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章 少年壮志 会当水击三千

  投笔从戎觅封侯

  班超一家都是享有盛名的文学家,他们都清正廉明,淡泊名利。由于汉朝官员的俸禄很低,他们家经常出现衣食不周的窘迫局面。班超没有做官,也就没有俸禄,只好跑到洛阳去投奔哥哥班固。

  经人介绍,他终于找到一个在官府中抄抄写写的文书工作。日子久了,他觉得抄书非常乏味辛苦,而且没有前途。有一天,众人还在抄书,他忽然将笔掷在地上,仰天长叹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边疆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抄书这种笔墨营生呢?”周围的同事们听了这话都纷纷取笑他。班超便说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

  当班超41岁时,匈奴控制了西域。兴盛多时的丝绸之路为之中断,沿途贸易凋敝,严重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汉明帝刘庄诏令大军西征。早已对整天抄写官报文牍感到很厌烦的班超非常惊喜,立即加入到西征的队伍里,被任命为代司马,跟随都尉窦固西征。

  班超到汉军后,充分显示了他远大的抱负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自公元74年班超抵达西域到公元92年的18年时间,班超带着36位壮士,以疏勒为根据地,历经无数战役,终于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宏伟事业,确定了汉王朝在西域的统治地位,确保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在他65岁 时,被封为“定远侯”。

  班超身处于传奇般的家族,班氏三父子——班彪、班固、班超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班超投笔从戎,秉持建功海外的志向。他曾以三十六骑荡平西域,在大汉的旷远疆土中,他是一个时代的剪影,在《后汉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名言: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Alexander Dumas(Davy de La Pailleterie,French Writer)

  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

  ——大仲马

  名人剪影:

  班超(32-102):字仲升,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扶风平陵(属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明章两帝时,班超出使西域,屡立战功,封定远侯。他擅长辩论,博览群书,能够权衡轻重,审查事理。班超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之久,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保护了西域的安全,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成功指南针:

  志向是人生的指南针。你内心怀着渴望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定是充满激情,必定是满心欢喜,效果也往往事半功倍。志向是人生的灯塔,你看着它就知道了航向。我们拥有了志向,就是在迷途中找到了方向。奔着志向努力,就是奔着胜利前进。班超弃笔从戎,决绝地放下纸笔,勇敢地投身军旅,在边疆建功立业,终于封侯晋爵,名垂青史。你确立了志向吗?若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那就赶快寻找自己人生的灯塔吧。

  看星星的孩子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这不仅在当时,就是今日来看,也是很大的成就。

  张衡能取得这些成就和他小时候的立志追求是分不开的。

  张衡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他坐在一张竹床上,仰着头,呆呆地看着天空,还不时举手指指划划,认真地数星星。

  张衡对爷爷说:“我数的时间久了,看见有的星星位置移动了,原来在天空东边的,偏到西边去了。有的星星出现了,有的星星又不见了。它们不是在跑动吗?”

  爷爷说道:“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边比较明亮的七颗星,连在一起就像一把勺子,很容易找到……”

  “噢!我找到了!”小张衡兴奋地又问道:“那么,它是怎样移动的呢?”

  爷爷想了想说:“大约到半夜,它就移到上面,到天快亮的时候,这北斗就翻了一个身,倒挂在天空……”

  这天晚上,张衡一直睡不着,好几次爬起来看北斗星。当他看到那排成勺子样的北斗星果然倒挂着,他非常高兴!心想:这北斗星为什么会这样转来转去,是什么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赶去问爷爷,谁知爷爷也讲不清楚。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读天文书去了。

  后来,张衡长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众,把张衡召到京城洛阳担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年轻的张衡常常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读书、研究,还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观察日月星辰。他创立了“浑天说”,并根据“浑天说”的理论,制造了浑天仪。这个大铜球装在一个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转动,它转动一周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相等。而且在这个人造的天体上,可以准确地看到太空的星象。

  名言:

  Have an aim in life,or your energies will all be wasted。

  ——R。Peters

  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

  ——R。彼得斯

  名人剪影:

  张衡(78—139):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成功指南针:

  张衡从一个对着天空数星星的孩子,成长为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他大胆追求自己的目标,不为其他世俗的名利束缚,兴趣为师,潜心科学,终成一代大家。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感兴趣的目标,一定不要轻易错失,而是要集中精力勇于追求,不断克服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一步步地攀登,最终会向目标不断靠近。这就是追求的魅力,这就是追求的动力,这就是追求的教益。

  打翻的水囊

  玄奘的一生是一部罕见的传奇。

  公元626年冬,玄奘自长安出发,经秦州、兰州、凉州,潜行至瓜州,循北道出玉门关,跟随他的只有一匹瘦马。

  西行途中,玄奘穿越了茫茫戈壁。由于他是偷渡出境,还要不时躲避唐朝军队的追捕。沙漠中地形变幻复杂,一阵风吹过,沙堆的形状就会大变,根本找不到路径。在寻找水源时,他一不小心迷路了。在沙漠中迷路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他辨不清方向,根本不知道该往哪里去,甚至连最后的水也要用尽了。玄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佛教讲究不能杀生。所以僧侣在喝水前需要将水用滤网过滤一下,以免喝入有生命的小虫,犯了杀戒。

