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再谈三峡地区民俗文物的保护

  罗玲

  一、民俗文物的定义

  民俗文物的定义有多种,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把民俗文物定义为:习惯等民俗现象的遗迹和遗物。

  “民俗文物是反映民间风俗、其范围很广泛,包括衣食住行、生产、信仰、节日活动等各方面,涉及全部的社会生活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又反映上层建筑和各种制度及意识形态。民俗文物作为不同风俗的代表性实物,可使人们了解到一个民族或本民族某个地区风俗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了解到这些现是怎样规范和促进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使之巩固、发展,或得到调整。”

  “民俗文物是劳动群众自发创造和享用的,反映民众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文化遗存,是民间生产和生活传承中具有民俗资料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的代表性民俗物品。民俗文物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其特点主要来自民俗文物形成的基础。民俗文物形成的基础是民俗,有什么样的民俗才会有什么样的民俗文物。民俗文物反映的主要是现代社会中仍在民间生产、生活里传袭、享用(或刚刚消失、正在衰落的)的文化规律和特点。”

  在民众活动中产生、流传、使用的富有特征的典型器物。其范围包括:生产、生活、岁时节令、民间文艺、宗教信仰、礼仪、民间组织(如家庭)等有形民俗文物和无形民俗文物,既有文献的、考古的,也有传承的,是民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领域,它是民俗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的反映,是关系到我国国情、民情的精深学问。

  “民族民俗文物是指一个文化地理区域内现在生活着的地方族群使用和利用的传统民俗物品及各类文化资源。它包括有形文物,如民居、绘画、服饰、工艺品、人工器物等;无形文物,如表演、音乐等。民俗文物还特指一年内周而复始的风俗活动,其使用和利用的民俗材料及技艺。”

  从以上各种对民俗文物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知,民俗文物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含人们衣食住行、生产、信仰、节日活动等各方面,涉及全部的社会生活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反映上层建筑和各种制度及意识形态。民俗文物虽由现今的人们使用和利用,但它们带着文化和记忆传承烙印,是地方民众集体智慧和文化传递的典型器物,是古今文化关系的重要证据和说明。因此,不仅传统意义上的地下考古文物、地面古代建筑属于文物范畴,而且过去被忽略的地上民俗文物和考古文物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遗产的整个系统。如果忽视民俗与文物的收集,在本质上将降低考古文物以及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

  二、三峡地区的民俗文物

  三峡地区从整体上来看,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与外界接触和交流较少,故其民俗传统保留较多,也保留较好。三峡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和人文传统造就了那里特有的生计方式、居址格局、衣食交通等物质风俗和宗教信仰、婚丧礼仪和人伦道德等精神风俗与宗族制度、岁时节令、人生仪礼等社会风俗以及深入民间的神话传说、歌谣故事、俚语行话等口传风俗。

  三峡及其周围地区是现今土家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土家族的起源地。石柱、巴东等地至今仍保留有浓厚地域风俗。深入库区腹地可发现许多传统生活图景:吊脚楼、吞口屋(撮箕屋)、天井屋、大三间等依山构筑的房屋;传统手工作坊,如制陶、织染、磨面、榨油、土法酿酒等仍有较多保留;形态各异、不同功能交通工具,如舟楫与背篓,传统农具,如锄、镰等;各种各样的传统工艺品,如棕编、针织、刺绣、草编、竹编、陶艺、纸扇、花卉、剪纸、三峡石、根雕等,传统服饰,如大褂、长裙、花鞋、围头,男性的对襟短衣、青布头帕,儿童服饰等。衣食与家居生活方面无不表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情。

  著名民族学、人类学专家庄孔韶博士把三峡地区的民俗文物分为以下几类:

  (一)典型传统民居

  1.木质结构吊脚楼;

  2.木结构(穿斗)作坊;

  3.砖木结构四合院小聚落。

  (二)典型生产工具

  1.渔猎工具有鱼叉、鱼钩、鱼网、鱼笥、小船、牛角号等;

  2.农耕工具有刀耕火种残余的钩刀、钉锄、尖木棒,翻地的短辕犁、双齿锄,拔秧的秧马,风车、石磨以及收割镰;

  3.手工业分制陶、酿酒、榨油、土法织布等。

  (三)典型生活用具

  1.服饰:大褂、长裙、花鞋、围头,男性的对襟短衣、青布头帕,儿童服饰;

