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章 刘秀玩起韬晦术

  刘演被处死的消息传来时,刘秀正率军在颍川一带打秋风。

所谓人生变化无常,今日有得,明日有失,任谁都琢磨不透。用一句电影台词来概括:人生大起大落得如此之快,实在是太刺激了。

刘秀就被如此深深地刺激了一次在坏消息传来之前,刘秀一直沉浸在欢快与胜利的氛围之中,而且这胜利不是小胜,是大胜,在刘秀的一生中都有重要影响。

第一个大胜利,便是昆阳大战,这个前面讲过,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就不再重复了。

还有一个大胜利,是刘秀借助自己在昆阳大战中树立起来的威望,在自己身边网罗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他经略河北、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中坚力量。

这批人才中的优秀代表有:冯异、铫期、王霸、傅峻、马成等。鉴于其他四位日后还有登场的机会,现在重点介绍一下冯异。

“冯异”

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人(今河南禹县)。

史书记载,冯异很喜欢读书,尤其对《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与刘秀种地、刘演行侠、刘玄犯事跑路相比,冯异的生活是相对安逸的。因为喜欢读书,而且读得不错,冯异很快做了官。到刘秀骑着黄牛造反时,冯异已经做到了郡掾(太守属吏),监察五县,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了。

如果不是生在汉新乱世,如果不是遇上刘秀,冯异的前途无外乎因为清廉和努力工作,最后混个好待遇级别退休。如此,世上不过多了个清廉和能干的小吏而已。但上天注定要给冯异一个机会,足以使其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成为东汉开国名臣。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公元1世纪20年代,什么最贵?还是人才。

这个机会,来得荒唐了些。

昆阳之战结束后,刘秀率军打秋风,很快打到了冯异的老家父城。

刘秀兵临父城时,冯异正在视察指导工作,闻讯决定与父城县长苗萌坚守父城。

顺便介绍一下汉朝的行政制度。依汉制,根据户口多寡,县分两等,人口在一万户以上的为一等县,其行政长官称县令;人口不足一万户的为二等县,其行政长官称县长。类似于今天的县和县级市的区别。

父城是一个人口不满万户的县。如果除去农村人口,县城居民大致在千户左右。如此一个小县,朝廷应该不会派重兵把守,而城墙防务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面对在昆阳大战中声名鹊起的刘秀,一心坚守的冯异压力很大,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守城力量实在太薄弱。

凭借自己读过几年的兵书,冯异对现有力量进行合理调配,在死守之下,刘秀的第一次进攻竟然被挫败了。但冯异很清醒地知道:父城失守,只是个时间问题。冯异思来想去,在父城现招兵是来不及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去请援军。

这个任务,只有冯异亲自去完成了。

“刀下留人”

冯异轻装简从,决定趁刘秀军刚被击败之际,突围出父城,寻找援军。

突围很成功,因为刘秀压根没有长期围困父城的打算,第一次进攻失败后,天色已晚,为防止城内守军趁夜突袭,刘秀干脆率军到父城县内车巾乡一带休整去了。

冯异运气实在是背,因为信息不畅,成功突围的他稀里糊涂走到了刘秀休整的车巾乡,结果被巡夜的军士抓个正着。

巡夜的军士没有意识到这便是父城的守将冯异,准备拿他做一般的探子砍头了事。

但看影视剧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时候,一定会有人跳出来喊一声:刀下留人,等我去见某某。等跳出来的人去见了某某以后,被砍的人基本都死不了,运气特殊好的还有可能成为座上宾。

冯异就是运气特殊好的人,刚刚还在抱怨倒霉的他顷刻间转运了。

就在冯异将要被砍死的一刹那,一个人很及时地喊了声:刀下留人。

这个人,是冯异的堂弟,叫冯孝。

喊完刀下留人后,冯孝没有马上去见刘秀,请求免冯异一死,而是去找另外两个人。

这两个人,是冯异的老乡,一个叫丁琳,一个叫吕冕。

之所以找这两个人,是因为冯孝觉得人多不但力量大,而且面子也大。好在丁琳和吕冕都很乐意帮忙,于是三人一同去见刘秀。

三人求情的方式很特别,他们压根就没说希望刘秀免冯异一死这回事(刘秀还不知抓住了冯异),而是把冯异当做人才大吹特吹了一番,将其推荐给刘秀。

刘秀一听此人如此之神,求贤若渴的他忙问:冯异在哪儿?快领他来见我。

于是,差点儿被砍了头的冯异成了刘秀的座上宾。

冯异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一般来讲,有本事的人大都很有个性。

冯异的个性是中国历史上许多名臣的通病,就是好个面子,往往十分想出将入相做一番事业,但总是怕别人说自己羡慕荣华地位,要拒绝当权者的数次邀请,才扭扭捏捏、装模作样地假作痛苦无奈状表示同意,如诸葛亮就是此类疾病的典型患者之一。

