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章 儿童期的心理

  第一节 儿童期的一般特征

  儿童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划分。从广义上讲,儿童期是指个体从新生儿到青年初期之间的整个阶段,其年龄为0~18岁。

  从狭义上来说,儿童期是指个体从婴儿期到小学结束之间这一阶段,其年龄为1~12岁。本章所说的儿童期就是狭义的划分。

  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和特征又可将儿童期划分为下列几个阶段:1~3岁为婴儿期;3~6岁为幼儿期,因为这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所以又称学前期;7~12岁为学龄期。儿童期是人生发展变化较大较快的时期,是“长身体、长心智”的重要时期,为了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就首先要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一、生理特征

  儿童期的生长发育异常迅速,除了身高、体重、骨骼等的发育外,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在脑和神经系统、动作、言语等方面从无到有逐步完善成熟。

  1.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儿童期的脑和神经系统发展迅速,表现在大脑结构和机能两方面。①大脑结构在不断发展完善,逐渐接近成人水平。新生儿的脑重约390克,3岁时约1011克,7岁时增为约1280克,到了12周岁可达1300~135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水平(成人脑重平均为1400克);同时神经细胞结构复杂化,神经纤维在不断变粗加长,且分支增多,神经细胞体积在增大,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基本完成;大脑各叶都在成长,并基本成熟,特别是学龄末期儿童的额叶显著增大,这对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形成新的、复杂的行为有重大意义。②大脑机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过程在同时发展,兴奋和抑制机能在不断增强,并渐趋平衡。但与青少年或成人相比还是较差的,抑制过程仍落后于兴奋过程,尤其在课外或校外无人指导时,儿童往往会表现出高度兴奋或缺乏自制力的行为;第二信号系统迅速发展起来,在整个学前期,儿童是以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进入小学后,由于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以及儿童言语的发展,第二信号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初步占据主导地位。这为儿童的抽象思维和有意行动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

  2.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各种动作能力都迅速发展,看似随意的动作背后其实有着内在的严密的发展规律。儿童最早的运动是胎儿期的胎动;新生儿的主要动作是一些先天的反射活动;周岁的儿童主要是学习行走;婴儿末期儿童不仅能随意行走,还学会了跑、跳、攀、爬等基本动作和一些简单的手的动作;学前期儿童手的动作发展迅速,已能随意操作物体,自如地运用各种生活学习用品和小工具,而且动作还很灵巧。随着儿童动作的发展,活动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因而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在婴儿期,儿童产生了实践活动的萌芽,有了一些原始而极其简单的游戏活动;在学前期,儿童的游戏活动得到很大的丰富,游戏成为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有力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进入学龄期后,学习逐步成为了儿童的主导活动,这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

  3.言语的发展

  儿童的心理,主要是在环境中通过与成人的交际而逐渐形成的,这种交际主要依靠语言来实现。因而,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巴甫洛夫指出:词、言语、第二信号系统给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带来了新的原则,从而使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有了本质的差别。儿童的言语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随着儿童生理的成熟、发音器官的完善及与人接触交往而习得的。儿童期是人的言语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新生儿时不能言语,婴儿期时咿呀学语;3岁前儿童的语言主要是用于与成人交际,一般是回答成人的问题,这时的语言是有语境性的;而后,儿童的语言连贯性、条理性增加,儿童渐渐能独立地表达自己,这是口头表达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到十二三岁时,儿童已经掌握了较正确的发音,能够通过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运用较丰富的词汇、正确的语法连贯完整地表述一件事情,与人进行交流。当然,儿童言语水平还不是很高,还有待于在以后各个时期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心理特征

  儿童心理是以遗传为物质前提、大脑发育为生理基础,在一定的教育与环境作用下,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儿童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迅速关键的一个时期。其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1.认知的发展

  随着大脑的发育,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活动内容的丰富,以及言语的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迅速发展,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认知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1)感、知觉的发展。感、知觉是儿童最先发展而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儿童的视觉、听觉、味觉等各种感觉能力都在不断提高。新生儿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视觉能力;听觉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其后主要是在听敏度和视听协调能力方面的不断发展;婴儿时期,儿童有了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萌芽;到学龄初期,儿童知觉的目的性、有意性、持续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分析与综合统一的水平仍很低;从5岁以后,儿童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可以按成人的要求,按照预定的任务,有意识地进行感知和观察活动。

  (2)注意的发展。注意也是生来就有的,这时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表现为一些先天的反射活动。无意注意容易受刺激物性质影响,在学前期得到高度发展,在整个学前期内都占优势。而有意注意在学龄期后开始积极发展,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约30分钟。学龄期的儿童其选择性注意发展较快,这主要与学习活动密切相关,可以加深对活动的理解,促进智力的发展。

  (3)记忆的发展。随着儿童活动的复杂化和言语的发展,记忆有了很大的发展。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无意识记忆在幼儿期占优势,只要是儿童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事物就很容易被记住;到学龄期,由于教育的作用,儿童的记忆开始能够服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出现了有意记忆,这是儿童记忆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由于儿童心智的发展特点,决定了整个儿童期还是以形象记忆为主,抽象的语词记忆能力相对较差。

  (4)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儿童的思维发展主要经历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较婴儿期有明显提高,而且形象思维也发展较快,这时的儿童思维更多要借助一些生动鲜明的具体形象才能理解。此时期儿童的想象带有很大的复制性和模仿性,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想象中的创造性初步开始发展。学龄期儿童的思维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具有较大的感性经验成分。但小学三年级后,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等也有较快提升,故此时的想象内容也变得很丰富,但是这时想象的内容逐步向现实靠近,不再是虚无的幻想。同时,言语在儿童的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儿童的逻辑思维发展。

  2.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儿童情感主要是受生理需要的支配,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密切相关,主要的特点是:情绪外露、不稳定、易冲动、控制能力差。到了幼儿晚期,儿童能有意识地控制情绪,而且出现了社会性情感,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学龄期儿童的情感内容更丰富,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增多,情绪更趋于稳定、复杂,控制能力增强。但是总的说来,儿童期的情感是很不稳定的,控制能力也不够强。

