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刀法

  刀工与配菜合称“切配”,它是烹调全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是把烹饪原料切割成各种形状,然后按照菜品的成菜要求,进行科学的组合,使其成为一道完整的待烹调的菜肴半成品。

  刀工,是指厨师在菜墩上用刀加工原料的技巧和功夫。在进行烹饪时,根据菜肴加热调味的特点,需要掌握原料的性能,用刀把原料加工成规格正确、断连分明、均匀一致、形态美观的半成品,便于烹调,利于入味,有利造型,方便食用。例如:鱼香肝片,是用“急火短炒法”成菜,为了使肝片细嫩,就需要把猪肝切成薄片,使其在加热时快速成熟,减少内部水分的损失,保持鲜嫩的口感;干烧鲶方,采用烧的烹制法成菜,由于鲶鱼体大肉厚,需要用花刀法在鱼体上剞花纹,以利调味料渗入鱼体,使之“入味”;青豆粉蒸肉,是用蒸法成菜,为了装盘美观,就需要用刀把材料切成长短一致、厚薄均匀的薄片,按“一封书”造型定碗,成熟后翻扣在盘中成型美观。

  刀法,是指用刀的方法,即根据成菜的需要,把原料加工成一定形状所采用的不同的行刀技法。川菜常用的刀法有直刀法:直刀切、剞、斩、砍、捶、剁、铡;平刀法:片、平刀片;斜刀法:斜刀切、斜刀片、斜刀剞;还有削、剖、剜、刮、雕、剔等。刀法的应用必须适应原料的性质、形状以及各种烹调方法的要求。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剞刀法是川菜烹饪的4种基本刀法,而剖、刮、雕、剜、排、拍、旋、削、挖等则属于辅助刀法。

  “切”

  切,是烹饪活动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刀法,不同的原料,需要采用不同的切法。切法要求两手有节奏地配合,左手按稳原料,手指自然弯曲按稳原料,根据加工的成形要求(厚薄、大小、长短、粗细),不断地等距离向后移动;右手拿刀运用腕力紧随向后移动的左手,一刀一刀切割原料。在运用切法时,应根据原料不同质地、成菜的不同要求,把原料切割成不同的形状:韧性的原料,要切薄切细;便于咀嚼软性的原料,要切厚切粗,避免在烹制过程中碎烂;有纤维纹路的原料,要根据不同的性质,采用顺切、横切、斜切等不同切法,既要切散原料的纤维组织,便于咀嚼,又要保持切后形状完整,有利于菜肴造型。无论运用哪种切法,使用哪种原料,也不管切成什么形状,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刀口一致,粗细、大小、长短、厚薄均匀。

  根据用力点的不同切可分为:直切、推切、拖切、锯切、滚切、铡切6种。

  直刀切直切也叫“跳切”。是把刀刃与菜墩呈垂直状态,把原料切割成一定形状的方法。操作时把刀刃对准原料,垂直下刀,着力点在刀中部,运腕灵活,利用刀口触墩的自然回力形成上下的自然跳动。直刀法主要用于脆性蔬菜的丝、片、丁、条、节、块的加工,如青瓜、蒿笋、冬笋等原料,都可通过直切法进行刀工处理。

  推刀切刀口垂直,刀口由右后方向左前方切下去,切时由里向外推动,一刀到底,刀的前端先接触原料,着力点在刀的后部,不能拉回来。推刀法多用于质地较嫩的动物性原料切片,如肝片、肉片等,以及脆性植物原料的切条、块,如萝卜、冬瓜等。

  拖刀切又叫“拉切”,垂直下刀,切时由里向外拉刀,刀的后端先接触原料,着力点在刀中央和前端。为防止原料破碎,也要一刀切到底,不能推回去,拖切主要用于质地细嫩的原料的切丝,如鸡丝、兔丝等。

  锯刀切也叫“锯切”。把推切和拉切结合起来,便成了“推拉切”。垂直下刀,进刀要轻、要稳。进刀后,先向前推切,再向后拉切,一推一拉,两种刀法交替使用如同拉锯。把原料切割成片或块。锯切主要适用质地坚硬、带韧性或松软易碎的生熟原料,如回锅肉、火腿、面包等。

  铡刀切铡切有两种用刀法。第一种,右手握住刀柄,左手按住刀背前端,提起刀柄,使刀柄高于刀尖,刀刃前部按在原料上,对准要切的部位,用力向下铡切,这种方法适于加工带软骨或有带壳的,有体积小、形圆易滑的生料或熟料;第二种,操作时右手握刀把,左手持刀背前端,刀与菜墩垂直,刀跟着墩,刀尖抬起,刀尖着墩,刀根抬起,一上一下反复运刀交替用力压切,随原料的变化移动刀位,直至把原料切细。这种方法适用于加工姜蒜米、花椒、辣椒、蜜饯、花生米、泡辣椒等。