  在沙漠中,玄奘依然秉持这种信念,坚持使用滤网,在确定不会犯杀戒之后再喝水。在剩下最后一个水囊的时候,他依然坚持这样做。然而不幸却在此刻降临了,由于长时间在沙漠中行走,强烈的太阳光和饥饿感让他眩晕,在使用滤网的时候他竟然将水囊打翻了。看着最后一滴水也被吸入大漠。玄奘的心一点点向下沉。茫茫戈壁中,玄奘整整四天五夜滴水未进,奄奄一息。他此时依然没有放弃,他虔诚地躺在沙漠中默念观音。对于玄奘而言,观音是他保持生命的精神支柱。奇迹一般,他那匹枣红色的瘦马竟然把玄奘带到了一口泉水旁边。我们有理由相信,是内心坚定的信仰,帮助玄奘脱离了死亡的威胁。

  他历经艰险终于来到了天竺。玄奘遍游印度,潜心佛学。在戒日王举办的辩经大会上,玄奘登坛说法时,以梵文作《真唯识量颂》,接连18天,没有一人能提出一条来驳倒他。这个壮举使得玄奘名留西域及印度百余国。

  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在离开大唐19年后载誉归来。此后他日夜无休,翻译佛经。他的信仰是他不竭的动力,是他克服所有困难的利器。

  玄奘不仅仅是一位佛教徒,还是伟大的翻译家、大探险家、大外交家、地理学家。西方还有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一片黑暗,玄奘是唯一的光芒!

  名言:

  Belief is great emotion,a creative force。

  ——Gorky

  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的力量。

  ——高尔基

  名人剪影:

  玄奘(602—664):唐代高僧。俗姓陈,名□。他是我国杰出的译经家,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玄奘取经之行,历时十数年,行程五万里,是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

  成功指南针:

  做任何事情时,开始的那一个信念非常重要。只要能保住最初的那一份心,最后一定会成功。信仰是人生的动力!真正的信仰是建立在磐石上的,其他的一切都如同芦苇在岁月中飘荡。信仰是理性的延伸,只有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更有力量。为着信仰而活,你会思维清晰;为着信仰奋斗,你会坚强有力。信仰主导着我们的人生轨迹,我们怎么能不坚守这份内心的力量呢?信仰会带着我们飞翔,在晴朗的蓝天里飞翔。

  仓鼠的启示

  在《史记》中,李斯的人生是从一只老鼠开始的。

  有一次,李斯在厕所见到老鼠吃人粪,一见到人和狗,老鼠就被吓跑了。李斯暗自想:这些老鼠栖身于茅厕之中,吃的都是污秽不堪之物,还天天惊惧,真是活得憋屈。后来,他在仓库里又看到另一些老鼠很自在地偷吃粮食,也没有人去管。那些老鼠都肥头大耳的,摇摇摆摆地在仓库中穿行,比那些厕所中的老鼠要幸福百倍。

  没有苦思冥想,没有当头棒喝,也没有狮子吼,如同迦叶的拈花微笑,李斯顿悟了,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也就是说,人与人的境遇差异,就像厕所里的老鼠和仓库里的老鼠一样,只是所处的环境不同罢了。他下定决心,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就应该像在粮库里的老鼠一样,选择一个能施展本事的地方,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战国时期,做官施行世袭制,如果你的祖父是高官,你的父亲就是高官,同样,你的父亲做了高官,你就还继续做高官。而李斯只是一个小吏,他看不到自己的出路,觉得现在的生活仿佛那只厕所中的老鼠。有些时候,我们感到没有希望,因为我们太渺小了。李斯决定改变自己,去做仓库中的老鼠,去谋取人生的希望。

  于是李斯辞去小吏的工作,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学习帝王之术、治国之道。学业完成以后,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不足事,而六国皆弱”,唯有秦国具备统一天下、创立帝业的条件,于是他决定到秦国这个大仓库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没有想到那时候,秦王正在驱逐客卿,李斯这只老鼠难道只能回到原来生活的地方吗?他不甘心始终生活在黑暗和惊恐中,做一只没有希望的厕鼠。秦国这个大仓库就在眼前,李斯暗自想着那些肥硕的仓鼠,写下了著名的《谏逐客书》。果然,秦王欣然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先任命他为长史,后又拜为客卿,命其制定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

  李斯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帮助秦始皇灭掉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统一了全国的法律、文字和度量衡。

  成功指南针:

  名言:

  Man can only be free through mastery of himself。

  ——S。E。Morison

  只有通过掌握自己,才能使自己得到解放。

  ——S。E。莫里森

  名人剪影:

  李斯(前280—前208):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在秦王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被任命为丞相。

  成功指南针:

  我们时常会感到生活没了希望,日子如同苦水一般,左右都不满意。在一个身份重于才能的时代,李斯从厕鼠和仓鼠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无助,更看到了改变生活的希望。他不管道路有多艰难,始终保存着心底的希望,并寻找机会去突破自我的局限,大刀阔斧地革新,努力有所作为,终于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印记。无论何时,请在心底保有一线希望,因为希望会鼓励你走出低潮,迎来人生的曙光。

  我自横刀向天笑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狱中题壁》中的两句。在刑场上,谭嗣同曾向围观的人群大声呐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样的临刑绝唱,一百多年来一直震撼着中国人的心。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谭嗣同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1898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同年4月,被征入京,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谭嗣同携带一剑二琴,北上京城变法图强,只可惜旧势力阴霾重重,为唤起民众觉醒,谭嗣同决心舍身赴难,慷慨就义。

  初六那天,政变发生了,谭嗣同从容地告诉梁启超说:“以前想救皇上,已经无法可救,现在想救康先生,也已经无法可救。我已经没有事可做,只有等待死期了!”

