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章 夏朝

  禹伐苗苗,在古史书中又称有苗、蛮、南蛮,相传为颛顼的后代。也有人说他们的祖先是帝鸿氏。帝鸿氏有个不成才的儿子叫浑敦。浑敦就是驩兜,他曾是苗中最有势力的个酋长,在尧时被流放到崇山(即嵩山)。他的后代向南迁徙,成为南蛮中的个部落。苗可能是由个氏族或部落组成的个部落联盟。他们活动的区域很广。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吴起说:“昔者苗之居,左有鼓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战国策·魏策》)。彭蠡指今湖北东部和江西鄱阳湖带,古代此地区湖泽较多。古洞庭范围较广,大体上包括今湖北南部和现在的洞庭湖。文山在今江西吉安东南。衡山指现在安徽的霍山。苗就是仗恃着这样个有利的天险地区,经常侵扰其他氏族、部落。

  苗早在尧时就已有部分越过长江到达今河南南部和湖北西北部带活动。尧曾和苗在丹山大战,结果被尧打败而归顺。但是尧并没有跨过长江与苗其它部落再战,而是采用分化的办法,将归顺的这部分苗人迁到了危。舜时又将归顺的苗中的部分苗人迁往北方。同时为了防止苗再反叛向北越过长江,便通过交往的方法,想改变苗人的习俗。因为在苗这个部落联盟中,各个氏族、部落的情况各不相同。

  有的已进入定居农耕,有了贫富分化,形成了阶级。有的还处于不定居游牧阶段,这部分人流动性很大。所以,尧舜采用逐步,变更其习俗的办法对他们加以分化。但是苗在江汉流域的势力仍然很大。

  禹在治理洪水过程中,苗也参加了治水工程。但是治水成功以后,各氏族、部落都得以论功行赏,只有苗未受赏。苗因此又不服而反叛。禹准备用兵去征伐,但舜制止说:我们自己的德薄,反要用武力去征伐苗,是不道德的事。于是“修教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韩非子·蠹篇》)。

  涂山大会禹建立的夏王朝,以原华夏部落联盟为基础,统治地区由原来的中原地区扩大到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当时在这些地区小邦林立,社会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虽然,禹伐苗的胜利迫使这些氏族、部落统在禹的领导下,但仍只是种联盟的形式。而且在当时,地处东方的东夷部落势力也很强大。禹征苗时,曾想联合东夷共同出兵,可是“禹攻苗,而东夷之民不起”(《战国策·魏策》)。因为东夷集团与苗有婚姻关系,当然不愿助禹攻苗。但在东夷部落中的些氏族酋长,又与华夏部落联盟有联盟关系,如皋陶和益,都是来自东夷的氏族酋长,在舜时就担任过联盟中的职务,后又协助过禹治理洪水。所以尽管东夷之民不愿助禹伐苗,禹也没有对东夷用兵。禹建立夏王朝以后,为了缓和些氏族、部落与夏王朝的矛盾,首先封尧的儿子丹朱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西北),使其“皆有疆土、以奉先祀”(《史记·帝本纪》)。原来禹作部落联盟领袖时,曾准备推荐皋陶为自己的接班人,但不陶死得早,禹因不陶之贤,所以封其后人于英(即春秋时期的蓼国,在今河南固始东北)和(今安徽安境内)。同时又封与夏同姓的姒姓氏族、部落和与夏后氏有婚姻关系的酋长们,如司马迁所说的:有扈氏、有男氏、斟寻阝氏、彤城氏、摄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以及原来的些氏族、部落为诸侯。

