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隋唐系列五:贞观盛世之二十八:唐太宗强看起居注与追废封德彝

(2017-07-17 09:36:23) 下一个


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四月初七(丙戌),唐太宗李世民绕过他宠爱的魏王李泰,下诏立嫡二子晋王李治为皇太子。闰六月下旬,唐太宗翻悔了和薛延陀部落的婚姻。


秋七月初三(庚辰),京城讹传说:“皇上让枨枨(传说中取人内脏的恶鬼)挖取人的心肝,用来祭祀天狗。”造成一片惊骇。唐太宗派使者全城宣谕,过了个把月这讹传才平息下来。


当初,唐太宗问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前世史官所记载的事,都不让君主看,这是什么原因?”房玄龄答道:“史官不能虚假美化,也不隐瞒罪恶。如果君主看了不利于他的记载,必然震怒,所以不敢进献给他们看。”唐太宗说:“朕的心意,跟前世帝王不同。朕想看国史,是想知道以前做的错事,好成为今后的警戒。房公可以依次撰写来给朕看看。”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说:“陛下的圣明和仁德明摆在那,举止也没什么过失。史官所叙述的,按理应该都是好事。陛下如果破例阅览《起居》,也许对史书没什么不好,但如果将这一做法传给子孙,臣私下担心陛下的曾孙玄孙之后,或许出现一两位不够明智的帝王,总想文过饰非,那么史官必然不免遭到刑罚甚至诛杀。如此一来,史官将不得不见风使舵,顺从旨意,保全自身,远离危害。这么一来,悠悠千载的历史,又有谁能相信?所以前代帝王不看当世史书,就是为了这一原因。”但唐太宗不听。房玄龄只好和给事中许敬宗等人根据《起居注》作了删节,开始编撰《高祖》和《今上实录》。七月十六(癸巳),两书作成,他们呈上给唐太宗。唐太宗看到书里有关六月四日(即玄武门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事件)的记载,表达得吞吞吐吐,便跟房玄龄说:“周公诛杀管叔和蔡叔,安定了周室。季友(鲁桓公的小儿子)毒杀叔牙,保存了鲁国。朕的所作所为,只不过也类似他们罢了,史官何必有所隐讳!”当即命令他们去掉虚浮的言词,直接记载这事。


七月二十(丁酉),司空、太子太傅、梁国公房玄龄因为母亲去世而丁忧离职。


八月初三(庚戌),唐太宗任命洛州都督张亮为刑部尚书,参预朝政;任命左卫大将军兼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李大亮身居三职,宿卫两宫,恭俭忠谨,每次宿卫值勤时,总是通宵达旦地坐着。房玄龄很器重他,经常称赞他有王陵和周勃的气节,可以承担重任。


当初,李大亮是庞玉的兵曹,后来被李密捉获,他的同辈都被处死了。李密的将帅张弼见到他,觉得是个将才,便释放了他,并和他成为至交。当李大亮显贵之后,到处寻找张弼,想报答他的恩德。张弼那时只是一个低微的将作丞,总是想法躲避他。李大亮有一次在路上看到并认出他来,抱着张弼哭泣,拿出很多家产送给张弼,但张弼拒不接受。李大亮向唐太宗进言,请求将自己的全部官爵转授张弼,唐太宗因此提拔张弼为中郎将。当时人们都赞扬李大亮懂得报恩,也称赞张弼从不自夸。


九月初四(庚辰),新罗国派使者来朝廷指控百济攻夺了他们的四十多座城池,还和高丽人联合,阴谋断绝新罗入朝的道路,因此请求朝廷派兵救援。唐太宗命令司农丞相里玄奖带着盖有玺印的诏书,去赐给高丽说:“新罗送质子给朝廷,还从不停止朝贡。你们和百济都应该停止兵戈。如果继续进攻新罗,朕明年将发兵进攻你们!”


九月初七(癸未),唐太宗将李承乾流放到黔州。七月十八(甲午),他又将顺阳王李泰流放到均州。唐太宗说:“父子之情出于自然。朕今天和李泰生离死别,心里能不难受吗?然而朕身为天下的主人,只要能让百姓安宁,私情也没什么不能割舍的。”他又将李泰所上的表疏给近臣看,说:“李泰的确是个俊才,朕心里很挂念他,你们也都知道。但因为社稷的缘故,朕不得不因为大义跟他断绝亲情,让他到外地居住。这也算两全罢了。”


先前,各州的长官或高级僚佐每年岁首都会亲自带着贡物来京师,称作朝集使,也叫考使。因为京师没有足够的官邸给他们居住,他们就租房和商人们混居一起。这年唐太宗才开始命令有司部门为他们建造官邸。