  两岁以后的儿童已出现了意志的萌芽,他们开始有目的地去调节或是抑制自己的某些行为,比如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静坐一段时间。但在学龄期前,儿童的各种意志品质还没有真正形成,都只是一些初步表现,且水平较低。这时的儿童虽能按成人的要求或一定的目的去克制自己的行为,但缺乏持久性,他们的坚持性和自制力明显地受儿童对活动目的的理解和活动内容的兴趣所影响。儿童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后,意志品质有了明显的发展,开始自觉地、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行动的目的,而且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能力在逐步提高。

  3.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意识,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儿童在一岁末便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即把自己和自身以外的客体区分开来,使自己成为活动的主体。3岁左右,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增多,言语的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发展,开始理解掌握人称代词“我”,其独立性也大大增强。7岁前,儿童的自我概念只包括身体特征、年龄、性别、日常活动等等,还不会描述内部的心理特征;但学龄期后,儿童的自我概念逐渐向抽象转化,但对自己的认识还是带有很多的具体性和绝对性。关于自我评价,幼儿的自我的评价较差,一般是来自于成人的评价,所以此时成人对儿童进行合适的评价很重要;进入学龄期后,随着学习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增多,儿童的自我评价发展很快,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至于自我情绪体验,幼儿的情绪体验还是更多与生理需要的满足相关联;而学龄儿童的情绪体验更多倾向于高级的社会情感,其中自尊感的产生是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进展。

  综上所述,儿童心理发展有以下几个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虽根据心理年龄特点划分为几个阶段,但相邻阶段衔接较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而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儿童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个性心理特征总是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的。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同一年龄阶段,不同的个体间存在差别,同一个体在不同的阶段其心理发展水平也有差异。

  三、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好奇心强,求知欲旺

  儿童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特别是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什么都想探个究竟。由于儿童有自己的一套法则和思考,所以常常会搞出很多成人认为的“破坏”行为。如把家里的收音机拆开看声音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喜欢穿妈妈的高跟鞋;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2.可塑性强,好模仿

  儿童好比是一张白纸,除了遗传的因素外,他以后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全凭后天的教育与培养,所以说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都会对儿童起作用。再加之儿童心智不够成熟,知识经验贫乏,辨别是非能力差,模仿性又很强,对成人的言行、性格常常是良莠并收,易形成一些不良性格和行为,所以老师或父母的言行、性格及教育方式更要注意,以免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同时要注意,5~11岁是人的性格形成期,如果希望儿童以后能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人格,这一时期的教育很关键。

  3.情绪波动大,意志力差

  由于儿童的情绪主要还是与生理需要联系较多,所以儿童的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控制能力差。儿童意志力还处在发展阶段,坚持性和自制力都较差,有待于日后进一步提高。

  4.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众所周知,脑是心理的器官,脑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而脑的发展在儿童期最快,这就为儿童心智发展提供了条件。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loom)曾根据跟踪近千名孩子从幼儿期一直到少年期的研究提出:如果把17岁达到的智力水平作为100%,那么从0~4岁就获得了50%,4~8岁又发展了30%,8~17岁只获得20%,换言之,人生最初4年中智力的发展等于随后13年中的发展。所以说1~4岁是智力发展最佳时期。

  第二节 儿童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治

  儿童期是人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成长过程受到遗传、疾病、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如果在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给儿童心理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使儿童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身心疾病,甚至影响终身。现将儿童期容易出现的主要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治疗方法逐一介绍:

  一、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又名儿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以社会相互作用、语言动作和行为交往三方面的异常,及3岁前起病为特征。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从婴儿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终身,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据欧美各国统计,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2~13例。目前,我国大约有50万左右的孤独症患儿,这给患儿的家庭和个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儿童孤独症的起因尚不太清楚,病因尚无定论,可能与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脑损伤、脑病变)、神经病学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西方以前研究认为,孤独症患儿的父母多数是知识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成天忙于工作、科研,很少照顾孩子,亲子关系较冷淡,但这一直缺乏有力证据支持。现在更多学者认为孤独症没有种族、阶层、家庭环境的区别。

  孤独症一般起病于3岁以前,男孩多于女孩。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1.孤独离群

  患儿没有与人交往的倾向和要求,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出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不亲近,不喜欢人抱等。他们对集体生活不感兴趣,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有的患儿虽然不表现为拒绝别人,但不会主动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对周围的事不关心,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周遭的一切似乎都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整天沉浸在个人的小天地里。

  2.言语障碍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身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愿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

  孤独症儿童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为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出无目的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和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很强。如有位三四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但少数患儿可表现出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可具有超常的机械记忆和推算能力,即所谓“白痴学者”。如对日期、数字、诗歌、识字、人名、路线记忆特别好,以至在较小年龄阶段时被误认为是超常儿童。

  5.其他症状

  特殊依恋,有的患儿对人虽然很冷淡,但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杯子、小汽车等)或小动物(小鸡、小兔等)却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并产生一种依恋感,有谁破坏或拿走了,便会哭闹不休、焦虑不安;有的患儿有怪异行为,如在家里反复地锁门开门,任何东西都要用鼻子去闻一闻;有的患儿非常胆小,听到汽笛声、低音乐声也会捂住耳朵哭个不停;在运动方面缺乏平衡能力,很早学会自己走路,但始终学不会骑三轮车;患儿的身体素质要么非常好,要么非常弱,他们患病大多易患与植物神经系统失调有关的喘息病、自体中毒症等。

  目前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尚无特效药,但如果及早发现并进行特殊教育、行为矫治、药物治疗,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病案]

  李某,女,5岁,正上幼儿园。由家长带来心理门诊咨询。其家长向心理医生介绍了患儿的一些情况:

  患儿一直不爱说话,近半年来更是很少讲话。同龄孩子感兴趣的事,她却漠不关心,而且也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喜欢提问题。3个月前,幼儿园的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每天都沉醉于刻板重复的翻书动作,而且只翻一本书。孩子家长同时也发现,孩子感情淡漠,即使妈妈坐在她身边,她也不看一眼,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没有什么反应。其老师还反映,她在幼儿园也是整天一个人独处,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在与患儿的家长交谈后,心理医生得知,其父母均在外自办公司,白天很忙,晚上应酬又多,极少与孩子呆在一块,交流很少。小孩在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便导致了她语言发育迟缓和性格变异、社会适应困难等问题。经测试发现,该小孩其他能力均属正常,仅语言发育迟缓,并伴有性格上明显的变异,属于孤独症。