  滚刀切又叫“滚料切”。这种刀法在操作时左手按住原料,右手执刀与墩垂直,与原料保持一定斜角,每切下一刀,滚动一次原料,边滚边切,左手滚动的原料,斜度适中,右手以一定的角度切下去。滚切同一种原料时,刀的角度保持一致,切出来的成品才能整齐划一。圆形、圆柱形、圆锥形的原料,如土豆、胡萝卜、茄子、莴笋头等适于滚切,滚切的成品称“滚料块”。

  “剁”

  剁,《中国烹饪百科全书》的解释是:“将无骨原料制成泥茸状的一种直刀法。”这种刀法主要用于将原料加工成末。剁,又可分为刀口剁、刀背剁和单刀剁、双刀剁。

  刀口剁运用腕力,垂直举刀,上下运动,切碎原料的方法。加工鸡肉、猪肉、牛肉、羊肉等禽畜类原料,一般用刀口剁,这是因为,这些原料含有筋络和纤维组织,只有用刀口剁的刀法,才能将筋络和纤维组织完全破坏变碎。加工脆性原料也用刀口剁。

  刀背剁又叫“捶”,用刀背敲击的方法把原料加工成泥、茸状。操作时刀要与菜墩垂直,上下运力均匀,有节奏地行刀。用刀背剁加工茸泥的好处在于:进一步破坏肌肉纤维组织,使肉变碎;使原料蛋白质析出较多的肌球朊,使茸泥增强黏性,更加细腻,从而提高茸泥吸水能力,更加软嫩。

  单刀剁操作时把原料放置在菜墩中央,左手扶墩边,右手持刀,刀刃的中部对准原料,用手腕上下运动,把原料切碎的方法。

  双刀剁又叫“排剁”,即左手和右手各持一把菜刀同时操作,两刀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两刀一下一下,从左至右,从右至左,有节奏地反复排剁,从而提高剁制的效率。

  “斩”

  斩,刀与菜墩面垂直,用猛力下刀,断开原料的方法,操作时从原料上方垂直下刀,下刀的部位要准确,下刀果断,用力适度,刀口整齐,成形均匀。斩主要用于带骨原料的条、块、丁成型。

  “砍”

  砍,又叫“劈”,是指手持刀具,用力垂直向下断开原料的刀法。通常用于加工带骨的或者质地坚硬的原料,砍有直刀砍、跟刀砍、拍刀砍三种方法。

  直刀砍左手扶稳原料,右手将刀举起,用刀刃中部对准原料,垂直落刀将原料断开。操作时下刀要准,速度要快,最好一刀断开,如需复刀,刀口应在同一位置。使用直刀砍左右手要密切配合,落刀时左手应迅速离开原料,如果需要按稳原料,左手应远离落刀的地方按住原料。这种刀法主要用于把原料加工成块、条、段等形状。

  跟刀砍把刀刃的中部对准原料要断开的部位紧嵌于内,左手托住原料,右手持刀,同时举起,刀与原料一齐垂直向下起落把原料断开,一次不能砍断可以重复进行。操作时左右手要密切配合,双手持原料与刀同时举起,下落时左手在原料落墩子的同时迅速离开。这种刀法主要用于加工一些不易砍断的带骨原料猪蹄、猪头等。

  拍刀砍左手扶稳原料,右手握住刀柄,刀刃对准要加工原料的部位,然后左手离开原料并举起,用力猛击刀背,使刀直铡下去断开原料。操作时动作要敏捷,一刀切好,成品成形整齐。这种刀法主要用于成品加工,如卤鸡、烤鸭等。

  “片”

  片是把原料切割成薄片的方法。片,是整个烹饪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根据原料成形的要求不同,片法分为平刀片和斜刀片。

  ①平刀片左手按住原料,右手持刀,将刀身放平,刀刃与菜墩保持水平状态,平行行刀进料,从原料的右侧片进,全刀着力,向左作平行运动,直到将原料片开。一气呵成把原料切割成形的方法平刀片,适用于把无骨的软性原料,切割成片张大而薄的菜品。从原料底部靠近砧墩的部位开始片,是下片法;从原料上端一层层向下片,是上片法。

  推刀片推刀片一般用于上片法。刀平行进料,刀刃从原料的右侧片进去,逐渐向左移推,着力点在刀刃中部,逐步从右向左移动切片,直到将原料片开。推刀片多用于熟料和脆性原料如牛舌莴笋、银针萝卜等。

  拉刀片把刀平行进料,由前向后用力拖拉,着力点在刀的中部和前端,逐步从右向左移动切片。使刀刃在原料中呈现平面左右移动状态,将原料片开。拉刀片主要用于质地细嫩及略带韧性的原料,如片瘦肉、玻璃肚片等。

  拉锯刀片用刀刃的前端搭口进料,先前向后用力拖拉,再由后向前推进,一前一后,一推一拉,如同拉锯,直到把原料片断。拉锯刀片主要用于煮熟的韧性原料,如白肉等。

  滚料片左手按住原料表面,右手放平刀身,刀刃从原料右侧底部片进后,平行向前移动时,左手扶住原料向左滚动,边片边滚,直至片成薄而长的片状。黄瓜、红肠、丝瓜等圆形、圆柱形原料,都可通过滚料片加工成长条片。