朝廷要求房玄龄结束丁忧,因此他于冬十月十一(丁巳)恢复了本职。


十一月初三(己卯),唐太宗到圜丘祭祀。


十一月初六(壬午),唐太宗赐天下人大酺欢宴三日,又因为凉州发现瑞石,特赦凉州。唐太宗还亲自审理京城和各州的囚犯,原宥了不少人。


当初,唐太宗和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刺王李元吉矛盾很深,密明公(后被追赠司空)封德彝暗中首鼠两端。杨文幹叛乱时,唐高祖李渊想废了隐太子而立秦王李世民,但因为封德彝再三劝谏才作罢。这事非常隐秘,唐太宗直到封德彝死后很久才知道。十一月十六(壬辰),治书侍御史唐临开始追究并弹劾这件事,说:“臣听说事奉君主的大义,必须始终不渝;作为臣子的气节,也得岁寒无贰。如果这都做不到,那将罪不容诛。封德彝位居宰辅,恩隆日盛,却无心报效朝廷,反而肆行奸谋,蛊惑储君和藩王(指李建成和李元吉),导致他们成为元恶。根据刑法常典,他必须被诛杀夷族。但他包藏祸心的行为,是死后才发现的。朝廷误加褒赠,没有及时严惩。如今他的罪恶既已彰著,就应当加以贬黜,岂能让他仍然保留爵位封邑,名列重臣!这样的人不惩罚,将用什么来奖善惩恶?”因此请求废黜追赠的官职,夺去他的爵位。唐太宗命令朝廷百官议论决定,尚书唐俭等人认为:“封德彝的罪行在他死后才暴露,而陛下在他生前给他恩典,所以他历任的官职不能追夺。请朝廷下降他的追赠,同时更改他的谥号。”唐太宗于是下诏废黜他追赠的官位,改谥名为缪,并取消了他的封邑。


封德彝名伦,通常用他的字称呼,是观州蓚县人,北齐太子太保封隆的孙子,隋通州刺史封子绣的儿子。封德彝少年时,他舅舅卢思道总说:“这孩子智识过人,一定会位列卿相。”隋文帝开皇末年,江南动乱,内史令杨素奉命出征,任命封德彝为行军记室。船到海曲时,杨素召见他。封德彝不小心跌进水中,被救上来后,他更衣去见杨素,闭口不提落水的事。杨素后来得知,问他为何没提起,他答道:“这是私事,所以没提。”杨素因此对他十分惊异。杨素将要营建仁寿宫时,聘他为土木监。隋文帝杨坚到仁寿宫时,觉得修建得过于奢侈,害怕因此造成民怨,所以非常生气。杨素十分惶恐,担心因此获罪。封德彝说:“明公不必担忧,等皇后来了,必有恩诏。”次日,隋文帝果然召杨素入宫,独狐皇后慰劳他说:“杨公知道我们夫妻年老,没什么娱乐,所以把这宫殿修饰得这么豪华,这难道不是孝顺之心吗?”杨素退下后问封德彝道:“你这是怎么知道的?”封德彝答道:“陛下至尊生性节俭,所以刚见到时会生气。但他很听皇后的话。皇后是位妇人,就喜欢华丽。一旦皇后满意,陛下就一定会改变主意。所以知道。”杨素叹服道:“揣摩人心的才能,我实在赶不上你。”杨素历来恃才傲物,经常凌辱群臣,唯一欣赏的只有封德彝。他经常请封德彝前来谈论宰相的事务,谈上一整天都不知疲倦。他曾摸着自己的座位跟封德彝说:“封郎以后一定会据有这一座位。”很快就将他推荐给隋文帝,隋文帝因此提拔他为内史舍人。隋炀帝大业中年,封德彝见到虞世基得到隋炀帝的宠幸,但又对政务很不熟悉,每次遇到大事,经常处理失误或坐失良机。封德彝因此又去依附于他,暗中为他出谋划策。当宣行诏命时,在封德彝的鼓动下,虞世基谄媚逢迎,总是顺从隋炀帝的心意。外间呈上忤逆隋炀帝旨意的奏折,他都按下不奏。决断刑法时,他总是严厉苛刻,甚至深加诬陷;而在论功行赏方面,却总是尽量压制。因此虞世基越得到宠幸,隋朝的政治越加败坏,这都是封德彝造成的。宇文化及叛乱,逼迫隋炀帝出宫,让封德彝去历数他的罪状。隋炀帝责问他说:“你是士人,怎么会堕落到如此地步?”封德彝惭愧地退下。宇文化及不久就任命他为内史令,封德彝也跟他去了聊城。他见到宇文化及穷途末路时,便暗中交结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请求到济北运粮,然后观察局势的变化。宇文化及败了后,他和宇文士及来降唐朝。唐高祖因为他是隋朝的旧臣,便派使者去迎接慰劳,拜他为内史舍人,不久就升迁为内史侍郎。