  对这一患儿,心理医生建议家长用正强化法予以调治。正强化疗法是指,患儿如果按照家长或医生的要求,完成某个任务时,就给其一个正性的刺激,一般多采用奖励的办法,以此强化这种行为,使其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最后就可以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

  首先,心理医生向其母亲说明孩子所存在的问题及用正强化法予以调治的方法和步骤。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母亲与孩子面对面地坐在地板上,母亲一手拿孩子喜欢的那本书,一手拿好吃的东西(糖果、饼干等孩子平时喜欢吃的东西),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

  第二步:母亲将书突然呈现在孩子面前,放在地上,这时孩子可能表现出非常喜欢这本书并伸手去拿,紧接着母亲又在她面前摆出她喜欢吃的东西,她又可能会伸手去拿。这时母亲要把吃的东西放在离孩子稍远一点的地方让她去取,孩子吃到东西会表现得很高兴。以后每天按上述方法去做,多次重复,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出现书的同时,还会用眼睛去找吃的东西。

  第三步:将书的位置由地上换到小椅子上,孩子看到后伸手去拿,这时立即把糖果等放在椅子上。以此类推,按这种方法,将书移到大椅子、书桌上靠近孩子眼睛的水平方向。

  第四步:将书放在孩子左眼侧面,再移到右眼侧面,不断给糖果以刺激强化,让孩子眼光逐渐适应,慢慢注视到母亲的眼光。进而逐渐改为拥抱、亲吻孩子,慢慢地使孩子与母亲不断建立起母子感情。

  在建议母亲对孩子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还向其母亲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希望父母对孩子的治疗要有信心,虽然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已成事实,但现在还有补救的可能;其次要求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亲子关系,不应因此嫌弃孩子,要多与孩子接触、交流,多带孩子到儿童娱乐场所去玩耍,鼓励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分享儿童世界的欢乐。

  经过半年的调治,孩子的症状有明显好转。

  总之,对孤独症的治疗主要是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加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父母要改变教养方式,多接近、多关心患儿,多与孩子交流,多带孩子到儿童娱乐场所去玩耍,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分享儿童世界的欢乐。而家长对孩子,不仅要给予语言上的交流,还可以多些肢体接触,让孩子充分体会到这种温暖。同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克服焦虑、自责、急躁等负性情绪,方能对患儿的治疗产生良好的效果。当然这个过程是较长期的,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

  2.加强言语训练

  言语障碍是孤独症患儿的一个突出症状,因此对患儿进行语言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康复内容,在训练中应注意:

  (1)对一个刚开始理解语言的患儿,父母对他说话应尽量使用孩子能理解的简短的语句,因为多余的词、句会把孩子弄糊涂。例如,说“佳佳,吃饭”时孩子有反应,而说“佳佳,快过来,你的饭快凉了”时孩子没反应。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训练时,一定要在孩子能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句子中的词汇,不可操之过急。

  (2)训练时要尽可能地运用具体形象的物品、图片、动作、行为,演示并带他们重复以帮助理解、记忆。如老师把一个皮球递给患儿说:“去拍皮球。”患儿不懂是什么意思,抱着皮球望着老师,这时老师应拿过皮球边讲解边示范,并让孩子模仿。经过几次这样的联系,患儿就较容易地理解了“拍皮球”这个短语。

  (3)应创造条件、情景,鼓励患儿用言语来提要求,与人交流。有些父母因长期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从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要干什么了,于是不等孩子开口就满足了他的要求,使得孩子失去了用言语表达的机会,这是不利孩子言语发展的。一定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愿望、要求,要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还可让孩子传递一些简单的信息。

  (4)患儿在说话时,常常会出现一些用词不当、词语颠倒等现象。父母和老师一定要耐心地听儿童讲,不能表现出不耐烦、不在意,以免伤害患儿的自尊心,失去说话的兴趣,产生对说话的恐惧感和口吃的语言障碍。

  3.行为治疗

  (1)矛盾意向疗法。故意让患儿从事他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情,以致让孩子产生对该事情感到无所谓,改变一下也行的想法。如有的患儿每次外出要走同样的路线,购物要去同样的商店,家长要有意带孩子走不同的路线回家,到不同的商店去买东西。开始,孩子可能不愿意,要坚持,结果孩子会发现这条路可以回家,那条路也能回家,到不同的商店都可以买到东西,也就不强求走同一条路、进同一个商店了。通过各种有弹性、多变化的方式来教育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改变单调刻板的行为,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2)正强化法。对孤独症儿童不愿接近人、不注视人的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疗法。如果孩子完成了家长或是老师的要求,就给予儿童一定的奖励,这种奖励主要是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或事情,这样逐渐改变儿童的行为模式。

  (3)厌恶疗法。厌恶疗法就是让患儿过度地进行他喜欢的某种习惯,致使其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从而达到消退这一习惯的目的。例如,患儿喜欢不停地上下楼梯,就给他规定在某一段时间里(一个小时甚至更长)要反复不停地在楼梯上来来回回,他就会感到太累、不愉快,用不了几次就不会再不停地上下楼梯了。该法对治疗孤独症患儿的兴趣范围狭窄、行动单调刻板有显著的疗效。

  (4)放松疗法。运用放松疗法对孤独症患儿的紧张性行为进行治疗。

  [病案]

  某患者,男孩,6岁。患儿情感反应淡漠,不与任何人进行言语交流,如有要求也绝不主动表达,只能被动地接受指令。经常因紧张而导致大小便失禁。据其母亲反映,该患儿在3岁以前能模仿说句子,还能识别两三百个字词,且会背诵儿歌、故事,但其后不知何故就逐渐失去了言语功能,到5岁时,就不再说出一个字了。曾在专门医院接受过有关检查,证实其发音器官并无问题。家长承认对患儿早期采用的教育方法粗暴简单,给患儿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致使其精神高度紧张,这可能与言语能力发生障碍,人际交往严重退缩有关。

