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刘佳贵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陶潜是晋代大司马陶侃的曾孙,自幼志趣高雅。宅边有五棵柳树,他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表达自己以“文章自娱”“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志向。后来陶潜因为亲老家贫,被迫出任州祭酒。由于不堪吏职,不久就解职而去。后来州里欲召其为主簿,他拒绝应征,甘心“躬耕自资”,过羸疾不堪的生活。江州刺史檀道济去看望陶潜时,他“偃卧瘠馁有日矣”。檀道济颇为不解,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如今先生生长在文明大化的世界,何必这样折磨自己呢?陶潜平静地答道:“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送给陶潜粱肉,他拒绝接受,“麾而去之”。

  陶潜后来任镇军、建威参军。为彭泽(治今江西湖口县东)令时,一次,郡督邮到县里巡视工作,手下的官吏告诉陶潜应束带去见督邮。他仰天长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毅然解印离职而去,并赋《归去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从此开始了“引壶觞而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而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田园隐居生活。

  陶潜生活在东晋、刘宋之交的大动乱时代。当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十分尖锐。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割据混战,不断骚扰南方。东晋王朝苟安于江南,豪族地主对人民进行残酷压榨,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同时,东晋王朝内部也不断发生争权夺利的斗争。起初是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专权。接着是桓玄起兵反晋,夺取了政权。嗣后是刘裕消灭桓玄,代晋自立。陶潜目睹这些流血斗争,认识到政治的腐败和仕途的险恶,终于“耻复屈身”,“不为五斗米折腰”,采取了洁身远祸的态度。

  陶潜乐于“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田园生活,对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窘境,常常怡然自得。这种清介自守、不趋炎附势的人格,也反映到他创作的大量诗歌之中。陶渊明前期作品,常常叹息行役的辛苦,表达受人羁缚的苦闷,抒发对仕宦的厌倦和归田的愿望。归隐以后,其作品多描写躬耕生活,抒发重新获得自由的愉快心情,作品的字里行间,反映了对当时官场的不满和否定。语言冲淡自然,不假雕饰,又含蓄浑厚,在中古诗坛闪耀出清美的光辉。

  陶渊明宁肯过躬耕自资,羸疾不堪的生活,也不愿从事权贵,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并毅然解印离职而去,这种品格,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之中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