  谭嗣同整天不出门,等待逮捕他的人,那天却没有人来。就在第二天,他进入日本使馆,和梁启超相见,劝其去日本,并且携带了他所著的书和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信一箱,托付给梁启超。说:“没有出走的人,就没有办法谋取将来的事,没有牺牲的人,就没有办法报答贤明君主。现在康先生的生死不能预料,程婴、杵臼、月照、西乡,我和您分别充当他们。”于是互相拥抱一下就此分别。

  初七、初八、初九三天,谭嗣同还是没有走。初十,逮捕他的人终于来了。

  他原本可以一走了之,就在被捕的前一天,还有几位日本志士苦苦劝他去日本,谭嗣同不听;朋友再三劝他,他说:“各国变法,没有不经过流血就成功的,现在中国没听说有因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这是国家不富强的原因啊。要有流血牺牲,请从谭嗣同开始吧。”始终没有离去。

  谭嗣同终于囚入监狱,八月十三日,在刑场上被害,享年三十三岁。就义的那天,围观群众达万人,谭君慷慨激昂,神情镇定,从容就义。

  王船山所说的“历忧患而不穷,处生死而不乱”,是对人的胸襟和气量的最高要求。自古以来,能够做到这两点的人有几个呢?无疑,谭嗣同就是其中的一个。

  名言:

  Death is the only pure,beautiful conclusion of a great passion。

  ——D。H。Lawrence

  死是伟大的激情之唯一纯洁、美丽的终结。

  ——D。H。劳伦斯

  名人剪影:

  谭嗣同(1865—1898):著名维新派人物。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英勇就义。代表著作《仁学》,后人将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成功指南针: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痛的一幕,变革的力量微弱而驽钝,剑尚未出鞘,就被横夺而去。然而,戊戌六君子却都真正地刻在了人们心上。尤其是谭嗣同,他可以选择逃亡生涯,然而他选择用自己的血来警醒世人,来献给变法。中国正是不断有着这样的热血汇进血脉,在二战的硝烟中,才没有四分五裂,才没有亡国灭种。“我自横刀向天笑”,要有怎样的魄力才能吟出这样的慷慨之歌啊!

  不停止的航程

  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了不起的事件。

  郑和,原姓马,小名三保。1371年出生于云南昆阳,回族,世代信仰伊斯兰教。他的父亲名叫马哈只,曾到过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所以叫“哈只”(这是将荣誉赠给到过麦加朝圣的伊斯兰教徒的专称)。从云南到麦加,相距万里,马哈只是徒步前往的,历经千辛万苦,自不待言。

  父亲回到云南后,经常像讲故事一样地谈论起旅途中的见闻,当然也宣扬自己如何本着坚韧不拔、追求真主的精神而到达麦加。年少的郑和听后无比兴奋。在见多识广的父亲的影响下,强烈的好奇心早已萌芽。他曾暗暗思量,如果有一天自己有机会到广阔的天地间去遨游,该是多么幸福!

  所以,从少年时代开始,郑和就很注意锻炼身体,培养毅力,潜心阅读史籍以及航海知识等。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三保被掳入明营,后做了太监,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他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朱棣登基之后,御赐“郑”姓,并改名为和,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

  永乐三年(1405年)七月十一日,郑和率二万七千八百余人,从南京、太仓一带至福建长乐太平港扬帆出海。庞大的大明船队,从此开始了向海外宣扬国威和寻求贸易的远航。他一共经历了28年,分七次下西洋,经过的地点有:新州港,曼谷,满刺加,旧港,柯枝,古里,忽鲁谟斯,刺撒,阿丹,天方,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30多个国家,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东岸等处,开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宣扬威德,助马来西亚建国,海外诸国争来朝贡。时人称为三保太监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1433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也就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在这次航程中,郑和前往麦加,实现了一生的心愿。也为后人开辟了道路。

  名言:

  If you wait,all that happens is that you get older。

  ——Larry McMurtry

  如果你等侍,发生的只是你变老。

  ——拉里·麦克默特里

  名人剪影:

  郑和(1371—1433):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原本姓马,小名三保,云南昆阳人。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一个重要事件,他也被国际上公认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成功指南针:

  郑和下西洋,在地理学方面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积极进取、不畏艰险的价值信念,更是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郑和给我们的启示是久远的。大海辽阔无边,我们的所知极为有限,勇于开拓、不达目的地永不停止的精神将鼓舞着我们不断探索新知。郑和的航程没有停止,我们跟随着他的脚步,将去向更无垠的远方。

  跳水台上的一小步

  安格拉·默克尔出生于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母亲曾经是位英语和拉丁语教师。安格拉的爸爸是当地一位有名的神学院院长。安格拉的父母对她要求很严,总希望她能够出类拔萃。她牢记父亲对她的教诲,在各个方面都很刻苦,即使是在最差的体育方面,她也做到了坚持。

  安格拉12岁时,有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那是在体育课上,老师要求大家练习在跳水台上跳水。一群小女孩都已勇敢地从3米跳台跳下水后,只剩下一个小女孩没有跳了。她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就是不敢迈出脚步。老师在旁边鼓励她,周围的同学也在鼓励她,但她就是害怕,还流下了眼泪。

  “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老师有些不耐烦起来,说话的语气已经带着一些责备的味道了。小女孩听了,腿抖得更厉害了,但是她艰难地退了一小步,又前进了一大步,往池子里看了看——3米的高度对一个小孩子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挑战。突然,周围的人看见她闭着眼睛跳了下去,水花溅得很高,但掌声却响了起来。

