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两宋系列六:仁宗亲政之五:薛奎和王曙相继去世与宋仁宗另立曹皇后

(2020-12-19 11:04:30) 下一个

景祐元年(辽重熙三年)即公元1034年八月初四(庚申),资政殿学士兼户部侍郎薛奎去世。薛奎字宿艺,是绛州正平人,父亲薛化光善于数术,曾到宋太宗的行宫进献平定北汉的策略。宋太宗虽然召见了他,但没有启用。薛化光回家时刚好薛奎出生。他摸着薛奎的头说:“这孩子官位必至公辅。”薛奎举进士时为全州第一名,州里推荐他和里人王严一道进京赴考,却让他位居王严之下。薛奎进士及第后出任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在僧侣的房舍聚赌。一天,强盗杀了佛寺的寺奴,抢了钱财离去。刚好一个赌徒进入佛寺,不小心把受害人的雪弄到身上。巡逻士卒于是将他捕送州衙,结果那人被逼打成招。只有薛奎独自感到怀疑,要州里暂缓定刑;后来果然找到杀人真凶。薛奎接着改任仪州推官。他曾派辖区民夫运粮到盐州;遇上久雨,谷粟麦子因浸水而腐烂。薛奎请求转运使卢之翰,将民夫送回本州,再想法偿还损失。卢之翰十分愤怒,要上奏弹劾他。薛奎不紧不慢地说:“用兵已经很久,百姓因转运军饷而非常疲劳。如今幸好兵食有余,怎能因谷麦的陈腐而陷百姓于困境!”卢之翰的气这才消解,于是将这一损失全都奏请免除。薛奎不久改任大理寺丞兼莆田县知县。任上他曾请求蠲免南闽国时向百姓征收的咸鱼税和蒲草钱。

后来薛奎升迁殿中丞兼长水知县,接着改任永州知州。州里有个钱监,每年都得调用三百士兵开采铁矿,而钱监的收入还不抵开采费用。薛奎奏请让民众自己开采,而后百姓卖给官府的铁增倍。不久他升迁太常博士。宰臣向敏中推荐他为殿中侍御史,出任陕西转运使。西夏主赵德明上言,说延州的蕃落入侵他的地盘黑林平。宋仁宗下诏让他按察这事。薛奎检查了郡里的簿籍,发现赵德明曾奏请假道黑林平,证明那地盘并不属他所有。于是朝廷移送文档给他,赵德明只好认了。没多久,薛奎因举荐失当而被免职。几个月后,朝廷又起用他为通判陕州,接着改任他为尚书户部员外郎兼淮南转运副使,不久升迁江、淮制置发运使。他派人疏通漕河和废置三堰,以便粮饷运输。朝廷为此进位他为吏部员外郎。他父亲去世时,朝廷起复(终止服丧)他,提擢为三司户部副使。他因和户部使李士衡争论事情,所以被改任户部郎中、直昭文馆、延州知州。

赵德明儿子赵元昊继任后,每次派官吏到京师请求供奉和赐予时,他的官吏总要趁机购买禁物,隐瞒关税,牟取奸利。薛奎察得这一事实,于是请求将蜀道的丝缣布帛留在关中,再转给他们。薛奎接着升迁吏部,被提擢为龙图阁待制兼代理开封府知府。他为政严格敏察,断案从不宽贷,所以宋仁宗更加器重他。出使契丹回来后,他升迁右谏议大夫兼代理御史中丞。薛奎上疏谈论选择人才、求得大治、崇尚节俭、屏退声色等十来件事。刘太后临朝称制时,契丹使者萧从顺请求谒见太后,并说南使(即宋使)到契丹时都见到太后,而契丹使者前来却见不到。薛奎当时任馆伴,反驳他说:“皇太后垂帘听政,即使本朝的群臣也不能见到她。”萧从顺这才没话可说。有人进谗指责薛奎透漏禁中的谈话,朝廷为此改授他为集贤院学士兼并州知州,又改到秦州。秦州驻有重兵,经费经常不足;薛奎在那里为政,务必从事俭约,还教导民众水耕,严格商钱的计算。年中州里积累了谷粟三百万,征算时又余出三千万,他还通过检核民间隐瞒的数千顷田产,为此征得谷粟和饲料十多万。宋仁宗加他为枢密直学士兼益州知州。秦地民众与夷人部落数千人上书罗列薛奎的政绩,请求让他留在秦州。宋仁宗下达盖有御玺的诏书褒奖劝谕,但没有答应。成都有个民妇诉讼她儿子不孝。薛奎了解真相时,儿子说:“因为家贫才无以奉养。”薛奎拿出自己的俸钱给他,告戒说:“如果再不奉养老母,我将不宽贷于你!”后来他们母子相好如初。他曾在夜里请客饮宴;有人报告说戍卒杀人,城里人都散走。薛奎秘密派人捕杀了那戍卒,而坐客全不知道。他遇到事情十分持重明决,大多都是此类。

