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九章 富贵险中求——险中有夷,危中有利

  成大事比拼的不仅是智力,还包括气魄和胆识。因为在做事的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各种各样的败局、困局、难局都在等着你,要想有所突破,就一定要具备过人的胆识。但是,冒险并不意味着蛮干,还必须具备超人的智慧,在审时度势中,寻找成大事的契机。因此,对于智勇双全的人来说,前途越是艰险无比,越要勇往直前。

有意识地培养胆识,在细胞中注入激情

胆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自己磨练出来的。要想胆识过人,气吞山河,就要在生命的细胞中有一股争天下的激情。

尽管我们知道胆识是成大事必备的素质之一,但做起来的确有一定难度,那么,那些成大事者难道真的就天生具备过人的胆识吗?令人吃惊的是,成功人士往往这样说:“不,实际上,我们都觉得我们的胆量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培养并有意识地发展起来的。”

胡雪岩的胆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自己磨练出来的。他之所以胆识过人,气吞山河,是因为他生命的细胞中有一股争天下的激情。

当胡雪岩还是一个钱庄小徒时,曾经遇到过政府军队向他的钱庄借钱的问题。老板如果当时在场,肯定打死也不借,其结果也必然是人财两亡。而胡雪岩却出来挑头,将钱借给了左宗棠的军队。这个无奈之举,却为胡雪岩在日后为太平军偷运粮食被左宗棠军队发现后及时化险为夷打下了基础,并使他成了左宗棠所信任的商人。在当时这样的国难之际,政府或军队向大商人和钱庄、粮行借钱、借粮是很常见的,也是摆在商人和钱庄粮行主面前的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时候政府军队的信誉和商人钱庄粮行主的眼光见识就起了作用。像左宗棠带领的军队,军纪严明,在当时和曾国藩的军队一样,是深得乡绅商人的信任的。但是在江浙,太平军与清政府的军队形成对峙之势,谁胜谁负难以预料。把钱粮借给政府军的确可能难以收回。胡雪岩随机应变,适时适度地选择了与政府合作,这种勇气与那些苟全性命与财钱的商人钱庄粮行主形成了对比,因而也正是他得以脱颖而出的原因。

纵观那些百万富翁,超百万富翁,亿万富翁都是为自己打工的业主,创业者或自由职业者。当然,为自己打工也是有很大的风险,如果你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你明天就可能丢了生意。但是,这些都不是最要紧的,要紧的是你必须有意识地去减少恐惧和担心以增强自己的胆量。比如通过竞技体育,培养顽强的意志以抵消恐惧和某种心理障碍。这样才能使自己具备运动员的素质,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长短线投资结合,风物长宜放远量

做生意要将胆识放远,生意做得越大,目光就要放得越远。不要怕投资过大。

事实上,做生意既是资金、实力的较量,还是一种勇气的较量。做生意赚了一点钱,你把它存在那儿当然是比较保险的,但这些钱永远也不可能再生钱。欲想把事业做大、做强,就要懂得投资,投资适当、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利润的多寡。

成大事者就应该有这股子大气。用现代经济胆识来看,就是要学会并且敢于投资,在不断赚钱的同时,也要不断地以投资的方式去扩展经营范围,去获取更大的利润。没有能力准确发现投资方向,或者不敢大胆投资的人,换句话说,有了钱不想着用出去或不敢用出去的人,绝不可能成为一个能够在商场上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大实业家。