  安抚了原华夏部落联盟中各氏族、部落之后,为统江南地区各氏族、部落和巩固对东夷的统治,“禹南省方,济于江”(《淮南子·精神训》)。“省方”就是巡视,禹以天子的身份到东南各地去巡狩并和各方诸侯约定时间在涂山相会(此涂山又名当涂山,在今安徽蚌埠市西、淮河东岸)。到了相会的时间,从方赶来的氏族、部落酋长多达万人以上。而且都带来了朝贺的礼物。大国进玉,小邦献帛,所以后世史家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次与天下诸侯相会时,举行了隆重的祭天祀土的祭仪,表示禹是受命于天帝,是天之子,从而掌管天下。同时,奏起大夏之乐,表演干戚之舞。许多边远地方来的诸侯,方伯们欣赏到这些声情并茂的乐舞,看到如此有礼仪的祭祀,都对先进的中原文化赞不绝口,不得不佩服禹领导有方。大夏之乐热情地歌颂大禹治水之功,干戚之舞又显示出夏军的威武雄壮。于是方诸侯同声称颂禹的功德,都表示愿臣服于夏王朝,岁岁称臣,年年纳贡。禹虽然显示出天子的威仪,但是为了扩大夏王朝的疆域,巩固王朝的统治,将各地的氏族、部落统于夏王朝,就封前来相会而未有封号各氏族、部落酋长为诸侯或方伯,并和各方的诸侯、方伯协商,每年向夏王朝进纳贡赋的种类和数量,最后向大家宣布了规定的贡献。这些来自黄河流域,大江南北的诸侯、方伯们都纷纷表示遵照天子之命执行,不起心。

  涂山大会诸侯,是禹向天下方宣告夏王朝建立的个标志,也是禹力图统全国的次检验。涂山大会以后,禹为了纪念这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盛会,将各方诸侯、方伯进献的“金”(青铜)铸了个青铜鼎,象征着统天下州万国,为夏王朝镇国之宝。

  诛杀防风氏涂山大会之后禹又在苗山的行宫接受诸侯、方伯们朝见,宣布自涂山大会以来诸侯对夏王朝的贡物和其他贡献,按其贡献大小会计赏物和加封号。计功封赏以后,又举行了祭祀仪式和庆功会。当然这次的庆功会上又演奏了中原乐舞,使各地诸侯、方伯们再次领受了中原先进的礼乐。就在计功封赏和庆功会之后,才见个叫防风氏的诸侯姗姗来迟。防风氏的族居地就在距苗山不远的地方(在今浙江德清)。此人原是古越人部落支的个酋长,曾表示臣服于夏。

  防风氏生得高大健壮,常自恃其有勇而欺凌其他部落,在越人各部落中也算是个有势力的部落酋长。他早就有建国称王之心,可是他得知苗这样个比他还大得多的部落都被禹率军打败,只得到涂山参加朝见禹的大会。在那里他接受了禹的封号,表示愿意听禹的教化、号令,臣服于夏。但是他总想独霸方,禹巡狩到苗山时,他本应先去朝见,可他不但没有先去,反倒有意在苗山会期之后才到达。而且见禹时不但不认为自己迟到有罪,态度还十分傲慢。

  防风氏的所作所为,为禹的政令所不容。为了警告各地诸侯、方伯,禹毅然命令将他杀了,并且暴尸日。诸侯、方伯们见此情况,深知夏王朝的国威和夏天子的权威神圣不可冒犯,都致表示防风氏该杀。诛杀防风氏是禹行使王权的开始,也是第次以天子的威力诛杀诸侯。

  启继位及太康失国禹在苗山大会诸侯,诛杀防风氏的消息,传到各地,些没有参加苗山大会的氏族、部落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但是禹由于辛劳过度、积劳成疾,在苗山病不起,到了这年夏历月,便与世长辞。禹死的消息传出后,全国人民都十分悲痛。

  禹代中为华夏部落联盟领袖以后,曾想推荐皋陶为自己的接班人,可是皋陶在禹代中没有多久就病死了。禹建国以后,又选定了伯益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但当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启即杀死伯益,召集钧台(在今河南禹县)大会,宣布自己担任领袖职务,定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正式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个“家天下”的王朝。这石破天惊的举动,标志着早期国家的正式形成,中国历史从此由原始社会迈入了阶级社会。