宋仁宗召他任龙图阁学士兼代理三司(盐铁与度支和户部)使,接着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宋仁宗告谕他说:“先帝曾觉得爱卿可以重用。朕今天启用爱卿,是先帝的意愿。”很快又升迁他为给事中。宋仁宗曾跟辅臣说:“臣下事奉君上,很少有善始善终的。”薛奎说:“保终之道,只有臣不以为然。”于是历数了唐朝开元和天宝时的事(即安史之乱)答复。宋仁宗也觉得有理。不久他升迁尚书礼部侍郎。太后拜谒太庙时,想穿戴天子的衮服和皇冕。薛奎说:“太后一定要如此穿戴,将如何向祖上下拜?”极力表示反对,但太后最终没有听取。当太后驾崩时,宋仁宗哭着跟近臣说:“太后病得不能说话了,还多次拉着自己的衣服,好像有什么事要交待。这是为何?”薛奎说:“就是因为她的衮服和皇冕。如此穿戴岂能到地下去见先帝!”宋仁宗恍然大悟,最终用皇后服饰将她下敛。薛奎趁机上言请求驱逐内侍罗崇勋等人。当时二府(中书和枢密)大臣大多都被罢免。薛奎因有哮喘病,多次请求辞职;宋仁宗于是改任他为户部侍郎、资政殿学士、判尚书都省。宋仁宗还下手书将禁中的药方赐给他。病稍好些时,薛奎入宫晋见。很快他又疾病发作,这时病故。朝廷追赠他为兵部尚书,谥号简肃。

薛奎生性刚直,从不苟合,遇事敢于直言。宋真宗曾多次宴请大臣,甚至有人醉酒。薛奎谏道:“陛下即位之初,励精图治,日理万机,而很少宴幸。如今天下诚然平安无事,而陛下宴乐无度,大臣多次因醉酒而失去威仪。这并非尊重朝廷的做法。”宋真宗很赞许他的进言。当他成为参知政事后,谋议无所避讳。有时不很如愿,他回家后会叹息感慨,吃不下饭,说:“我实在仰惭古人,俯愧后世!”薛奎尤其有知人明鉴,范仲淹、庞籍、明镐还是吏部候选官员时,薛奎就认为他们今后将成为公辅。欧阳修和王拱辰都是他的女婿。薛奎没有儿子,将侄儿当作后嗣。

九月初六(壬戌),有彗星出现在张宿和翼宿之间。

次日,枢密使兼吏部侍郎、检校太傅、同平章事王曙去世。王曙字晦叔,是隋朝东皋子王绩的后裔,世代居住在河汾一带,后来东迁成为河南人。他进士及第后,经两调成为定国军节度推官。咸平中年,他中举贤良方正科,策论入等,朝廷因此升迁他为秘书省著作佐郎兼定海知县。回朝后,他出任群牧判官,并考察收集了古今的马政,写为《群牧故事》六卷呈上。为此他升迁太常丞兼判三司凭由理欠司。因为举荐进士失实,朝廷将他降为监卢州茶税。不久他经两迁出任尚书工部员外郎兼龙图阁待制。王曙不久作为右谏议大夫出任河北转运使,但因部属官吏受贿,他又被降为寿州知州,不久改任淮南转运使兼勾当三班院,接着成为代理开封府知府。后来他作为枢密直学士出任益州知州。他在益州为政严苛,对盗贼绳之以峻法,大多处以死刑。有个士卒在夜里告发他的部队将要作乱,王曙立即看出他骗人,当场杀了他。蜀人将他比作前蜀帅张詠,号称“前张后王”。后来他入朝成为给事中。宋仁宗被立为皇太子时,王曙和李迪同时被选为兼太子宾客。他又因礼部贡举失实,被罢黜官职。后来他再次成为给事中兼群牧使。王曙妻子是寇准女儿。寇准罢相被贬斥后,王曙也被降为汝州知州。寇准再次被贬时,王曙也被贬为郢州团练副使。朝廷后来起用他为光禄卿兼襄州知州,又改到汝州。接着他再次成为给事中兼潞州知州。州里有个被判处杀人的囚犯,已经定案,只有王曙独自感到怀疑。后来提点刑狱杜衍前来,事情果然得到辩白。王曙为此著作《辨狱记》以警戒官吏。