纵观胡雪岩的发达过程,他能由白手起家,几年间,便成为富可敌国的超级富豪,以致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红顶商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总是不限于一门一行,总在不断地为自己开拓着新的投资方向,并且看准了就大胆投资,没有丝毫的犹豫。比如在钱庄刚刚起步之时,便开始以有限的财力筹划投资生丝业务,而正在“销洋庄”的节骨眼儿上,又根据上海向国际贸易金融大都市发展的趋势,毫不犹豫地买地建房,投资房地产,此后又根据世情和时局变化,相继投资药店、典当业……在胡雪岩的鼎盛时期,他的生意范围几乎涉及到他所能涉足到的所有行当。长线投资如钱庄即金融、丝茶生意即贸易、药店即实业,以及典当业和房地产等,短线投资如军火、粮食贩运等,所有这些生意在当时条件下都是能赚大钱,但又具有风险的生意。很显然,胡雪岩如果没追求风险投资的大气,如果死守着自己熟悉的钱庄生意而不思开拓进取,他的事业绝不可能做得如此轰轰烈烈。胡雪岩经常说的一句话是“顶要紧的是胆识”,这话可谓道理很深。胡雪岩所说的胆识,从常理上看,不外乎一是要看得“准”;二是要能够做,不能光说不练,光想不干。

胡雪岩过人的气魄和胆识,给人们的启发是:一个没有在商场上开疆拓土气魄的商人,绝不可能在本业之外看到自己还有可以一为的天地,因为他的气魄本身就会限制了他的见识,他也就既不会有极具胆识的远见,更不可能有极具胆识的行为。生意人与生意人的不同,从胆识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

大生意人的胆识,往往能够看到十年二十年后的机会;而小生意人,则只会留意眼前的机会,这个情形,就好像看水中冰山一样。胆识短浅的人,只看见露出水面上的小小山尖儿,而胆识过人的人,却可以看到尖端及其水下的整座冰山。

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一个大手笔的生意人,胆识是“顶要紧”的。所以,胡雪岩才这样说:“做生意要将胆识放远,生意做得越大,目光就要放得越远。不要怕投资过大。只要能用在刀刃儿上,投资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大生意,一定要看大局。”

冒险但不冒无畏的风险

冒险就是勇敢与智识相结合。敢于冒险要跟干蠢事划清界限,更不是异想天开碰运气。

一般而言,欲成大事就必须冒险。冒险就是勇敢与智识相结合。聪明的冒险,必须是了解可能性和自己有承受损失的能力。在这里,敢于冒险是要跟干蠢事划清界限,更不是异想天开碰运气。

胡雪岩认为,商人求利,刀头上的血也要敢舔。但这并非要你去盲目地冒险,无论你如何冒险去刀头舔血,都必须想妥了再去做。这是因为,有的血可以去舔,有的血舔不得。

因此,大凡聪明的生意人,在一桩生意投入运作之前,就已经开始想着为自己留下一条切实可行的全身而退的退路。在胡雪岩的生意由创业而至鼎盛的过程中,他所从事运作的每桩生意,就都既敢于冒险,但却不去冒无畏的风险。

比如钱庄生意主要是通过兑进兑出以获取商业利润。一面自然是吸收客户的存款以作资本,另一面发放贷款。要钱庄向客户付出利息,自然是越低越好。表面看来钱庄这种生意只要把握时机,随市面行情变化,根据银价的起落浮动调整好兑进兑出的利率,钱庄就可以稳稳当当坐收渔翁之利。这种将本求利,平平淡淡比较稳妥的运作方式当然也可以,但终归不是做钱庄生意的“大手笔”,很难赚取更多的利润。而要赚大钱,做大事业,不论进出都会有风险。

如果钱庄放出的款要高利收回,就要找大主顾。大主顾做大生意要大本钱,做的大生意能有大利润也就不在乎借款利率的高低,向这样的主顾放款,自然收回的利也就高。但钱庄的老板也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借贷者的生意获利越大,所担风险也大,款放给他们,自己也要担风险。万一对方生意失手,血本无归,自己放出去的款也就可能不仅收不回高额的利息,连本钱也无法收回,一笔放款也就等于放“倒”了。比如在朝廷与太平军交战的兵荒马乱年月,米商借款贩运粮食,获利就极大。获利极大,风险也极大,朝廷与太平军交战,土匪出没,运粮途中险恶,米商随时都可能血本无归,放款给他们就不能不考虑考虑。

