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6.稠汁芡

  顾名思义,稠汁芡就是使菜肴的汤汁浓稠巴味,即通常所说的“扯芡”或“勾芡”,是属于调味中用芡,在菜肴快致熟出锅前进行,多用于烧烩之类菜品。稠汁芡根据其稀稠程度分为以下几种。

  (1)二流芡指半流体浆液的芡汁,多用于烧、烩、羹汤类菜肴。如豆瓣鱼、家常蹄筋、酸辣血旺、八宝豆腐羹、酸辣海参等。二流芡用于烧菜,要求主料与芡汁交融在一起,又呈流态,达到通常所说的亮汁亮油;用于羹汤则如稀浆糊状。

  (2)米汤芡指浓如米汤般的芡汁,又称“清二流芡”,多用于白烧和素烩之类菜肴。如干贝葵菜、金钩玉笋、银杏菜心等。米汤芡是属于芡汁中浓度较薄的一种芡汁,它的作用是使汤汁较多的菜肴中汤汁浓度稍大一点,从而使主料半浮和菜肴上味。

  (3)玻璃芡指晶莹光润呈流体状的芡汁,淋在菜肴上流向盘中呈光洁明亮的玻璃状态。特别是一些造型美观、色彩丰富的菜肴,如一品素烩、干贝三色吉庆、三色白汁葫芦鸭等,淋上玻璃芡后,赋予菜肴一种光泽和透明感。

  运用稠汁芡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下芡时要先行将豆粉稀释调散,不能夹杂粉粒疙瘩。

  ②视菜肴中汤汁多少掌握芡汁用量,同时应根据不同的成菜要求,来掌握芡汁的浓稠程度。

  ③下芡时宜用中火或小火,此时淀粉糊化较慢,能从容调剂芡汁的稀稠。

  ④对一些加热时易“吐水”的原料,如豆腐、魔芋、血旺等,应采取分次勾芡的方法,才能有效地防止原料“吐水”,使芡汁紧裹原料,达到紧汁亮油、稠汁巴味的目的。

  怎样运用对浆芡

  不同的菜品,使用的对浆汁的稀湿干稠度也不同,起糊化作用的主要原料也不同。如淖菜中是淀粉起主要糊化作用,而锅炸菜起主要糊化作用的则是面粉。锅炸菜是先在锅内将浆汁搅熟后冷却,再改刀成型炸制黏糖,因此属于调味前用芡;而淖菜和泥糊之类的甜菜,在烹制中一锅成菜属调味中用芡。运用对浆芡应掌握好以下几点;

  (1)根据菜肴的风味及成菜要求,掌握好浆汁的稀稠。

  淖菜浆汁稠度与米汤芡相仿。掸泡的鸡蛋清在受热后蛋白质凝固,具松泡软嫩的特点,淀粉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成菜的口感和形状。芙蓉鸡片的浆汁要比米汤芡酽一点,水豆粉要多一点,通过淀粉与蛋清共同的凝结作用,才能使鸡片成片不烂,软滑细嫩。

  泥糊类甜菜的浆汁稠度与玻璃芡相似,属一锅成菜,其中的淀粉主要起收汁凝结成型的作用,成菜的质感比鸡豆花略老,但又保持软嫩的特点。这种软嫩的菜肴要求淀粉适中,过多则老,过少则如烂泥一滩不成型。

  花生泥和核桃泥成菜要求翻沙爽口,使用的低筋面粉需先用小火焙香,或先用油将面粉炒香,使其降低糊化黏稠的效果,但又要保持浓稠芡汁的作用。因此对浆时水豆粉不宜过多,否则成菜不“翻沙”酥香。

  锅炸菜是先将对浆加热至熟,使其成为像黄泥巴一样的泥糊,行业中称此类芡为“坨坨芡”。起主要糊化作用的是面粉,淀粉用量很少,仅起使炸好的锅炸坯子内瓤软嫩的作用。锅炸菜的浆汁要稍浓于二流芡,加热搅拌至熟后才黏绵有劲,改刀后成型不散,炸后外酥内嫩。

  (2)对浆芡的芡汁对好后,最好用细箩筛滤一道,以除去粉籽颗粒。

  (3)对浆芡要根据不同的菜品运用不同的火候:淖菜需用旺火沸油冲,菜肴至熟方起云朵形;锅炸菜浆汁宜小火下锅,然后逐步加热升温使芡汁熟透,这样避免火旺起锅巴产生焦煳味;而甜菜的对浆芡适宜中火入锅,均衡适度的热力,有利于菜肴达到翻沙爽口的要求。

