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名播四海的丰都名山

  丰都因鬼城而闻名,鬼城以名山为核心;鬼城文化以名山景区为载体,鬼城旅游以鬼城文化为灵魂。厚重的鬼城文化,优美的自然景观,名山的琳宫贝阙,组合成独具特色的丰都鬼城旅游资源。这一资源的独占性、唯一性、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铸造了鬼城民俗文化旅游的世界级品牌,进而确立了它在三峡旅游、重庆旅游以至中国西部旅游中的重要地位。

  一、名山概览

  名山古称“平都山”,或称“酆都山”。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10月,大文豪苏轼登游时,赋有“平都天下古名山”的诗句,以故后改称名山。明万历九年(1581年),典史彭镃于平都山顶、天子殿前建“天下名山坊”,“名山之名遂广为传扬。名山山峦奇特,古木参天,绿荫夹道,祠庙林立,红墙碧瓦,风景十分优美。自唐代以来,登山游览者吟诗作赋,盛赞不已。明朝贡生、时任忠州通判李本,曾赋诗道:叠层峦远近宗,仙都天表削芙蓉。西连岷岭三千界,东接巫山十二峰。瑶花琪草闲野鹿,琳宫贝阙拥苍龙。十年五度经游此,聊赋新诗寄旧宗。”“清康熙时,川湖、云贵总督蔡毓荣撰《修平都山二仙楼记》赞曰:平都山,道书所称洞天福地也。余舣舟揽辔登陟其上,孤峰削成,高插云表,俯看缙云龙洞诸山直培土娄耳。碧波万顷如堆琉璃,黄葛蟠根石上,大荫数亩,古柏千樟皆非近代所植,灵花彩羽,滴翠流丹……俨若赤城元圃,别有天地,非人间矣!”

  平都山

  [清]王稽

  昔闻丰都名,今到丰都山。

  碧水流不尽,白云去复还。

  闲花飘古洞,深殿锁重关。

  兴罢欲归去,徘徊霄汉间。

  名山被称为鬼城,是传说中人死后亡魂的归宿地,素以“阴曹地府”“鬼国京都”闻名于世。孤峰崛起的名山上,梵宇僧楼鳞次栉比,依山就势并排而立。庙宇飞檐斗拱,色调灰冷,阴森肃穆。登山观景,阵阵“寒气”逼人——一路鬼怪神像,造就了一个阳光下的“地狱”。在东西地狱,还展示了各种刑具、刑罚及鬼神的恐怖形象。阴间“行刑”场景令人毛骨悚然,而在“回归路”上,“灵魂”尚要经过几道关口鬼门关、(奈何桥、血池河等方能最后见到阎王。依据善恶,或升至天堂,或打)

  入地狱,是芸芸众生逃避不了的“人生归宿”。

  名山自对外开放以来,李鹏、乔石、李瑞环等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到此视察;国外知名人士,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舒尔茨,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中曾根康弘、村山富士,澳大利亚总督海登等也莅临名山游览观光。

  二、宗教源流

  丰都宗教源远流长,其活动的中心地在名山,主要有道教、佛教,都而以道教为先。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载:“平都有天师治,兼建佛寺,甚清灵。”可见,早在南北朝时期,丰都名山便有道教与佛教活动了。

  (一)名山道教

  道教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东汉晚期的产物,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流传。名山的道教,大致经历了兴起、繁盛、衰落3个时期。

  道教最早起源于东汉初的平都山“二仙”神话。相传东汉和帝刘肇皇后的曾祖父阴长生,厌弃官场功名,跟随马明生学道炼丹,于汉延光元年(122年)在丰都平都山白日升天。汉朝另一个学识渊博、精通天文图谶的王方平,受老庄道学影响,弃官学仙,隐于太尉陈耽家,皇帝数次召见不去。其后他到平都山修道,于汉末魏青龙初年,山顶裂地升起五色祥云,遂捧足仙去,称总真真人。康熙版《酆都县志》载:“传说汉代王方平、阴长生二人曾先后在平都山修道升天。”