  “安格拉,我们都为你自豪,你是怎样战胜自己的胆怯的?”旁边一个叫弥洁娜的伙伴问她。这个叫安格拉的12岁的小女孩已经抹干了泪水,穿上了衣服。但她用发颤的声音慢慢地说:“我突然想起了爸爸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在困难的时候就算闭着眼睛也要往前迈一步。”

  大家听了这句话,都受到了鼓舞,纷纷报以更热烈的掌声。

  因为这样一个信念,安格拉没辜负父母的厚望。她是个非常勤奋的学生。她会利用等校车的时间学俄语,如今已能说得一口流利的俄语。安格拉小时候就显露出科学方面的天才,并持续为之努力。1973年凭着数学和语言几门功课的优异成绩,她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物理学。1986年,32岁时,她获得莱比锡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当安格拉在2005年11月竞选中击败德国前任总理施罗德获得成功,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后,有记者问她如何能坚持到最后并取得胜利时,她笑了,说自己想起了小时候的那次跳水。当你在烦恼事情没有什么进展时,请不要停下你也许发抖的双脚,请你再往前迈一步,只要一步!

  名言:

  People do not lack strength,they lack will。

  ——Hugo

  人们缺少的不是力量,而是勇气。

  ——雨果

  名人剪影:

  安格拉·默克尔:1954年7月生于德国汉堡市,2005年11月22日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是一位德国政治家,在德国政坛素有“铁娘子”之称。

  成功指南针:

  安格拉在跳水台上的一小步,同时也是她人生舞台上的一大步。迈出了那一步,即使双腿依然颤抖,却已经是一片崭新的天地。她勇敢地迈出去,如同她勇于探知未知的科学世界,继而,她又将这份勇气投入到政坛,成为划时代的一个历史人物。很多时候,我们都有恐惧,都有难以面对的困境,此时,除了勇敢地向前迈出一步,我们别无他法。停留不动,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后退。前进,哪怕是一小步,但总要敢于迈出。

  去读世界一流的大学

  林语堂说过,乱世中,他只想做个好人,用一颗童心去辨别美丑善恶。在北京,他曾和鲁迅并肩作战,《语丝》是他们的战场,个人拿起笔,去呐喊,去奋争。离开祖国后,他依然拿着笔,用英文书写祖国的美丽。他站在东方的时候,用的是西方的视角;他来到西方后,又拾起东方的智慧。英文是他的利器,中文是他的元气。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他小时候的经历。

  十八岁时,林语堂离开福建鼓浪屿,前往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在去往上海这个大都会之前,他一直在福建乡下。林语堂出生在福建漳州旁的一个小村落龙溪,那里偏远而落后。在破落的龙溪乡下,作为教会牧师的父亲,自小以中英文双语教导他,并谆告“长大定要念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这句话,改变了林语堂一生的际遇。

  自幼起,林语堂即离乡寄读鼓浪屿的学校。他的童年得益于生活在比较开放的鼓浪屿,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世界的面目。他的同学里有英、法、葡、西等各国领事的小孩,他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西方的印记。他一直记得父亲的话,大海的另一边是另一个世界,“要读世界一流大学”。林语堂后来实践了父亲的梦想,先留学于美国哈佛,再留学德国。他是世界上第一位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华人作家,其作《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连续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榜首五十二周,文字行云流水,语带幽默。他的英文书写能力为他赢得了很多同时代作家没有的赞誉。他将中国的文化延伸到了海外,用西方人熟悉的英文,表达了中国古老的魅力。

  名言:

  I quote others in order the better to express my own self。

  ——Montaigne

  我引用别人的话,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

  ——蒙田

  名人剪影:

  林语堂(1895—1976):我国著名作家、学者。早年留学美国、德国。曾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1932年后陆续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推动小品文的创作,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定居台北。代表作品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和《语堂文存》等。

  大功指南针:

  林语堂应该是近现代中国最为世界瞩目的文学家,他“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无疑,他是东西方文化的宠儿,在精研学问之后,他跳出了传统中国文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挣扎。他从一名斗士变为了逸士,但他依然以开阔的胸怀和超然的诗意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同胞。他用英文写作,让西方对中国的理解大大加深。他立意高远,用心沟通,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开阔;这样的仁爱,是多么的博大。顺乎本性,师法自然。让我们向他学习,做一个人生的智者。

  不做随波逐流的秋叶

  紫式部是中等贵族出身,这使她既有接触上层贵族生活的可能,又使她与上层贵族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她养成了冷静、理智地观察上层贵族生活的能力。而不幸的婚姻体验,使她懂得一夫多妻制下贵族妇女的痛苦,使她能以同情的态度来观察贵族妇女在男女关系上的种种不幸遭遇。

  紫式部自幼聪慧过人,并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她的父亲、哥哥都擅长汉诗文和和歌,在他们的影响下,紫式部对文学有着特别的兴趣与爱好,她先后阅读过《日本书记》、《史记》,并擅长音乐、绘画,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十世纪的日本,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她们只有姓氏没有名字,也没有个人的独立生活。在日本古代,将汉学视为高深的“治世之学”,女子研究汉学会被认为是僭越的事情。紫式部由于进宫做了天皇的妃子——彰子身边的女官,才得以显示她的才华。

  清少纳言,是天皇中宫定子身边的女官,紫式部与清少纳言两个女作家并称为“平安双璧”,都是才华横溢。清少纳言写有日本笔记体小说的经典《枕草子》。清少纳言喜欢记述宫中的细微生活和那些宫廷秘闻,很多读者看得津津有味,清少纳言的作品由此而流传满朝!