  2.饮食器具:铜吊壶、铁鼎锅、石杵、旱水烟袋、青铜跺、咂酒桶、油茶罐;

  3.家具陈设:雕花大床,桌椅、几案、匾额、神龛等;

  4.交通运输工具:木船、各式背篓(背架子)等;

  5.宗教信仰方面的器物:如吞口、照妖镜、桐堂(包括天地君亲师牌)、道士端公、巫师用的各式法器等;

  6.其他包括香袋、玩具、绣品等等;

  (四)文学艺术活动典型实物

  如乐器类有鼓、锣、跑、牛角、土号、木叶、咚咚喹、长号、唢呐等;戏剧有傩戏面、戏衣、皮影等;民间工艺品有棕编、针织、刺绣、草编、竹编、陶艺、纸扇、花卉、剪纸、铜梁龙、三峡石、根雕等,还有口传文学及歌谣。

  (五)反映基层社会组织谱系的典型族谱

  在乡民社会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或反映重要历史事件的有关实物。

  (六)古今地方文人笔记

  三、三峡地区民俗文物保护现状

  目前有关民俗文物的保护研究也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重视,就三峡地区的民俗文物保护而言,中央民族大学庄孔韶教授,湖北宜昌博物馆的赵冬菊老师都撰文论述。笔者近两年三度深入三峡库区腹地,发现民俗文物的保护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1.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部分民俗文物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由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一些民间风俗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和消失,如三峡库区大量农民进城打工或经商,许多结合农事或在农闲时进行的民间文化活动自然消失了。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先进农业生产工具的运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和农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并销声匿迹;一些极具特色的民间服饰正在被城市的流行时尚所浸染;一些附着于民间文化精华的古建筑和独特的民居正在被清一色的钢筋混凝土的楼房所取代。以前十分热烈的群众性的山歌活动十分活跃,如春天的“闹春歌会”、薅秧季节的“打秧歌会”,秋收时节的“打谷歌会”、渔民的“摸鱼歌会”、“螃蟹歌会”,放牛郎的“坡上赛歌”和婚礼中的“闹房歌会”等现在在三峡农村地区日益变得陌生。

  2.传统工艺面临困境

  随着那些掌握着民俗传统工艺技术的老人渐渐衰老或去世,有些传统工艺濒临灭绝,无数口耳相传的民歌、山歌、民间技艺和民间文艺团也正伴随着老艺人们相继谢世而逐渐绝迹,民族民间文化的这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意味着民族个性和民族文化特征的危机,也意味着民族多样性的危机。三峡地区戏曲艺术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剧目繁多,遗产丰富,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秀山花灯、阳戏、梁山灯戏、木偶戏和皮影戏、长阳杂剧、土家族的傩戏、毛古斯等,均面临传承的危机。

  3.传统节庆活动日渐稀少

  随着科学的进步,信息的快捷,各种以前常见的时令节气活动、传统的婚丧嫁娶活动日见稀少,熟悉和了解这些活动程序的人越来越少,这些现象对民俗文物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民俗文物也渐渐失去了它的存在基础。

  以上现象导致一些具有特色的民俗文物由于不具有实用性而慢慢地消失,或者由于司空见惯,而得不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年深日深,文物最终被损毁、变质,从而消失。而另一个方面,不少文物贩子到处收购民俗文物,从而在文物市场将珍贵的民俗文物出售或兜售给海外人士,甚至大批走私到海外牟利。这就进一步造成民俗文物的流失。

  四、保护三峡地区的民俗文物

  关于民俗文物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以解决。

  1.加强普法宣传工作

  我国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得到各级部门应有的重视,而目前对民俗文物的保护抢救还重视不够,我们要通过立法加强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同时要扩大宣传,使民间对民俗文物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由于民俗文物具有民间性,通过宣传教育让广大民众认识到民俗文物同样也是祖国的瑰宝,让广大民众热爱、保护民俗文物,不得随意出卖和转让民俗文物。政府也要限制重要民俗艺术资料和实物出境。由于我国目前对民俗文物没有明确的界定,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民俗文物出境也没有专门的限制性规定,从而造成我国大量民俗文物“合法出境”,流失境外。因此,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使民俗文物的保存、流通、征集等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2.开展对民俗文物的普查和征集