  (三)汤汁的种类和制作

  汤,不仅是饮食中的上乘佳品,它还是烹饪中的一种重要调辅料,很多菜都需要汤来调合五味之妙,因此厨界有“无汤难成菜,无菜不用汤”之说。川菜历来重视制汤。根据汤的成色和制作特点,汤可分为原汤、二汤、奶汤、清汤和红汤等。这些不同的汤烹调中被派上不同的用场。川菜厨师在“南下”打工潮中,借鉴了粤菜等外菜系的制汤技术,将顶汤和上汤广泛用在烹制调味之中,形成了种类齐全、各具特色的汤料汤汁。现将常用汤汁简介如下;

  原汤

  指以一种原料为主,加入清水和增香去腥的调味料,熬成的原汁原味的汤。原汤的种类繁多,有鸡汤、鸭汤、甲鱼汤、蹄花汤、肘子汤、肚子汤、羊杂汤、羊肉汤。原汤制作可采取煨、蒸、炖多种烹制方法。原汤在烹调中用途很广,既可用于汤菜合一的菜肴,如清炖牛肉汤、月母鸡汤;也可用于烧烩菜肴,如肉汤用于酥肉烧菜头、萝卜连锅汤等大众化菜肴,鸡汤用于三菌烧鸡、干贝烩葵菜。而一锅(蒸)成菜的虫草鸭舌、雪耳燕窝等高档菜品,也可用特制的鸡、鸭原汤烹制。

  头汤

  指从生料入锅至熬炖成汤后,提取的第一次汤汁,实质上它也是一种“原汤”。头汤的用料很广,常用的有鸡、鸭、鱼、猪骨、蹄、肘、肚、牛肉、牛骨、羊肉、羊骨、羊杂等。头汤的选料不像原汤那样严格,既可以一料为主,也可以几种原料合烹。头汤具有汤鲜肥美、汁稠味浓的特点,多用于烧、烩、煮一类菜肴的汤料。

  二汤

  系在提取头汤的汤汁后,以原有汤料骨架,注入清水继续熬制而成的汤汁,因此二汤又称“毛汤”。这种汤鲜香味差、色淡汁薄,只适于做一般菜肴调味的汤料,也可用做便汤和汆汤。

  清汤

  系用老母鸡、鸭、猪排骨、火腿肘骨等,加入清水和相应的调辅料,以慢火煨制而成的汤汁,成品具清澈澄净、清鲜而醇厚的特点,属于高级汤汁之一。清汤适合制作一切清汤类菜肴,如竹荪肝膏汤、清汤燕菜、绣球鱼翅等;也适合烧烩一些高档的菜肴,如贝松葵菜、四吃露笋、鸡油冬笋等。制作清汤工序繁杂,技术含量较高。

  奶汤

  系用老母鸡、鸭子、猪肘、猪蹄、猪肚、肋排等鲜味足、脂丰腴、含胶原蛋白丰富的原料,以旺火炖制而成。制奶汤的原理是利用沸腾翻滚的汤汁,使原料中的分子相互碰撞,从而使汤汁变得乳白。因此成品具有汁白如乳、浓稠巴味、香鲜醇厚的特点。烹制奶汤要注意以下环节:水分一次加足,旺火烧开,撇尽浮沫,加盖焖炖,直至汤汁乳白香浓为止,然后滤尽料渣待用。奶汤适用于一切奶汤菜肴,如奶汤大杂烩、奶汤鸡皮鱼肚、奶汤海味什锦、奶汤素烩等。奶汤也可用做汤料烩烧白汁万年青、火腿凤尾、银杏葵菜等。

  红汤

  系用老母鸡、鸭子、火腿肘(拐)、猪手(猪肘)、干贝、口蘑等料,加入清水及适量冰糖色炖制而成。成品具颜色浅红(或金红)、口味鲜香浓醇、汁稠味厚的特点。红汤是一种高级的汤料,多用于烹制红烧、干烧高档菜肴的辅助汤汁。如红绕鱼翅、红烧鱼唇、红烧海参、红烧鲍鱼、干烧鹿筋、坛子肉等。红汤制作大体过程是先将原料焯水去腥,放入炖锅中旺火烧开撇去浮沫,改用小火,加入料酒、胡椒、口蘑、干贝、冰糖色等,熬至汤浓汁稠、香鲜味浓后出锅,滤渣即成。