封德彝在唐朝倒做了些好事。唐高祖曾临幸温泉,在经过秦始皇墓陵时,跟封德彝说:“古代的帝王,竭尽百姓的气力,耗光府库的资财,营建如此巨大的山陵。这有什么好处?”封德彝说:“主上教化臣下,就好似风吹草伏一般。自从秦汉以来,帝王普遍重视厚葬,所以百官和民众也都竞相效仿。凡是古墓丘坟,里面都埋藏很多珍宝,所以总是被人发掘。如果死后没有知觉,那么厚葬的确非常浪费。如果灵魂有知,看到自己坟墓被发掘岂不痛心!”唐高祖觉得有理,便跟封德彝说:“从今以后,自上而下,都应当薄葬。”


秦王李世民出讨王世充时,唐高祖下诏让封德彝参谋军事。唐高祖因为大军长期在外,便想让秦王班师回朝,秦王派封德彝入朝亲自为唐高祖解释东边战场的形势。封德彝跟唐高祖说:“王世充的地盘虽多,但都是勉强跟从他的。真正控制的地方,只有洛阳一城而已。他早已穷途末路,破在旦夕。今天如果撤军回来,贼势必定会重新振作,然后跟其他城池连结,以后就难以对付了。不如趁他目前的衰败,我们一定能打败他。”唐高祖采纳了他的建议。当秦王凯旋而归时,唐高祖跟侍臣们说:“朕当初发兵东讨时,大家的看法都不同,只有秦王请求出兵,而封伦也十分赞成。当年张华支持晋武帝伐吴,也不过如此!”于是封他为平原县公,兼任天册府司马。


后来突厥入寇太原,又派使来请求和亲。唐高祖问群臣道:“和或战,你们觉得呢?”多数人都觉得战只会加深冤仇,不如先和。封德彝说:“突厥入侵,显然有看不起中国的意思,一定以为我们兵弱而不能战。依臣的看法,不如出动大军出击,看样子我们能够取胜。胜利后再跟他们和亲,这样就会恩威兼著。如果今年不战,明年他们必定又来。所以臣觉得还是战为好。”唐高祖也听从了他的建议。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封德彝以本官代理吏部尚书。因为他精通吏治,所以得到当时人们的好评。武德八年,他进封道国公,不久又改封于密。萧瑀曾将封德彝推荐给唐高祖,他因此才被任命为中书令。唐太宗李世民嗣位后,萧瑀升任尚书左仆射,封德彝为右仆射。封德彝历来阴险诡诈,本来和萧瑀商量好的事,到唐太宗面前,却经常变卦,因此和萧瑀有了矛盾。贞观元年(627),他在尚书省发病,唐太宗亲自前往探视,当即命令尚辇(负责御驾的官员)用车驾送他回自己的府第。封德彝不久就死了,终年六十岁。唐太宗深为哀悼,为他取消了三天的朝会,追赠他为司空,谥号明。


唐太宗取消封德彝的食邑后,又下敕令,要挑选良家女子充实东宫。十一月十七(癸巳),太子李治派左庶子于志宁去谢辞。唐太宗说:“朕只是不想让子孙生于微贱家庭而已。今天太子既然推辞,朕就尊重他的意见好了。”唐太宗怀疑太子仁厚软弱,私下跟长孙无忌说:“你劝朕立雉奴(李治的小名),但雉奴过于懦弱,恐怕不能守住社稷,那该怎么办!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朕。我想立他,你觉得如何?”长孙无忌一再争辩,认为不行。唐太宗说:“难道是因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吗?”长孙无忌说:“太子仁厚,是真正守文的良主。储君至关重要,岂能多次更易!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唐太宗这才作罢。十二月初七(壬子),唐太宗跟吴王李恪说:“父子虽然是至亲,但当有罪时,国家的法律是不能徇私的。当年汉朝已立了昭帝,燕王刘旦不服,暗中图谋不轨,结果被霍光一封书简就给杀了。所以作为人臣,不得不十分警戒!”


十二月十五(庚申),唐太宗前往骊山温泉,十天后才回宫。


要想知道唐太宗后来的情况,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