  抖刀片左手指分开,按住原料,右手握刀,从原料右侧片进,刀刃向上均匀抖动,呈波浪形运动,直到把原料片开。采用抖刀片法,能片出别具一格的波浪形、锯齿形,使菜肴造型更美观,一般用于软嫩、无骨或脆性原料。

  ②斜刀片左手按稳原料左端,右手持刀,刀刃与菜墩保持一定倾斜度,从原料上部倾斜行刀进料把原料切割成形的方法。斜刀片分为正刀斜片和拉锯斜刀片。正刀斜片适用于韧性的原料;反刀斜片适用于脆性、软性原料或性韧无骨而体积较小的原料。

  正刀斜片又叫“斜刀拉片”。左手手指按住原料左端,右手将刀身倾斜,刀刃朝内,由上向下斜刀进料,刀刃向左片进原料后,立即向左下方运动,着力点在刀的前端切片,直到原料断开。每片下一片原料,左手指立即将片移开,再按住原料左端,等第二刀片入。正刀片与其他片法相比,有“小料大用”的独特优势。正刀片时,刀倾斜片入原料,片的面积比直刀片的横断面大。在加工青鱼片时,鱼肉的厚度达不到成型规格,只有正刀片,才能使鱼肉“由薄变厚”。正刀斜片一般用于片玉兰片、片海参等。

  反刀斜片又叫“斜刀推片”,左手按住原料,右手持刀,刀身倾斜,刀背向里,刀刃向外,由上向下斜刀进料,刀刃片进原料后,着力点在刀的前端切片,由里向外运动,直到把原料片断。每片一刀,左手向后移动一次,每次向后移动的距离基本一致,以保证片的大小厚薄一致。反刀斜片一般用于片耳片、片牛大肚等。

  拉锯斜刀片正、反斜刀片混合使用的叫“拉锯斜刀片”,拉锯斜刀片一般用于体积较大的原料,如鱼块等。

  “剞”

  剞,是指用刀在原料上切割出有规则的、相互对称的、有一定深度(不切断)的刀纹,然后根据需要改切成各种形状的刀法,是烹饪技艺的基本刀法之一,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刀法,在川菜菜肴造型中剞有特殊的地位。它综合运用了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等刀法。剞刀操作时,或切或片,使原料表面出现一些刀纹,刀纹有相当深度却又不断。常用的剞刀有:十字花刀、荔枝花刀、麦穗花刀、蓑衣花刀、凤尾花刀、菊花花刀、鱼鳃花刀等。剞刀法加工后的原料,刀纹深浅一致,距离相等,整齐均匀,互相对称,加热之后便能卷曲成各种美丽的形状:麦穗形、荔枝形、梳子形、蓑衣形、菊花形、柳叶形、佛手形、百叶形、球形等等。

  剞,主要用于质地脆嫩、收缩性大、形大体厚的原料,如腰、肚、肉、鱼等,剞法可分为直刀剞、反刀斜剞、正刀斜剞,用不同的剞法可形成不同的花纹形状。

  直刀剞刀与菜墩垂直,从原料的后上方向前下方进刀。直刀剞,包括推刀剞和拉刀剞。对于软性、脆性原料,直刀剞与直刀法中的直刀切相似;对于韧性原料,直刀剞与直切法中的推刀切、拉刀切相似。直刀剞与直刀切、推刀切、拉刀切的区别在于,直刀剞运刀时不完全将原料断开,而是根据原料成型规格要求,在刀进深到一定程度时停刀,将原料制成荔枝形、菊花形、兰花形、柳叶形、十字形等各种形状,还可以综合利用其他刀法制成麦穗形、松鼠形等更多的形状。直剞法适用于各种软性、脆性、韧性原料,例如黄瓜、猪肾、鸡肫、鸭肫、墨鱼、青鱼、豆腐干等。

  正刀斜剞又叫“斜刀拉剞”。刀与菜墩保持一定倾斜度,刀口向内行刀进料。斜刀拉剞与斜刀法中的正刀片相似,只是运刀时不完全将原料断开,而是根据原料成型规格要求,在刀进深到一定程度时停刀,再结合其他刀法,制成灯笼形、葡萄形、牡丹形、花枝片等多种形状。

  反刀斜剞又叫“斜刀推剞”,刀与菜墩保持一定倾斜度,刀口向外行刀进料。斜刀推剞也称反刀剞,与斜刀法中的反刀片相似,操作时刀刃向外,刀背向内,不完全将原料断开,根据原料成型规格要求,在刀进深到一定程度时停刀。斜刀推剞可结合其他刀法制成麦穗形、蓑衣形等多形状,适用于猪肾、鱿鱼、猪肉、鱼类等各种韧性、脆性原料。

  综合剞法,是综合运用几种剞法同时加工一种原料。所以,综合剞法也称混合刀法、花刀剞,如麦穗花刀、鱼鳃花刀、凤尾花刀、蓑衣花刀等。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