  建安二年(197年),张衡在名山设“天师治”,成为道教在全国的二十四治之一。由于“二仙”传说与道教“天师治”的设立,名山道教兴盛起来。自晋至隋、唐代,名山上相继建置道教观宇。唐太和四年(830年),左仆射段文昌曾捐薪俸修葺了道观——仙都观。唐武宗时(842—846年),朝廷禁佛尊道,名山道教得到进一步发展,山上宫观大都培修和新建于此一时期。至明初,朱元璋亦信道。他即位不久,就封道教天师张正常为“正一嗣教真人”,赐银印,秩视二品。时名山宫观不少。“据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蒋夔在《重修平都山景德观记》中称:平都山有观额曰景德,相传汉王方平、阴长生炼丹登仙之所……旧有寥阳大殿及通明殿、丰都宫,至峰顶有凌云台……由寥阳殿西出则有地藏殿,西庑又为四圣殿,殿之前为龙虎君殿,旁附赵帅祠……”又自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起,名山部分宫殿重修,仍重视三清殿、仙岩、玄坛、都仿旧玄祠……三清殿等祭坛仍旧为其中心,主持平都山祭祀的亦完全为道士而非僧侣。元代以来,道教分为正。

  一、全真两大道派,丰都名山为全真道

  后至明末清初,名山殿宇除凌虚阁外,悉毁于兵火。康熙三年(1664年)知县汤濩不愿让名山殿宇尽废,方令人重修了玉皇观、阎君殿等。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名山已是“半神祀、半羽屋、半释室……而清虚一派为其蔽塞”。这标志着名山道教渐至衰微。清乾隆年间,朝廷满人崇尚喇嘛教,道教作为汉人宗教受到歧视。于乾隆五年(1740年),停止了张天师朝觐赐宴。乾隆十七年(1752年)又将其劾降为五品,大大降低张天师的地位和声誉,自此,道教失势,名山道教进入没落期。之后,山上的一些道教宫观逐渐改为佛教殿宇,相继被僧尼占据。如道教的玉皇观被改为玉皇殿,并由山顶迁建于山腰;

  原观宇被阎王占用,取名天子殿,张冠李戴,将殿中高二丈余的原玉皇铁像说成是阎王天子像,所塑玉皇随从,说成是阎罗手下的四大判官、十大阴帅。东岳殿更名延生堂,在殿中原铸的东岳大帝前,新塑起释迦牟尼像。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在名山27座殿宇中,属道观的仅有7座,道士23名,道姑5名。至1951年12月调查,名山道教殿宇尚存玉皇殿,道士仅剩4名了。之后,道教活动逐渐停止,至1958年,名山已无住殿道士了。

  二、名山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近2000年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大。

  在南北朝时,依附道教传入丰都。北魏(424—534年)时,平都山便有佛寺了。佛教分八大宗和喇嘛教,再分若干支系。丰都佛教属临济、曹洞两家。

  唐武则天推行佛教,下令在全国各地仿照大云寺营造寺庙。唐玄宗安史之乱入川后,佛教又有较大发展,兴建的寺庙逐渐增多。唐武宗会昌二年至五年(842—845年),勒令全国拆毁寺庙,僧尼还俗。此后,名山寺庙大半毁损。

  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范成大由成都出川时,至夏历六月城“壬子发涪州,百二十里至丰都县,游仙都观”。游后曾作《平都观》一诗记其事,内有“云在北阴神帝廷,太阴黑簿囚鬼灵”句。北阴系一鬼丰名,在宋代已予供奉。后毁于火,明初时已不存在。“囚鬼灵”这个鬼话,明初只是在“洞天福地”的平都山中占据极小位置。综上所述,说明在明代以前,名山佛教尚处于初级阶段。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朝廷对佛教进行整顿,并仿宋制,各级设僧寺僧官。丰都最早的僧官是当时名山长老方林。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对佛教作了限制,令各州县只许保留大寺一座,僧众集中居住,并限僧众为府寺40名、州寺30名,县寺不得超过20名。名山当时保留了“天子殿”和“东岳庙”两座庙观,山僧皆集中此二殿(庙)。