当然,作为名将,冯异没有表现的像诸葛亮那么夸张(估计刘秀也没有刘备那么好的心情),他只是给刘秀出了一道测验题,题目的名字叫考验,目的只有一个,看看刘秀到底是不是那个值得自己追随的人。

心情逐渐平静下来以后(毕竟刚刚死里逃生),冯异对刘秀讲道:其实,我一个人顶多算个匹夫,对你没什么价值,而且我老妈还在父城,需要我赡养。这样,您老干脆放我回父城吧。

一言既出,四座除刘秀以外皆惊。

堂弟忙向冯异使眼色,心想,哥哥你是疯了吧,好不容易把你从鬼门关拖出来,现在你还得寸进尺了,放你回去?让你继续坚守父城,攻打更始军吗?真为冯异捏了一把汗。

刘秀却对冯异大提兴趣。前面总是听冯孝等人大夸特夸冯异有多猛,刘秀觉得其中不乏忽悠的成分,要救人性命嘛,不把他吹得好一点怎么行。但听到冯异提出这个近乎找死的要求后,刘秀发现,冯异的确是有些个性。

前面说过:有本事的人,大都是很有个性的人。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讲,那就是很有个性的人大都有些本事。

饶有兴趣的刘秀没有发飙,而是决定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放你可以,但请给我一个理由。

理由很好找,冯异几乎脱口而出:只要你把我放回去,那我肯定感激你,因为我感激你,所以我一定会报答你,为了报答你,说不定会把由我管辖的5个县全部献给你。

理由很是诱人,但充满了忽悠的色彩。你回去安安稳稳不在给更始军找麻烦就不错了,还说什么要把5座城池献给更始军,骗人吧你。

但刘秀信了,原因不详,只能说他看人的眼光很独特。

刘秀把冯异放了,此后便充满希望等着冯异把5座城池献降。但很多日子过去了,始终没有见到冯异的影子。许多将领认为被忽悠了,建议集中兵力拿下父城,把冯异逮住剐了。

刘秀没有采纳这些建议,而是决心等下去,他相信总有一天冯异会来的。

信任,是用来坚持的,哪怕这个信任毫无依据。

终于有一天,刘秀决定不等了,这并不是说刘秀不信任冯异了,而是有很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这件很重要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刘演死了。人死了得办丧事,刘秀奔宛城给刘演办丧事去了。

“刘秀请罪”

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自己的亲兄弟被人害死了,刘秀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平静(表面上),他为什么不给刘演报仇?

是不是太懦弱了。

现在我来解答这个疑问。有必要声明一下,刘秀绝非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说实话,刘演被害死,最为悲痛的可能就是刘秀了。刘秀之所以没有化悲痛为力量,并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理智地认识到,现在并不是报仇的时候。

首先,下令处死刘演的刘玄是皇帝,在那个年代里,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且刘演还是被披着合法的外衣害死的,刘秀找不到报仇的理由,一旦贸然报仇,其后果无外乎被认作忤逆反叛,被世人所不齿,为天下所遗弃。

其次,刘秀不具备报仇的能力。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刘秀若像刘玄阴死刘那样再玩阴招,应该是没有效果了,还是那句话,因为刘玄是皇帝,在历史上大臣玩死皇帝的,虽然有,但都是极品的牛人,像此时的刘秀还没有这种能力。而报仇的另一种方式:拿刀子去把刘玄等人砍死,估计更难,因为此时刘秀手下的兵力也就是昆阳大战中生还的几千人,盘踞宛城的刘玄却直接掌控着近10万大军,此外还有王匡(在洛阳)等部十数万人。几千人对几十万,根本没有胜算。

如此形势下,说报仇只是一时的激愤,想想可以,做是万不能做的。刘秀的选择,只能是报仇以外的第二条路——忍。

忍字头上一把刀,刘秀心如刀割。

刘秀只能在心中默默道: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时机一到,定要发飙。刘玄、朱鲔、李轶,等着吧你们,欠的债是总要还的。

刘秀策马向宛城奔去。

马跑得很快,快得像一阵风。

正是这阵风,吹醒了一心好好埋葬胞兄刘演的刘秀。刘秀很快认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刘玄他们把刘演都杀了,还会容得下我刘秀吗?这样傻乎乎地去奔丧,闹不好到最后连自己的丧事都顺带给办了。好在还没有到宛城,一切都来得及。