王曙后来改任河南府和永兴军。不久朝廷召他出任御史中丞兼理检使。理检置使就是从这时开始。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后,朝廷将守卫的人关进御史监狱。王曙担心朝廷提议花大钱修复昭应宫,因此上言说:“从前鲁桓公和鲁僖公宫庙发生火灾,孔子认为鲁桓公和鲁僖公亲人已经没了,宫庙理应被毁。辽东高庙及高园便殿发生火灾时,董仲舒认为高庙不应位于皇陵旁边,所以遭灾。魏崇华殿发生火灾,高堂隆以台榭宫室为戒,觉得朝廷不必修复,但文帝(其实是魏明帝曹叡,文帝的儿子)不听,翌年,崇华殿再次发生火灾。如今所建的宫殿并非顺应经义,发生灾变似乎是上天的预警。臣希望陛下去掉那地方,取消各个祷祠,以顺应天变。”宋仁宗和刘太后全都感悟,因此减免了守卫者的罪过,接着又下诏,将不再修缮昭应宫的决定告谕天下。王曙又请求让三品以上官员建立家庙,恢复唐朝的旧制。接着他作为尚书工部侍郎参知政事,不久因病请求罢免,改任户部侍郎、资政殿学士、陕州知州,后来改到河阳。他又再次出任河南府知府,升迁吏部。宋仁宗召他出任枢密使,拜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过了一个月,他因头上长疽,这时病故。宋仁宗追赠他为太保和中书令,谥号文康。

王曙为人方正严肃,端庄持重,有大臣之体。他常说人臣怕的就是不懂节俭;当他显贵时,深为抑制自己。王曙也喜欢佛教,平时只吃蔬食,十分淡泊。当初,钱惟演留守西京,欧阳修和尹洙是他的下属。欧阳修等人喜欢游宴。王曙后来接替钱惟演,曾厉色地警戒欧阳修等人说:“你们纵酒过度,难道就不知道寇莱公(寇准)晚年的灾祸吗!”欧阳修起身答道:“就我所知,莱公只是因年老而不知退位而已!”王曙默然无语,但最终也没生气。当他成为枢密使后,首先推荐了欧阳修等人,将他们安排在馆阁。王曙留有文集四十卷,《周书音训》十二卷,《唐书备问》三卷,《庄子旨归》三篇,《列子旨归》一篇,《戴斗奉使录》二卷,文集《两汉诏议》四十卷。

他儿子王益恭靠门荫成为卫尉寺丞,也淡于名利,多次请求解除官职。王曙刚出任参知政事时,在西京修建府第。建成后,王益恭写信给他,陈述知足的道理,劝王曙谢绝政事,退居府第。但王曙没有及时引退。王益恭服完父亲的丧制后,便在司门员外郎的位置退休致仕。

八月初八(甲子),出现月犯南斗(月亮靠近南斗宿)的天象。同一天,宰臣吕夷简等人上表请立皇后。

参知政事宋绶觉得宋仁宗年岁渐长,而天下太平无事,便担心他会逐渐沉湎于宴乐,所以上言说:“驾驭属下的关键有三个:面临大事时注重守常,正当机要时贵在果断,策划大谋时先要保密。能守常则奸佞无法更移,能果断则邪恶无由迷惑,能保密则不会事变。这是安危的关键,希望陛下常常念及。至于朝务清平,深居闲宴,自然可用声味以调节六气,靠节宣以顺应四时;爱护和保养陛下自身,使之不至于损伤,以此常保平和。那将是无疆的福祉。”

八月十二(戊辰),宋仁宗感到身体不适。两天后,他任命王曾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枢密使。