  启登上夏王宝座,引起有扈氏的不满,并起兵反对。

  于是启决定讨伐有扈氏,在出兵前召集卿,即军之主将,举行誓师大会。

  誓师以后,启率领军兵将和有扈氏大战,因夏王朝的军队训练有素,把有扈氏的兵将杀得大败而逃。夏军直打到扈地,杀了有扈氏,这场我国古代史上最早有名的战役——“甘之战”,以夏军战胜而结束。

  启灭了有扈氏以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便效法其父夏禹当年“涂山大会”的办法,下令各地诸侯、方伯前来钧台(在今河南禹县南)相会。各地诸侯、方伯方面是感禹的功德,心拥护夏王朝;另方面有扈氏的下场也是前车之鉴,不敢不来。

  正当启在钧台大会诸侯、歌舞升平的时候,夏后氏家中却发生了内讧。原来禹的幼子武观见其兄启继其父禹作了天子后,改禹在世时的勤劳、节俭、朴实的作风,尤其是在钧台大会时那种铺张和享受,羡慕不已,觉得要是自己能够继位作王,称天子,受天下诸侯、方伯们的朝贺,有多么威风!而在钧台大会上,武观是诸侯,当然也应随班朝贺。

  但武观心中不服,认为都是兄弟之辈,启做了王,称天子,受天下诸侯、方伯们的朝贺是应当的,自己亲弟兄就是不必如此守礼了。就在朝贺、祭祀、宴乐等礼仪方面都马马虎虎地应付,还口出怨言。启感到弟弟武观不服管教,于是放逐武观于西河,西河指今河南滑县和浚县带地区,因当时河水(黄河)流经其境,这地区是在黄河西岸,故称西河。武观被逐放在西河以后,大为不平,就蓄积力量,年后“以西河叛”(今本《竹书纪年》)。启命令彭国(在今江苏徐州市)的方伯寿率兵前去征伐武观。

  彭伯寿率兵跨过黄河,武观虽也以兵抵抗,但终究兵力有限,只好投降、认罪。彭伯寿将武观带回都城交给启,虽然武观认罪,但启对他终不放心,最后还是把武观杀了。

  这是启为了巩固夏王朝的统治,用武力来平内乱的件大事。

  启经过甘之战灭了有扈氏,经过征西河诛杀了武观之后,统治地位巩固了,成为统天下的天子。

  启在巩固了统治之后,又过了几年安稳日子,便生病死去。

  启死后,由他的儿子太康继位为夏王。

  太康即位以后,整天只知“盘游”又“不恤民事”,于是民怨起,诸侯、方国也开始产生离心。次,他跨过洛水去打猎,而且长时间不返国都,这给地处黄河以北有穹国的方伯后羿造成了进攻的机会。他趁太康渡洛水而畅游,拥兵占据夏都,以重兵把守洛水北岸拒绝太康返国。

  太康无奈,只得向东流落。最后找了个地方修筑了座城住下来。后来此地就叫太康,他在这儿居住了约10年而病死。太康死后,仲康、相相继继们。

  后羿将太康逼得向东流亡以后,利用夏朝人民对太康不满的情绪,夺取了夏王朝的政权。虽然后羿取代了太康,掌握了夏王朝的政事,但因夏族自大禹以来,在各地诸侯、方国中的威望很高,后羿并没有完全得到诸侯、方伯们的拥护。

  寒浞篡权寒浞原为寒国(今山东省潍县东北)的个奸诈子弟。寒是个地方,原是东夷部落的个氏族的族居地,禹时臣服于夏王朝,封作方国,此时的方伯叫伯明。伯明对寒浞的奸诈行为很厌恶,把他从寒国驱逐出来。寒浞就流浪到有穹国,为后羿所收养。寒浞有手吹拍的本领,会百般向后羿献媚,为后羿出了不少吃喝玩乐的主意,深得后羿的宠信,认为是辅佐自己之人才。当后羿夺取夏政以后,寒浞就以辅佐功臣自居,不但参与政事,而且还常进出后羿的宫闱,向后羿的妻妾献媚取宠,暗中勾搭。又对同僚们广泛行贿,交结人心,博取大家的信任。对人民则进行欺骗愚弄。他千方百计地诱使后羿以田猎为乐,忘其政事。寒浞就是用这些方法来培植自己的势力,其目的就是要夺取后羿的国家权力和霸占其妻妾,使诸侯、方伯和国中的人都服从于他。但是后羿自恃其勇,毫不察觉,仍然经常外出打猎,把大权完全交给了寒浞。