  根据患儿的主要异常行为,施治者采用放松疗法对其进行心理训练。首先,使其熟悉环境,从心理上放松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具体做法是:将患儿安排在一群能够和施治者进行交流的患儿中间,在进行活动时,不对其提出任何要求,但他可以获得与其他患儿相同的玩教具。这样,经过两三周后,他的精神压力得到了减轻,并且,逐渐对施治者和其他患儿的交流活动产生了兴趣,并能随着情境表现出恰当的反应。其次,施治者在给其他患儿训练时,随意走到他面前,将图书放在他的桌子上,并指着图片反复说一些简单的词汇,但并不要求他开口说话。开始时,他依然有些紧张,闭起眼睛玩弄手指。经过两三次以后,他就能睁开眼睛,看着图片,偶尔还会抬眼注视施治者。如此状况持续近一个月后,该患儿在施治者的引导下发出了第一个音节,但还不够清晰和准确,且音量极小。然而,自此以后,他每天发音、说话的次数越来越多了。现在,尽管语词广度仅在3~5个词之间,但是,他已经能够在放松的状态下说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如“老师好”、“再见”等等。

  4.药物治疗

  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常用的药物有:

  (1)抗精神病药。小剂量的氟哌啶药(0.5~4毫克/日)有利于改善患儿兴奋、多动、刻板、重复的行为和自语、重复言语和模仿性言语。为避免药物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碍,可同时用小剂量安坦(0.5~2毫克/日)、小剂量舒必利(50~400毫克/日),有利于改善患儿与外界的接触和交往,以及烦躁不安、情感冷淡和言语的改善等。

  (2)中枢神经兴奋剂。据有关报道,服用利他林、匹莫林对孤独症儿童的多动、冲动和注意力涣散有效。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已报道服用氟苯丙胺对于减轻自闭、孤独、语言障碍、刻板、重复的行为有帮助,而近几年则报道纳屈酮对治疗孤独症的刻板、重复、自伤有改善作用。患孤独症的儿童,一般病程都比较长,所以用药治疗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家长应注意治疗时药物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肝功能及心血管和血象的异常,因此,对患儿定期复查是必要的。

  二、选择性缄默症

  儿童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儿童在获得言语功能后,在某些社交场合沉默不语的症状。主要是由精神因素,如受惊、恐惧、忧郁、压抑、孤独而造成精神紧张所引起的,其实质并非言语障碍,而是一种社交功能性行为问题。多在3~5岁起病,女孩比较多见。

  患儿发病前,已有正常的言语理解及表达能力。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在公众场合不与人交流,拒绝讲话,或只用点头、摇头、手势来表示自己的意愿或仅用“是”、“不是”、“好”、“不好”等非常有限的单词或用书面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愿望。有些患儿或耳语,或书写,但越是鼓励其讲话,越是缄默不语。另一些则相反,在幼儿园里问一句说一句,回家后则一言不发;见到亲人与其他小儿说话,或有其他人在场时,立即低头不语。由于其言语的表达在场景上和对象上有鲜明的选择性,故称选择性缄默症。约70%的患儿还有其他情绪和行为问题,如有的表现为害羞,行为退缩;有的在家里顺从、听话,见到生人则紧绷着脸,毫无表情;有的在家中有明显的违抗行为;少数患儿还有多动、抽动障碍、遗尿、遗便和其他言语异常表现。儿童精神分裂症、伤寒、舞蹈症患儿也可能伴随经常性或暂时性的缄默不语,需进行鉴别。儿童期的选择性缄默症只要治疗及时,一般数月、数年后可恢复正常言语及社交功能,预后较好。极少数可持续到成年。但是有人格缺陷家族史的患儿预后较差。

  选择性缄默症严重影响儿童人际关系、合作关系和社交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因此,一旦发现,应及时地进行治疗。对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精神分析法和行为治疗。其中,以正、负强化方式的行为矫治方法效果较好。此外,应尽量消除不良精神刺激。对患儿的缄默表现不要过分注意,不要逼迫他们讲话,以免使其精神更加紧张。改善生活环境,给患儿一种耳濡目染的家庭温馨感;鼓励患儿参加集体活动。作为辅助性治疗,可适当给患儿抗焦虑药。

  [病案]

  某女,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据其母亲反映,患儿自幼胆小,言语不多,上一年级时遇到一位男青年班主任,脾气较大,时常体罚学生,她很害怕。一次老师走到她座位前让她读一单词,她读不出来,当即被老师重重地拧了耳朵以致耳根处流血,患儿回家后不敢告诉家长,母亲在为其洗脸时发现血迹追问原因后仍不敢直说,再三追问后才点头承认是被老师拧了耳朵。患儿家长找到校方委婉提出意见,但仍被该老师知道并怀恨在心,多次提出要该学生转学等事。自此事件后,患儿在学校一言不发,几乎没有和老师、同学讲过一句话。到公共场所、到商店购物、乘车等活动时讲话很少而且声细音低。

  治疗方案:根据该患儿的情况,家长首先要严正地向学校、老师反映情况,以求得校方的理解和支持,以便和学校老师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帮助患儿建立起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和友爱和谐的同学关系。并建议老师在一定时间内对患儿暂停当众提问、当众演算,以消除其心理紧张、恐惧的压力和负担,并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同时可让患儿服一段时间的小剂量的抗抑郁药来配合治疗。如:安拿芬尼5~10毫克,每晨一次;或多虑平12.5~25毫克/日。

  [病案]

  患儿,女,9岁,小学二年级。父母离异,现与父亲、继母一起生活,亲生父母均为工人。患儿因与继母儿子发生争吵而遭继母训斥谩骂,孩子哭后入睡,醒来后自觉头晕、害怕,头部不适有压抑感,对周围一切都不感兴趣,不愿讲话,不愿见人。在家里能回答父亲简单的问话,从此不与家人同桌吃饭。在学校不讲话,不与同学玩耍,课堂上不回答老师的任何问题,下课后坐在教室里发呆。父亲脾气暴躁有时打她,骂她没出息,是累赘,老师找她谈话及家访仍不讲话。回避外人,自觉害怕、恐惧,有时暗自流泪,生活和学习受到极大影响,后来病情逐渐加重。发病后一个月,父亲将她送至生母处。母亲关心、照顾她,领她玩、同她谈心,病状稍有好转,能与母亲简单对话,讲话时出现口吃,但对外人仍不讲话,尤其是害怕见到继父,不敢与继父同桌吃饭,问话一律不答。一日,母亲与继父发生争吵,吵得很凶,她当时吓得直哭,此后病情又加重了。且食欲剧减,一言不发,学也不能上了,害怕见到老师和同学,家里一来外人马上躲起来,而且很怕光亮,愿意在阴暗角落里坐着。有时母亲烦了,也失去耐心而训斥她。一天,她离家出走,两天后被派出所的人找到送回家。

