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五胡乱华系列十七:三燕承继之五:慕容盛评论周公与遇刺身亡

(2016-03-22 20:49:18) 下一个

公元399年正月,后燕昌黎尹留忠谋反,失败后伏诛。尚书令东阳公慕容根和尚书段成受到牵连也被处死。后燕主慕容盛派中卫将军卫双前往凡城去杀了镇守那里的留忠弟弟幽州刺史留志,同时任命卫将军平原公慕容元为司徒兼尚书令。

半个月后,右将军张真和城门校尉和翰因为谋反罪也被杀了。次日后燕大赦,改元长乐。慕容盛每十天就亲自断狱一次,从不严刑拷打罪犯,反而得到很多实情。

六月,北魏前河间太守卢溥因为饥荒带着他的几千家部曲来到老家渔阳寻找粮食,因此占据了幽州的几个郡县。秋七月,慕容盛派遣使者拜卢溥为幽州刺史。

两天后,慕容盛下诏道:“按照现有法律先例,公侯有罪的可以用金银棉帛赎罪。这样做不足以惩罚恶行,只有利于王室的收入,实在没什么道理。自今以后,公侯有罪的都命令他们立功赎罪,不要再输送金银棉帛了。”

高句骊王安派使者来进贡地方特产,正好这时在端门看到有一些身白头绿的鸟雀,栖息或飞翔在东园,二十多天后才飞去。慕容盛因而把东园改名为白雀园。

慕容盛听史官跟他讲诗歌以及周公的故事,便看着大臣们跟他们说:“周公辅佐成王时,不能以至诚感动上下,却以诛杀兄弟来杜绝流言,即使这样他的事迹还经史流传,被后代人用管弦来歌功颂德。而我的太宰桓王(慕容恪),才比古代百王,而主上又年幼,可以轻易被废,况且赵晋二寇总是虎视眈眈,我们日子难过。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临朝辅政,致使军民和睦,又南征北战,开辟千里国境;以礼让维护宗室亲属,以仁德法制统治诸侯,于是朝廷上下亲平兴隆,当时世上对他毫无异议。桓王这等丰功伟绩,周公岂能和他同日而语!然而大燕的史籍对此缺乏论述,居然掩盖他的盛德,一点不当做回事。”慕容盛于是命令中书更改《燕颂》以详细阐述慕容恪的功劳。

慕容盛又请中书令常忠、尚书阳璆、秘书监郎敷来到东堂,问他们道:“自古以来,读书人无不赞扬周公的忠圣,这难道不荒谬吗!”阳璆道:“周公位居摄政的重任,而能让臣僚成名,并顶住流言的诽谤,让自然烈风感悟主上。他的为政之道如同神灵,他的大义光照万代,所以世世代代对他都赞不绝口,也没有任何后代的君王可以夺去他的美誉。”

慕容盛问常忠道:“常令以为如何?”常忠答道:“当年周武王一病不起时,周公有过请求摄政的真诚。当流言大起时,周公的大义感动天地。周成王有过失时,他用鞭打自己的儿子伯禽来教育年幼的主上。周公作为臣子的忠诚,他圣贤明达的美誉,自从《诗经》《尚书》记载以来还没人能够超过。”

慕容盛道:“两位先生的话太奇怪了!朕只见到周公的伪诈,没见到他的忠圣。当年周武王做了个有关九龄的梦,告知周文王。周文王说:‘我活一百,你活九十,但我给你三岁。’等到周文王九十七岁去世时,已证实了周武王的寿命了。周武王的算命还没到而周公请求代他而死,这难道不是伪诈吗!如果说他不相信天命,那就是不圣贤。他占据着摄政王的大位而不以真诚相见,因而导致兄弟之间大起干戈。周文王实行的德政,是从近到远,所以说‘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也就是先从自己妻子做起,然后才是兄弟。周公自己就违背了圣父的经典而重蹈了兄弟猜疑的覆辙,杀害同胞以发泄私忿,他到底有什么忠诚可言!但当时没有敢真实记载的史臣,因而也没有了真实的史书,所以后世的儒生只好继承这些荒谬的说法而已。”

常忠道:“周成王因为大台风而开启金縢案柜,才发现周公要代周武王去死的祈祷告辞,这也足以证明他并不伪诈。遭到管蔡二叔的流言之变,而能大义灭亲,终于安定国家与宗室,把政权归还周成王,辅佐他成就大业,以致天下太平,然后又制作礼乐,流芳无穷,这也不能说他没有至高的品德。”