  而追求卓越的紫式部在当时的环境下,却没有跟风去简单描摹宫廷的盛景。她认为物语担负着正史所不能担负的使命,在创作方法上,她认为不能原封不动地写真事,而是应该将那些足以引起作者创作激情的典型事例写下来,才能达到艺术上的真实。她在主张把艺术虚构和反映现实结合起来的同时,还主张把散文和诗歌结合起来。这些观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虽然还不够系统完整,但基本上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

  《源氏物语》直到紫式部逝世前才成书,可以看出她的创作态度是非常严肃的。这部作品不但真实而具体地展示了平安贵族华糜生活的长幅画卷,给后世提供了一般史书所不能提供的贵族阶级内史,而且在艺术成就上也独放异彩,灿然屹立在日本古典文学的群峰之上。紫式部也以超越于同时代的那种卓然不群,至今还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名言:

  Progress is the activity of today and the assurance of tomorrow。

  ——R。W。Emerson

  进步乃今日之努力,明日之保证。

  ——R。W。爱默生

  名人剪影:

  紫式部(约978—1016):原姓藤原,日本平安时代中期的女性作家,和歌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她创作的《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是世界上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

  成功指南针:

  追求卓越是一种摆脱平凡的方式,如果通过努力达到了卓越的境界,就如同你登上群山之巅,再往下看,便是一览众山小。紫式部生活在女性低微的时代,却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声,她的《源氏物语》是一曲宫廷女性的悲歌,同时也是时代的记录。在一潭死水般的孤寂生活中,她超越了凡尘的无奈,超越了情爱的悲辛,暂时忘却个人生活的不幸,将满腹才华著成物语,没有同代人的浮靡,只有满纸超越时代的光华。

  虚掩的门

  1968年10月12日,第十九届墨西哥城奥运会开幕。上午11时许,墨西哥总统狄亚斯和81岁高龄第五次连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布伦戴奇等人来到会场。狄亚斯总统主持开幕式并宣布了大会开幕。

  这是一届在高原上举行的奥运会,同时也是充满了突破的一届奥运会。

  开幕典礼比1964年东京奥运会更为壮观。四万个彩球飘浮天空,一万只鸽子迎风飞翔,礼炮声、号角声、乐曲声响彻云霄。整个会场笼罩在富有南美特色的狂欢气氛中。

  当墨西哥20岁的女田径选手诺玛·恩里克塔·巴西利奥·德索克罗高举火炬绕场一周,登上90级台阶点燃火焰时,全场八万多观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巴西利奥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女性。随后,东道主的田径运动员帕布罗·加里多代表运动员进行了宣誓。为了加强裁判员的责任感,本届开幕式上首次列入裁判宣誓。仪式安排在运动员宣誓之后。这次高原盛会除了开幕大典隆重热烈、盛况空前外,使人难以忘怀的是男子田径赛中创造的神奇的世界纪录。

  10月14日,美国选手吉姆·海因斯在100米短跑决赛中首次突破10秒大关,以9秒9获胜。这项成绩电子计时为9秒95,直到1983年才被美国另一名运动员卡尔文·史密斯以9秒93刷新。当海因斯打破了百米跑世界纪录,并闯进10秒大关后,他激动地摊开双手,仰头朝天高喊了一句话。当时他身边没有麦克风,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说了什么。

  16年后,一位记者在资料片上看到了海因斯的那个镜头,他想,海因斯当时一定说了非常重要的话,于是,他去采访海因斯,问他当时到底说的是啥。面对记者的提问,海因斯笑着说:“我当时冲着天上说,上帝啊,原来那扇门是虚掩着的!”

  海因斯接着说,自从欧文斯创造了10.3秒的百米跑世界纪录后,科学界断言,人类肌肉纤维所能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小于10秒,人类不可能跑进10秒大关。看到自己跑进了10秒大关,他突然明白,原来10秒大关这个门并没紧锁,它是虚掩着的,一推就开。人类正是突破一个又一个“不可能”,才走到今天。

  名言:

  There is nothing permanent except change。

  ——Heraclitus

  唯有变化是永恒。

  ——赫拉克利特

  名人剪影:

  海因斯(1946—):Hines James,美国男子短跑运动员。1967年海因斯以9秒和10秒的成绩分别破、平了男子100码(1 码=0.9144米)和100米跑的世界纪录。1968年以9秒9(手计时)的成绩突破100米跑10秒大关,创当时的世界纪录。在同年举行的第十九届奥运会中,海因斯再次以9秒9的成绩平了男子100米世界纪录,并获得金牌。

  成功指南针:

  对于约定俗成的东西,我们怀着一种莫名的崇敬,以为那是完全不可改变的正确。然而,上帝的那扇门永远是虚掩的,只要你去推,那门便会轰然而开。打开的必然是另一个崭新的世界。然而,推门的勇气来源于不断的拼搏,如果你放弃努力,那门便不是虚掩的而是紧闭的。海因斯的努力,证明了一切都有可能,所谓的科学论断也只是预测,而不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只要肯相信,只要肯努力,奇迹就在我们身边。