  该儿童主要是受到继母的虐待引起精神紧张,而后母亲和继父的恶劣关系进一步加重了她的病情。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以下的施治:

  第一步:医生取得患儿的信任。医生热情、亲切、态度和蔼地与她讲话,正面引导启发,调动其自尊心、自信心。

  第二步:组成由患儿家长、学校和医生参加的治疗小组。孩子暂住生母家,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继父主动与孩子交往,老师家访,同学找她玩和学习。同时还给孩子少量的安定片、维生素B1、脑复康口服。1个月后病情就开始好转,能和老师讲话、和同学玩了。2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愿到学校学习,主动和同学玩,上课能回答问题,口吃现象消失了;在家能与父母讲学校的事情,心情愉快,恢复了正常孩子的天真、活泼、自尊心和自信心,那种孤独、恐惧、不安全感消失了。半年后一切恢复正常。

  三、抑郁症

  儿童抑郁症是指发生在儿童时期持续的心境不愉快,主要是一种不愉快、悲伤、痛苦的体验,即是以情绪抑郁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儿童抑郁症女孩多于男孩,在不同的年龄段,儿童抑郁症有不同的表现:

  1.婴儿期

  婴儿期的抑郁症主要是由于婴儿早期母子分离对婴儿情绪和行为影响所致,因为婴儿6个月以后已与母亲建立起依恋关系,此时若与母亲分离,婴儿即可出现“分离焦虑”,表现为不停地啼哭。若已能行走或讲话,则四处寻找父母,易激动,约一周后这种抗议情绪减少,呈现抑郁、退缩,对环境没有反应,失去兴趣,食欲缺乏,体重减轻,发育停止,睡眠障碍,对疾病抵抗力下降。若经过3~4个月母亲与婴儿重新团聚的时间,这种抑郁症状可以逆转。

  2.学龄前期

  由于语言和认知能力在这一年龄阶段还未充分发展,主要通过非语言举动来表达抑郁情感,其抑郁心境主要为感受不快乐、兴趣丧失、对过去喜欢的游戏也没有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不与小朋友玩耍、常常哭泣、退缩、活动减少。

  3.学龄期

  学龄儿童除可表现与学龄前儿童相同的症状外,还可表现为自我评价低,自责自罪;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思维能力下降;活动减少,兴趣减退,拒绝参加学校表演,丧失对玩耍的兴趣,或玩耍活动的次数有限;可产生抱怨、厌烦情绪,如抱怨没有朋友,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此期儿童已能述说感到不愉快和有自杀的思想,以及对活动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减少等。

  总结起来,儿童抑郁症的主要特点有:

  (1)不愿与人交往、孤独、离群是其典型特征。对待同伴和周围发生的事情很冷漠,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缺乏热情,甚至是对任何事物都无兴趣。

  (2)自我评价低。患儿总认为自己很笨、很差,同时又很敏感。如做团体操,老师到最后才挑选他,他就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不行,老师瞧不起他,于是感到悲观;如果考试失败,他也会感到绝望、沮丧,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3)性格变得古怪。有的患儿会变得固执,烦躁不安,易发脾气,具有周期性的喜怒无常,而且发作没有前兆;爱挑衅,有破坏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4)儿童还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身体症状。如头痛、腹痛、失眠、食欲不好、消瘦、全身游走性疼痛或瘙痒等。

  儿童抑郁症的病因尚未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所致,包括遗传史、身体健康问题、生活中重大事件、环境变化、生物化学物质变化及环境因素等。据有关报道,在对一次一般人群的抽样调查中显示,学龄前儿童抑郁症患病率为0.3%,青春期前儿童抑郁症患病率为1.8%,而14~16岁的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则为4.7%。少年期患病率的增高主要原因与青春期生理反应有关,而且女性的发病率在升高,在精神病院就诊住院的比例增大。据报道,精神科门诊儿童诊断为抑郁症的占28%,在精神科住院病人中儿童抑郁症比例为59%。

  4.抑郁症的诱因

  (1)负性的生活事件。当儿童遭遇到负性的生活事件,比如亲人去世、父母关系紧张或离异、考试不及格(特别是升学考试考得不好,未上理想的学校)等,往往会出现情绪上的剧烈反应并导致负性情绪加重,产生抑郁症状。

  (2)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自觉学业成绩不好,长相又不出众,会产生自己处处不如人的认识,觉得自己不受老师关注,不被周围的人喜爱等等,而产生一种很强的失落感,使其自信心受挫,情绪表达受到压抑,从而诱发抑郁。

  (3)不良性格。这类儿童大多表现出孤独离群,性格过于内向,这就使得他们适应集体生活困难,交朋友也困难,与他人缺乏交往,会引起儿童的孤独感,这样也容易导致儿童抑郁。

  5.抑郁家族史

  如果儿童的双亲有人患抑郁症,那么儿童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有抑郁症的父母在家少言寡语,不参加社会活动,少与人来往,或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过分关心,稍有不适,就十分紧张焦虑,忧心忡忡,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情绪。

  儿童抑郁症与成人抑郁症虽有一些类似的表现,但还是有所不同,切莫照搬成人模式在孩子身上套用。而且还应该与应激反应、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绪障碍、品行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其他疾病鉴别。所以,当孩子有上述表现时,家长应带孩子前往儿童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由有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给予合适的环境、药物、心理治疗。

  6.治疗方法

  (1)支持疗法。当发现儿童有抑郁症症状后,家长应多与孩子交谈,多给以关心、安慰,倾听孩子的讲述,给孩子以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陪孩子做一些他平时最感兴趣的事。同时要分析孩子发病的原因,如与环境刺激有关,则要改造、消除这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病案]

  “如果有来生,我还能变成人的话,我一定是一个最好的孩子!”年仅13岁的少年张潇艺上学前突然从住宅区24层高楼跳下,随着他的飞身一纵,这句话成了绝世遗言。这是两年前发生在天津市塘沽区的一幕,成了人们不愿触及的黑色回忆。当时,无论是媒体还是张潇艺家人,都将引发孩子自杀的原因归咎为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