慕容盛道:“爱卿只是照着史书记载的成文看问题,而不是去理解大道理。朕现在好好为你们论证一下。当年周自后稷以来世代积累了仁义道德,直到周文王周武王年代。周文王和周武王作为大圣人而应天命,因此得到天下。海内百姓无不仰赖他们的仁德。周成王虽然年幼时就继承了这宏伟的大业,但国运悠久,再加上吕、召、毛、毕是他的师傅。所以即使没有周公摄政,周成王的王道也足以成功。周公自以为是地以安危为己任,专擅临朝的大权,却没有北面称臣的礼节。管叔和蔡叔忠心希望保存王室,认为周公自己取代主上,不是人臣应当做的,所以才说周公将对年幼的主上不利。周公应当表明自己大顺的气节,陈诉自己真诚的大义,用以晓谕大家的疑虑。但他非但没这样做,反而拥兵威胁都邑,擅自杀害大臣。周公的不臣之罪早已彰明于海内,但他居然还把《鸱鸮》这诗给周成王,把过错归咎主上,这又是什么意思!还有,周公举事时,告知了太公和召公,此二公明知周公无罪,却坐观周成王对周公的怀疑,这说明此二公的心里对周公也有猜疑。但以疏不间亲的原则,所以他们寄言于管叔和蔡叔。因此可以说当时的世人也没觉得周公的忠诚,他的仁义也没及于兄弟。周公只不过知道周成王是众望所归,天命不在自己,最后返政于周成王,所以人们以为他忠诚而已。大风吹拔大树的征兆,乃是皇天要祐护保存周道,不忘文王和武王的仁德,因而赦免周公开始的过失,要成就周室大美的缘故。考究周公的内心,根据周公的行径,他乃是天下的罪人,哪有什么至高的品德好说的!周公复位后,太公和召公二公之所以绝口不提他们的心里话,只是想表明管叔和蔡叔的忠诚而已。”

慕容盛又问常忠道:“伊尹和周公,谁更圣贤?”常忠道:“伊尹不像周公那样是王室的至亲,却能够成就一代之功。太甲无德,被伊尹流放到桐宫,在思悔过错改邪归正后,又恢复王位。伊尹使主上没有怨言,臣下没有诽谤,既保存了社稷,又溢美于古今,臣以为伊尹的功勋高过周旦。”

慕容盛道:“伊尹以旧臣的重要身份,行使肱股大臣的威权,太甲嗣位后,为君之道尚未融洽,他不能竭尽忠心加以辅导,反而将他放黜桐宫,做事如同蛮夷后羿,怎么能和周公相比拟!”郎敷道:“伊尹处于人臣的地位,不能匡护他的君主,因为担心成汤创建的大业一旦崩塌就无法救复,所以将太甲流放到桐宫,让他和穷人一块干活,使他知道耕种和收成的艰难,然后再让他返回天位。伊尹的忠诚就在这里。”

慕容盛道:“伊尹能够废而再立,却为什么不能辅佐他改邪归正?如果太甲秉性如同夏桀商纣,那么三年的时间必定不能让他突然变成一位贤君。如果太甲秉性本来就光明磊落,善良一面很容易得到开发,那么伊尹则应当竭尽匡护规劝之能事,以促成君主的仁德。哪有人臣把君主幽禁起来而占据其位的道理!况且人臣事奉君主,惟有尽心尽力而已,怎么可以藏起仁智而去促成君主的恶行!太甲的事情,朕已经鉴明得很清楚了。太甲是至为贤慧的君主,只是因为伊尹连续事奉了三个朝代的君主,却没有什么异常的成绩,很快将要失去先祖委以他顾命大臣的功劳,所以太甲将自己日月一般的明察收藏起来,接受伊尹的废黜,最终成就伊尹忠贞的美誉。非同一般的人,总能做出非同一般的事,也并非一般的人可以了解的,不像(周文王大伯)太伯的三让,一般的人也都称颂他。”郎敷道:“太伯三让天下,到孔子著作论语后他的至高品德才得到显扬。太甲遭到天下人的诽谤,到陛下这时他的美誉才得到申扬。”因而君臣欢宴,谈古论今,饮酒赋诗。慕容盛还赐给他们不同数目的金银棉帛。

后燕辽西太守李朗在辽西郡任职十年,在境内很有威严,但因为担心慕容盛对他猜疑,所以累次不赴朝廷征召。又因为他家里人都在龙城,所以也不敢明显反叛,只是暗中招引来北魏的军队,答应以辽西郡降魏。李朗又派使者飞马驰往龙城,广为夸张敌寇入侵的势头。慕容盛道:“这里必定有诈。”于是把使者召来盘问,果然不是事实。慕容盛因此把李朗在龙城的宗族都夷灭了,接着派辅国将军李旱去讨伐他。