  吃肉与吃素的战争

  甘地如同一面旗帜,在印度的上空飘扬。通过“非暴力不合作”的公民合作,甘地使印度摆脱了英国的统治。在印度的近代史上,这是令人振奋的功绩。

  在印度教和耆那教中,素食主义是根深蒂固的。甘地的家乡就有很多印度教徒是素食主义者。和许多印度家庭一样,因为宗教,甘地一家人都吃素。甘地的妈妈以身作则,谨守素食的教条,终身不渝。他虽然在朋友的怂恿下偷偷尝过肉,但是内心充满了矛盾,甚至在夜里做噩梦,听见动物们悲惨的嚎哭。他本来认为印度的积弱和国民的素食有关,吃肉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富强。但是他最终相信素食足以满足人体的最小要求,领略了素食的真谛。他不再盼望有一天可以公开吃肉,不再主张印度人应当吃肉,更不会把吃素当做被殖民的根本原因。他把宣扬素食当做未来的使命。

  在甘地离开印度去英国留学的时候,他的母亲来到他的面前,非常严肃地对他说:“我知道要你在英国坚持素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可我还是想让你答应我这个请求。我们信奉印度教,不能让自己的身体给心灵负重。”甘地郑重地答应了母亲,许下到国外也不吃肉的誓约才获许出国。

  但是来到伦敦之后,甘地没有办法自己做饭,而一般的饭食中都含有肉类。他每天忍饥挨饿,看着肉食痛苦不堪。但是当他找到当地的一家素食馆后,就立即变成了一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他在自己的宣扬素食的书中写道:“我的确觉得人类要增进精神生活,必须停止只为满足一己口欲而屠杀动物的行为。”

  吃肉和吃素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甘地经过多次自我质疑、反复辩证,真正体会到素食的意义,并进而思索出非暴力抵抗的精髓。他不仅仅是被动地信守对母亲的誓言,他通过怀疑、思索而更加坚定地去执行。

  名言:

  When the fight begins within himself,a man's worth something。

  ——R。Browning

  当一个人内心开始斗争时,他就有了价值。

  ——布郎宁

  名人剪影: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他既是印度的国父,也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他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反抗”的主张,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成功指南针:

  君子重然诺。甘地徘徊在吃肉和吃素之间时,他心心念念的都是对母亲的承诺。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他忍耐,寻找机会,却从未忘却。因为,一诺千金。良好的品行源于诚信,重视诺言意味着一个人有担当,能被人倚靠。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呢?我们要想出人头地,要想迈上成功的阶梯,就应该从重视承诺做起。因为这是一个人能力的标签,上面会写着你所有的收获。言必信,行必果。

  画中的女人

  潘玉良从小热爱美术,但是没有条件进入学校学习,大好的才华被闲置了。机缘巧合,在很多人的帮助下,1918年,潘玉良终于凭借自己的实力,踏进了中国高等艺术学府上海美专的大门。

  第二学年开始,班里开设了人体素描课,上第一节课那天,一走进教室,就见讲台前站着一个健美的裸体少女,男同学低下了头,玉良也有些难为情。她脸色绯红,头低到了画架上,心里像小鹿蹦蹦直跳。过去,老师都是非常赞扬她的画,今天却对她说:“你风景画得那么好,怎么在人体造型上感觉这么迟钝?”

  潘玉良的心里非常难过,一直被老师表扬的她,怎么就不能画好人体呢?她开始想办法。

  那天,玉良去浴室洗澡,刹那间,她心中一动,这不是个练习人体素描的好机会吗?她赶紧跑回宿舍,拿来了铅笔和速写本,找了个角落,迅速地画了起来,只听见画笔在纸上“刷刷”地移动,她沉浸在艺术实践的兴奋中。后来被人发现,招致责骂并且挨了顿打,她的精神和身体都受到了打击。

  难道就这样放弃吗?她不甘心:“我一定要把人体画好。”经过思想斗争,她打定了主意。星期天,她回到家里,关好门窗,拉上布帘,脱去衣服,赤条条地坐在镜前,仔细观察自己。一边看,一边画,整个下午,她都没有离开油画架。她的这一习作,使自己进入了优秀毕业生的行列。

  不过,这也轰动了学校,人们当做新闻传递,褒贬不一。为这事,校长还召见了她。校长关切地说:“玉良女士,西画在国内发展受到限制,毕业后争取到法国去吧,我给你找个法语教师辅导你学法语。”她明白了校长的意思,感动地点了点头。

  1929年的一个春天,传达员高喊:“中国的潘玉良女士,你的汇票!”同学们围拢来一看,是欧亚现代画展评选委员会寄来的,附言道:“潘玉良女士,你的油画《裸女》荣获三等奖,奖金五千里拉。”这钱不仅仅是奖金,更是对潘玉良艺术的肯定。

  潘玉良的绘画艺术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中萌生发展的。她从社会的底层,一步步走向世界,成为一代卓越的绘画艺术家。她敢于挑战命运的勇气,对艺术的忠诚与勤奋,对祖国的感情与才思,令世人敬重。

  名言:

  Have an aim in life,or your energies will all be wasted。

  ——Richard Peters

  人生应有目标,否则你的努力将成徒劳。

  ——理查·比德斯

  名人剪影:

  潘玉良(1895—1977):旅居法国的著名爱国女画家。1926年她的作品在罗马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荣获金质奖,打破了该奖项历史上没有中国人获奖的纪录。为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之第一人。

  成功指南针:

  勇敢地面对世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超乎想象的艰难。社会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因循守旧的思维总是占据着人们的头脑,对待新生事物的时候,也是极尽打压。眼光放长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历史会证明这些挑战世俗的人的正确,他们如同朝阳,跳出大海,光芒万丈,照耀的不仅仅是当时的世界,更放光于后世。无畏的是他们的心,勇敢地去争取,勇敢地去生活,光明即在前方!