  普查和征集民俗文物是保护和抢救民俗文物的基础性工作。三峡地区民俗文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要将这一重要文化资源保护好,有必要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体性的民俗文物普查工作。普查工作可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由各基层文博部门配备强有力的专业队伍,制定普查计划或大纲,深入到基层去作细致的调查,对反映各地的生产、生活的衣食住行、民间艺术的民俗文物进行全面的调查、登记和研究,特别是那些濒于消失的民俗文物,更应认真地进行普查,找出文物分布的现状及其基本规律并作适当征集。需要注意的是“三峡地区民俗文物的保护性调查与收集工作并不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局限”,而主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变迁,区域工艺的传承、社区集体的智慧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地方族群意识、族群认同和造就区域民俗传统的关系。

  3.建立专业民俗博物馆和大力发展民间收藏

  建立专业的民俗博物馆是抢救与保护民俗文物的一项重要措施,只有建立博物馆才能让那些濒临灭绝的传统工艺保存下来。博物馆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一套包括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在内的档案资料,以利长久保存。目前,民间收藏方兴未艾,民间收藏的这种富有积极进步意义的收藏形式,给我们的民俗文物的保护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民俗博物馆来保护和抢救各类民俗文物。大力发展民间收藏还可以解决文物保护的人力、物力、财才短缺等问题,各级政府也应对民间收藏给予扶持和照顾。

  4.要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抢救民俗文物还要注意科学性和专业性,不是一切在民间使用的文物都可以当成民俗文物,民俗文物的识别与保护需要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要求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才能较高水平地保护和识别各类民俗文物。民俗文物的保护主要靠地方文化局、文管所、文化站的同志进行,这就要求基层文管部门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5.合理开发民俗文物

  “开发民俗文物就是以民俗文物为物质基础,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民俗文物的经济效益。”合理开发民俗文物,即把民俗文物引伸开来,形成一种产业。

  三峡地区的民俗文物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民间工艺品类目繁多,闻名遐迩,棕编、针织、刺绣、草编、竹编、陶艺、纸扇、花卉、剪纸、三峡石、根雕等,这些民间工艺造形独特、工艺精湛,艺术价值较高,我们可以引申出来,使其形成一种产业。目前也有部分民俗工艺品的开发做得比较好,如梁平竹帘、黔江的苗族刺绣、蜡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平竹帘,梁平地方慈竹成林,家家户户都善竹编,且工艺独特,花色品种极具地方民俗文化特征,它始于宋代,迄今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已成为我国有名的民间传统工艺品,现已出口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荷兰、西班牙和港澳台地区。黔江的苗族刺绣、蜡染手工制品久享其名,饮誉国内外,工艺精湛,别具特色。蜡染由于蜡汁流动形成自然龟裂,在布料上留下了许多人工无法描绘的冰花,使蜡染画面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艺术效果。蜡染,以其图案变幻无穷、取材丰富、线条粗犷、造型优美等特点,表现出苗族同胞开朗豪放的民族性格。其他民俗文物、民俗工艺品也可适当开发。

  6.成片地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民居、村落成片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民居、村落是保护民俗文物的主要举措,三峡地区已有不少古镇和传统民居保留了下来,如新滩古镇、中山古镇、龚滩古镇、龙潭古镇、大昌古镇、磁器口古镇等。古镇的传统民居保留下来,一批仿古建设得以修建,这样民俗文物具有存在和保护的土壤,也可以使古老的传统、生活习俗、民俗文化得以长久流传。成片地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民居要尽量避免过度开发和商业化严重的趋向,不少历史文化街区和民居虽有效地保护下来了,但由于过度开发,人满为患,商铺、客栈林立,而失去了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结语

  民俗文物的保护不能束缚和阻碍地方文化的发展,保护应当是开放式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促使其发展,这是保护和发展民俗民间文化的最佳出路。在给新的民俗民间文化注入了新的文化因子的同时,不失去其本民族的文化要素,并不断获得新的发展,使民俗民间文化与现代化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文化生态平衡。

  民俗文物的工作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立竿见影的,它是一项保留人类自身文化的重要的立体工程。每一个文物工作者、爱好者,要增强保护民俗文物的意识与责任,认真对待民俗文物,把抢救、保护、开发工作统一起来,发扬民俗文化,为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