则”》。该文发表于秦刚通过电话向俄国外长宣称“三不”的7天之后,习近平到莫斯科与普京签订的“(2023)联合声明”中首次出现“三不”内容的两个多月之前。

张宏良在他的文章中说:刚刚担任中国外交部长的秦刚在首次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话时宣布了中俄关系的“三不原则”取代了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提出的中俄关系的“三无原则”(即我们前文介绍的 “三没有”)。

张宏良回顾说:从历史方面来看,秦刚提出的中俄关系三不原则,并非是中国刚刚提出的中俄之间新的外交原则,而是回归以往旧的原则。中俄关系的三不原则,是在此前中美关系“蜜月时期”(现在看来是单方面的蜜月),中国向美方解释的中俄关系发展原则,这就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告诉了美国中俄关系的上限是不会结盟,下限是不会对抗,双方合作不会损害第三方利益,也就是不会损害美国利益。可见当时中国的三不原则,主要是说给美国听的,当然同时也希望俄罗斯能够理解中国在中俄合作问题上不会损害美国利益的底线,避免中俄双方合作中发生误会和不愉快。

后来中美贸易战爆发,美国宣布了对中国的遏制政策,并且在台海、南海和东海问题上一再向中国表示强硬,损害和危害中国的核心利益和根本利益,中美关系进入了国家之间的单方面恶化时期和民间的双向恶化时期。在这个背景下又爆发了2022年的俄乌军事冲突,并且美国和北约一再把中俄两国列为共同制裁对象和宣布为是最大敌人,特别是美国支持台湾对中国造成的损害绝不亚于它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造成的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前外交部长王毅代表中国宣布了中俄关系新的三无原则,即没有止境、没有禁区、没有上限,取代了原先的三不原则。这个三无原则主要是说给俄罗斯听的,同时也在告诉美国和北约,中俄之间的合作什么都不分,什么都可以做,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哥们儿是一家”。

而秦刚上任后首次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话中重申的三不原则——大家注意是具有阶段性转折意义的首次通话,显然是在宣布中国对于中俄关系要从目前三无原则退回到此前三不原则的时代。

众所周知,这位张宏良既然是毛左大将,必然就是反美极先锋。他去年发表如上文章的目的是在抒发当时他对习近平伙同秦刚以普京发动侵略乌克兰战争为由把中国外交政策向“疏俄亲美”方向调整的担忧。

与去年万分担忧的心情截然相反,今年的中俄“联合声明”出台的次日,张宏良即按捺不住万分的激动发表了《中俄联合声明——两国关系震撼世界的巨大飞跃》,文章开篇就狂赞“ 这次中俄联合声明与此前历次中俄联合声明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质变和飞跃,双方在对方所希望的问题上,全都摆脱了以往缩手缩脚的姿态,像两个兄弟一样毫无保留地拥抱在一起,俄罗斯在台湾等问题上对中国不再有丝毫保留,中国在反美问题上对俄罗斯也不再有丝毫保留,双方宣告目前中俄关系已经超越了冷战时期任何一种联盟”。

那么,在今年的习普“联合声明”中表面看似是重申了所谓“三不”原则的前提下,反美大将、亲俄首孝张宏良的分析是否在理?将是我们本专栏下篇文章的介绍和分析内容。

(本期节目由高新主持及播讲)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