  寒浞经过几年的准备,将后羿身边的亲信随从都收买好。有天后羿出行打猎玩得正高兴,他的家将便乘机将他杀死。

  后羿被杀以后,家将们还将他的肉煮了,强迫他的儿子吃。他的儿子不忍心食其父之肉,也被杀死在城门口。于是寒浞夺取了有穹国的大权,霸占了后羿的妻妾和财产,自称有穹国王。

  寒浞霸占了后羿的妻妾之后,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取名叫浇,小的取名叫豷,长大后皆勇力过人。而寒浞仗恃着自己的奸诈,善于用虚伪缺德的手段欺骗人民,而不是对人民真正的施以恩德。为了扩大有穹国的势力,统治天下,后羿把大儿子浇封在过(今山东掖县北),小儿子豷封在戈(今河南杞县与太康带)。虽然如此,仍对相的存在觉得不放心。因为相自从迁到帝丘以后,也在斟灌、斟寻阝两个诸侯的协助下,尽力扩充实力,准备消灭寒浞,夺回失去的政权。

  由于太康失德,东夷的各氏族、部落纷纷叛夏。有穹国的后羿本来就是东夷中的个氏族,在夷人中有很大的影响。后羿夺取夏王朝的政权以后,东夷中的些部落就拥护有穹国。相被逼迁至帝丘,斟灌、斟寻阝国又与夷人为邻相处。相在斟的协助下扩充实力,首先就与夷人发生了矛盾。相传在夏想到帝丘以后的初期,就发生过“征淮夷”和“征风夷及黄夷”的战争(《竹书纪年》)。

  由于在相初期对东夷的征伐取得些胜利,引起寒浞的恐惧,于是寒浞命他的大儿子浇“帅师灭斟灌”。第年浇又帅师伐斟寻阝氏。斟寻阝氏虽势孤力薄,但还是和浇“大战于潍”。斟寻阝氏凭借着潍水之险与浇大战。因浇兵多而勇猛,结果被浇“覆其舟,灭之”(今本《竹书纪年》)。

  浇灭了斟灌氏和斟寻阝之后,即挥师直抵帝丘。相因“斟”被灭,势孤无援,结果被浇杀死。相自迁居帝丘到被杀,约20多年。此后有穹国的势力又有所壮大,寒浞愈加骄横。

  少康复国在后羿逐太康代夏政时,夏王朝中有不少臣僚,服事后羿为有穹国的臣僚。其中有个叫伯靡的臣子,见后羿被家众杀了以后,寒浞夺取了有穹国王位,就弃官逃走,逃到个叫有鬲的诸侯国(今山东德州北),依附于有鬲氏。当相被逼迁于帝丘后,伯靡在有鬲氏的帮助下,也在积蓄力量,准备灭寒浞,恢复夏王朝的统治。

  寒浞命浇杀相时,相的妃子后缗已怀孕在身,见相被杀,就从城墙个洞中逃了出来。后缗是夏王朝诸侯有仍氏之女,所以逃出来后就直奔有仍(今山东济宁)。后缗回到娘家不久便生了个儿子,这就是相的遗腹子少康。有仍氏因少康是夏后氏之遗孤,对他特别爱护。少康长大后,有仍氏便命他作了牧正,也就是主管畜牧的官。少康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对寒浞和浇满怀仇恨,同时又随时警惕着,怕浇知道他是相之子而加害于他。

  因为有仍是个较小的诸侯,少康在那里作牧正之事,没过多久就被浇得知。浇派了个叫椒的人前往有仍寻找少康。椒还没有到有仍,少康就得到了消息,于是从有仍逃奔到有虞(今河南虞城)。有虞的诸侯叫虞思,是有虞氏之后,世代与夏后氏亲善。得知少康是夏相之子,虞思就热情接纳,命少康作有虞国的庖正,也就是掌管膳食的官。