而且,对钱庄而言,当然最好是有大客户,且大客户的存款不要利息。这种情况不是没有,有些风险很小,比如胡雪岩受王有龄的关照代理官库。有些则会担很大风险。既然钱庄银两的兑进兑出都要冒险,也就都要事先想好退路。比如向在兵荒马乱年月贩运粮食的米商放款,他确定了一个将风险降到最小的原则,那就是要先弄清楚,米商的米要运到什么地方去。运到官军占领的地方,途中较为安全,生意风险小,可以放款给他。但要是运到有太平军的地方去,途中险恶,风险极大,就不能放款给他。这就是为自己的钱庄发展着想,不冒无畏的风险。

“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权从其轻”。做一件事情,如果需要承担的风险实在太大,甚至有可能“翻船”落水,把自己的老本给搭进去,即使手段再高明的人也得好好思量思量,不要贸然出手。当然,如果有过硬的靠山,能够提供有力的担保,在关键的时候为你遮风挡雨,起码不至于赔上身家性命,那就可以冒大险。但对于许多人来说,不是不敢冒险,而是你没有可以为自己担保的靠山,根本就冒不起这个险。

因此,做事之前必须考虑好,这件事值不值得冒险。这个好判断,按胡雪岩的观点,要么有利可图,比如胡雪岩从太平军逃亡兵将那里融资的举措;要么有名可得,比如他在杭州城被围困时冒死出城筹粮至杭州城下。这里自然还隐含着最后一险“冒”过之后名利双收的意思。但是,从具体行事来看,常常难以名利双全,所以,或名或利,也常常需要明确地判断和正确地选择,起码不能做那种将险“冒”过,却名利尽失的傻事。

另外,更重要的是,冒险一定要有“担保”,也就是可不可以冒险的问题。冒险绝不是毫无保证地铤而走险,所谓刀头上舔血,应该是最终能舔到血而保证不伤及自己的舌头,假如舔血之举会让自己也流了血,甚至被割掉舌头,这种血,无论它有多大诱惑,也不该去舔。因此,一个成大事的人,在决定承担风险之前要事先做好尽可能周密的谋划,找到必要的风险“担保”,把所要承担的风险值圈定在最低限度之内。

关于具体的风险“担保”,往往是因事、因时、因势而定。总的来说,风险承担者考虑寻求“担保”时,有两个基本原则是必须注意的:

首先,所担风险是那种即使失败也不会伤及根本,不会使自己的核心力量受冲击的风险。譬如贩卖毒品,获利自然丰硕,但一旦事发,性命不保,而且取财之途是害人,于情于法于人所不容,此等风险,不值得去承担。

其次,要预先为自己准备好一旦失败之后的退路。凡事都要留有退路,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退路谋划好了,一是可以壮胆,不会在风险面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二是一旦计划落空败局已成时,不必惊慌失措,而导致处置不当,把事情越搞越糟。

敢于冒险,并且能够懂得如何冒险,是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个中玄机,说来很深,实则大原则是易于把握的。

接受风险融资,压力变效益

冒险是一种勇气和魄力,险中有夷,危中有利,倘要创立惊人战绩,就应敢于冒险。

一旦看准,就大胆行动,这在如今是许多商界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冒险和出奇相联,出奇和制胜相伴,所以西方有谚语说:“幸运喜欢光临勇敢的人。”冒险是一种勇气和魄力,险中有夷,危中有利,倘要创立惊人战绩,就应敢于冒险。

不冒险,怎么会有机会?如果冒险了十次,六次成功,四次失败,你还是成功的。用胡雪岩的话说,也就是“不冒风险的生意人人会做,如何能够出头?”他要学山西票号借款给那些调补升迁的官员,表面看来似乎没有什么风险,而事实上并非如此。那些新官上任,也有可能在到任途中或到官不久就出了事,生老病死,丢官弃官,兵荒马乱之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要是发生这种事情,借出去的钱很可能血本无归。