  近日,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儿童精神病学家郑毅教授做客央视教育节目《交流》时,重新会诊剖析此案,得出一个值得重视的结论:导致张潇艺自杀死亡的罪魁祸首,是他患有典型的儿童抑郁症。

  郑毅教授说,在这个事件中,表面上看,是网络游戏夺走了孩子的生命。在张潇艺留下的4封遗书中,都提到自己崇拜网络游戏中的人物,还幻想自己能够“飞”。“但仔细分析这孩子行为的特点,可以看出是与游戏成瘾不相符的。”郑教授认为,成瘾,是从某一具体行为中得到快感,否则就会焦虑、烦躁。比如说吸毒,毒瘾上来了,让做什么都行,但想不到死;网络成瘾也这样,不会必然导致人的自杀。

  这一看法与北京大学卫生法学教授孙东东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说:“张潇艺遗书都写了4封,说明他已经考虑过死了。产生悲观厌世、自责的心态,此时他的精神活动已发生了病理性的变化。由于连续玩了一天一夜游戏,是网络的诱发使其抑郁的症状愈发严重,最终导致他以自杀寻求解脱。”

  郑毅教授说,实际上,类似张潇艺这样十几岁的少年,处于成长的特殊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表现出对现实的不能适应,觉得自己或许学习不好,或许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对现实的一些现象解释不了。这期间,他体会到了痛苦,可是没有人告诉他,如何去应对;他感受到了挫折,可是没有人告诉他,如何去面对。正是由于人们对儿童抑郁症的忽视,才延误了对他的治疗。如果这时学校、家长能意识到这是儿童抑郁症,多与他交流、倾听他的心声,给予及时的支持,就有可能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

  (2)行为疗法。儿童患抑郁症后,家长要分析病因,除用支持疗法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行为治疗。

  (3)药物治疗。一旦发现儿童有抑郁症的种种迹象,家长应随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

  [病案]

  小丽,12岁,独生子女。父母均为知识分子,对她爱护备至,视若掌上明珠,抱有极高的期望。因此,小丽从小受到的教育要比别人多些,智力开发要比别人早些,真可称得上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她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每次考试都是优秀,全家人欢天喜地,乐不可支,为有这样的孩子而骄傲。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父母高兴的时候,出了一件扫兴的事。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时,小丽患了重感冒。为了不耽误考试,她仍来应试。由于身体不适,精神不振,再加上心情紧张,数学没考好,只得了61分。这给一贯成绩优秀的小丽当头一棒,结果其他科的考试成绩也不好。沉重的打击,从此使小丽变得沉默寡言,悲观失望,精神委靡,食量减少,逐渐怕见老师和同学,后来整天在家睡大觉,干脆不去上学了。家长询问她,她不说话只是一直流眼泪。看到这种情况,以为孩子患了大病,急忙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量体温、化验、胸透视等等,检查心、肝、肺、肾等脏器,均未发现异常。这时,学校班主任也来家里看望,与家长商量解救办法。一致认为,既然小丽的感冒已经好了,躯体没有其他疾病,那么,会不会是患了心理疾病呢?于是,其母就带小丽到西城区某医院心理诊室咨询治疗。

  心理医生全面询问了小丽考试失利的情况、家庭养育情况、性格特点等后,与家长交换意见,认为小丽是抑郁症,是由于失去面子、心理压力过大,精神受到严重创伤导致。其原因是孩子的成长过于一帆风顺,而且赞扬声不断,父母教育一直是宠纵娇惯,同时又对其过度期望,这些都使她意志薄弱,经不起一点挫折。医生决定采用“行为疗法”,认为要治好小丽的病关键是培养她坚强的意志力,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其途径是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进行锻炼。比如每天坚持20分钟体育锻炼,规定在1小时内完成几道数学速算题和其他一些作业;并让她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如买米、买菜、洗衣服、打扫房间等,因为过去她不知道这方面的劳累,现在做这些事就是很好的锻炼。通过这些活动,使孩子在实践中明确“坚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真正含义,充分认识到:人生活在社会上,不论生活、工作和学习,挫折和困难是必然的、经常的。这样,孩子的承受能力就会大大提高,怕困难、爱面子的心理疾病就会很快治好。同时,医生要求家长一定要按计划行事,严肃对待,不能迁就孩子的好恶,否则不会取得好效果。具体方法是:

  (1)在认识上提高。父母每星期要给小丽讲一个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以事实说明“艰苦炼意志,困难造英雄”的真理,使她自觉树立吃苦精神。

  (2)在生活上锻炼。凡是小丽自己的事情,如洗衣、叠被、打扫卫生等,尽量让她自己去做,家长不代劳。

  (3)合理分担家务劳动。搞好家庭生活是很辛苦的,不能有忙有闲。小丽负责每天刷锅洗碗和倒垃圾的任务。

  (4)要积极锻炼身体。每天早起跑步至少3站路,晚饭后要跟父母散步30分钟。认真做好作业,对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要限定时间完成,不准一面做作业一面玩。除此,家长还和学校老师建立了每月一次的联系制度,对小丽的表现及时交流情况,发现问题迅速教育和解决。

  学校为了帮助小丽治好心病,老师和同学们充分肯定她的长处,并在班上表扬她带病坚持考试的可贵精神。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安排与她要好的同学,每天陪她上学,以鼓励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做,在刚开始时,小丽很不习惯,总是叫苦连天,不想继续坚持。父母和老师反复做解释开导工作,说明多年养成的坏习惯,一下改过来确实不易。若是现在不下决心改,将来就会更难,到那时不仅要受更大的罪,还会被人瞧不起,心里更难受。这些道理,促使她醒悟,咬紧牙,忍着坚持了下来。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锻炼和细致教育,小丽摆脱了抑郁症,逐步培养起了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