当时南京留守推官奉符石介写信给王曾说:“主上即位十三年,不好游猎,不近声色,恭俭的仁德驰名于天下。只是正月以来,听说主上废黜郭皇后,宠幸尚美人,宫庭传言,说主上逐渐有失仁德。自七八月以来,这些传闻愈加严重,还说倡优妇人,在宫内朋党淫乱,无时不在饮乐,以致主上的圣体经常不适。这不得不让天下人忧虑。现在变异屡次出现,人心忧危;白气贯穿云霄,凶灾连年不断。这是天地神灵向朝廷显示戒警。相公从前出任元台,如今位冠枢府,社稷的安危全在相公身上。当此之时,应当立即以此为谏。谏止则已,谏不止则相公就必须辞去枢衡的重任,也许这样能开悟圣听,感动主上的内心。如果忘却管仲害霸的言论(管仲言: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以为嗜好和欲望都是细小闲事,不想为此极力谏诤,那么将开启乱阶,到时将后悔莫及。”

八月十五(辛未),因为月犯南斗(月亮靠近南斗宿)的星变,宋仁宗宣布大赦,避免在正殿上朝,减少御膳,并拿出内藏库钱优赏在京将士。他还下诏让辅臣到延和殿阁奏事,朝廷各司的事,暂且让辅臣处置。次日,他下诏说:“让净妃郭氏出居于外,美人尚氏作为道士搬到洞真宫居住,将杨氏安排到另外住宅。”诏书还说:“长秋之位不可久虚,当求德门,以正内治(皇后位置不能长久空虚;应当寻求仁德之门以端正中宫的内治)。”

自从郭后被废之后,尚、杨二美人日益得宠,每晚都陪睡侍寝,以致宋仁宗身体吃不住,有时累日不肯进食。朝廷内外无不忧惧,因此全都归罪二美人。杨太后为此极力进言,但宋仁宗不忍心将她俩赶出去。入内都知阎文应早晚侍候宋仁宗,也不断进言。宋仁宗不胜其烦,只好点头答应了。阎文应马上命令宫人用氈车载着二美人出宫。二美人哭着不肯走,阎文应拧着她们的脸颊骂道:“你们不过宫婢罢了,还有什么话好说!”驱赶着她们上车。次日,宋仁宗不得已,只好降下了这道诏书。

八月十八(甲戌),司天上言,说彗星不见了。

八月二十九(乙酉),殿中侍御史庞籍和左司谏滕宗谅,都因为谈论宫禁中的秘事,而且失实,被贬斥出朝:庞籍改任广东转运使,藤宗谅改任信州知州。

九月初三(己丑),群臣上表请宋仁宗登御正殿上朝,恢复平常御膳。表章上了三次,宋仁宗才答应。九月初六(壬辰),群臣上表请求宋仁宗双日不用视朝,如同先帝那样。他也答应了,并下诏给中书和枢密院,说如果双日有理应上奏的事,也允许他们到便殿请求应对。

九月十一(丁酉),宋仁宗身体康复,因此登御正殿上朝,并恢复平常的御膳。

范仲淹去担任睦州知州后,不到半年,改任到苏州。苏州近期发大水,民田无法耕种。范仲淹发动民夫疏通五河,引导太湖水注入大海,招募游手好闲的人参与这些工程。然而尚未竣工,朝廷又改任他到明州。转运使上言,说范仲淹治水颇有头绪,希望将他留下完成这些工程。九月十四(庚子),朝廷下诏恢复范仲淹苏州知州的职位。

同时,太子少傅晁迥参与太清楼的宴会后,宋仁宗又召他到延和殿阁应对,问他《洪范》中的雨旸(雨天和晴天)感应。晁迥引经据典,详细对答说:“近年灾变频繁,这是上天用以警戒陛下。希望陛下修缮王事,满足天心,或许即可转乱为祥。”接着他敬献斧扆、慎刑箴,大顺、审刑、无尽灯等五篇颂歌。很快他疾病发作,不省人事。醒来后也拒绝医药,穿戴好冠服后安静地去世,终年八十四岁。宋仁宗下诏为他取消一日朝会,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号文元。

晁迥字明远,世代都是澶州清丰人,但从他父亲晁佺开始,搬家到彭城(徐州)。晁迥进士及第后出任大理评事和岳州录事参军,又改任将作监丞,稍后升迁殿中丞。他因误判囚徒死罪,被褫夺两个官资。不久他再次出任将作丞,监徐、婺二州稅,不久升迁太常丞。宋真宗即位后,听从宰相吕端和参知政事李沆的推荐,提擢晁迥为右正言兼直史馆。他曾献上咸平新书五十篇,又献上理枢一篇。宋真宗召他策试后,任命他为右司谏兼知制诰,主管尚书刑部。