  骑驴吟诗的少年

  在李贺很小的时候,就被称为“神童”。相传他7岁时,就已经阅读过大量古书,并能写出很漂亮的诗句。这件事在当时传播得很广,李贺的诗名渐渐传到了洛阳。当时的大文豪韩愈和皇甫湜听到这件事,就四处遣人去寻找李贺的诗。两人读后十分惊奇,怀疑这美丽的诗句不是出自于李贺之手。于是,两人相约同行,去拜访这位早慧的诗人。

  快要到达李贺家的时候,他们经过了一片树林。黄昏时分,一地斑驳的树影,林中静寂无声。忽听一阵铃铛之声,远远传来。仔细一看,见一瘦驴从树后绕出,驴上一个少年,神情凝重,双眼望着天边,口中默默念着什么。驴后跟了一个小书童,身上背了纸、笔、砚台,还在胸前挂了一个锦囊。

  驴上的少年忽然一笑,仿佛有了什么所得。唤来书童,快速地用笔写了几句,又随即将纸片丢入锦囊,继续前行。他的身影来去匆匆,让人恍惚觉得那少年不曾来过。可是那装着纸片的锦囊让韩愈和皇甫湜十分好奇。

  来到李贺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李贺的母亲将这两位贵客接进客厅,李贺却不在家中,他去外面写诗了。一盏茶工夫,外面有脚步声。两人一看,走进来的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刚才林中骑驴写诗的少年。

  原来,李贺写诗作文,总是思考很久才会下笔。他平时很注意积累素材,观察生活,锤炼文字,深化意境。经常在大自然中寻求灵感,每次外出,他都会把灵机一动的感触记录下来,写在纸片上,装入锦囊中。晚上回到家以后,再一一拿出来整理成诗,直到深夜。他的母亲看到后,心疼地说:“孩子啊,你要把心呕出来吗?”

  李贺对母亲说:“我的心早就化作诗句,装在锦囊里了。”

  由于李贺注重观察和思考,因此在艺术风格上能出奇制胜,在同时代的韩、孟、元、白诸家之外别树一帜,启迪了晚唐的诗歌创作。

  名言:

  A man can succeed at almost anything for which he has unlimited enthusiasm。

  ——C。M。Schwab

  无论何事,只要对它有无限的热情你就能取得成功。

  ——C。M。施瓦布

  名人剪影:

  李贺(790—816):晚唐诗人。他上承楚辞九歌、南朝乐府的传统,并受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启发,也受到韩柳领导的古文运动的影响。其诗想象丰富,运用神话传说,新奇瑰丽,在唐代诗坛别开生面。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

  成功指南针:

  古人治学这样讲道:“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李贺用痴迷装满了他诗歌的锦囊,日积月累之下,佳诗不断。这种痴迷是他不竭的动力,催促着他不断去攀登艺术的高峰。他把心血都献给了诗歌,诗歌也成就了他最美的辞章。我们在学习中也应当老老实实,用心投入,通过量的积累去完成质的飞跃。相信痴迷的投入一定会带来耀眼的成功。

  千桃尽头总是春

  朱熹是宋代的大儒,当时的人认为他是和孔子一样的大学问家,大圣人。他的成就源于他严谨的治学态度,而这个良好的品性在他小的时候就露出了端倪。

  一日,童年的朱熹正在写字,写的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想着能快点儿写完,好出门去玩耍,求快心切,就匆匆忙忙地挥笔泼墨,笔在纸上像要飞起来一样。完成后,就交给了父亲。父亲打眼一看,小朱熹竟把“桃”写成了“挑”,父亲见此,非常不满,但没有直接批评他的粗心。而是严肃地说了一句话“人正则字正,人不正则字也不正”。

  朱熹听到后,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体会了父亲的苦心。于是,他赶紧将写错的“桃”字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地抄了一千遍。他的小手也因此累得发软,可他就是不肯停下,一边写一边给自己念父亲说过的那句话——“人正则字正,人不正则字也不正”。伴随着稚嫩而坚定的童音,这写成的一千个桃字如同千朵桃花,催开了朱熹的春天。自此,严谨就成了他的习惯,成了他的方法。对待事情,他不急不躁;对待学问,他精益求精。他明白“人正则音正,人不正其音必斜出”。字是如此,世间法莫不如此。他潜心学习,立志读书,刻苦努力之下,千字桃花开过,处处都是人间春色。

  严谨的学风造就了朱熹学识渊博,他在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作为一位大学问家、思想家,朱熹还创办了白鹿洞书院,制定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成为学生启蒙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后世影响极大。

  名言:

  The roots of education are bitter,but the fruit is sweet。

  ——Aristotle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亚里士多德

  名人剪影: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他所创立的南宋理学迄今仍被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来等国推崇。

  成功指南针:

  我们总是会犯错,或许因为经验的浅薄,或许因为勇气的欠缺,或许因为懒惰的作祟。每每让亲长失望。这时,我们能做什么呢?朱熹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不回避错误,勇敢面对,将功补过。在原先跌倒的地方重新站立起来,而且比以前站立得更加稳当,更加高远。他的一千遍重写不是口头上的宣言,而是用笔和纸一字字雕凿出来的胜景。笔和纸都是寻常物,在我们手边的莫不是寻常物,而我们能拿这些创造什么新的奇迹呢?学会严谨,坚持严谨,请相信——千桃尽头总是春!