  7.增强自信心

  有的抑郁症是由于儿童的自尊心受损而引起的。因此,要想方设法帮助儿童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这样可以抵制抑郁状态的产生。首先要改变认识。儿童抑郁多由对自己不满而引起,儿童的自我意识还不是很成熟,这时儿童给自己定的标准一般都较理想化,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会引起抑郁。要提高自信,战胜抑郁,就得改变这个标准,使之切实可行。理想化观念通常包含有“必须”、“一定”等绝对化词语,如“我这次期末考试必须进前四名”、“我一定要考入重点中学”等等,而这些都是不合理的信念。所以要引导儿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这些想法,使之能付诸实现。其次,运用正强化法。老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儿童的长处,并让他充分发挥出来,使他获得别人的称赞;当儿童通过降低标准而达到目的后,要给予鼓励,正面强化,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

  四、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儿童情绪障碍。在儿童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本症多见于10~12岁的儿童,患儿智力大多正常。一个正常的儿童,在他发育的早期,也可能有轻度的强迫性行为。如有的孩子走路时,喜欢用手抚摸路边的电线杆;有的孩子走路时,喜欢用脚踢小石子,有的孩子爱反复地计算窗栏或凉台栏杆的数目等等。这类行为并不伴随任何情绪障碍,而且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所以儿童强迫症是指儿童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不能自行克制的观念、意向和行为的存在,虽能意识到这些观念、意向、行为是不必要的或毫无意义的,但就是难以将其排除。它既有自我强迫,又有自我反强迫,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冲突疾病。引起儿童强迫症的原因有:

  1.精神因素

  患儿在生活中遇到重大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异、亲人丧亡等精神刺激,引起恐惧,使儿童精神紧张,这是强迫症的主要诱发因素。

  2.性格所致

  患强迫症的儿童有一定的性格倾向,比如:内向、胆小、拘谨、呆板、好思考、不活泼、待人特别有礼貌,优柔寡断,缺乏兴趣爱好。

  3.家庭环境的影响

  儿童双亲的性格对儿童影响很大,如果父母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心,遇事迟疑等等,都会给儿童带来负面影响。同时,父母对孩子过于苟求,如对清洁卫生过分要求,对生活规矩太多等,也可能诱发本症。

  4.主要表现

  儿童强迫症的主要表现是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前者明显多于后者,而且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强迫行为在小学高年级男生中较多见。其主要表现有:

  (1)反复计数。如走路时反复数电线杆,过桥时反复数栏杆,上下楼梯时计数阶梯,一遍又一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上的人或物的数目等。

  (2)反复洗手。有的患儿一天可能洗手几十次,一次竟持续十几分钟。

  (3)反复玩弄手指,反复摇头。

  (4)反复进行自我检查。如反复核对作业、检查书包里的东西等。

  前面已经指出,正常儿童在其发育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上述强迫现象,但这些动作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不会产生情绪障碍,只是一时性的行为,过一段时间便会自然消失。因此不应把儿童在特定发育年龄出现的这些行为视为异常行为,只有当这类呆板、机械的行为保持时间长而且严重地造成儿童适应不良时,才可考虑是否是病理现象。强迫观念则表现为穷思竭虑一些毫无意义的事,如不停地回想电影(电视)中的某个情节,强迫自己反复思考某一问题。有的甚至知道自己的这些行为和想法无任何意义,但就是克制不住自己要去做去想。

  儿童强迫症与成人强迫症是有区别的。儿童的强迫现象不存在明显的心理冲突,只是机械地再三地重复某些行为;在受干扰时,会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发脾气。这类患儿的智力水平一般都正常或较高,富于幻想。

  [病案]

  陈某,男,10岁,双亲家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平素少言寡语,不善于与同学交往。近两三个月以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每天放学回家常呆坐桌前,家庭作业做得明显没有过去认真了。问他在想什么,他总不理睬。家长找不出原因,据事后回忆,这孩子走在马路上总是要数电线杆,半年前更是数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数,家长虽不知其中的心理原因,也常对他婉言劝导或严厉指责,均不能使之改变这种反常行为,至后来,他在家长或其他人批评、劝导时,还表现出焦躁、愤怒的情绪。

  该儿童的这种强迫现象持续了较长时间,而且在受到干扰时产生焦虑情绪和发脾气;另外,在与其母亲交谈时得知,这孩子的父亲特别喜欢清静,常干涉孩子在家里大声说话,看电视也只能戴上耳机听声音。我们还知道,这孩子属内向性格,其智力水平较高,年龄又处于儿童强迫症较易发生的阶段。所以,基本可以断定,这个男孩患的是儿童强迫症,他表现出的是典型的强迫行为症状。

  根据以上分析,心理医生拟对孩子试用系统脱敏疗法来进行心理治疗。告诉孩子父母何谓系统脱敏疗法及怎样进行。首先,让其家长列出儿童强迫行为的大体次数和激惹的情景,然后对每一种情景下的强迫行为逐步进行脱敏。同时要求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正当心理需求,给他一个宽松的家庭气氛。然后开始对孩子实施脱敏疗法――他们有意带孩子外出,到那些有电线杆的路上去漫步,但是起初必须选择电线杆稀少的路段,往后再逐渐过渡到电线杆或树木较多的地方。外出时,讲些孩子喜欢听的故事,以转移其注意力。开始时,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仍不时去数电线杆,但由于大人讲的故事十分精彩,电线杆又稀少,孩子渐渐就减少了数电线杆的次数,一次,两次,三次……多次,慢慢地,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到听故事上来了,而不再无聊地数电线杆了。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脱敏,两个月后,他们又带孩子来复诊时,孩子已经消除了数电线杆的强迫行为。

  5.治疗方法

  儿童强迫症治疗后的效果是较好的,多数患儿通过治疗在不长的时间里就能恢复正常。治疗儿童强迫症应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1)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这是治疗患儿强迫行为较有效的方法。一般的方法是:首先,列出强迫行为的次数与情景,然后对每一种情境下的强迫行为逐步进行脱敏。例如对有洗手强迫行为的患儿进行脱敏,首先列出最易激起患儿洗手的刺激,按难易排一个序列:手上沾一滴墨水,手上沾一大块墨水,手上沾满墨水。然后对洗手时间也作一个限制,洗手时间开始定在以前平均时间的120%,然后每天减5~10分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脱敏,每次洗手的时间就会逐渐接近正常人水平。

  (2)反应阻止疗法。给患儿一个先导刺激,这一刺激导致患儿出现强迫症状,并使焦虑增强。而此时,采取强制手段制止其强迫行为的出现。久而久之,患儿的强迫行为和焦虑反应都会消退。如患儿有反复长时间洗手的强迫行为,当患儿手弄脏,势必想着要去洗,这时阻止患儿去洗,开始,患儿会出现焦虑反应,但慢慢也就习惯了。