说到底,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不担任何风险的生意。而且,商场上一笔生意能得利润的多少,常常是与经营者应承担的风险大小成正比。“富贵险中求”,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似乎是商界一条古今至理,中外相通的风险原则。胡雪岩创业之初的生意,就没有一桩生意是没有风险的。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以后,胡雪岩通过接受太平天国兵的存款来融资的举措,就担了极大的风险。

胡雪岩做出吸收太平军兵将存款的决定,自然有他自己细致的考虑。首先是这一举措确实有它的可行性。太平军占据江南富庶之地已历数十年,聚敛财富不计其数,据史料记载,洪秀全定都南京以后修建的天王宫内城金龙殿,殿内楹柱所敷金彩全为真金粉末;当年曾国荃攻下安庆,仅在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驻守安庆修建的英王府内,就搜敛了不下二十万两银子的财宝,运往他的老家。由此可以推断,太平天国中下层兵将中,许多人一定通过各种来路积蓄了不少的私财。如今太平军已成苟延残喘之势,他们中的好些人已经开始暗地里盘算着如何躲过这场劫难。对于太平军兵将来说,这个时候是保命容易保财难,而他们只要保住财产,逃过这场劫难之后,风头一过,局势一定,后半辈子也就可以衣食无虞,而这些人的财产当然是变成现银存到钱庄里最保险。

不用说,接受逃亡太平军兵将为隐匿私产存到钱庄的钱款,风险也是明显存在的:

第一,按朝廷律例,为太平天国兵将者,自然是“逆贼”。既是“逆贼”,其家财私产便是“逆财”、“逆产”,照理不得隐匿。接受逆产,便为隐匿,一旦查出,很有可能被安上通“逆”助“贼”的罪名,与那些太平兵将一同治罪。

第二,太平军逃亡兵将的财产既是“逆财”、“逆产”,抄没入公则是必然的,被抄的人倘若有私产寄存他处,照例也要追查。接受这些人的存款,如果官府来追,则不敢不报。虽然官军中不乏贪财枉法之辈,自己搜刮太平军私财不报,因而客观上使一些太平军兵将可以逃过官府抄没家产的追查,但尽管如此,也绝不能完全排除有些人要一查到底的可能。这样,一旦查出,即使不被安上接受“逆产”的罪名一同治罪,存款也必被官府没收。按钱庄的规矩,风平浪静之后有人来取这笔存款,钱庄也必得照付,如此一来,钱庄不仅血本无归,还要“吃倒账”。

有这两层风险,接受太平军逃亡兵将的存款,也就是在冒大大的风险了。但是这笔“买卖”风险大获利也大,因为这样的存款不必计付利息,等于是人家白白送钱给你赚钱,所以胡雪岩仍然决定要如此做去。

“敢于冒别人不敢冒的险”,这确实是一个希望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一个人,要干一番事业,尤其需要敢于冒风险,因为风险有时可以变成压力,压力变成动力,动力就变成了效益体现出来。

现在人们把市场竞争比作战争,的确,竞争之地虽不闻战火硝烟,却也是风险满目之所。这里容不得怯弱者立足。你想取胜,绝对不能怯战,需有两军相逢勇者胜的胆识。不敢冒风险,不愿担当风险,就不会有成功,当然,冒险、承担风险,并不见得什么风险都去冒。如果你想靠偷税漏税来聚敛财富,如果你想尔虞我诈盘剥他人,用这些见不得人的方式来求取钱财,去冒险,这是铤而走险,这样的风险不要去承担。

越在危险时,越要守信用

在成大事的过程中,从容应对困境才有可能真正冷静而准确地判断局势,为自己找到一条降低风险的路来。

对于那些成功人士来说,冒险更像是飞行,如果你有翱翔天际的勇气,并用几年时间积累经验,那么,飞行是充满乐趣和令人兴奋的。但是如果你连“飞”的尝试都没有,那么,飞行对于你来说就是相当危险的冒险。决定承担风险,首先要具备的是心理素质,即使是双腿打颤,也要硬起脖子。

胡雪岩的确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勇气,有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就是人不敢冒的险他敢冒。