李旱大军抵达建安时,慕容盛又匆匆忙忙地把他召回,大臣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九月,慕容盛又派李旱出征。李朗听说他全家被杀,便带了二千多户人家自固。后来又听说李旱突然又回去了,便以为龙城有内变,于是不再设防,把儿子李养留下守卫令支,自己到北平去迎接魏兵。十来天后,李旱出其不意地来到并攻克了令支,然后派广威将军孟广平去追赶李朗,在无终赶上把他杀了。李旱杀了李朗后,慕容盛跟大臣们说:“先前朕将李旱追回,正是为此。李朗刚刚叛逆,一定害怕朝廷军威,要么鸠合同类,劫掠百姓,要么逃窜到山野沼泽,所以要消灭他们还真不容易。所以先召回李旱,好让李朗进一步放松警惕,然后突然大举进攻,没有不胜的道理。”大臣都叹服道:“陛下的智慧,实在不是我们想得到的。”

冬十月,中卫将军卫双有罪,被慕容盛赐死。李旱回来后,听说卫双死了,非常害怕,便弃军逃亡,到了板陉后又改变主意,回来请罪。慕容盛恢复了他的爵位后,跟侍中孙勍说:“李旱身为主将而抛弃军队,本来罪在不赦。然而昔日先帝蒙受风尘,骨肉离心,公卿失节,只有李旱作为宦官忠勤不懈,始终如一,因此我念及他的功劳而赦免了他。”

十二月十三,燕郡太守高湖带领三千户人家降魏。高湖是前燕尚书郎高泰的儿子。

十二月二十五,慕容盛封弟弟慕容渊为章武公,慕容虔为博陵公,儿子慕容定为辽西公。次日,太后段氏去世,谥为惠德皇后。

这年,慕容盛任命河间公慕容熙为尚书左仆射,领中领军,负责朝廷内外军事。

公元400年春正月初一,慕容盛大赦,并把自己的尊号贬为庶人天王。

同时,北魏材官将军和跋到辽西袭击叛逃到后燕的卢溥,到正月初七就攻克辽西,生擒了卢溥及其儿子卢焕,把他们送到平城车裂而死。慕容盛派广威将军孟广平去救卢溥,但太迟了,只是杀了北魏任命的辽西守宰后班师回龙城。

高句丽王安是后燕的附属国,但经常怠慢后燕。二月十六,慕容盛亲自带兵三万袭击高句丽,以骠骑大将国慕容熙为前锋,攻拔新城和南苏二城,开拓国境七百多里,迁徙了五千多户后凯旋而归。慕容熙勇冠诸将,慕容盛对他说:“叔父雄才果敢,有世祖(慕容盛祖父慕容垂)之风,但弘略不如祖父!”

夏四月,襄平县令段登等人谋反,败露后全都伏诛。前将军段玑是太后段氏兄长的儿子,被段登案牵连,在五月初三逃到辽西去。五月二十九,段玑回到龙城请罪,慕容盛赦免了他,赐号叫思悔侯,并把公主嫁给他,让他到殿内当禁卫将领。

八月十六,慕容盛建立燕台官职,负责统管诸部杂夷的事务。八月二十一,慕容盛尊献庄后丁氏为皇太后,立辽西公慕容定为皇太子,大赦。

慕容盛认为他父亲慕容宝因为过于懦弱而失去政权,便为政严峻,刑法威猛,又自以为明达善察,再加上十分猜忌,因此大臣们一旦有纤小的过错或嫌疑,他总是先把他们杀了再说。因此搞得宗室亲属和功臣旧部,无不人心惶惶。慕容盛曾在东堂引见百官,详细考察他们的才能,当场提拔了十二人。慕容盛又命令各部推举才干足以佐世的文武官员各一人。慕容盛在新昌殿宴请大臣们,说:“诸位爱卿谈谈你们的志向,朕将洗耳恭听。”七兵尚书丁信才十五岁,是慕容盛舅舅的儿子,进言道:“陛下在上不骄,居高不危,这是臣的心愿。”慕容盛笑道:“丁尚书小小年龄,说话怎么像长者一般!”慕容盛以威严驾驭臣下,骄横残暴,缺少亲信,容易猜忌,所以丁信会这么建言。

公元401年秋七月,左将军慕容国与殿上将军秦舆和段赞阴谋率领禁兵袭击慕容盛,结果事情败露,受牵连被杀的多达五百馀人。出事六天后的夜里,前将军段玑和秦舆的儿子秦兴以及段赞的儿子段泰潜伏在禁中擂鼓大喊。慕容盛听说有变,急忙带领左右随从出战,结果反叛的这些人都逃溃了。段玑受了伤,藏匿在厢屋间里。事变好像被平息了,突然有一个反贼从暗中袭击慕容盛,慕容盛受了重伤。但他带伤支撑着登上前殿,召集殿里禁卫处理好这一事件,把叔父河间公慕容熙叫来交代后事。然而慕容熙还没来慕容盛自己却伤势过重而死,死时才二十九岁,在位三年。

要想知道后燕的未来,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