  这样安排少康是为了避免浇来杀害。

  虞思不但命少康作了庖正,而且还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又把纶(今河南虞城东)这个地方分给他住。在此地,少康有10里见方的土地,有500个人供其使用。因此,少康广泛施恩布德,团结群众,准备复国,并且暗中收集夏王朝的人,又安抚在夏王朝中作过官的人。还派了自己身边个叫女艾的人混到过城中去打探情况,派自己的儿子季杼到戈城去诱惑豷。

  就在少康准备灭浇、豷的同时,依附于有鬲的伯靡也在积极地准备行动。所谓“靡自有鬲氏,中国之烬”(《左传·襄公年》),就是将斟灌、斟寻阝国的残余部队招抚到有鬲,重新武装起来。此国流散的人,与浇有亡国之仇,不但易于招抚集中,而且十分勇敢。伯靡得知在有虞的少康是相的遗子,夏后氏之根苗尚存,就以禹之功德来鼓动人们参加灭寒浞的队伍。因此很快就组织了支很有战斗力的武装。他率领这支队伍路未受什么阻力就攻入有穹国都穹石。寒浞未及防避就被众军所杀。伯靡又帅师直奔有虞迎少康回到夏邑。少康又命伯靡助女艾在过城诛杀了浇,灭了过国。浇死,在戈的豷也就孤立无援。季杼见时机已到,就乘机杀了豷,灭了戈国。自此建立了约有40年的有穹国也就被灭亡了。

  伯靡和夏后氏的贵族们拥少康继位为夏王,“复禹之迹,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左传·哀公元年》)。各地的诸侯、方伯得知少康回到了夏都,恢复了夏禹的基业,奉祀夏的祖先和天帝,维护了夏朝原有的统治,都纷纷带着贡物前来朝贺。

  从夏杼东征到胤甲少康重建夏王朝以后,由于关心生产,治理水患,使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王朝的统治也得以巩固,但东夷诸部落、方国的时服时叛,终是大忧患。少康即位初年,东夷中只有“方夷来宾”(《竹书纪年》),所以与东夷的关系仍处于敌对状态。少康想对东夷进行征伐,就在准备力量时,少康却得病而死。其子杼继位为夏王。

  杼继位以后,继承少康的遗志,积极准备征伐东夷。相传杼为了战争的需要发明了矛和甲。矛是进攻的武器,甲是防御的衣服。这时甲当然还不是铜甲,而是皮甲,用兽皮制成的,如犀皮甲之类。因为东夷人善射,有了皮甲就能防身。

  杼为了扩大夏王朝的统治范围,即位不久就将王都由斟寻阝(即太康所居之地今河南巩县)迁到黄河北岸的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当其完成征伐东夷的准备以后,为了战争的需要,又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镇北),然后出兵征伐东夷。

  杼率兵征伐东夷的过程中,得到沿途各地诸侯、方国的支持,所以较顺利地征服了分布在今河南东部、山东和江苏北部带的夷人部落,而且直打到大海之滨。杼征东夷,不但使东夷诸部落臣服,而且还获得了只“尾狐”。杼班师回朝不久就死去了,死时年仅27岁。杼虽然年纪很轻,但是“杼能帅禹者也,故夏后氏报焉”(《国语·鲁语上》)。在夏族后人看来,杼是能继承禹的事业的个有作为的王,他不但能巩固夏王朝的统治,而且还重新征服了东夷诸部落,所以给他以隆重的祭祀。

  杼死后,他的儿子槐继位为夏王。因为杼征东夷的胜利,夏王朝的威望在各地诸侯、方国中又大大增高,些原来叛离的方国又重新臣服于夏。夏王朝与东方诸夷人的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善,这对东部夷人分布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槐时,夏王朝无内忧外患,以夏族奴隶主贵族为首的统治更加巩固,社会生产也有所发展。槐在位约44年而死。其子芒继位为夏王。芒即位的第年举行了次很隆重的祭祀黄河之神的仪式。