  (3)厌恶疗法。一般在儿童右手腕上套上用3股皮筋组成的橡皮圈,一旦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时,如反复计数、反复检查等,立即拉弹右手腕上的橡皮圈,以对抗强迫现象,橡皮圈的拉弹力量以手腕皮肤稍有疼痛感为宜,同时计数拉弹次数及强迫现象持续的时间。刚开始时需要拉20~30次,才能对抗强迫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当拉弹橡皮圈3~5次能对抗强迫现象的时候,橡皮圈就可以脱掉。以后再出现强迫现象,就立即能想到手腕上橡皮圈的对抗力量,用自己的意念就能消退强迫欲念。

  (4)注意转移疗法。在对强迫症的治疗上不仅仅依靠单纯的行为疗法,培养患儿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其康复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家长要鼓励强迫症的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外界接触,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打球、跑步等,以建立新的大脑兴奋灶去抑制强迫症状的兴奋灶,转移对强迫症状的高度注意力,这样可大大促进病情的恢复,同时也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

  (5)辅助性药物治疗法。常用的药物有:氯丙咪嗪,既有抗焦虑也有缓解强迫症的效果,其他可配合服用抗焦虑药如舒乐安定、氯硝安定等。

  五、恐怖障碍

  儿童恐怖障碍,是指儿童对日常生活一般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过分的恐惧、焦虑,达到异常程度。恐怖障碍不等于恐怖症,它是正常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是儿童对周围客观事物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也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曾有人对一组儿童进行纵向追踪调查到14岁,发现90%的儿童在其发育的某一阶段都发生过恐怖的反应。有研究表明,儿童恐怖在一周内消失的占6%,在3个月内消失的达54%,在一年内可全部消失,当然也有消失的时间要长一些的。总之,许多恐怖不经任何处理,随着年龄增长均会自行消失。另外,惧怕的内容反映了儿童所处的环境特点及年龄发展阶段的特点。如9个月前的婴儿怕大声和陌生人;1~3岁的儿童怕动物、昆虫、陌生的环境和生人、黑暗、孤独等;4~5岁的儿童怕妖怪、鬼神,怕某些动物或昆虫,怕闪电雷击等;小学生则怕身体损伤(如摔伤、动手术等)、怕离开父母、亲人死亡,怕考试、犯错误和受批评等;青年期则产生对社会环境、社会交往的恐惧。因此说,惧怕并不一定就是坏事。一般来说,惧怕与儿童的身体大小和应付能力有关,也反映了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惧怕的内容常常是一个内容消失,另一个内容又产生了,具有不稳定性。而恐怖障碍则不然,恐怖障碍患儿恐怖的内容各不相同,且较稳定,不会泛化。如怕猫的不会变为怕狗,怕闪电打雷的不会泛化为怕黑。恐怖障碍患儿由于对某一事物现象的恐惧,进而产生回避或退缩行为。如由于怕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父母批评,发展到怕上学、怕见老师和同学,产生学校恐怖症。恐怖障碍持续的时间较长,不易随环境年龄的变化而消失,而且任何劝慰、说服、解释也无济于事,严重影响着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患恐怖障碍的儿童性格比较内向、胆小、被动、羞怯、依赖性强,遇事特易产生焦虑不安,具有易患素质。同时一些意外事件的惊吓,如自然灾害或某次车祸事件的发生,可对儿童心理活动造成不良的后果,引起过分而持久的情绪反应。再者,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较大,而其中又以父母的行为方式、教育方法的不当为主:父母对孩子溺爱、过于保护、限制儿童的许多行动;父母用吓唬威胁的方法对待孩子的不听话、不乖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有的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毫无顾忌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所见所闻或经历过的一些可怕的事情;有的父母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存在恐怖,在孩子面前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使孩子也深受其害。大人过严过高的要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或对孩子缺乏一致性、一贯性的教育等,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儿童产生恐怖情绪。

  1.表现形式

  儿童恐怖障碍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

  (1)动物恐怖。儿童从3岁起开始对动物产生恐惧,如怕猫、狗、蛇等,有的甚至害怕到生物系统紊乱,甚至精神失常的程度。

  (2)社交恐怖。怕与父母分离、怕生人、怕当众讲话、怕拥挤、怕上幼儿园和学校、怕考试。目前发现怕考试、怕见老师、怕上学的儿童有增多趋势。

  (3)特殊环境恐怖。如对黑暗、广场、高处、学校等环境的恐怖,持续时间不长,仅限于某种特殊环境。

  (4)自身损伤恐怖。怕出血、怕鬼怪、怕流氓、怕传染病、怕生病、怕死等。

  (5)对自然现象的恐怖。怕黑、怕闪电雷击等。

  2.治疗方法

  对恐怖障碍患儿的治疗,首先要了解引起儿童产生恐怖障碍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1)系统脱敏疗法。儿童的恐怖障碍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条件反射的作用而习得的,因此可利用对抗性条件反射原理,循序渐进地消除其恐怖心理和行为。一般的做法是:先用轻微的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让其逐渐适应,最后达到消除恐怖障碍的目的。

  [病案]

  王某,女,10岁,初中生。某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辆汽车撞倒一位骑自行车的妇女,当时吓得浑身冒汗,两腿发抖。从此,她对汽车产生了恐惧:一看到汽车就浑身颤抖,两腿酸软,更不用说坐汽车了。

  医院检查未发现其他病况,确定她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恐怖障碍。便对其实施了系统脱敏治疗。首先让她想象汽车,看汽车照片,然后由远距离看汽车到近距离看汽车,使她不再有异常感,最后由别人陪同她坐汽车到她独自一人坐汽车,直到她不再害怕为止。

  (2)家庭疗法。许多儿童恐怖障碍的产生是受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治疗时要了解患儿行为、情绪问题发生的整个背景情况。例如某位5岁的男孩,十分害怕夜晚一人睡觉,常常吓得哭。经了解,原来他3岁后就一个人睡觉,但是出于孩子怕黑的天性,他要求和父母一起睡。母亲想培养孩子独立,就拒绝了,并讲故事警告他如果不听话就会有坏人来将其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