当年杭州被太平军紧紧包围,浙江巡抚王有龄率杭州军民拼尽全力居城坚守已达一个多月。王有龄派胡雪岩冒死出城筹办粮食以救助杭州城的军民,自己守在城中,绝不弃城图存。之所以如此,首先,因为全城军民的眼睛都盯着王有龄的举动,容不得他逃;其次,即使有机会能够逃出杭州城,不仅已经吃过的苦头都算白吃了,而且还会像在常州做了逃将的何桂清那样,被朝廷查处后议罪严办,落个菜市口斩首示众的下场——王有龄其实也是逃无可逃。除这两种原因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被围城中与外界隔绝了消息,因而也不知情况严重,在王有龄心中还存有一丝侥幸,以为朝廷不会坐视杭州处于危难而不顾,一定会派援军解杭州之围。援军一到,杭州自然可以得救。

其实,杭州的情形,从外面看才知道当时的情形已经无法可救了。当时太平军由忠王李秀成带领,以主力部队进攻浙江,以巩固江浙根据地,同时缓解南京被围的压力,因而是志在必得。而杭州被太平军围困之后,官军虽有李元度率衢州新军驰援,但实际上在太平军的全力堵截之下很难靠近杭州城。同时,即使清军能够打到杭州,也并不一定能够击退重重围住杭州的太平军。

历尽艰辛从杭州到上海筹备粮食的胡雪岩综合各种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心里已经十分清楚杭州为太平军攻破只是迟早的事,也知道王有龄与杭州玉碎“殉节”已成定局。但他仍然不顾古应春夫妇的劝阻,坚持要将在上海采办的一万石大米,冒死运去杭州。

古应春夫妇劝阻胡雪岩的原因,当然是认为此行凶多吉少。此时江苏、浙江大部分地区已为太平军占领,况且自上海至杭州,一路上太平军严密封锁。而胡雪岩在江浙一带本就负有盛名,几乎家喻户晓,甚至在太平军兵将中,都有许多人了解他。因而他几乎没有办法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如果胡雪岩被太平军认出,并且被他们知道是为杭州城里的军民送粮,他将必死无疑。另外,杭州被太平军重重包围,与外界联系已经完全断绝,即使粮食运到杭州城下,也没有办法派人将粮食送进城去。

但胡雪岩认为,一来做事要讲信用,二来要尽到心力,无论如何,一定要把粮食运到杭州。至于危险,胡雪岩说了一段既是安慰古应春夫妇,同时也十分有道理的话。他说:“我当然不会闯到死路上去。我说的闯,是遇到难关,壮起胆子来闯……这一路来,我遇到太平军,实在有点怕,现在我不怕了。越怕越误事,索性大胆去闯,反倒没事。”

从胡雪岩的这番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在成大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境。这时,就需要“壮起胆子”,才能镇静自己,从容应对,才有可能真正冷静而准确地判断局势,为自己找到一条降低风险的路来,假若不能处变不惊,由惊慌必至失措,导致措施不当而被困难吓倒,许多立事者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也多半是由心理素质不过关所致。

囤货需沉住气,净值最大再抛出

勇并不是决断的唯一因素,成大事应该是胆识和智慧的结合体,缺少任何一个都难以成事。

有勇无谋和有谋无勇是成大事的两种弊端。前者的极端表现只能算是亡命之徒,成事的可能甚至小于败事;后者虽然谨慎小心,但在机遇面前由于有识无胆,容易错失成大事的机会。所以,成大事应该是胆识和智慧的结合体,缺少任何一个都难以成事。

胡雪岩第一桩生丝生意的成功,可以说是勇气与智慧结合的成功范例。当时,他的徒弟陈世龙打听到,上海市面将会不平静,帮会组织“小刀会”将在8月起事。小刀会的起事会给上海市面带来什么影响?该如何应对?这就需要胡雪岩及时做出决断。