宋真宗北征时,让雍王赵元份留守京师,并为晁迥加右谏议大夫,出任开封府判官,进位他为翰林学士。没多久,他出知审官院,成为明德和章穆二园陵礼仪使和同修国史。他还负责大中祥符元年(1008)的礼部贡举。宋真宗东封泰山和西祀汾阴时,让他和和太常寺详细制定程序仪注。他经累迁官至尚书工部侍郎。出使契丹回来后,他上呈了北庭记。宋真宗为此加他为史馆修撰兼知通进银台司。他还敬献玉清昭应宫颂,他儿子晁宗操相继献上景灵宫庆成歌。宋真宗说:“晁迥父子同献颂歌,这是搢绅(腰带插牙笏,意即大臣)大臣间的美谈。”

史书修成后,宋真宗提擢他为刑部侍郎,进位为翰林承旨。当时朝廷正恨重视礼文的事,诏令大多出自晁迥的手笔。他曾在夜里被召进宫应对后,宋真宗让內侍举着蜡烛送他回归翰林院。当时正值盛暑,宋真宗免除了他的宿直(在宫中值夜),让他每三五日到翰林院来一次就行了。晁迥谢辞,说这不符合惯例。宋真宗于是让他秋后再回来当值。不久他升迁兵部侍郎。他因年老请求分司西京的散职,宋真宗特拜他为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还赐他一个儿子在河南当官,就近照顾他。

宋仁宗即位后,升迁他为礼部尚书。他在台省六年,累次上表告老。宋仁宗于是让他在太子少保位置退休致仕,给他全额俸禄。一年四季还给他跟翰林学士一样的赏赐。天圣中年,晁迥八十一岁;宋仁宗召他到太清楼饮宴,免去他觐见天子的舞蹈礼仪。晁迥儿子晁宗愨任知制誥,侍从一同参与宴席。晁迥坐在御史中丞的南面,宋仁宗赐给他和宰臣一样的御书飞白体大字。宴席结束后,宋仁宗给他优厚的赏赐,进位他为太子少傅。晁迥后来的事都已细说,就不赘述了。

晁迥善于吐纳养生之法,通晓佛教和道教书籍,靠经传进位,自成一家之说。他生性开朗乐观,宽容简朴,行为正派,从不屈服于权贵。他任官处事,从未夹带私人情感去伤害他人。宋真宗多次称赞他为好学长者。翰林杨亿曾认为晁迥起草的任命制书没有过分的褒奖,深得替朝廷代言的大体。晁迥也喜欢更正经史中的疑义,标注检括字类,没有一天停止学习。他不喜欢术数;有人跟晁迥谈到术命的事,他说:“自然之分是天命。乐天不忧是知命。推理安常是委命。何必逆着计算非自然的事?”他著有翰林集三十卷,道院集十五卷,法藏碎金录十卷,以及耆智余书、随因纪述、昭德新编各三卷。

尚、杨二美人出宫后,宋仁宗让参知政事宋绶当面起草诏书,其中有“当求德门,以正内治”的话。后来他身边侍从引荐寿州茶商陈氏的女儿入宫,宋仁宗一见钟情,就要立她为后。宋绶谏道:“陛下想让如此低贱的人正位中宫,不是和前些日子的诏书前后矛盾吗?”过了几天,枢密使王曾入宫应对,又上奏反对纳陈氏为后。宋仁宗说:“宋绶也这么说。”宰相吕夷简和枢密副使蔡齐相继论奏谏止,加上侍御史知杂事杨偕和同知谏院郭劝又再次上疏,宋仁宗最终罢免了陈氏。

九月十八(甲辰),宋仁宗下诏立宋初名将曹彬的孙女为皇后。郭后被废黜后,宋仁宗才聘曹后入宫。次日,他任命宰相李迪为册礼使,参知政事王随为副使;宋绶负责撰写册文,并书写册宝。有司部门奏请在冬至日举行册礼。监察御史里行孙沔上言,说庄献太后(即宋真宗的刘后,曾在宋仁宗即位头十多年垂帘听政)三年的丧制尚未解除,请求等到终制后再举行;秘书丞余靖也以此上言,但宋仁宗都没有答复。

九月二十(丙午),出现熒惑犯南斗(火星靠近南斗宿)的天象。

九月二十六(壬子),宋仁宗下诏将杨太后居住的宫殿命名为保庆宫,自今以后称杨太后为保庆皇太后。

要想知道宋仁宗后来的事,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