刘秀勒住马,思索对策。

思考问题是痛苦的,像女人生孩子一样,而且经常难产。

在如此关键时刻,一旦思考难产,其后果难以估量。

好在刘秀最终没有难产,把对策生了下来。

反复思索之下,刘秀发现,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3条路。

一条路,原路返回军中,但这条路无疑告诉刘玄他们,刘演被害,我刘秀很生气,而且鉴于我本人的安全,我准备与你们决裂。后果无异于自取灭亡。

另一条路,喊一声“扯呼”,就地玩失踪,从此隐姓埋名,浪迹天涯。后果是事业毁于一旦,而报仇将更加艰难甚至是渺茫,除非刘秀变成超人或者练成绝世神功,一掌拍出威力比今天的原子弹还猛。

前一条路不能走,后一条路不想走,刘秀只能走第三条路——继续前往宛城。

一番分析之下,刘秀发现,看起来前往宛城是最危险的选择,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

权衡各方面利弊后,刘秀认为:正像自己找不到为刘演报仇的理由一样,刘玄也没有杀自己的理由,毕竟,昆阳大战中树立起来的威望是刘玄不得不重视的。如果刘玄杀了自己,那就是杀了一个天大的功臣,必将失去人心。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毕竟,到目前为止,自己行事谨慎,为人低调,没有把柄落在刘玄手里。而且自己平时善于搞好人际关系,很受大家欢迎,一旦刘玄准备弄死自己,应当会有很多人出面说情甚至是制止。总之一句话,前往宛城虽然很有危险,但不被弄死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一旦自己不被弄死,那么前往宛城将是最好的选择。

考虑明白后,下一步该就是实践了。

刘秀毅然决定赌一把,前往宛城。

当然,前往宛城的目的要改变一下了,不是去给刘演办丧事,而是向刘玄请罪:刘演犯下如此滔天逆罪,我刘秀虽然不知道,但难逃干系,请皇帝哥哥治罪。

宛城到了。

因为刘秀平时注意搞好人际关系,而且在昆阳大战中知名度陡升,所以出城迎接刘秀的人很多。大家很热情,刘秀内心很感激,但他知道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这会提醒刘玄,支持我的人很多,和我哥哥刘演一样,对你来讲我也是个危险的人物。

内心的感激因理智而变成表面上的冷淡,没有激动地握手、拥抱,而是冷冷地道:我刘秀是个罪人。意思是大家最好离我远点儿。

刘秀开罪了众人,却给自己赢得了生的机会。

很快,众人对刘秀的不满甚至是辱骂传到刘玄耳朵里,毕竟,热脸贴了个冷P股,谁的心情都好不了哪里去。

得知刘秀是这样一个货色,刘玄稍微放心了些。而见到刘秀后,刘玄将变得更加放心。

到达宛城后,刘秀没回家,也没有去刘演灵前搞吊唁,而是像没事人一样,去拜求见皇帝刘玄。

被召见后,刘秀向刘玄汇报了自己前一段时期的工作,并特别指出:幸亏刘玄领导得好,这才取得了昆阳大战的胜利,要不然自己就没命回来见皇帝哥哥了。

这个帽子戴得很高,很及时,很舒服,刘玄很高兴。

高兴之余,对刘秀的主动请罪,刘玄表现得很大度,大手一挥说:你哥是你哥,你是你,不要太自责了,旅途劳顿,先回家歇着去吧。

说归说,做归做,刘玄毕竟弄死了人家的亲哥哥,对刘秀完全放心是不可能的。放刘秀离开后,刘玄派人日夜监视刘秀。

派去监视刘秀的人很快回报了:你老就放心吧,刘秀不但不是人,简直就是个畜牲,他不但不给胞兄服丧,而且喝酒吃肉比平常还夸张,经常仰天大笑,似乎刘演之死不但没给他带来任何悲痛,反而让他高兴得不得了。

假象,十足的假象。

派去监视刘秀的人没有发现,刘秀的枕头、被褥一直都是湿的。这不是因为刘秀睡觉时流口水,也不是习惯不好尿床,而是被眼泪打湿的。

这是悲痛的泪,屈辱的泪,仇恨的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刘秀落泪了,他真的伤心了。

一个伤心的男人,一个又很理智的男人,是注定要做成一番大事的。

但就是这个假象,刘玄信了。

鉴于刘秀的表现,刘玄错认为刘秀根本就没有替刘演报仇的打算,而且得罪了众臣,对自己的皇位也构不成威胁。既然如此,杀刘秀也就没有必要了,而且干掉这位仁兄也很有难度,闹不好还会失去人心。

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刘玄实在太愚蠢,一个是刘秀注定要成功。

刘秀摆脱了死亡的威胁,活了下来。但是,后面的路还很长,而且会更加艰难。

刘玄虽然放了刘秀一条生路,却故伎重演,来了个明升暗降,封刘秀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留在自己身边,夺了他的军权。

但对刘秀来讲,只要自己能活下来就足够了。什么军权、政权,只要自己活着,总有机会夺回来的。

这个机会,刘秀没有等很久。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