如果小刀会在8月起事,此前自己始终专做丝生意,估计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但是假定小刀会起事成功了,上海肯定要有好一阵儿混乱,上海与内地交通隔断,外边的丝会很难运进。如果能预测到这一情况事先囤丝,大批吃进,它就是一笔好生意。但是囤丝又有风险。首先是要压一大笔本钱,假定市面不出半月又平静了,囤丝的意义并不大。在局势难以推测的复杂情况下,就有风险,需要投资者有敢赌一把的胆识和勇气。这笔生意的结果怎样,只能根据目前手中掌握的极为有限的现实情况估算。至于估计是否准确,情况能否按你估计的方向发展,一切都是一个待卜的未知数。

正因为是未知数,生意有利润,也有风险,才需要商人勇毅果敢的品性。胡雪岩在这笔生意中做出的判断是:大量买丝,囤在租界,必赚!他的理由是:洋人暗中在军火上支持小刀会,政府必然要想个法子治一治洋人,最直接的方式是禁止和洋人通商,所以过不了三个月,洋人很可能有钱而买不到丝,致使上海的丝价大涨。

胡雪岩在湖州收到新丝运到上海,并没有急于脱手。就他当时的状况而言,他是应该尽快脱货求现的,因为他的钱庄刚刚开张不久,并没有多少可以周转的资金。但他仍然将这批生丝囤积起来。这样做,除了因为洋商开价不够理想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要联合同业控制洋庄市场的条件还没有成熟,他运到上海的生丝数量很少,实力还不足以与洋商讨价还价,他必须联合同业才能与洋商抗衡。因此,他一方面请新结识的古应春加紧和洋商谈判,一方面由刘不才出面拉拢庞二,做联络同行的工作。

到这一年年底至第二年年初,上海丝商大户庞二已经联合各大商户,散户控制也已见成效,洋商开价也开始松动,但胡雪岩还是没有将自己已经收购的生丝脱手。这一次的主要原因是他觉得洋商开价还不够理想。本来集结散户做工作时,为了说服大家一致行动,就说是只要团结一致,迫使洋人就范,大家必可大获其利,如果按洋人此时开出的价格脱手,这就成了一句空话,受到大家的责难事小,影响以后控制市场的计划事大。就这样,胡雪岩的第一批生丝,直到第二年新丝快要上市,洋人因朝廷决定将要设立内地海关,增加茧捐,为情势所迫不得不低头,开出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格之后,才最后脱手,一批生丝净赚了十八万。

这是胡雪岩自立门户以来的第一笔大宗生意。为了做好这笔生意,他调集了几十万银款,其中大部分都是向钱业同行借贷的。因为大家都信任胡雪岩的商业才能,相信胡雪岩的判断。反过来想一想,假定这一次恰恰是胡雪岩判断错了,或者是生丝已经囤了三个月,利息已经吃进去了几千,忽然清朝政府市禁大开,丝价大跌,恐怕我们一出场看到的就是终场的胡雪岩了。

幸好,结局甚为圆满。当然也体现了胡雪岩勇和智结合,智和义结合。胡雪岩从官场、洋场和江湖朋友处得来的消息全都千真万确,没有出现纰漏。事前掌握了充足真实的市场信息,使他的这一决断最终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

那么,勇对于商人意味着什么?勇是厚利,勇是机会。白圭之所以把勇列为商人四德之一,就是因为勇一边连接了智,一边连接了风险。无智之勇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可能会造成不可承受的风险;但商场上如果为保万无一失而不敢勇于冒险,则肯定无法成就成功的商人。

作为商人,常常是希望市场能沿着自己设计的方向发展,希望自己预知的一切都能被证明是正确的,希望生意运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外越少越好。当事情的发展结局处在“人知”的边缘,如果完全地知道了事情的发展结局就不需要勇,顶多需要智,来查清所能够遇到的各种情况。但当你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时,就特别需要勇,因为你根本无法预知里面的情况,一切都是未知数。当然,勇并不是决断的唯一因素,勇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那就是对事情的各个方面有个彻底的了解,正确的预测。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