  明末清初,朝廷放宽对佛教的限制,名山佛教遂得以发展。清代仍沿袭明代的佛教制度,京城设僧录寺,僧官经礼部考选,吏部委任。州、县僧官由省市政司遴选,报礼部授职。丰都县当时担任僧官的是“玉皇殿”“长老明参。据康熙壬寅年(1662年)林明俊《重修平都山记》称……越二年而完阎君殿,以慑复驯也。”可见“阎王殿”历经数百年,至清朝方最后确立起它的显著地位。其间有了“寥阳殿”“鹿鸣寺”和“天佛寺”等重要佛殿。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在名山的殿宇中,一半为释室,名山佛教已发展到相当程度。

  到民国年间,山上佛殿增多,佛事活动频繁,主要集中于每年的香会、庙会期间。会期最长的是东岳殿(延生堂)的藏经会,历时半个月;而会期最热闹、影响最大的要算天子殿的天子会(俗称“烧拜香”)了。天子会按常规为每年旧历二月初一至初八,实际常常延长一月有余。每逢农历二月初一前后,丰都县城人山人海,各地前来名山朝山的香客络绎不绝。民国期间佛教在名山占据绝对优势。据丰都县政府民国三十年(1941年)的一次调查,名山有佛教殿宇19座,僧人60名,尼姑4名。

  名山佛教发展速度快、声势大的最主要原因是鬼国幽都的传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道书谓汉代阴长生、王方平修炼飞升于平都山(今名山),佛教便附会说“阴间之王”在名山,于是渐渐称名山为鬼都(或幽都),山下的城为鬼城。明初,朱元璋改县名“豊都”为“酆都”以后,西游记》和《说岳全传》等神怪小说,又绘声绘色地加以渲染,丰都为鬼城、名山为鬼都之说不胫而走,传遍国内外。佛教徒于是纷纷募化钱粮,按小说家想象的“阴曹地府”格局,在山上修造佛寺,塑造了鬼门关、望乡台、东西地狱、阎罗天子、无常、判官等神怪,这就使得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教条在名山形象化了。中国的本土教虽然是道教,但人们听到的仅有成仙的传说,没有看到真人成仙的事实。

  因此,佛教逐渐在信教群众中代替了道教的地位,赢得了人们的崇拜,信神敬佛的人也随之愈来愈多,进而导致了道教的衰落,佛教的兴盛。

  名山佛教寺庵占有数量可观的田产,有较为稳定的财源,这也是佛教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民国末至1949年12月丰都解放后,名山僧尼纷纷还俗或返家,或投亲靠友;佛寺有些垮塌,有些被借、占作他用。1953年,东岳殿被借作直属粮库,1958年该处由四川省委下文定为全省汉民族地区重点保护的佛寺之一。1986年6月,东岳殿殿宇由县人民政府收回,1987年4月交由县宗教办公室管理。之后,宗教办公室将其培修为丰都唯一的佛教活动场所,并于1988年4月15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日)正式开展佛事活动。至1990年,东岳殿上、下殿已修复,有僧人5名住寺。

  三、鬼城起源

  丰都怎么成为鬼城的呢?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鬼族说”

  据甲骨文和钟鼎文考定,四川系我国商周时期之鬼方的异称。巴族和蜀族是古代四川最大的两族,而这两族又是以氐羌部落为主体的两支部落。随着巴蜀两族的不断交往和政治、思想、习俗相互渗透,加城之都信鬼巫,于是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原始宗教——土伯,被称为巴、蜀两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土伯就住在幽都。前面说过,在丰东周时丰都曾作过巴子别都,其后被传为鬼国的幽都。这个鬼国幽都可能就是鬼国的首都吧。以后张道陵在四川创立“五斗米道”,又称“鬼道”,张天师又吸收氐羌部落的巫术(鬼族信巫)作为他驱鬼祛病的法术,此后道教又封丰都为游治之一,迄今在丰都名山天子殿牌楼上还有古迹“幽都”二字。因此丰都在古代就有“鬼国幽都”之称了。这就是丰都被传为鬼国最早的历史渊源。