  鱼汤

  系用鲫鱼或鲜鱼的头、骨架、鱼皮、鱼膘等,加姜、葱、料酒旺火炖制而成,成品具汁白汤浓、味醇鲜香的特点。制鱼汤要除去鱼腥味,一般先将鲫鱼(小鱼)治净,锅内下猪油烧热,放姜葱煸香后捞出,将鱼煎至二面金黄,然后掺入开水,加料酒、胡椒(或花椒)用旺火煮10余分钟,转用小火熬至汤汁乳白鲜香,滤渣取汁备用。制鱼汤也可用简便方法,将鱼头、鱼骨、鱼膘等治净,直接放入炖锅中掺足清水,旺火烧开撇去浮沫,下料(白)酒、姜葱、花椒少许,炖至汤汁乳白浓稠滤渣取用。

  鱼汤可用于鱼羹菊花锅、鲜鱼豆花、酸菜鱼、鱼羹菜头等以鱼鲜为特色的汤料,也适用于像鱼羹面、鱼羹抄手之类特色小吃的汤汁。

  素汤

  系用黄豆芽、口蘑、香菌、冬菜等料加入清水、姜、料酒等,以小火慢熬出的汤汁,成品具色黄淡雅、汤汁清澈、清鲜隽永的特点,主要用做素菜的汤汁或调味,如冬菜竹荪汤、豆芽苦笋汤、素烩三菇、罗汉素烩等。也可素汤荤用,作为冬菜腰片汤、冬菜肉饼汤、盐菜烧冬笋等菜的调味汤料。

  香菌汤

  系用牛肚菌、鸡、松茸、香菇、茶树菇、青菌的干制品,与母鸡、鸭骨架、猪骨等混合熬制的一种山珍汤料,成品具有菌香浓郁、汤味清鲜醇厚的特点,是山珍汤锅的基本汤料。同时也适用于各种以菌、笋为特色的菜肴,作为调味、助鲜、增香的汤汁用于烹调。如汽锅鸡、一品香菌汤、松茸烩鱼肚、松茸火肘煲土鸡、竹荪鱼圆汤等。

  金汤

  金汤是用特制的浓汤加入金瓜茸或金瓜油熬制和调对的汤汁,因其汤汁金黄故名。成品有金黄艳丽、色调自然、滋味香浓醇厚的特点。金汤是一种高级汤料,始初是为了改变燕鲍翅等高档菜肴色调过于单一而设计创制的,现在已逐渐发展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风味特色的系列金汤菜肴:金汤鳕鱼、金汤蟹黄烩鱼翅、金汤双笋、金瓜雪耳烩竹荪等。金汤菜肴营养丰富、赏心悦目、风味独特,不仅受到众多食客欢迎,它的制汤方法也为各地厨行仿效,并在各地流传推广。

  顶汤

  这是粤菜厨界对极品(顶汤)汤汁的褒称。系用老鸡、猪瘦肉、火腿、排骨、瑶柱、桂圆肉、姜块、冰糖等料,以小火慢煨细煲而成。成品汁呈茶色,清澈透明,鲜香醇厚,是烧烩鲍、翅大菜的绝配汤料,如红烧大鲍翅、干捞极品翅等。

  粤菜的顶汤不同于川菜的红汤,它利用桂圆肉熬制时产生的自然浅茶色,因此汤色较淡。在烧烩鲍翅时,还需加入由冰糖色、优质老抽和日落红色素调制的复制老抽来调色。由于汤料中加入了瑶柱、火腿和瘦肉、排骨、土鸡等,滋味醇厚绵长。

  浓汤

  这也是粤菜的一种制汤方法,系用老鸡、老鸭、火腿、瑶柱、鸡爪、猪蹄、猪肘、猪龙骨、猪皮、猪瘦肉、姜块等料,以小火长时间煨而成的汤汁,成品具色呈乳黄、汤汁浓稠、鲜香浓厚的特点,一般与顶汤配合使用,主要用于鲍翅类菜肴烹制,如浓汤云吞翅、沙锅花菇煨鲍翅、黄金翅等。同时这种浓鸡汤也是对制金汤的基本汤料。

  浓汤由于使用了含胶原蛋白丰富的猪肘、蹄、皮、鸡爪等原料,这与川菜奶汤的用料有明显差异。因其汤汁浓稠易于巴味,成了烹制鱼翅的专用汤料。正因为如此,才受到各地厨界的认同,并在烹调中应用。