  关系着夏朝主要统治区域——中原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黄河,自太康失国后,统治阶级为了争夺统治权而长期发动战争,致使黄河长年失修,河水为患。少康重建夏王朝后,任命商侯冥为水官,经约20余年的治理,消除了水患。又经过杼、槐两代约60年的时间,河水没有泛滥,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说是谷丰登、畜兴旺。这在统治阶级看来是河神赐福,因此要举行祭祀来酬报河神。在选定的吉期,芒率领王朝中的臣僚、官吏以及些前来参加祭祀的诸侯、方伯来到黄河下游的岸边,举行了祭祀仪式。

  除了有鼓乐、祈祷的祭文外,还将猪、牛、羊等作了牺牲沉于河中,而且还将象征着先祖大禹当年治水成功后舜所赐予的玄圭(黑色的玉圭)沉在河水中,表示虔诚和仪式的隆重。这就是后世史书中所说的“沉祭”。这种祭祀河神的仪式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数千年。祭河之后,芒又率领臣僚们到东方地区去打猎,直游玩到了东海之滨,还捕捉了条很大的鱼。群臣齐向芒称贺,认为是河神所赐,可永保太平。

  芒在位约58年而死,其子泄继王位。泄末年,见夷自祖父槐时就臣服,而且世代服侍夏王朝始终不渝,于是给夷都封为诸侯。这样夏王朝与东夷、淮夷的君臣关系得到了进步的巩固。

  泄在位约25年而死,其子不降继王位。“不降即位,年,伐苑”(《竹书纪年》)。

  苑为夏王朝西部的个方国,确切的今地不得而知。不降在位约59年,因年老将王位让给了弟弟扃。扃在位约18年而死,其子胤甲继王位。

  胤甲即位后,将王都迁至西河(今山西西南部)。胤甲末年,天大旱,酷热异常。古代人缺乏天象知识,认为“天有十日,更番运照”,即每天出个太阳,普照大地,周而复始。若是天旱,酷热,测定是“十日并出”。古书中有“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的传说(《淮南子·本经》)。而胤甲时也发生“天有祅孽,十日并出”(《竹书纪年》)。统治阶级讲迷信,把发生大旱看作是天上有妖怪在作祟。胤甲就在这年死去。

  胤甲死后,王位由不降的儿子孔甲继承。

  孔甲在位约年死去,他的儿子皋继王位年就死了。皋的儿子发继王位。发在位约年而死,其子履癸继位。

  夏桀亡国履癸又名桀,是夏王朝最后个国王。是我国古代史上有名的暴君。

  桀是个有才智又有勇力的人,他能够人生擒兕、虎,折断钩索,其力之大,无人可比。但是性情很暴躁,又很残忍,动辄杀人。他酷好声色,又好喝酒。桀劳民伤财,残害人民,在诸侯、方伯中也引起了不满和反抗。他为了控制局势,就下令在有仍这地方(今山东济宁)会见诸侯、方伯。虽然许多诸侯、方伯慑于桀的武力,不得不前去赴会,但各自都怀有戒心。而桀召集有仍之会,方面要显示他是天子,仍有威力,另方面要向诸侯、方伯们敛财,征收贡物,供他挥霍。但是“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左传·昭公年》)。

  有缗是夏王朝东部(今山东金乡)的个方国,有缗首领见桀是个暴虐贪婪的国王,不等会散就先回国。有缗氏的这行动,激怒了桀。桀便率领参加“有仍之会”的各诸侯、方国出兵征伐有缗。有缗国小力弱,当然无法抵御。灭了有缗之后,将其财物、美女、人口尽数掳掠到王都。但是桀所作所为被各诸侯、方伯看在眼里,更加和夏王朝离心离德,叛夏的更多了。

  夏朝末年,活动在东方地区的商国,逐渐强大起来。大约在公元前1750至1700年之间,商汤起兵伐桀灭亡夏朝。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