  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小时候聪明好学,在私塾中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10岁的时候就能写一手很漂亮的文章。他自己也非常得意,便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对联上写道: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这一副对联反映了小苏轼的雄心壮志,可是,天下之大,字多如牛毛,一个小小的孩童能将天下的字都识遍吗?他又能将天下浩如烟海的书都读完吗?显然,苏轼是有点小小的骄傲了。

  这事被一位老者知道了。他没有像别人一样在心里嘲笑小苏轼,而是想着如何引导这个孩子将聪明才智更好地发挥出来。一天,他拿出一本小书,来到苏轼家里。

  老人恭敬地对苏轼说:“老朽这里有一本书,上面还有几个字不认得,请小哥给指教一下。”

  苏轼大大方方接过小书一看,竟然有许多字都不认识,而且这本小书也没有见过。他的脸有些隐隐地发烧,拿着书的手也开始不自在起来。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羞愧。

  老人将小书拿了回来,走在书房门口停下,盯着那副对联看了好一会儿,不禁摇摇头走开了。他的背影仿佛在说,这小子也太狂了点。

  老人的摇头犹如一记棍棒打在苏轼的头顶。怎么能说自己无所不知呢,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太多呢。他发觉自己的这副对联确实不妥,很不应该,于是拿起笔来,在开头多添了两个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这一改,没有了原先的“狂”气,变成了努力的方向。从此以后,苏轼变得谦逊起来,孜孜不倦地识字、读书。在学习经史诗文的时候,他总是要求自己必须把全篇整个背过,甚至将整本书抄写一遍。而且在背书的时候将文字、名称、措辞、典故和暗喻都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种记忆方法实在算不上高明,但是苏轼正是通过刻苦的背诵和抄写,将诗歌妙文都化成了胸中的气象万千,终于成为一代大诗人、大文豪。

  名言:

  When you want knowledge like you want air under water then you will get it。

  ——Socrates

  当你需要知识就像你在水底需要空气时,你准能得到它。

  ——苏格拉底

  名人剪影: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作为杰出的词人,他开辟了豪放词风。代表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成功指南针:

  谦虚是一面镜子,我们在里面看见久违的自己。通过学习,我们以为自己无所不知,便开始骄傲,将谦虚抛到脑后。谦虚是一种美德,基于我们内心拥有的力量。只有你不断地倾注心力,它才会不断成长,并给你提供一道进步的阶梯。当你的知识日益丰富,你的第一个重大发现将会是——我怎么这样无知?要知道,不炫耀自己的本领,这才是真的有本领。当你感到自己渺小的时候,那就是你取得巨大收获的开端。谦虚,永远会让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年破茧 一朝化蝶

  1843年生于挪威卑尔根的格里格,并不是由于出生地的苦难而写民族主义音乐的,而是由于他对祖国的美和祖国那单纯而坚强的人民的热爱。他的父母既富有又受过良好教育。父亲是富商巨贾,同时也是英国驻卑尔根的领事。母亲是个极有天分的诗人和音乐家,时常弹奏她最喜爱的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大师的音乐作品给格里格听,还写过一些今天仍能在挪威听到的短小歌曲。

  格里格6岁时,母亲开始教他弹钢琴。但不久他就觉得与其弹别人的作品,不如自己试试创作曲子。他的想象力极其丰富,用于音乐创作上,常可写出优美创新的旋律,但其作品的结构很散漫,而他又不愿勤加磨炼。当时挪威还没有正式的音乐学校,到欧洲著名的音乐中心学习是一种时尚,因此格里格于1859年10月进了德意志莱比锡音乐学院,接受为期三年的密集训练。

  一开始,格里格并不喜欢甚至讨厌那个地方,原因是导师只一味要求他做沉闷无味的练习,压抑他的创意。逐渐地,他获得其他一些老师的指导,情况才开始改观。这些老师本身都是音乐界名家,如文策尔(E。F。Wenzel)等人,启发了格里格潜在的音乐天赋。从此格里格勤勉学习,经常通宵达旦地练琴,这对他的健康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他染上了严重的肋膜炎,伤及肺部,以致终身都受呼吸问题困扰。但是他终于以优等成绩毕业。

  通过三年的密集训练,格里格能巧妙地将主题用古典结构形式和现实的传统音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它与真正的民间音乐难以分辨。在创作中,他经常突破一些固有常规。1868年,他创作了《a小调钢琴协奏曲》,成为当时作曲家中的佼佼者。柴科夫斯基、西贝柳斯、德彪西等人都曾受到他的影响。

  格里格在挪威威望很高,逝世后挪威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名言:

  What is a man's first duty?the answer is brief:To be himself。

  ——Henrik Ibsen

  一个人的首要职责是什么?很简单:做自己。

  ——易卜生

  名人剪影:

  爱德华·格里格(1843—1907):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1867年创办了挪威音乐学校,1893 年获英国剑桥大学赠与名誉音乐博士学位,1903 年,他的胸像被安放在莱比锡布商大厦音乐厅中,这项殊荣是对音乐家成就的最高肯定。

  成功指南针:

  格里格如此的有天分,却依然有遇到瓶颈的一刻,在这时,更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学习是突破瓶颈的重要手段。三年的密集训练,让他的基本功更加扎实,让他的潜能得以发挥,由此有了真正的突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自我陶醉到不断攀登,这就是学习的魅力。在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中,我们会逐渐掌握高深的技巧;在学习中,我们会收获突破的快乐。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更进一步吧!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