  清汤制作“三步曲。”

  制作清汤的技术很考究,要通过三个重要烹制环节,组成一部完整的清汤制作“三步曲”,才能完成清汤的制作。

  熬汤

  清汤,又称特级清汤,主要用于烹制高档的清汤、清蒸、烧烩菜肴。制作中的第一阶段可概括为:精选原料,冷水下锅,中火煮开,及时撇沫。

  制清汤所选的原料,必须是含呈鲜味物质丰富的荤食品,如鸡、鸭、瘦肉、火腿、排骨、干贝等水陆动物性原料。所有制汤原料在下锅前必须用水洗净,鸡、鸭、瘦肉、猪排、筒子骨还应用水漂洗二三次,入锅汆一水,尽量减少原料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减少血沫,保证汤在后期制作时的清澈。

  冷水下锅,加足水量。制汤的目的在于把原料内部的呈鲜味物质充分溢出,使汤味鲜醇。制汤的原料体形一般较大,如果将原料骤然投入沸水中煨煮,原料表面的蛋白质超过80℃就会变性凝固,在原料表面形成一道屏障,阻碍原料内部鲜味成分大量溢出,使汤汁达不到鲜醇的目的。冷水下锅逐渐加热,在原料与水共热的过程中,热量较均匀,持续向原料内部传递,水分子也较有规律地互相渗透,使鲜味物质最大限度溢出。制汤应一次加足水量,若中途加入冷水,汤汁温度突然下降,破坏了原先的均衡状态。当水温再上升时,热量向原料内部穿透,及原料内的可溶性物质向外渗出,将受到原料外层已凝固的蛋白质阻隔,因此影响汤的鲜醇度。

  掌握火候,及时撇沫。严格掌握火候是制作清汤的重要环节,火力过小,原料内的蛋白质溶出滞缓;火力过大,原料的脂肪和胶原蛋白在水分子的震荡撞击下,容易形成乳白色的悬浊液,制成浓稠的奶汤。清汤制作应先用中火将水煮开,即转用小火,使汤汁保持微开状态。因为食物原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在受热时原料内部比原料外层受热慢,此时原料内的血红蛋白还来不及渗出,因此浮沫较少。只有当原料内部温度上升到80℃时,才可使血红蛋白充分渗出,变性凝固成丝絮状的浮沫。所以撇沫的时间在汤水大开后,转入小火保持微沸时最好。同时别忘了滴入适量的黄酒去腥增香。

  扫汤

  扫汤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汤汁的清澄度和鲜味,扫汤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精瘦肉和鸡脯肉。精瘦肉和鸡脯肉须先用水漂洗2~3次,尽量减少肉中的血红蛋白,然后捶成茸,加姜葱水和冷鲜汤�散,调成泥糊状。先将肉茸(红茸子)投入保持微沸的汤中,用中火加热慢慢升温,同时用手勺不断搅动。待汤将沸时即转用小火,当肉茸粘连着混浊悬浮颗粒一起浮上汤面时,用漏勺将肉茸及时捞起,团成一坨,用手勺挤压干肉茸中的汤汁待用。稍后待汤冷却后,用鸡茸(白茸子)如法炮制,再扫一次汤。

  扫汤的原理是蛋白质受热后凝结成丝絮状,在蛋白质的凝结过程中,吸附汤汁中悬浮的混浊颗粒和微小沉淀物。在热力上升的作用下,丝絮状凝结的蛋白质与悬浮颗粒及沉淀粒一起浮上汤面,使汤汁变得清澈,同时强化了汤汁的鲜味。

  根据上述原理,便可掌握扫汤的几点关键:第一,鸡肉和瘦肉要捶茸斩细,这样可增加原料与水的接触面,接触面越大,蛋白质受热后形成的丝絮状越多,就越利于网住更多的悬浮颗粒,提高汤汁的清澈度。同时原料中各种氨基酸等呈鲜味物质溶入汤中就越多,强化了汤汁的鲜醇味道。第二,扫汤的肉茸最好在汤汁温热时入锅,再用中火逐步升温,目的在于使蛋白质凝结速度减慢。与此同时还需用手勺在汤内轻轻搅动,增加汤中的悬浮颗粒和沉淀物与正在慢慢凝结的蛋白质相遇的机会,以最大限度吸附住妨碍汤汁澄清的颗粒。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