  (二)“二仙说”

  据东汉刘向所著的《列仙传》称:西汉王远,字方平,东海人,中散大夫,后弃官隐去,避地平都山(今丰都名山),入山学道,于魏黄初三222年(年)在平都山捧足仙去。晋代葛洪著《神仙传》载:阴长生,河南新野人,后汉禾帝刘肇妃子的叔曾祖父。他生于富贵人家,从小享受荣华富贵,但却厌倦这种生活,一心想求仙学道。后来带着妻儿到处云游,于东汉建光元年(121年)在平都山(今丰都名山)白日羽化升天。到了唐代,阴长生、王方平的名字被人们简化连读为“阴王”,后附会为“阴间之王”。“据民国版《酆都县志》仙都观”条称:“唐曰仙都,宋改景德,亦称白鹤观。按李唐主老聃,俗多好道,沿及宋季,道书误将阴、王连读,遂为地狱之说,谓阴司在酆。且引李白诗‘下笑世上士,沉魂北丰都’二语证之,于是皆信酆都为鬼国。”

  (三)“道教说”

  道教由东汉末张道陵在四川创立。他吸收了流行巴郡的“跳神”和氐羌族的巫术作为法术,故又被人称为“鬼道”。“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张道陵之孙张鲁在丰都建立道教平都治,称平都山为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一。自此,这块平都福地便成了道教的传道中心之一。后来,道教又杜撰出一个罗酆山,说它是北阴大帝治理的鬼都,称这位北阴大帝就是张道陵之子张衡,他是道教的七级中心神,专司地狱。那么这个罗酆山又在哪里呢?南朝道教理论家陶弘景在《真诰》中说:世有知酆都六天宫门名,则百鬼不敢为害。”“此应是北酆鬼王处决人处,其神即今称阎罗王。”北宋末词人陈东写了“便驱飞廉囚下酆都狱”的句子。“他所称的酆都狱,就是指酆都六天宫。南宋道士范成大于1175年游平都山后写的《吴船录》中说:去县三里有平都山景德观,道家以冥狱为酆都宫。”从此,道教明确无误地把罗酆山说成是酆都,把酆都说成是鬼城即专司鬼魂的“阴曹地府”。

  (四)“佛教说”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前565年至前486年由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6年)传入中国,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支柱之一。东晋时(317—420年),佛教传入四川,随后传入丰都,并在名山修有佛寺。由于道教介入政治斗争和准许杀生,又常被农民起义用作号召的旗帜等诸多原因,在与佛教的抗衡中,道教逐渐输于佛教。佛教利用“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今生不好,可修来世”等教义,赢得了更多的信教群众。他们纷纷募捐钱粮,按照古典小说《西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说岳全传》《聊斋志异》等书中的描绘,参照人间的行政司法程序,在山上设计、建造了一座“阴曹地府”,塑造了阎罗天子、六曹官员、四大判官、十大阴帅、黑白无常等各种大、小鬼形象,进而逐渐排挤了道教,甚至连名山上唐初最早修建的“仙都观”,亦被佛教改建为阎罗天子居住的“天子殿”了。由于鬼城传说适应了佛教“幽冥世界”的需要,其信徒也将丰都名山传为阎罗天子即“阴王”所居住的“阴曹地府”。

  丰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从以巫术为表现的原始宗教开始,到二仙传说、道佛两教的参与,直至道佛教义与儒家思想的结合,相互渗透、融合利用,这就是丰都被传为神奇鬼城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